游走陕南·市井风情(图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01:48

■游走陕南·市井风情

(2010-04-27 09:45:34) 标签:

人文

纪实

汉中

镇巴

陕南

民俗

白帕子

腊肉

竹背篓

摄影

泡鱼儿的博客

旅游

分类:鱼の影像志—我的摄影作品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很惊讶于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老人竟然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头包青丝或白布帕子的习俗。白布帕、竹背篓、旱烟锅、熏腊肉、茶叶、土鸡蛋、山野菜……原汁原味,这是镇巴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和符号。

 



    从汉山下来后,我和影友完美决定当晚从汉中乘车去镇巴。

    汽车行进在316国道上,驶过满目葱绿的汉江盆地,约两个小时到达西乡堰口镇,在此分路转走210国道,之后便是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巴山。

    镇巴,就处在这巍巍大巴山的腹地。

    这里曾是古代巴人存繁衍的地方。

    镇巴历史悠久。从公元221年建县到1949年镇巴解放,历经1728年。

    镇巴夏商时属梁州域,东周为楚地,秦汉时期属汉中郡城固县辖。东汉永元七年(95年)和帝刘肇封平定西域的功臣班超为定远侯于此,设定远厅,又名平西城、班城。三国时属汉。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时,因县处巴山之中,改名镇巴。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此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次年9月,在县境西南部建立陕南县。1935年2月,红四军撤离长征。1949年12月17日,镇巴县和平解放。

    镇巴移民杂居。除本地土著人外,镇巴以川、鄂流入者较多,坊间有“湖广填陕西”、“湖广填四川,四川填陕西”等人口迁移传说。据嘉庆《续修汉中府志》卷二十一《山内风土》记载:“郡属土著无多……南北两山及西(乡)、凤(县)、宁(羌)、略(阳)、留(坝)、定(远)之属,则老民十只二三,余均新民矣。新民两湖最多,川民亦多……”。又据《定远厅志·大禹祠川湖会馆记》,“国朝自高宗三十年(清乾隆30年,公元1765年)后,川、湖、两广生齿日繁,人稠地窄,来南山开种者日益众……”。除湖广、四川外,也有少量人口来自山西。

    镇巴还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聚居地。据清光绪《定远厅志》载:“乾隆五十年(1785),有贵州遵义府迁来苗民熊、陶、李、吴、杨、马六姓于厅治黄村。六年分居大楮河”(定远厅即今镇巴县,黄村即今凉桥乡,大楮河即今清水乡的大楮、仁和等地)。苗民穿戴,原与内地不同,“男无冠带,女无釧钿,以裙代裳。织麻为衣,镶以蓝色。妇人饰用五彩,自称花苗。”

    透过镜头了解这座小城,我们决定从清晨的集市开始。

 

    ▲ 小小的县城处在两山之间的河谷地段。一条被叫作泾洋的河流穿城而过。

 

    ▲ 县城的集市主要集中在河滨路。这里除了政府修建的集贸市场外,在集贸市场外面长约一公里的街道上,还有一条更为热闹的“马路市场”。

 

      ▲ 在这里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品,可以看到平实厚朴的民俗色彩。

 

      ▲ 整条街道上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 纯绿色食品,从山里采来的蕨菜和鱼腥草。

      ▲ 有老主顾来了。

    ▲ 合计一下收入了多少钱。

    ▲ 误打误撞,我们拍到了县城最有名的碱水馍摊位。


    ▲ 色泽金黄剔透的碱水馍,以玉米为原料磨浆后加食用碱蒸制而成,是一种流行于陕南秦巴山区县的特色食品,艺已经相传近百年。用碱水馍炒腊肉,油润绵甜,回味无穷。


    ▲ 集市一角。

    ▲ 绝对满斤足两。

    ▲ 小商贩。

    ▲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方特产,是陕南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走陕南,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 陕南宰杀的年猪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为淡贮,终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腊肉。因此,一般农家,均以此为家常必备之乡食,遂成乡土美味。特别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腊肉的多寡,来衡量贫富的标志。《汉阴县志》记有: “虽篷室柴门,食必兼肉。”这里说的肉,即指腊肉。

 

    ▲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 竹背篓这是里的又一道风景。

    ▲ 镇巴有亚洲最大的一块面积达二十多万亩的野生木竹林,成就了大巴山一道独绝的风景。当地人就地取材,住竹用竹,竹房竹楼竹栅栏,竹床竹椅竹背篓,还有吃竹,饮竹酒,炖干笋,竹衣包糯米。木竹以其特有的品质展示着自己的价值和魅力。

    ▲ 吸旱烟的老人。

    ▲ 典型的陕南老人装束:身穿青衣、头戴帽子(或白帕子)、嘴含旱烟锅。

▲ 再从侧面来一张。


▲ 市场上爽朗的大姐。注意她左手上的竹扁担。

▲ 卖土鸡蛋的老人。

▲ 都是自家养的漫山找虫子吃的土鸡生的蛋哦。

 

▲ 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上,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年纪稍大的老人头上包着一条白布帕子。

 



      ▲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很惊讶于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老人之中竟然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头包白布帕子的习俗。

 

      ▲ 关于白布包头的由来,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传说与蜀中百姓纪念诸葛亮有关。

 


      ▲ 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当地人把白布包头叫做“孝帕子”,诸葛亮在汉中病逝后,当地百姓守孝三年,白包头就是标志。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头包白帕夏天可以防日晒,冬天可以保暖,还可以用来背食物,背小孩,背工具,就这样,包白帕的习俗便沿袭了下来。

 


     ▲  其二,属客家人风俗,是从湖北迁入的土家族人带来的这一习俗。

 

    ▲ 镇巴移民杂居。除本地土著人外,镇巴以川、鄂流入者较多,坊间有“湖广填陕西”、“湖广填四川,四川填陕西”等人口迁移说。

 

     ▲  还有一种说法则来自一个传说。相传满清统治初期,那时的理发匠叫“代诏”,逢人就抓过来剃成辫子头,不剃者立马杀头。

 

     ▲ 古训:“发之根本,受之父母,不可损也”,故包头即可遮住被剃的“父母所授”,又能亮出政府颁诏的可以不杀头的标志!带白包头也就是当时的约定俗成,即表示了不满政府的此举,又怕被不愿剃头而被杀的一种折衷办法;也对父母祖宗和倒亡的大明表示一种悼念和无可奈何的交代。

      ▲ 传说毕竟是传说。头包白布帕这一习俗究竟是如何形成并延续下来的?

 

    ▲ 白布帕、竹背篓、旱烟锅、熏腊肉、茶叶、土鸡蛋、山野菜……原汁、原味,这是镇巴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和符号。

    缤纷繁杂的市井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似乎已渐去渐远,比肩连瓦的店铺如今大多变成了大型超市、商厦。但可以相信,只要有城市,有居民,市井就会存在,它将依然是市民无法离弃难以割舍的心结,是城市浓重而极富生机的风景。

 

附一张花絮图片,感谢阿美的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