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荆山楚水 探寻楚地文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9:36
游走荆山楚水 探寻楚地文明

   清澈透绿的汉水流经十堰地区后,便开始了中游流程。确切地说,汉水丹江口段以下,钟祥段以上,是汉江中游。汉江中游主要流经襄樊地区的老河口市、谷城县、南漳县、宜城市和襄樊市,是秦岭山脉的末端和荆山山脉的腹地。同时,汉江中游地区是楚人“以启山林”的地方,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汉水与此分布着众多的支流,这些支流与汉水和荆山共同构成了荆山楚水的地理格局,也是湖北简称“荆楚”的原因之一。

   汉水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楚文明,汉水文化与楚文化相伴相生,应该承认,汉水文化为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汉水人文之旅的中篇,始于对楚国第一国都古丹阳的探寻。周王封楚子于丹阳,但楚都丹阳今何在?学界对此争论不休,有人说古丹阳就在今丹江口地区,也有人说是南漳县或宜昌的远安县,我们无意去考证古丹阳的所在地,但我们必须对古丹阳与汉水的关系进行梳理。

   为此,在走访丹江口时,我们悉心讨教各方学者,以求一知半解。丹江口市古为武当县,是古均州所在地。古均州城曾是鄂西北地区的骄傲,素有“铁打的均州”之称。遗憾的是,均州城在修建丹江口水库时,被江水淹没,与郧阳古城一样,永沉江底。我虽然无缘看到均州城的容貌,但我依稀可感受到它的存在。当我们站在净乐宫的牌坊前,即刻看到了丹江口市的沧桑和曾经的荣耀。

   汉水流入老河口后,创造出了银河水天一色的奇观。据当地人说,每当七夕时,便可在汉江河口处看见天上的星星与水中的星星相互映忖,遥相辉映,极具观赏性。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称赞阳,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代开国丞相萧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出任县令,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此写下诗文。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路易·艾黎、朝鲜著名表演家金昌满、金炜等名人曾荟萃于老河口。老河口在抗日期间还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司令部的所在地.1938年10月,武汉沦陷,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他统率的战区部队,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局面中,经襄樊抵达老河口。在鄂西北老河口6个年头中,李宗仁统率五战区部队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中保卫了大片国土,使民众免遭日寇蹂躏。1945年2月李宗仁离开老河口时,民众夹道簇拥相送,鞭炮声由司令部门前鸣响数里直至汉江河边。李宗仁下车步行走过浮桥,频频回首,与送行者依依惜别,离开了他曾驰骋数载、英勇抵抗日军侵略而铭记于心的鄂西北大地。

   老河口人为纪念李宗仁的抗日业绩,特地在第五战区司令部门前立下一块上书“李上将军德邻公驻节之地”的雕刻石碑。在当地文联朋友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因频繁走马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我们已对此久生厌倦,倒是老河口市政府大院里的一栋中西合璧的老建筑让我们颇感新鲜。文联朋友说,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朝鲜、韩国等国的志愿者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为支援中国人民抗日,他们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只是,时过境迁后,没人能知道他们的姓氏和后来的踪迹。

   顺汉水而下,与老河口市相距仅一个小时车程的谷城县犹如汉江边的一朵奇葩,续写着山水和谐的传奇。谷城春秋战国时归属楚国为筑阳,自隋起称为谷城,隶襄阳郡,属荆州。一直沿袭至今。战国名相伍子胥仗剑离楚的故事就源于谷城。西汉时,谷城为丞相萧何的封地。

   谷城境内的南河素有“小三峡”之称,登船游览河中,放眼远眺,确有三峡风光的雅致,但无真正的三峡的气势。而不远处的大薤山又被称为“中国南避暑山庄”,常年气温在15—20摄氏度左右,只有住进山中,才感觉大薤山得此称号名副其实。大薤山上,有当年瑞典等外国传教士们为避暑而建的别墅群,在群山绿荫的簇拥下,古朴而又幽静。在大薤山最深的记忆,便是醉酒。热情而略显滑头的当地人不停地为远来的客人斟酒,以至不甚酒力的我们大醉后,又受山上潮气侵袭,次日便精神萎靡,元气大伤,不得不提前结束谷城的行程.

   南漳县是汉水流域中游极为重要的城市。学界有一派认为南漳便是楚都古丹阳的所在地。南漳县素有“金南漳”之称。属“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结构。南漳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罗国,庐戎国的领地,秦设伊庐县,南北朝时设义请、思安二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五九八年),因境内有漳河(古称南漳河),故改思安县为南漳县。

   和氏璧出土于此,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了楚厉王。南漳还是名士司马徽的隐居地。水镜庄即是汉末名士司马徽隐居之地,刘备马跃檀溪、襄阳脱难后逃至南漳,在水镜庄与司马徽相遇,司马徽、徐庶向刘备慧荐诸葛亮、庞统,继而才发生三顾茅庐求贤、成就鼎足三国大业的历史故事。

   被汉水四条支流环绕的南漳县,得荆山屏障之势,有水源丰厚之优,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楚人即在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楚国百年基业。为此,先人在南漳筑建了许多古山寨,达三百多座。近几年,南漳古山寨受媒体的聚焦,已成为该地的旅游招牌了。

   汉水哺育了沿岸的人民,也滋养了宜城的大虾。宜城市处于汉江中下游,是宋玉故里和楚国皇城。可能是上天的眷顾,汉水中最富有养分的一段都集中到了宜城,从而生长出了肥美硕大的宜城大虾。宜城因虾而名,因美食而为人称道,它是汉江沿线城市中少有的食都。初到宜城,旅游行政部门的官员便递上一本《美味宜城》的书,名为指导,实则要求我们学习宜城的美食文化。也只有宜城才具有如此的底气,让来者在舌尖上缠绵,在味蕾中释放压抑,还在书籍中追寻饮食文化。


 

                                老河口市政府院里的老建筑

                                             李宗仁长官旧址

                                汉江老河口段,七夕可见水天银河一色的地方

                                      谷城南河“小三峡”

                                             谷城老街

                                                   谷城南河

                                            南河“小三峡”

                                     中国南避暑山庄 ——谷城大薤山

                                        谷城 大薤山        

                                             南漳水镜湖     

                                         汉江宜城段          

分享到搜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