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网-- 徐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28:41
徐幹
【作者简介】
徐幹(170-217)字伟长,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
他少年所处的时代,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而徐幹却专志于学。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曹操曾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幹亦染疾而亡。后来曹丕论及徐幹时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他擅长辞赋,能诗,其五言诗,妙绝当时。他的存世之作,今只有散文集《中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当时的人们评价他写《中论》是“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他在《治学》篇中提出“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强调主观努力的重要。批评了当时舍本逐末形式主义的治学态度。在《虚道》篇里,他说“人之为德,其犹虚器欤!器虚则物注,满则止焉。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也。故人愿告之而不倦。”用比喻形象地说明谦虚能使人受益的道理。他还主张借鉴别人的得失经验,以补个人见闻之不足,他说:“人之耳目尽为我用,则我之聪明无敌于天下矣!是谓人一之,我万之。”把博采众识的道理,说得极为透彻。他认为“贤者”只是品德正还不够,要“殷民阜利,使万物无不尽其极”。“立功立事益于世”,才能称得上“明哲”,要求读书人应有匡时济世的抱负,真正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这些见解,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曹丕曾就此大加赞扬说:“……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对于研究、认识古代的哲学思想,《中论》在今天仍有一定价值。
他的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论》2卷,《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旧《寿光县志》载有他的诗8首、《齐都赋》诸篇(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