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32:04
己立立人 己达达人
——与求是教育集团董事长沈法初面对面
己立立人 己达达人
——与求是教育集团董事长沈法初面对面
不管事业做到多大,有一件事始终不能忘记,就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沈法初
孔子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意思是说当你的思想认识有一定水平了,你就应该帮助那些不如你的;当你的物质条件比较丰裕了,就要适当地接济那些还贫穷着的。这也许就是对沈法初办学的最好诠释。从1995年求是高复开办,到2005年湖州市第一个教育集团——求是教育集团成立,形成拥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复班一条完整教育链的教育集团;到2006年,在沈法初的家乡德清,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求是教育大厦已拔地而起;2007年求是教育集团宁海分校、江西分校、河北分校建立;2008年9月,在杭州下沙开办的自考求实学院将开学……求是教育集团成为浙江省民办教育的航母,影响辐射到省外。作为求是教育集团的董事长,沈法初走过了20余年的办学之路,风风雨雨却一路前行。谈起办学的初衷,沈法初淡然地一笑,说:“那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给那些迷茫和踌躇的孩子另一条出路。”
一个梦想
改变了很多学生的人生
问:听说求是教育集团去年把学校办到了江西、河北,您的教育集团规模是越来越大了。我们想知道,最初您是怎样决定走办学这条路的?
沈:是的,我们受到江西等地的邀请,帮助他们去办学,把我们求是教育的资金、管理和经验输送过去,这两个学校去年已经开学。宁海求是高级中学也在去年开始招生。求是教育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主要靠的是政府和社会对我的信任。
说到办学,我是从办高复班开始的。上世纪90年代初,我还在余杭做高中的化学教师,每天过着简单的教书生活。有一年高考,我班上一名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考试发挥失常了,他自己提出想跟着班级再复习一年。考虑到他家经济困难,我就让他住在了自己家里,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课。第二年高考,这个学生顺利地考上了北大。那一年,高三年级又有十多名没考好的学生想再读一年,于是我联系了几名老师一起帮他们补课,结果有10个同学考上了浙大。
这几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学生考上大学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与其任由他们发展,浪费人才,不如将他们集合起来进行高复,或许他们还能找到另一片天空。1995年求是高复开办,我正式投身到高复这个事业中。当时办学的条件很艰苦,我们第一期学生只有75名。
问:您对当年的办学情景还记忆犹新啊,在那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沈:其实开头还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国家政策不允许。1991年下半年,教育部门为了减少重复教育造成的资源浪费,正式出台文件严禁公办学校开办高复班。这个行政命令给当时刚刚萌芽的民办高复学校当头一棒。很多高复班面临被场租单位扫地出门的窘境。由于得不到行政部门的支持,再加上因为启动资金不足,学校的老师也不稳定。面对这样的困境,多数人都选择了放弃,许多高复班纷纷倒闭,但是我认准了这条路就坚持要走下去。我就是这样: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因为这个信念,我辗转了多个地方,没有场地就租用别的教室,但老师坚持聘请最好的老师。皇天不负有心人,那一届75名学生有73名考上了大学,其中一名入学时只有300多分的孩子以570分的高分考上了浙大。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强烈的成就感,我从孩子和家长的眼中看到了他们对我的信任。让我觉得选择这条路是对的。
如今,求实高复已经是一所万人学校,有60个班级,上千名年轻优秀的教师在职任教,并且在杭州、湖州等多处设立教学点,2005年还与杭州求实专修学校联合办学,成为办学规模和实力在省内名列前茅的“高复航母”。这些年里,求是高复帮助很多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其中吴天月考上了北大,去年又有王卢家、余俊杰考上了清华,考上浙大以上的重点院校的学生已经超过了1000人。
问:在别人眼里您是个成功的企业家、教育者,而在学生眼里您是位尽责的老师、慈祥的校长。求是高复改变了很多学生的人生,您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
(说起学生,沈法初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沈:这么多年来,我的学生遍布各个城市、各个行业,看到他们成功,我会很欣慰,很快乐。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吴月的学生,当时进求是的时候成绩不好,只在普通班学习。吴月父亲那年因为车祸去世了,母亲只是商店的营业员。为了孩子的前途,吴月的妈妈拿出他父亲的抚恤金一万元跑到我的面前,希望我能把吴月转到加强班去,能特别关照她的孩子。
当时我面对着这一对母子,感觉到这个孩子对于他母亲是何等的重要,这一个家的希望都在这个孩子身上。于是我收下了那一万元,将吴月转到了加强班。到加强班学习,给了吴月斗志和信心,经过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他自己的勤奋努力,第二年吴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母子俩请我去吃饭表示感谢,在席间我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红包,里面我放了三万元。对他们说,当时收下那些钱是不希望把你和你妈妈的希望打碎,希望能给你信心战胜困难。现在你考上了大学,我把这一万元还给你,另外再奖励你两万元,希望这些钱能给你们一点点的帮助。他们母子感激万分,吴月妈妈连声说:“有你这样的校长真是福气。”第二天,吴月母子给我送来了一块匾,上面写着“桃李满天下”。
这孩子去年已经从浙大医学院毕业了,在浙二医院上班呢。去年,求是举行访校友活动的时候,他也来了。还有考上北大、复旦的那些孩子,他们现在也经常和我联系。
(说这话时候,沈法初的表情是亲切与自豪的,仿佛那些都是他自己的孩子。)
一种信念
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了优质教育
问:除了求是高复以外,您的集团里还有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一系列学校,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沈:求是高复办成功以后,回到家乡办学,主要是想为家乡办点事。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要缓解德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读书问题,但当时资金和政策有困难,所以与我来商量。我很高兴能为家乡的教育做点事情,就把杭州的办学经验推广到了家乡德清,投资创办了德清县第一所全日制民办寄宿制小学——莫干山外国语小学。我广聘名师,开办3年便拥有了800多名学生,成为每年当地居民争相送孩子入学的热点小学。
后来,我又与德清教育部门合作创办了千秋外国语学校。接着通过接管一所私立高中开办了求是高级中学。于是在德清形成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到高复这样一条完整的教育链,使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整合和优化。现在,不仅莫干山外国语小学广受青睐,千秋外国语学校、德清求是高中也在创办数年中取得骄人成绩。千秋外国语学校历年中考升学率都稳定在100%,其中近50%学生进入各级重点高中实验班,已有16人进入省重点高中杭外、杭二中、湖中创新实验班,该校2004年10月被评为浙江省优质特色民办学校;2005年11月被湖州市教育局命名为“市一级学校”;2006年7月被授予浙江省I类标准化学校;2007年3月被授予“湖州市十佳民办学校”称号。办学仅3年的德清求是高中也连创佳绩:高三学生杨睿获200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省一等奖,成为德清县唯一的获奖者;高三学生林晴晴于2006年12月出版小说《陨落星·晴》……
2005年,求是教育集团作为湖州第一个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应该说,我四年前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问:现在中国的民办教育发展状况跟前几年大不相同,每年民办学校倒闭的也不在少数。但是求是却越做越好,规模越来越壮大,您有什么秘诀么?
沈:秘诀是没有的。这两年,做民办教育倒下去的,我也看到了一些。发展教育事业需要实干,需要用心付出。我始终抓好六个字:师资、管理、质量。针对这六个字我们集团花了很多精力,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方说,我们对教师的考核方法以教学质量来划分课时工资,简单但是能够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而且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本事来挣钱也比较公平,这个措施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去年浙江省教育厅相关领导看了我们的做法后,说了一句话:“你是真正的教育专家。”
问:据说,您到江西去合作办学时受到了当地教师自发的欢迎?
沈:是的,我觉得这个经历给了我极大的精神震撼。当我出现在机场时,受到了民间自发组织的100多名当地教师的热烈欢迎。因为听说是要跟求是教育集团合作,百余名教师包了三辆大客车到机场迎接,这是我和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都没有预料到的。在欢迎的队伍中,我还认出了其中3名教师——都是曾在杭州求是工作过的江西籍教师。他们告诉我,与求是的合作给老师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求是实力很强,对教师很人性,在求是工作有安全感。
办学14年来,求是教育集团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回报,我们很多时候甚至比亲人更亲。求是集团最大的财富就是老师,我最大的责任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这笔宝贵的财富用好,为国家、为社会多做点事。
问:高复是您办学经历中最成功的案例,可以说求是高复引领了浙江高复学校的发展,对于这一切,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帮助您取得了成功?
沈:我认为是14年的办学经验和自己真诚办学的态度为我赢得了先机。
比如到了1998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加上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所有因素都不断催化着“高复经济”。为了上大学或是为了上好的大学,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高复。“高四生”的异军突起,高复学校便犹如一块香饽饽,谁都想咬一口。从1999年开始,杭州的高复班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但一块香饽饽吃的人多了,自然有竞争,高复经济变得热闹而残酷。我也感觉到了很大压力,但是更多的是动力。
在办学中,我发现小规模高复班由于师资、管理经验等原因很难长久立足。我认为“学校赖以生存的是教学质量”。因此大胆地走上了规模化办学的道路。2006年作为杭州第一家拥有独立校园的高复学校,求是高复在学校硬件上加大投入。在翠苑校区,投资300多万元,新建7360平方米的综合楼投入使用;在石桥新校区,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能容纳24个班级、1500位学生;学生公寓扩建了66个房间,共有230个房间,每间住4人,配备电扇和空调,铺设木地板;宽敞的学生食堂能同时容纳1000多人用餐。学校教学设施在杭城高复班中堪称一流,不但改变了以往“校中校”的办学模式,还推行更为科学化的高复生活理念。为了把高复生的活动环境设计得更为人性化,更贴近高中生活环境,新校区专门开辟了操场和篮球场,让高复生在学习之余有充裕的调节空间。
一个成功的办学者必须注重学校的三个要素:师资、管理、质量。一个高质量的高复班首先要有很强的师资力量,求是高复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已有5年了,对象全部为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和省市级骨干教师。我们考核教师,80%考核教学质量,20%考核师德,轻工资,重奖励。其次,进行人性化管理,心理辅导和按学生不同水平分层次教学都是我们在这几年探索得到的经验。要让这些办学经验发挥最大的作用,只有规模化办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更为科学的管理。高复学校必须走出“校中校”,规模化办学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力薄弱的学校只能被市场淘汰。
一种责任
社会给予的信任要加倍地回报社会
问:能够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求是成为浙江规模最大的高复学校,你的办学理念必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沈:其实我是一个想法很朴素的人。我始终认为一所好的学校应该重视学校的社会效益,先有了社会效益,才会有经济效益。如果只想要取得经济效益来投资办学,来发展教育事业,那是行不通的。求是对于家庭穷困的学生实行“三免”:即免学费、免就餐、免住宿。在求是,我们规定教师不拿学生的钱,不吃学生的饭。事实上,求是的每一位老师都尽心地为学生付出。我们对学生的成绩坚决不搞“承诺制”,这些只是商业噱头。承诺不会有,但我们会提供优秀的教学质量和环境,搞好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来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
问:当初投身高复事业时您为自己定下过什么目标么?这些目标现在是否已经实现了?下一个发展目标是什么?
沈:开始我想得比较少,主要是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好,也改变自己的生活。比如五年前,我定的目标是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万人,建造起教育大厦。这些目标,现在都已经达到了。
最近几年,我的想法有很大的改变。我个人对于工作、生活的要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觉得对社会的责任越来越重。有位老百姓曾经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来办学校,我们放心。这对我来说是很高的评价,但评价后面是更重的责任。
我们到外地办民办学校,很多都是当地政府慕名来邀请的,这是当地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他们给我们这么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失望。我的脾气就是这样,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今年9月,我在杭州下沙新办的自考求实学院将招生开学,预计招生规模将达到1000人。我办这所学院3年前就在考虑了,顺应新高考的新形势,我相信我的判断力,求实自考学院将成为自考教育的又一个品牌引领者。
另外,我觉得求是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发展,跟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不管事业做到多大,有一件事始终不能忘记——就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十年种树,百年育人,教育需要教育者真诚的付出。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敬之。”从沈法初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教育者、一个努力回报社会的企业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