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中国人误读的消费符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48:01

世界越扁平化,误读越立体化。

有关观念、品牌、时尚、生活方式和城市,旧的误读被化解,新的误读又产生。


  
  Chivas芝华士
  
  在国外,威士忌被认为是一种老头子酒,很难想象,会有大学生的毕业派对选择威士忌。事实上,当芝华士在1992年大规模进入中国时,消费人群定位和所有洋酒品牌一样:成功人士。但中国的成功人士并没给芝华士带来销售上的成功。

  但现在,芝华士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威士忌品牌,而中国也成为芝华士最大的市场,销量超过美国和欧洲。在苏格兰爱丁堡著名的威士忌中心,芝华士在数百种威士忌品牌中毫不起眼,许多英国人也是到了中国才知道这个来自苏格兰的威士忌品牌。但在中国,芝华士已成为威士忌的代名词了。在酒吧,你叫一杯“威士忌加冰”,服务生会想也不想地送上一杯芝华士。

  芝华士的全球策略是“芝华士生活”,就像那个著名的广告:舒缓的歌声中,几个貌似成功但并不年轻的男人开怀地在冰山上钓鱼。但芝华士的中国生活属于光怪陆离的夜店,属于激情四射的舞姿,属于夜晚,属于中国年轻人。

  “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思想更开放,能接受新的品牌。”负责芝华士整合营销战略的TEQUILA公关公司中国总经理大卫·亨特(David Hunt)说,“他们看到国外的派对生活,他们很想体验这种生活方式。”2004年,苏格兰威士忌虽全球销量只增长了2%,但在中国的销量却增长了170%。一种本应属于成功人士的酒却在未算成功的年轻人那里大获成功,这真是个讽刺。 

  
  Cigar雪茄
  
  对于烟草的属性,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将香烟、雪茄和烟斗,分别比作妓女、情人和老婆。由于可以随便请人抽香烟,所以将香烟比喻为妓女;因为很少有人在自己的家里抽雪茄,并且也不喜欢主动将自己的雪茄与其他人分享,所以将雪茄比喻为情人;由于抽烟斗需要很多清理工具,以及一段相对来说较长的安静时间,所以将烟斗比喻为老婆。

  中国人对雪茄的感情大抵如此。3年前,“古巴雪茄”(La Casa Del Habano)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商场开了分店,从1万支卖到3万支。

他们在今年5月请到古巴大师级的卷烟工匠,现场演示一支雪茄的诞生,“我们想引导消费人群走向高质量的生活享受。”经理李先生说。一支古巴雪茄的价格在100元到400元,较贵的一种Cohiba,在150元到400元之间。偶尔消费一支不是难事,将抽雪茄养成习惯却需要财力和品位的支撑。大卫·杜夫雪茄在上海的经销商将中国的“中产阶层”界定为年收入10万-15万元。但这不是雪茄的消费群体,目前中国能够整年消费雪茄的只属于富豪级别。古巴雪茄的目标消费层是30—50岁事业成功的商务人士,年收入在1O0万元以上,这仅与美国中产阶层的收入相当。“很多人知道雪茄,但不知道怎么享受。”抽一支雪茄最少也要25分钟,愿花钱,也要愿意花这个时间。

  一个段子说:好的古巴雪茄都是在处女的大腿上卷出来的。在古巴,60%-70%的男性都抽雪茄,这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中国人眼里的奢侈品,不过是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创汇产品罢了。

  SexToy情趣玩具

  几乎所有的中国成人用品店在邮寄产品时,都会郑重其事地声明“绝对保密”,物品一栏也会特意写上“办公用品”之类的字眼,人们生怕因使用情趣玩具而身败名裂。

  情趣玩具是十恶不赦、放荡与色情的淫具吗?在西方,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否在用它,有时有人反而会因此认为你是个很注重品质的人。

  很少人会知道MSN里那只可爱的黄色小鸭其实是个用于自慰的性玩具,它的正式名称是“发音旋转震动按摩黄小鸭”。

  在性社会学者方刚看来,性用品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用”的,如安全套、避孕药、测孕试纸,对此,人们不存争议。另一类是用于娱乐的情趣玩具,如生殖器模具、性玩偶,这些都是争论的焦点。

  方刚认为,将性玩偶污名化,实际上是基于一个更深层的文化背景:对性的娱乐价值的否定。性玩偶本来就是用来玩的,本应以追求快乐为最高准则。单身族、夫妻间有性障碍的人,都可以用性玩偶。它不是用来“替代”的,而是用来“游戏”,增加情侣性乐趣的健康工具。

 

情趣用品能为人提供体验多元性感觉的机会,它能帮助人们探索和开发自己的身体,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性收获。性玩偶应该被视为平常的生活日用品,像毛巾、牙膏、拖鞋一样。到那一天,当人们不再用歧视的眼光看待性玩具时,那也将是人们更直面地关注和追求自己的性快乐的时候,所有人都将从中受益。

 

  Evian依云水
  
  当被问道“喝点什么”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淡淡地说一句:“我只要依云水。”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优越感。

  一个依云迷一个月在餐厅、酒吧、家中、外出等饮水上的投入近千元,她认为只有这种精美的水才能与自己的服饰搭配;一个注重细节的女人每天用依云水洗脸,她认为精致的女人不仅要用CD香水,更应该把自己的每一个毛孔都照顾到最好。依云水似乎成为了中国人的时尚指标之一,好玩的是外国人看待依云水,却只相当于我们对待农夫山泉。

  “很多人觉得依云水是玩时尚、玩奢侈,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是这样它很快就会过时,会被更新潮的东西取代,为什么依云水在中国十多年来发展得越来越好,是因为依云水不只是一个产品,它有着文化背景和附加价值,我们的定位不是奢侈品,我们追求的是天然、健康、纯正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依云矿泉水香港及中国市场总监萧宝珍说。她解释,由于所有的依云水都是产自法国,加上运输费用,在中国销售的依云水价格确实会比依云小镇本地高,但在全球其他地方,售价都是统一的500毫升1欧元左右,而中国的消费水平较低,比较之下,依云水就被人称为“奢侈水”,因此开发中国市场的难度和挑战也很大。

  虽然过去5年中销售额翻了几番,但在萧宝珍看来,依云水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因为教育消费者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人们都开始意识到水对身体的重要性,我们的目标消费者不一定是高收入的人群,而是真正拥有健康生活理念的人。”

  Hiiagen-Dazs哈根达斯
  
  一个失恋的女孩买了一盒哈根达斯,悲伤地想爱人不见了,只剩她一个人“独自享用这美丽而昂贵的食物”一一安妮宝贝写出了小资们的心声。有广告人说,哈根达斯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冰淇淋,但可能是最会卖概念的冰淇淋品牌。“爱我,就带我去吃哈根达斯”,使哈根达斯因爱而贵。

  胡先生第一次知道哈根达斯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矜贵,是从做空姐的同学那里得知,在国际航班上哈根达斯是免费的,而且还不大有人吃。一个留学生去了美国才发现,在中国被当成奢侈品的哈根达斯在其发源地美国是个极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之于中国,主要在超市和自动售货机售卖,很少有专门店,很多美国人听都没听过;售价也很平民,国内卖78元的家庭装在美国只卖2.99美元,“与一堆杂七杂八的我没有听说过的牌子的冰淇淋推推揉搡地挤在橱窗后面,如同遭遇战乱沦落风尘的宫女”,这位留学生这样描述道。

  哈根达斯在中国走高端路线,只选择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开店。以至于有没有哈根达斯成了衡量一个城市时尚与否的标志,一些城市的市长甚至呼吁哈根达斯的进驻。因为没有星巴克、哈根达斯和宜家,广州一度被认为不时尚。2000年,哈根达斯在广州的第一家店开张,特意请了当时最红的谢霆锋来剪彩,媒体和市民们很为广州“终于”有了哈根达斯而兴奋。

 

 

 


  
  Bordeaux法国葡萄酒(波尔多)
  
  “路易十三”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建立者,也是法国陈化期超过50年的顶级白兰地酒,在国内一瓶要上万元。同样以葡萄酿制,同样是法国顶级品牌,同样只给少数人刺激的是波尔多葡萄酒。法国出产的葡萄酒被视为对全世界所有的高质量葡萄酒进行衡量的标准。

  在国外,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葡萄酒的刺激,而大多数的人只能喝啤酒。在国外,有着无数的文人墨客赞美葡萄酒的雍容华贵。与法国的香水和时装一样,葡萄酒也象征着法兰西式的浪漫情调与贵族气质。

  但一切贵族式的浪漫都会被中国的餐饮文化所过滤。葡萄酒与所有用于饭局的酒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只是颜色比较红而已。就像拿着空瓶酩酊大醉的傅彪,没有人知道他瓶子里装的不是65度的二锅头。   张裕葡萄酒某销售经理称,目前国外品牌的葡萄酒在中国只有极少数的市场份额,而且其中不乏赝品。

  为了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普遍需求,葡萄酒在中国走了一条大众消费的路线。现在市场上我们可以找到十几块钱一瓶的葡萄酒。对于葡萄酒这一纯粹的舶来品,其贵族气质在中国已经荡然无存。

  有意思的是,在大多数外国平民品牌进入中国变成中产甚至高档品牌的情况下,葡萄酒走了一条相反的路。相关机构调研显示,至2010年,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势头最强劲的国家依然为中国,增长率将达35.91D石。在中国,贵族和平民之间的转化是很容易的。
  
  Broadway百老汇
  
  全世界都在感叹戏剧的不景气,但独独百老汇与伦敦西区却永远兴旺红火,人流鼎盛。有人曾在伦敦爱德华王子剧院门口观察过,这里即将演出《妈妈咪呀!》(Mamma Mia!),2分钟内购票的10个观众中,3个英国人,不过来自乡下,从口音可以听出;7个外国人(其中有3名来自亚洲)中,2个头发全白的老太太,3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士,还有两名很兴奋的小观众,但他们实在太小,不足4岁,可能把这里当成了游乐场。

  2002年6月22日,美国国家巡演团曾在中国上海持续演出22场《悲惨世界》。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广告如此写道:“《悲惨世界》,创造历史,首部中国上演的百老汇音乐剧。百老汇巨星康姆·威尔金森专程加盟,再度诠泽冉·阿让。美国国家巡演团倾情演绎,上海大剧院震撼巨献。”

  把百老汇或伦敦西区音乐剧比做美国的春节联欢晚会,肯定有人不同意,那么好吧,暂时当做美国的《同一首歌》吧。这些音乐剧往往偏重于谈情说爱及幽默风趣,音乐轻松愉快,演出方式富丽堂皇(中国人会立刻联想到春晚),号称要让4岁到70岁的观众都能看懂,因而情节极其简单,场面极其华丽,表演非常夸张,假唱无所不在,在纽约或伦敦取得成功后,便开始全球走穴,大赚其钱,这一点和《同一首歌》何其相像。

 


  IKEA宜家
  
  1998年进入上海,1999年进入北京,2005年进入广州的IKEA家居,以其DIY的设计风格及昂贵的售价,一时成为白领与小资理想的高端家居品牌。而美国人的评论是“cheapIKEA”,他们买家具就像买衣服,好看就买,买来就用,腻了就换,许多家具的命运不是被换、被卖就是被扔。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误读?“一是收入水平有差异,二是消费习惯不同。”IKEA家居广州店市场经理沈雁说。在欧美,1KEA是价格最低的家居品牌,从全球来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处在中等。以广州为例,普通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四五千元,而来宜家消费的,60%以上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最早进中国时价格处在高位,这几年作了很大的调整,降了半价甚至更低,但仍处于中上水平”。但沈雁也发现,五一黄金周,一些师奶也开始进IKEA,“这说明我们正和普通大众,也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慢慢接近”。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家的感觉不一样。”沈雁分析道。欧美人觉得家具不是耐用品,而是经常可以随兴趣和需求随时更换的快速消费品,“他们重外观和功能,轻材质,一年逛好几次家具店,经常换些小家具,以保持新鲜感。”而中国人经常是一次性装修一次性消费,尤其注重材质,还要求一件家具能传几代人。

  为了降低身段,lKEA把亚洲总部从新加坡移到上海,并加大了本土化采购的力度,因此节约出来的成本制造出降价空间。另外,在居民小区间派发免费的《美好家居指南》和会员卡,在卖场为顾客提供免费家居布置解决方案,也是IKEA拉近与普通大众距离的一种策略。  
 

 
  《ELLE》们
  
  买《ELLE》的读者认为自己优雅,看不上《COSMO》的女孩幼稚、功利与虚荣;买《vogue》的人又看不上《ELKE》,认为《ELLE》女人苍白、没头脑与小家子气,其实她们都是同一群人:在中国,买《OK!》《HELL0》的,与买《vanityFair》的,是同一类人,买《FHM》杂志的,同时也买《Esquire》与《GQ》,反正如同《ELLE》前编辑总监孙哲所言,中国只有两类人,穷人和刚富起来的人。

  中国本来看杂志的人就少,有消费力的读者就更少。出版人洪晃曾开玩笑地将版权合作的杂志称为“国际大户人家的中国养女”,事实上,这些面目不一的养女们目的只有一个:及早出嫁。一本办给卡车司机与建筑工人看的《FHM》到了中国,变身《男人装》,突然就“雅痞”起来,主编时不时就“中产阶级”与“后现代主义”高谈阔论。两本版权合作的少女类杂志《SENVENTEEN青春一族》和《COSMOGIRL娇点》,本来是给高中生和低年级大学生看的,但在中国,为了赢得广告客户,一个劲地把读者年龄往上拔。现在一个消失,一个已经沦为彻底的少妇读物。所以,在中国杂志摊上,辨认任何一本时尚杂志都极其困难:从封面到内容,从主题到趣味,它们都大同小异。有人说,随便找几本中国时尚杂志,撕掉封面,打乱后糅合成一本新杂志,主编自己都认不出这些页码各自来自哪本杂志。

 EMBA
  
  EMBA被视为公款消费的Easy MBA。人人争上EMBA,为的是迅速积累社交资源,高校纷开EMBA课程,意在谋“财”而非谋“才”。

  借用明茨伯格的话,“EMBA与MBA的区别在于:招收更有经验的学员,建立在不脱岗的基础上,其余就没有多少区别了。换句话说,他们用错误的方式训练正确的人,然后得到错误的后果。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数无法对这些人拥有的经验加以利用。”EMBA课程往往是商学院的摇钱树,但并非所有的美国顶尖大学都热衷于此,教学质量不高的EMBA课程,让他们担心损害学校声誉。

  自2002年8月正式批准开展EMBA试点后,中国的30余家管理学院陆续陷入招生混战。教学西方化、学员功利化、案例学术化、师资贫瘠化是当下中国EMBA教育的几个突出问题。“比起西方人,中国人更热衷于消费文凭,这背后包含着中国几千年来对教育的热爱,对学而优则仕的推崇。”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们都是行为能力很强、有丰富经验、能承担风险、适合做私募的人,很难说他们的选择是非理性。”“如果说文凭消费有泡沫,标准在哪里?说房价有泡沫,按房价收益比超过1O倍就是有泡沫,说股市有泡沫,股市市盈率超过20倍就是有泡沫,如果我们认为读EMBA的人有毛病,搞不好是我们自己有毛病。”

  虽然说有官员喜欢拿公款镀金,“读EMBA还算是用在了好的方面。”赵晓说。如果深究,EMBA并不仅仅是个消费问题,而是个政治经济学问题。
  
  
  Golf高尔夫
  
  高尔夫是贵族运动,畸形消费,腐败温床一一2001年,有关部门还将高尔夫定性为“娱乐项目”,与歌舞厅和夜总会同样征税。

  1984年,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一一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成立,23年来高尔夫运动几乎是跌跌撞撞地前行。2006年秋天,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上海财大更成为大学高尔夫风波的主角,有人质疑,这是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背景下,“奢侈运动”入侵校园,殊不知,高尔夫就像舞龙、舞狮、棒球、形体、街舞、跆拳道一样,不过是项新运动技能的学习,可为大学生日后就业增加含金量。

  “高尔夫既不是贵族运动,也不是平民运动,它是一种健康运动,是一种礼仪、一种素质和一种审美、生活准则。”“2006全明星高尔夫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张秦说。曾经有个海南的企业老板热推“99元就能打高尔夫球”的项目,这是走了一个平民化和贵族化对撞的极端。

  “我经常看到有人在练习场拿起电话大声说道:啊,我在打球呀!好像很奢侈,其实,不要看开什么车、拿多少钱的球杆去打球,即使一身名牌,但很不讲究球场礼仪和规则,照样能损坏一个人的形象。”张秦认为,打高尔夫就像是参加一个Party,是一种很健康的交际,这种礼仪是中国几千年的传承,“像王志文,他可能其他事情会迟到,但打球从来不迟到,球风很好,何平导演也一样。打高尔夫有许多规则你必须遵守,球场有许多规则,做人同样也有很多标准。”

  过去也有人认为网球是贵族运动,但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有了网球场。高尔夫与贵族运动无关,与培养礼仪有关。

 

  
  Mavbelline.Olay.L\'OREAL
  美宝莲、玉兰油、巴黎欧莱雅

  
  美宝莲、玉兰油绝对是国内“名价比”(知名度/价格)最高的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开始学习涂涂抹抹的女人最初都会选择美宝莲,每一个开始投身美自工程的女人都会试试玉兰油。在百货公司里,美宝莲和玉兰油专柜只设在距离Chanel、Dior专柜不到10米远的位置。它们打着针对亚洲女性的亲民旗号,以“自选开架式”的销售方式,用适中的价格把国产品牌挤压得无处生存,同时让真正的国际高端品牌无从接近消费者。

  “当我在他面前掏出美宝莲的粉饼补妆,他诧异万分,委婉地指出我的品位差,然后就头也不回地走掉了。”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女生委屈地描述她一段失败的异国邂逅。很多到过国外的人才惊呼,原来美宝莲、玉兰油、巴黎欧莱雅等都只是超市货架上的普通化妆品,没有专柜,没有巨星代言,几乎上不了台面。

 “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的化妆品是以外资品牌为主,有一个进口的先后顺序的问题,最大牌的不一定是进来最早的,大众却只是根据品牌进入时间的长短、广告投入的多少来判断,不了解品牌在国际美容业界的认可度。”VOGUE中文版美容编辑王萌稚说。她了解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百货公司专柜每月销售最好的产品都和当月广告打得最猛烈的产品是一致的,品牌误读也由此产生。消费者的不成熟一方面由于目前可供选择的化妆品品牌还不够多,同时国内也缺少药房销售的化妆品。这类化妆品与皮肤学科知识结合,消费者更容易了解自身的需要,而不是只听专柜小姐热情推销和广告的大肆吹捧。
  
  
 
  Paris巴黎
  
  不要再提巴黎了,连左岸、香榭丽舍、塞纳河、凯旋门、卢浮宫也不要再提到了。

  我们已经有多少咖啡厅、餐馆叫做左岸?有多少板式住宅叫做香榭丽舍?有多少桑拿浴室叫做塞纳河?有多少楼盘的门口矗立着凯旋门?有多少男装品牌入选过卢浮宫?

  Mrs.巴黎到底是什么东西?是艺术,是享受生活,是阳光普照的下午,是优雅的生活模板,其实在我们这里,依然是消费。只要以消费为内容,那么它的外表就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来随意改变,我们根本不在乎它是楼盘还是澡堂。
  作为西方城市翘楚的巴黎,在我们的语境里支离破碎,成为可以不断复制的标签,分门别类却灰头土脸地出现在各种消费主体的外包装上。在我们理解中,作为典雅象征的巴黎,代表着顶级的时尚、奢华和最不可能达到的完美,通过使用巴黎的符号,我们就可以生存在这种顶级时尚和奢华的幻觉世界当中,这不仅让我们感到幸福,也会确立我们这个阶层的自豪感。但实际上,这种符号的使用是如此的廉价和方便,最后的结果是无处没有巴黎的存在。

  文化批评家张闳这样描述巴黎:“那些来自外省的年轻人,如拉斯蒂涅之流,把他们的野心都倾注到巴黎身上,一如他们在上流社会沙龙里,把自己的情欲投向美丽妖冶的沙龙交际花一样。巴黎在这些年轻人面前,永远闪烁着危险的诱惑。”除此之外,“古典巴黎的街道里所蕴含的革命性的冲动,在街垒战中使之变成了一个暴力的空间”。不过,这些都是消费者不关心的。
  
  Pasta意大利通心粉
  
  三个独身甚久的中国女人聚一起做饭,商量好了大家各出一道菜,半小时过去了,端出来却是三碗意粉。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意粉更好吃的食物了,加菲猫说。但对一个对饮食稍稍有讲究的人士而言,再没有比意粉更乏味的食物了。

  拿最常见的“肉酱意粉”来说,过去是穷人的食品,买不起大块的上等牛排,只能买些肥瘦不均、五花三道的牛腹肉,放上番茄煮熟,炖成一触即烂的肉泥,大勺地浇在煮熟的意粉上,是意大利引车卖浆者果腹的“江湖菜”。英国帅大厨Jamie OnVeF曾在电视上教人做正宗的“肉酱意粉”,选用了上好的牛肉,这样奢侈的犯罪,搁在300年前,无论穷人富人,估计都得气死。

  在西方,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单身汉,每日的自做食谱一定离不开Pasta。一大锅水煮好各式意粉,浇上超市里买回来的酱或自己炒的酱,早午晚餐就此打发,比什么三明治汉堡包精致多了。意粉于西方人之意义,如同方便面之于东方人。

  为什么无论中西,横亘欧亚,面条几乎成为古往今来统一性最强的一种主食呢?众口一词的“简单”是唯一答案。在中国,因有村上春树等一千无聊人士之推动,庸常的意粉被贴以“孤独”、“小资”等标签,因而变得五迷三道起来。

  至于广东人或香港人发明的诸如黑椒牛柳炒意粉、木瓜肉酱意粉,对不起,它们已经是中餐了。

 


  SOHO

 下岗以后,马志在网上办了一个小店,专营女性服装和化妆品。现在他再也不用跑到新疆出差几个月,还可以每天泡网泡到深夜两点了。虽然现在收入不多,但小马说,他现在是时尚的“瘦猴”一族。

 

  SOHO,全称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指小型家庭办公室,也指在家里办公的自由职业者。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最常见的SOHO职业有编辑记者、音乐创作、产品销售、网站维护、服装设计、炒股等等。

  “瘦猴”,也就是中国式SOHO。根据零点公司的一个调查,目前北京符合新SOHO定义的人群约为18.8万人,包括实际新sOH0群体13.4万人,潜在新SOHO群体5.4万人。他们的消费方式有38%是“乐于逛街长时间选购,对品牌、时尚有一定偏好”的比较购物型。

  零点的调查取样标准是月薪5000元以上,如果有车有房则工资可降低标准。而SOHO在中国的范围要更广一些。

  在充满创业氛围的中国,很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会到网上开个小店,下岗者会做做保险代理,他们也喜欢把自己称为SOHO一族。

  另外,也有一些因为厌恶每天挤车上班的生活,决定做SOHO族的。很多时候,他们是看了3个月的金庸小说再继续挤车上班的生涯。SOHO有些时候会成为一些人转换心情或者是找借口偷懒的一种方式。

  但最中国式的SOHO还不在此,潘石屹把他盖的房子叫做SOHO。虽然这些办公室设计得像住宅一样,兼顾吃、喝、拉的功能,但最终使用的都是些上班族。
  
  SPA
  
  在集体澡堂逐渐退化并消失之后,男士的消遣是去捏脚,女士的消遣则是“SPA”。云南悦榕庄酒店里的高级水疗被称作SPA,巷子口五金店旁边的美容院也挂个“SPA”的牌子。好像只要躺在漂着花瓣的木制澡盆里,谁都成了杨贵妃。一个没有确切中文翻译的拉丁词汇,成了不同阶层女性寻找价值品位的捷径。

  其实中国的确有SPA的传统,中草药浴加上经络按摩,是疏通筋骨、修身养性的好方法,专业如上海悦榕SPA,“包含了73种传统中国草药以及天然成分,如人参、珍珠、檀香木、白果、黑芝麻,以及冬瓜”。但是由于缺乏一个确切的定义和相应的管理,装模作样和卫生不达标的SPA明目张胆地在这个休闲市场里浑水摸鱼。

  SPA是个大概念,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属于利用自然景观和现有资源的名胜式SPA,一种是饭店或度假场所提供的SPA设施称为Re-sort SPA,前两种的特色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一种是都市里的City SPA,注重专业级保养与按摩。无论何种类型的SPA,都要有温泉理疗室、专业美疗师和宁静优雅的环境,强调人与周遭环境的互动与契合。光是宁静优雅的环境这一条,恐怕很多小美容院都达不到。2001年5月,悦榕酒店成立了一家专门的SPA学院,旨在训练一批SPA专业护疗师,“监督国际SPA趋势,领导新疗程秘方、按摩技巧,以及天然泉浴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曾在阿尔卑斯山脉中建造了一所具有禅宗意义的SPA馆,要那样天人合一不容易,多花点钱可免一双刚捏完脚的手又来做面膜,另外,做SPA是要享受休闲安静的,就不要带着手机影响别人了。
  
  Starbucks星巴克
  
  雅斯培·昆德在《公司精神》一书中讨论星巴克品牌时用了“咖啡宗教”这个词。他认为星巴克的“咖啡宗教”是由具有大致相同的人生情调、社会身份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星巴克主席兼CE0霍华德·舒尔茨说:“我们追求的不是最大限度的销售规模。我们试图让我们的顾客体会品味咖啡时的浪漫。”他们的说法在中国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最黄金的地段,最讲究情调的顾客,一派小资心仪的浪漫优雅。

  但2006年起发博客请星巴克退出故宫的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却认为:在西方人的普遍观念中,星巴克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的代表符号”,影视作品中也常拿“遍地都是星巴克”、“星巴克开到白宫”等语言开涮。“在美国,星巴克遍布超市、商场、闹市区,星巴克的绿色美人鱼标志的出现频率,比麦当劳的大M还高。有美国朋友开玩笑说:失火的时候美国消防队队员让马路这边的星巴克顾客撤退,撤退到哪里?马路对面的另一家星巴克。因为,50米之外或是马路对面肯定会有另一家星巴克。在美国只卖4美元的星巴克,怎么可能要求它高档、优雅?”

星巴克在美国是很物美价廉的大众饮料,算是咖啡中的快餐,但移民到了中国,却成了时尚、优雅情调的元素之一。中国的星巴克消费者们甚至不再去关心口感、价格、分量、质量这些原本最直接的咖啡要素,而更关注在星巴克所体验的情调。如果说,星巴克在美国是卖咖啡,转到中国来,却成了销售情调和文化。

 


  
  Vitamin维生素
  
  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药片装进精致的随身药盒成为了白领每天的功课。无休止的开会、加班让三餐草草了事或者干脆省略,这些神奇的小药丸便成为了营养快餐和精神支柱,获取健康好像从未如此直接和容易:维生素A可以维护视力、防止衰老;维生素D可调节钙平衡,保持骨骼健康;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美容等作用……但是吃了维生素,真的感觉精力充沛、容光焕发了吗?大概每个人心里都没有谱,不过这种茫然并不影响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维生素的执着追求。安利旗下高端营养保健品纽崔莱的全球品牌代言人刘翔在电视机里对观众说:“你的未来呢?”是不是不吃纽崔莱就没有未来了?

  在北美和欧洲,目前约有O.8亿~1.6亿人经常服用维生素及保健品。比如美国人热衷的维E,5OO粒一瓶价格不到1O美元,算下来一天只要人民币1角6分钱,便宜得像白送。虽然国内药房里也有几十元一瓶的维生素,但人们推崇的始终是平均每瓶在300元以上的国外品牌,有一搭没一搭地吃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证明自己没有在健康时尚中落伍。

  “维生素如果保证里面的成分和含量的话,其实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没有太大差别,倒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缺什么,盲目地跟着广告跑,反而没有起到很好的补充营养的作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蒋卓勤说。在他看来,生活节奏加快、家庭人口少导致食物很难多样化,补充维生素有一定的必要性,最好的方法还是从天然的食品中进行合理搭配,而压力重重的人们往往把维生素当成了保护自己的最后一层外衣。
  

  
  Yoga瑜伽
  
  全球练瑜伽的人正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美国瑜伽练习者每年大约新增70万人,中国80%以上的健身馆都开设有瑜伽项目,30至300元不等的课时价格、4000元至1万元的会籍年费,把中国女人带到镜前看柔韧的自己,舒缓压力、对抗寂寞。

  哈达瑜伽、高温瑜伽、西方瑜伽、瘦身瑜伽、正念瑜伽……在广州力美健健身俱乐部正佳分店,一周28节的瑜伽课程几乎场场满人。瑜伽教练叶子介绍:“大部分学员都是冲着减压和瘦身的目的来的,我不单只教他们做动作,更会讲解每一个动作的含义,让他们有心灵上的感悟,让身体从内而外地得到锻炼。”她认为目前一些学员对瑜伽的误解主要是只把它当作减肥或者治疗失眠等的捷径,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但与古老瑜伽的理念背道而驰,而且还容易在运动中受伤。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并不是简单的缝身工具。

  有着5000年历史的瑜伽声称是世界上唯一绝无副作用的健康运动,在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瑜伽思想成为反殖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现在,70%的印度人练瑜伽,却很少人去瑜伽馆,因为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以为可以用钱来消费健康追随时尚,像好莱坞超级明星一样保持青春不老,殊不知,只有把瑜伽变成像吃饭喝水一样的生活需要,才有可能领悟真正的瑜伽精髓。

  波希米亚风
  
  有网友把流行一时的波希米亚风格服装称为“越来越多的人披着毯子在路上挤来挤去,有时候看得出是一张披肩,有时候则是像桌布也像床单的布块”;学过服装设计的王小姐则说,人们常常把“一切看上去疯疯癫癫的打扮”称为波希米亚风。在中国,波希米亚这个概念被无限放大,就连房地产商都在叫卖“波希米亚建筑风格”,令人汗颜。

  波希米亚这个概念在欧洲也经历了连番的误读。波希米亚原指中世纪以布拉格为中心的由神圣罗马帝国所统辖的一个地区,后来“波希米亚人”成为孤傲不羁的艺术家的代称,巴黎拉丁区被“波希米亚的发掘者”缪尔热定义为最著名的波希米亚聚居区。但波希米亚人随性不羁、挑战循规蹈矩的主流生活的精神内核不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波希米亚风。

 波希米亚风的盛行,除了时尚杂志对国际潮流亦步亦趋的追随并加以宣扬,可能还跟大热的“法国”、“巴黎”概念相关。巴黎拉丁区不是被视为最重要的波希米亚聚居区吗,在“左岸”概念被用滥之后,“波希米亚”就成了下一根救命稻草。

  (文/朱坤、蓝晓雁、胡斐、陈漠、何雄飞、邝新华、陈艳涛、谭山山、胡尧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