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活得不塌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1:29:33
文/松榆轩主
【摘要】让人民活得塌实一些,就可能让很多官员丧失已拥有的利益,就可能让他们活得不塌实。谁活得塌实更重一些呢?这个问题还是问问孔圣人吧,他老人家好象说过,民为重,君为轻。
北京,三里屯,依旧灯红酒绿。萨克期音乐低沉而舒缓,在幽暗灯光间流转。欧式窗外不时传来拉客声,几个壮小伙态度歉卑,拦截着每一个路人,希望酒吧内的零落能有所减缓。“啤酒吧,就啤酒,也就这东西便宜,一人六扎,你请我吧,便宜我也请不起你。”一个很好的朋友,曾经的意气风发已不复存在,四十多岁的人发间却已见斑白,目中几许迟滞,脸上几多忧郁。
一点一点吮着有些苦涩的啤酒,听他的苦衷。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曾经的政府序列单位,一改而为事业,再改而为企业。工资是翻着翻儿打着滚的上调了,可朋友的心里还是不塌实,不是因为物价也在翻着翻儿打着滚的上涨,而是因为生存的保障再也没有从前那样强大。曾几何时,住房政府分,看病政府管,退休有保障,供暖费都是单位拿。可如今呢,虽然月收五六千元,却总感觉不够用。医疗保险有了,失业保险有了,住房公积金有了,可就是怕得病,怕单位关门,而看着身边天天在增多的房子,却看不到那一间将会是自己的。真大病了,那点医疗保险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单位真得关门了,些许失业保险又能解决什么问题?而最要命的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找个什么工作呢?最让他忧心的却是,直到现在单位还没有给职工办养老保险,一个老单位,老职工太多了,如果办养老保险,要补齐不少工龄很长的职工若干年的保险费,而单位拿不出那么多钱,新旧体制将就着,继续着退休制,可这退休制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越往后,积弊越多,到时候退休金没了,养老保险也没有,怎么活呢?
朋友好歹还算是个白领吧,活得居然也如此不塌实,如此忧郁,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人呢?法国社保专家让·夏尔·德艾正在北京致力于中欧最大的研究计划,要到2011年才能提交一份详细的社保体系方案,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目前还有40%城市居民没有任何医疗、退休和失业保证金,但是城市至少还有最后一道防线,这就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虽然这个标准很低,只能保证失去生活来源的城市居民一天三顿不饿着。而现代城市人,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不仅仅是吃饱肚子的问题,不能说让人不饿着了,就算保障到位了,只能填饱肚子的人活得更不塌实。而在农村,保障就更少得可怜了,除了解放以来就实施的针对孤寡老人的五保制度,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目前部分农村开始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标准更远远低于城市。大部分农村正在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但大病依然是农民致贫的要命处。还有1.5亿进城务工农民,不仅社会保障没有或是少得可怜,工资还常常拿不到或不能足额按时拿到,在农民就业密集的建筑、服务业,大约只有10%的企业分担了部分社保费用。
治安不好了,人们可以当作飞来横祸,一时不测,碰不到自己头上,也感觉不到危机。但社会保障制度却是能否让人安稳一生的根本制度。可惜,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却严重滞后了,虽然近年来努力补课,加快立法,但社会保障补课的速度还是赶不上改革开放的速度。房子自己买了,看病自己看了,工作自己找了,物业供暖费自己交了……改革开放难道就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扔给人民吗?民为国分忧,这是没错的,自古如此,是匹夫有责的事。但是自古也有一句话,国为民解愁。现在的人民愁什么呢?愁房价虚高买不着房子,愁医、药乱涨价看不起病,愁下岗失业找不着工作,愁……这些愁都是表象,最根本的愁还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如果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了,社会公平体系建立了,这些愁还可能会是愁,但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下,不会是浓愁,最多也就是轻愁。
民为国分忧,国为民解愁。国家忧的是社会不稳定,忧的是经济不能可持续发展。民愁的所有问题归结到一句话,就是能不能活得塌实一点。小河流水大河满,民愁的其实也正是国忧的,民愁必然不平、不安分,民是国家之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民不平、不安分了,这国之基必然不牢,就可能地动山摇,社会何来稳定?经济何来可持续发展?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后果如何可想而知。现在平国忧、解民愁的最根本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加速建立和完善,并符之以合理的社会公平机制。由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方向是对的,是由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的战略转移,但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惯性还是如此之大,再加上政绩考核系统并未跟进社会建设的目标,主宰能否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大局的官员们,还是把发展经济作为政绩的首要目标,为了经济目标还是继续牺牲着社会建设,或是补课不积极。不仅要从思想上有很高的认识,还必须用制度的改进来鼓励官员们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尽可能让人民活得感觉塌实一点。
几年前采访某市长,讲了一件事,感觉值得官员们借鉴。当时该市与美国某市成为友好城市,外方市长来访问的时候,中方市长安排的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外方市长大惑不解,说看这些没有用的,我们政府不管这些的,只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务。那位外方市长说,他所以连任三届市长,就是因为建立了自己城市历史上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又说,到中国来最想参观的是养老等社会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我们的政府从第一次机构改革就说转变政府职能,可数次机构改革之后,政府的职能还是没转变过来。根本的原因,权力还是能够成为谋利的手段,如果政府或官员的权利只能是为民服务的手段,无利可图,只能青史留名,恐怕这职能转变也就自然而然到位了。
让人民活得塌实一些,就可能让很多官员丧失已拥有的利益,就可能让他们活得不塌实。谁活得塌实更重一些呢?这个问题还是问问孔圣人吧,他老人家好象说过,民为重,君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