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鲜为人知的故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3:32
朱老总的故事让他走了神

  1953年的初冬,位于我国东北的辽宁旅顺、大连等地已是冰天雪地、银妆素裹。12月下旬,宋庆龄、彭德怀元帅率领的中央慰问团,前往旅顺口欢送已完成了五年保卫与建设任务的苏联军队返回自己的国家。旅顺口欢送苏军的慰问会一结束,宋庆龄就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开始了前往各地的视察工作。在这次前往上海、江苏等地视察时,根据宋庆龄的指示,靳三旺脱下了军装,与隋学芳他们一样穿上咔叽布的中山装,下穿普通的布鞋子,显得格外朴素简洁。他挑了一件比较宽松的中山装,以便自己藏掖那把765手枪,不至于鼓鼓囊囊地惊扰了基层干部群众。

  当天晚餐前,宋庆龄饶有兴致地把靳三旺叫到楼上办公室,与他下开了五子棋。这一年多来,靳三旺已把宋庆龄所会的跳棋、五子棋,包括打康乐球什么的都学会了。别看靳三旺貌似粗犷性子急,其实,他是个粗中有细、善解人意的机灵鬼。为了逗老太太一乐,他总是在连赢对方几盘后,故意马失前蹄输上几盘,逗得宋庆龄情不自禁哈哈大笑。

  但宋庆龄毕竟年纪大了,视力明显不济,稍一疏忽,就被对方不是摆成了无可救药的“双活三”,便是“东天不亮西天明”的环环通,直下得老太太无奈地摇头叹气。到后来,她干脆戴上那副轻易不戴的老花眼镜,还在征得靳三旺同意后,燃上了一支“中华”牌香烟。

  在有一句无一句的闲聊中,不知怎的她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件事:“大炮呀,你要知道,这几年来,老蒋反攻大陆的叫嚣与行动,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当年朱老总在延安时,有一个外国记者模样的人,趁给朱老总端茶送水的机会,偷偷地把一些毒药粉投进水杯中。幸亏老总的卫士警惕性高,当场拿掉了这杯茶水,结果你猜怎么样?一化验,这水中果然有毒呢,而且还是几分钟里就能致人死命的剧毒呢!”

  也许言者无意,但听者心里“咯噔”了一下。靳三旺再次感到了自己肩头担子的重量,以致后来几盘棋走了神,宋庆龄连胜几盘,惹得老太太快活地放声大笑。

2、抢喝递给宋庆龄的茶水

  1955年初夏,宋庆龄分别视察了上海国营第一棉纺厂和公私合营仁德纱厂、江苏省松江专区(今属上海)全国水稻丰产模范陈永康领导的“联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邻近的“联盟农业生产合作社”,还有扬州瘦西湖畔的农业水利工程工地等。鉴于宋庆龄那天下棋时所说的秘闻,这回靳三旺的神经绷得更紧了,他始终紧随在宋庆龄身边,密切观察着四周一切动静,就连隋学芳好几次要抢拍一些宋庆龄的照片、示意靳三旺退让几步时,他也没有答应。

  长期颠沛艰苦的生活,已使老太太的身体每况愈下: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荨麻疹、麦粒肿等,在这两年中几乎折磨得她坐卧不安,以致她已暗中请靳三旺为她物色一根一端裹有橡胶皮(不易滑倒)的拐杖了。每当靳三旺看着宋庆龄沿着农村田埂或土路高一脚、低一步地向前行进时,他真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多想伸出手去扶上她一把呀,但每当这时,总有那么多的照相机与摄影机齐齐地把镜头对着她,他绝对不能让这些照片中出现宋庆龄要人搀扶的画面。老太太一向把自己的公众形象看做是我们国家的对外形象,她要始终留给公众一个健康乐观、永远年轻的良好形象呢。

  这就难为了靳三旺,急中生智,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那就是随机应变:他只有趁四周没有摄影镜头的时候,快速地把右手插进老太太的左胳肢窝,恰到好处地搀扶她一下,然后见到镁光灯闪烁的时候,尽快撤回自己的手。

  最让靳三旺提心吊胆的是,宋庆龄每到一处,随意走进路边的农家时,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农民们,会热情地挤破整座小屋,欢笑声与鼓掌声此起彼伏。当地农村干部端上来的茶碗或茶杯似乎并不卫生。面对这场合,靳三旺脑子里转着的都是朱老总延安历险的一幕。

  偏偏宋庆龄还要极力与广大劳动人民打成一片,一碗大麦茶上来,她居然眉头也不皱地就端起往唇边送。又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溢着香味放到了宋庆龄的面前。这回,靳三旺已不再心惊肉跳了,因为刚才在赶路途中的轿车上,他已策划出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妙计:趁宋庆龄还没端起茶水前,抢在她前面,不动声色地查验杯中物!

  说时迟,那时快,但见那杯茶刚一端上来,紧傍宋庆龄坐着的他便装做一副马大哈的样子,伸手就端起那杯水,不顾茶水烫嘴,先“咕咚”一下喝了一口。然后,当自己的那杯茶再端上来时,他又紧接着端起来喝了一口。直到两口烫嘴的茶水喝下去,他才装做刚发现自己喝错了茶杯的样子,“恍然大悟”地把第一杯茶水放到宋庆龄面前。

  宋庆龄奇怪地瞥了一边的卫士长一眼,继续与周围的人们谈笑风生。直到回到住地,她才趁没人的时候问靳三旺:“我说大炮,侬今朝哪能连着几次喝错了我的茶杯呢?”

  靳三旺连忙实话实说:“没喝错,我是担心有坏人在你的茶杯里下毒呢。”“下毒?那可是要毒煞人的呀。怎么,侬就不怕死吗?”宋庆龄故意追问道。

  这下,靳三旺可被宋庆龄问住了,他只好再次实话实说:“当年与胡宗南部队血战,子弹呼呼地像蝗虫一样乱飞,我都没怕过死,现在和平年代,我更不怕了。”

  宋庆龄感动得湿润了双眼。她连忙转过脸,借用笑话来掩饰自己:“侬这人哪,让我哪能说侬呢?要是侬万一真的倒在我的身边了,叫我怎么向侬格家人交待?侬要晓得,侬还年轻,连老婆还没娶呢!哎,想起来了,侬格对象阿是薛家莲花?”

  宋庆龄竖起右手食指点了点靳三旺,叹了一口气:“侬呀侬,真是一个亡命之徒。” 3、与宋庆龄“约法三章”

  “我赤胆忠心地保护她,这个老太太这么不领情,把我说成是亡命之徒呢?”但现在不是与老太太顶嘴的时候,还有大量的保卫任务在等着他呢。于是,靳三旺把自己的想法向宋庆龄和盘托出。他与宋庆龄“约法三章”:以后,凡是上那些秩序环境混乱、人员拥挤的地方视察,宋庆龄必须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轻易不动用人家送上来的饮食。就是必须动的话,也当由靳三旺先检验,待确认安全无异后,才可上嘴,而且必须过了五分钟后才可以。

  “勿来事格,勿来事格,我是人,侬也是人;我有一条命,侬也有一条命,而且还是一朵鲜花蓓蕾样的年轻的命,我绝对勿能让侬去做这种事体格。”宋庆龄连连摇头。

  “不,你必须答应我!你也不要有顾虑,这是只有我们两人之间才知道的秘密。因为这样做不但是为了您的个人安全,而且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呀。再说,万一真要出了啥事,我这辈子也就完了。上级撤我的职还是轻的呢,闹不好关进牢房吃官司也说不定。”

  “这样做,还是不太好呀,若是被群众发现了,人家会怎么想?我们给人民留下的是个什么印象呢?”宋庆龄神情严肃地表示疑虑。

  “鬼都不晓得呢!”靳三旺咧开嘴笑了,“刚才,不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过去了?就算被人家看见了,也至多是我二二乎乎(陕西方言:简单愚蠢的意思)地拿错了杯碗嘛!”

  “侬呀侬,侬叫我哪能说侬呢?”宋庆龄嗔爱地望着卫士长,无可奈何地直摇头……

  就这样,靳三旺与宋庆龄达成了一个默契,并从此直到靳三旺离开宋庆龄。她视察江南的工作,在靳三旺等人的忠诚保卫下一切顺利,她的调查研究也特别细致深入。

4、“国母”设宴祝贺他晋升军官

  1955年是宋庆龄外事活动比较繁忙的一年,从12月中旬起到翌年的1月份,她相继出访了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其中还因身体的原因,在云南逗留了两个星期。但就这两个星期的休整期间,她也没有闲着,连续视察了晋宁县、阿拉乡、云南纸烟厂等十个地方。

  党中央批准宋庆龄出访印度等国的决定刚一下达,靳三旺接到了公安部办公室打给他的电话。他赶到公安部时,罗瑞卿部长与岳欣局长已等候在那里了。

  “少尉同志,你来了!请坐,快请坐呀。”罗瑞卿一如既往地风趣与幽默,却隐隐透露出几分严肃。

  那天,靳三旺被中央警卫师一个电话召去,光荣地接受了由该师主持的、以彭德怀元帅的名义举行的授衔仪式,一下子从一个普通的分队长,晋升为少尉军官。当时,他笑得一张嘴就像庙宇里的木鱼似的,怎么也合不拢了。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穿着一身戎装雄赳赳地回到方巾巷时,楼下的小餐厅里,已摆开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原来,宋庆龄早已知道了这个好消息,竟亲自指挥着办事老练的“两口钟”(指服务员钟松年与钟兴宝),置办了庆功宴。所以,见到三旺一回家,宋庆龄就满面喜悦招呼全体人员围坐下来,下令潘厨师开了席。

  “各位,今天是靳三旺同志的喜庆之日,刚才,他已前去警卫师参加了授衔仪式,现在开始,不,应该说从刚才他佩戴上这枚少尉军衔开始,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少尉军官了。这是党和人民对靳三旺同志努力工作的回报,更是我家从来没有过的一件喜事,我家终于出了一位解放军的军官了。为此,我建议大家一起举起杯,为靳三旺同志的进步而干杯!”

  当时,靳三旺激动得视线都模糊了。平心而论,21年来,还从没有人如此郑重其事地高抬他、看重他。靳三旺握着酒杯的手颤抖了,一仰脖,喝下了满满一杯酒。

  席尽人散,靳三旺红着脸来到宋庆龄面前致谢,一声“今晚这顿宴席共花了多少钱”还没问出来,老太太轻声说道:“少尉同志,侬放心,今朝侬授衔升官,我掏钱请客。”

  “别别……”

  “别跟我客气了,侬晓得?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侬在我的身边进步了呀。要放别人呀,或许人家办了酒席用八抬大轿抬我去,我也懒得动身呢!大炮呀,好好干,前途无量呀!”

5、周总理的谆谆嘱托

  “靳三旺同志,”三旺正沉浸在授衔那天的喜悦的回忆之中,罗瑞卿部长的大嗓门使他情不自禁地来了一个立正,“在宋庆龄副委员长出访期间,你要保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你要百倍警惕,绝对保证宋副委员长的安全;二是你要时刻想到自己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行动听从宋副委员长的指挥;三是你要主动维护宋副委员长的形象暨我们国家的形象,严防国际上一切敌特分子的破坏与捣乱……”

  罗部长与岳欣局长接见靳三旺并下达指示之后第三天,即宋庆龄一行即将出发的前夜,周总理专门接见了他们。周总理微笑着握了握靳三旺的手,说道:“听说你是宋副委员长,不,应该是整个中央警卫师中年纪最轻的一位卫士长,是吗?”当他从靳三旺口中得到证实后,不由连连点头,“了不起,小小年纪,就已为中国革命建功立业了。不过,小靳呀,我还得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吩咐你几句,你要知道,这回,可是宋副委员长第一次出国访问,而且是单独率团,工作很艰巨,任务很重大呀。你可一定要竭尽全力地配合她,协助她。我相信,你小靳是会全节而归的……”

  罗部长也向靳三旺明确了他这次随同出国时的特定身份——宋庆龄的私人侍从。根据国外一些规定,在国家元首级的外事访问时,是不能带任何军人出访的。所以,他必须以宋庆龄私人随从的身份,出现在外国朋友的面前,而且还必须严守秘密。

  6、护卫宋庆龄出访印度 1955年12月16日,宋庆龄乘坐号称“空中霸王”的超音速飞机离开昆明,前往印度访问。

  “大炮,侬了解印度?”宋庆龄一边望着舷窗下面渐渐放大的印度国土,一边兴奋地向身边的靳三旺提出问题。

  “我哪能会勿晓得。”紧邻宋庆龄而坐的靳三旺用夹生的上海话回答,“印度人的歌唱得好,舞跳得更加好。去年,印度歌舞团到北京演出,我不是陪侬一起去观摩的吗?”

  宋庆龄又突然问:“喂,我再问侬,侬晓得啥叫‘潘查希拉’?” “潘查……希拉?”靳三旺从来没听过这个名词,一时愣怔在那里。

  然而,没等靳三旺冥思苦想找出答案,“空中霸王”已开始徐徐降落了,靳三旺跳了起来,开始做下机前的准备工作。靳三旺看见舷窗下已站满了前来欢迎的印度群众,鲜花与彩旗汇成了一片五彩缤纷的欢乐的海洋。

  靳三旺本能地顺手摸了摸紧贴在左胸西装内衣口袋里的那把为这次出访、公安部特意配发的娇小玲珑的美式微型手枪,职业的本能使他顿时警觉百倍。

  下午4时45分,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新德里机场上。

  印度对宋庆龄的光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nihelu的带领下,代表着印度人最隆重的礼节的鲜花环,已连着有几个套在了宋庆龄的颈项上,靳三旺有点担心老太太承受不起这重量。更使他感到容光焕发的是,欢迎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金大巴—金大巴—”的欢呼声。当时,宋庆龄告诉他,这是印度话“万岁”的意思。而这“万岁”一词,在靳三旺的印象中,向来是与毛主席、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连在一起使用的,没想到现在无比热情的印度人,竟把这个神圣祝愿的词语送给了宋庆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