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问高校招生指标分配公平 - 童大焕 - 草根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02:49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上海高校将逐步增加招收外省区生源的学生。对此,上海几所部属重点高校的校长都表示赞同。(《中国青年报》 1月25日 )

      这的确是社会各界呼吁多年之后,在高校招生公平上终于撕开的一个极小的口子。多年来,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已经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成为高校招生中的基础公平问题。自1999年一批重点高校实行“省部共建”以后,多数部属高校都加大了属地招生计划,至少为总计划的5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总计划的70%。期待“上海新政”能够成为纠正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不公的“拨乱反正”的开始,但在一些基本的疑问没有解答之前,这样的开始还是无法让人心里踏实心中有数。

       疑问之一:“增加外省区市生源数量”由谁来决定?是地方政府单方决定,还是教育部、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三方博弈,还是由全国人大委托独立的权威机构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决策建议,并由全国人大最终拍板?

      疑问之二:重点大学“省部共建”以后要求招生指标适当照顾地方,可以理解。但倾斜的比例是多少才公平?有没有一个相对科学和公平的标准?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本地招生比例从9%到70%不等,看起来随意得很。且现有的倾斜,无视重点大学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巨额积累,地方政府仅以当期的少量投入,就获得甚至比当期国家投入比例还多的名额,显失公平。世界上找不出一家只按当期投入比例不考虑前期投入给新股东分红的公司,但现在的重点大学地方化已经使大学连这样的公司都不如了。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联合国安理会不是董事会,不能按交纳会费的多少决定其组成。”我们也应该大声疾呼:大学不是公司董事会,不是谁出钱谁就有名额分配权。

      教育事业向来都是“有形投入,无形产出”,而从地方的受益看,高校所在地及其居民,直接和间接从重点大学中得到的各种可量化与不可量化的收益往往要远远大于地方向学校的投入,且每一所名校,都为当地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和人力资源,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地方通过土地出让、财政投入等方式支持高校,也是“回报”之一种,不应该再在高校招生名额上再漫天要价,“干涉高校招生自主权”。

      2007年3月,教育部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强调“全国重点高校”要名副其实,要考虑到各省生源高考录取的均衡。根据教育部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平衡分配的要求,部属高校在驻地的招生比例要调减至30%。30%的限额比动辄50%以上的名额自然是“进步不少”,但其公平合理的依据何在?没有相应依据,数字就可以随意调整。

      疑问之三:既然允许以招生指标换“共建”,为什么“共建”只在教育部和高校所在地政府之间进行?能不能我贵州省、四川省等老少边穷地区和人口大省的政府也和北大清华“共建共建”,北大清华多让一点指标给贵州、四川?假如我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是否也可以通过赞助大学要求大学招生名额向我的家乡倾斜几个,好让我“曲线救家乡”?

      疑问之四:现行高考制度,为何不能有数千万流动儿童的一席之地?他们要么两头不靠,在学习所在地没有户籍,在户籍所在地没有学籍,从而陷入无处高考的境地;要么被迫骨肉分离,成为堪忧的一代“留守儿童”。这样做是否有违现行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疑问之五:有人认为北京的有些重点高校的生源本地化的问题不太明显,比如北京大学2007年的本科招生计划本地生源只占9%左右,中国人民大学也在10%以下。但你不知道北京户籍人口少,而且北京高校云集,综合起来其本地化问题就相当严重。如果教育部规定的30%以下的比例仍无法解决高校招生名额公平分配问题,能不能像众多有识之士呼吁的和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改革方案提出的那样,按人口和考生比例分配名额?这可能是当下解决高校招生公平的最佳捷径,而且可以一举解决“高考移民”和大量流动儿童无处高考或被迫与亲人骨肉分离的问题。

       疑问之六:现行高招指标分配的依据究竟是什么?是各地人口总量,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抑或是各地对国家财政上的贡献?相关部门没有公布,我们不得而知。

      疑问之七:中国幅员辽阔,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别巨大,也许高考录取名额一夜之间还很难“一碗水端平”,需要适度倾斜。那么,是“锦上添花”继续照顾已经比较发达的城市,还是“雪中送炭”眷顾教育资源稀缺的落后地区?世界各国和发达地区的经验是后者,还名之曰“为了平等的反歧视”。我们呢?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应该成为“社会公平之本”,还是成为加剧和灼烤社会不公之源?

      疑问之八:大学有自身的办学规律,生源的多样性与培养学生的质量有直接关系。香港高校近年来在没有大陆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越来越大量地向大陆招生,而且名额偏向边远贫困地区,理由是“本地生源的视野太狭窄”。亦可见大学投资真是“有形投入,无形产出”!我们的大学,是应该在海纳百川中变得越来越“大”,还是在日益本地化中变得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