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分兵华东野战军减员高达5万 毛泽东如何表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1:00

七月分兵华东野战军减员高达5万 毛泽东如何表态?

夏明星 肖 鹏 许大强 2010年04月15日09:2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七月分兵华东野战军减员高达5万 毛泽东如何表态?--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1947年3月,陈毅(左一),粟裕(右一)等人在山东淄博大矿地召开的华东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上合影。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华东野战军历史上的“七月分兵”

  【内容提要】
  1.毛泽东对集中兵力与分兵的一贯态度
  2.“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3.“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之方针。”
  4.相比毛泽东的分兵主张,陈、粟、谭所拟只能算是“近距离分兵”
  5.连续作战失利,陈粟大军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总计高达五万人
  6.毛泽东表态:“七月几仗虽减员较大,并未妨碍战略任务,目前整个形势是有利的。”

  毛泽东对集中兵力与分兵的一贯态度

  在人民军队战史上,集中兵力与分兵的争论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有了。毛泽东是一直反对分兵的。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明确指出:“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

  1929年4月,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针对当时中共中央的分兵建议陈述了反对分兵的理由:“中央要求我们将队伍分得很小,散向农村中,朱毛离开队伍,隐匿大的目标,目的在保存红军和发动群众,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从1927年冬天就计划起,而且多次实行过,但都是失败了。”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致信林彪(即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其中提到:“兵力集中的积极的理由是:集中了才能消灭大一点的敌人,才能占领城镇。消灭了大一点的敌人,占领了城镇,才能发动大范围的群众,建立几个县联在一块的政权。这样才能耸动远近的视听(所谓扩大政治影响),才能于促进革命高潮发生实际的效力。”

  在信中,毛泽东对有的同志指责他“一味反对分兵”,作了唯物辩证的辩解:

  至于说到也有分兵的时候没有呢?也是有的。前委给中央的信上说了红军的游击战术,那里面包括了近距离的分兵:“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大要说来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三年以来,都是用的这种战术。”这时所谓“打开”,就是指近距离的分兵。……至于远距离的分兵,则要在好一点的环境和在比较健全的领导机关两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如果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那就无疑地应该分兵,因为在这两个条件下,分散比集中更有利。基于上述认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1935年12月23日)对于“作战指挥上的基本原则”之“一般原则(不论防御时或进攻时)”作出这样的规定:“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战略上一个拳头打人,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消灭战;反对分兵主义,反对两个拳头主义,反对战略上的‘全线出击’,反对击溃战(战略的及一般战役的)。”

  “反对分兵主义,反对两个拳头主义”,是反对分兵论者的理论武器!

  “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1】 【2】 【3】 【4】 【5】 【6】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进入>>>【党史频道】

  【红色访谈】邓小平之女邓榕,党史专家杨胜群、闫建琪访谈

  【历史相册】球拍 毛笔 电视机毛主席遗物件件震撼心灵

  【周刊】美国军队的3个缺点 毛泽东纵论抗美援朝

  批判张国焘 向主席约稿,“抗大”改变胡耀邦一生

  胡德平忆父亲胡耀邦:改革目的是“藏富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