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史迪威将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38:26
每每从大坪到上清寺上课,总听见佛图关站的语音提示:“有到佛图关公园,史迪威将军博物馆的来客,可以在此下车。”原来在我熟悉的佛图关山脚下还珍藏着这样一个抗战历史遗迹,我就萌生了去寻找史迪威将军博物馆的念头。
    初冬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撑着伞,踏着满是负氧离子的绿色的路,去园我这个不大的梦。
    穿过幽暗的葵林,冷僻的巴人石居就来到江亭脚下,顺着石梯望下去,就是一条可以通往鹅领的栈道,因为每人走,路面长满了苔藓,又湿又滑,路的一边是石壁,另一边是悬崖,不是会出现一两个岩洞,偶尔一个岩洞内可窥见平放着大副的石板床,我真怀疑当年有人路过此地在这里歇过夜。要到蛙池时,地势忽然开阔起来,依山有两个很大的岩洞,还修有石梯可以爬上去,洞旁是一个双人凉亭,如若天晴,还可以看到一对老人在亭里对弈,有人走过蛙池里的青蛙顿时蝈蝈的叫起来。好容易找到一个修危岩的‘钢盔帽’;问清了下山的路,就在洼地旁边,一条几乎成垂直的石板路直逼山脚。我小心翼翼的下完最后一步台阶,下面是一条从李子坝到健康路的盘山之公路,几乎没有行人,只见一辆辆轿车从山下飞快地驰上山来。也许是站了史迪威博物馆的光,虽然没人走,这一带却修茸一新,路边堡坎上栽满了刺玫瑰和各种常绿灌木,向上望,佛图关苍翠欲滴,向外看嘉陵江蜿蜒秀丽,路边还修有观江长亭,长亭上爬满了类似葡萄叶的植物。
   转了一个180度的急弯,前面就是我要找的目标,远看这只是一幢并不起眼的平房,在近一看,才发现路的里边还有飞虎展览馆,黑色的门楣上,左联是:好汉飞虎中美之光,右联:援华抗战永立志不忘。馆内展示了以飞虎队大队长陈纳德将军为首的美国援华航空志愿队的将士们二战期间不畏艰险,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为抗战运送了大批物资,为抗战立下了卓越功勋。
    走出飞虎展览馆,对面就是史迪威博物馆,博物馆大门坐北朝南—皇帝朝向。看来史迪威将军深谙中国文化,又懂设计,在门的朝向上是经过一番推敲的。围墙是一式的清砖,朱红的木制大门,大门的右边有岗哨,左边墙上钉着两块黑色大理石,分别写这“史迪威将军博物馆”,“史迪威将军旧居”。
    跨进大门,是一个临江的宽敞坝砍,坝院的西北角耸立着史迪威将军的石雕刻,将军目光深邃遥望远方,肩上四颗星熠熠生辉,似乎在彰显将军生前的盖世功名,雕像下刻着“约瑟夫·史迪威(1883-1946),雕像两旁松柏与翠竹族拥着,雕像后面是一个约50平米的露台”,露台旁是一个巨大的花台,花台两角各有一棵棕榈树,刀劈斧砍般的葵叶苍劲的伸向天空,似乎在告诉人们,戎马生涯的主人生前声明显赫。院子的西面,一本用青石刻成的石书呈翻开状立在地上,上面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写这1944年5月1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写给重庆市民的一封信,记得其中有一句话,信中有这样一句:决心争取自由的人民,不是用暴力和恐怖能摧毁的。。”
    旧居为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独立楼房,极符合当年战争的需要。
    平层进去是二楼,一楼掩埋在地下,整个建筑外墙上爬满了爬壁虎,三楼仅有一个几平米的瞭望台,从空中看下去,目标小得几乎看不见,又在绿树掩映之中,几乎发现不了,我特比留意了一下,楼下大门是朝西的,这似乎在暗示主人来自遥远的西方,整幢房子背对着来兵,这几乎不合常理,但细一推敲,却悟出了主人的独具匠心,又或隐喻主人生在异域,心却向着祖国。
     二楼有军事会议厅,接待室,史迪威卧室,餐厅及中美副官工作室,每个房间至少有一面有一通排的二层商户,卧室则有转角二面窗,除了房中央的高级军事会议厅,每个房间采光都很好,这是史迪威本人设计的吗?我真佩服他的构思,即安全又实用,还舒适,既又隐秘性,又能观察到外面的情况。
    下得一楼,这里展示了二战时期史迪威及其它美国朋友在二战期间在各个战场的相关照片,1900年史迪威考入西点均线,1911年史迪威来到中国,对这个东方大国的觉醒,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国期间,他遍游大江南北,广交中国朋友,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学习汉语言文字,为他今后担当重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1921年他受国际赈济委之托来到中国,担任筑路总工程师,帮助中国修筑公路,1937年又被委派到中国,人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1941年受罗斯福总统委派到中国任同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中印缅大战区司令,远征军总指挥等职,他亲临作战一线,不顾60岁高龄,在缅北战场与士兵一道扛着枪爬山涉水,穿越沼泽丛林,打通了中印陆上通道,取得了缅北战役的胜利。
    他亲自设计指挥修筑了从印度利多到中国昆明的1800公路长的中印公路,被誉为二战期间最伟大的工程,这条为抗战运送了源源不断的物资的公路后来被誉为“史迪威公路”。
    在他的努力下,罗斯福总统又派出了赫尔利为美国援华特使,与毛泽东同机从延安赴重庆参加谈判,为解放战争赢得了宝贵时间。他接受宋庆龄的建议,从自己管辖的仓库内,往延安调运了大量药品和物资,他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首先提出向国共两军平行援助的模式,因此与蒋介石发生了重大冲突和矛盾。
    1944年10月史迪威将军被电召回国。
    追随着史迪威将军的足迹,我觉得我的心与他是相通的。
    二战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然而史迪威将军无私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所立下的不朽功勋和反法西斯英名将永载史册。
   史迪威将军亲手播下了并培育的中美友谊之花,必将在我们这一代开得更将绚烂多彩。
--------------------------------------------------------------------
    好像是驴友去看过一条在重庆边边的老路,以前走贵州的,就是史迪威将军当年修的抗战路。24拐!
    史迪威纪念馆,是中国国内目前唯一的一座以美国军人生平事迹为内容的主题历史纪念馆。
    因为他给了延安援助,可这些援助有多少用上前线呢?
    也不仅仅因为是这样,史迪威将军是主张国共两党联合,一致对外抗战的,为中国的抗战事业,特别是印缅战场起了积极的帮助作用。
    但另一方面,史迪威将军对于中国的内政情况并不太熟悉,国共两党由于历史原因,在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上早已产生了很大的矛盾隔阂,虽然严重的民族危机能将同处于一国的两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外抗战,但始终也无法掩盖各自间政治利益的矛盾事实。所以史迪威将军由于援助了延安,也就造成了他与老蒋的矛盾更加日益加深,最后被迫于1944年离职回美国。
    史迪威将军给延安的援助,延安主要用于几个方面——
    1、陕甘宁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开垦、开荒
    2、加强陕甘宁边区的武装保卫力量
    3、部分用于共产党领导下的其他各抗战根据地建设(包括经济、军事等)
    可以参考一下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等人在1982年编著的《陕甘宁边区发展建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