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样板财富英雄谱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10:35
发布者:李式韫  发表日期:2006-12-15 16:20:55.793
高燃,MySee总裁。1981年生,湖南人,清华大学新闻系本科,2004年创业。2005年2月,高燃遇到了当年的清华同学邓迪,两个人合并了公司,创立MySee.com。12个月后融进了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或者可以预见,高燃将是最成功的80后之一,他的P2P商业模式,被认为将来市盈率可能超过GOOGLE,公司的P2P流媒体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居于领先地位。
他的企业技术是最前沿的,但他本人却是最具传统价值观和特点的人。
他像很多前辈的企业家那样,喜欢他的同乡伟人毛泽东,事实上,高燃也的确是个初步成功的谋略者,在他考上清华大学时,他的乡亲们曾激动的预测,说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央委员”。
最近的一年里,高燃在大学做了很多场演讲,除了北京的多所高校,高燃还将前往大连、成都、长沙、武汉、西安、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著名高校进行巡讲。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与日俱增,额外的收获是,目前他的演讲已经达到1万块一场。
当茅侃侃评价高燃“内心张狂表面也张狂”时,他笑道“我表面是谦虚的”。
高燃很执着,很幽默,很“霸蛮”——执着和勇气,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正是这种气势造就了高燃的成功。在从新闻学院毕业做了1年财经记者后,高燃开始了创业生涯。他曾经拿着电子商务的商业计划书在电梯“堵”过杨致远,无果;之后以自己誓不罢休的争取,赢来并不看好他那个项目的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的100万投资,电子商务项目最终如蒋预料的失败,但这位企业家在当时说的话,让高燃一辈子铭记:“这个项目风险很大,但你这个人是没有风险的。”
今天,高燃和邓迪管理着100多人的团队。蒋锡培在这个过程中追加了100万,总共200万的投资在今天增值了至少10倍。
在高燃参加的央视《对话》节目现场,一位嘉宾开玩笑的评价他“高燃是够狡猾的人”,另一个则评价他“具有政治智慧的潜力”。
高燃当然不承认,他认为自己是个真诚的人,只是成熟较早,并且受到过政治训练和商业训练,“我在17岁的时候就管理了一个将近100人的团队,是在深圳的一家公司。在学校里面我一直是学生会干部和负责人,在管理方面问题不很大。至于和各方面人物打交道,用一家企业杂志社给我发表的文章话说,我一心崇尚的是伟人,如果我崇尚的是伟人的话,提前就会准备和了解他们的事情。在这之前我会了解对方的爱好,比如交流背景、生活背景和就业背景,这样的话就有话可谈,这方面我以前受过充分的训练。”
——李想
李想,PCPOP.com首席执行官。1981年生,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
李想在自己的博客里嘱咐80年代的人要早早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他认为这是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他都希望人们看到新生一代身上行动迅速、勇往直前的优点。
而他描述自己取得目前阶段性成果的几个关键词,的确是他目前全部行事的指导思想:有方向、有目标、有意愿、有方法、有毅力,观察自己。
“我可能只是比我的同龄人更早地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全力以赴的目标,一个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实李想的目标也几经变动。最开始他开公司的目标很渺小,就想要每个月赚两千块钱。当这个目标实现以后,就有了新的目标,然后他开始做到每个月七八千块,继而实现有车有房的梦想。再接下来,他发现其实那么多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团队,为了一帮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更久,他认为需要有一个更远大更新的目标了:2008年底2009年初上市,所有的人一起认同并全力以赴去执行!
这个目标明确的行动派,在2000年互联网最艰难的时候,把原来赚的钱全贴进去了都没有动摇。为了长远的那个目标,从2004年,网站就不再分红,所得全部用于公司发展。
如今PCPOP很快就要跟风投签合作协议,李想正操心到哪儿上市的问题。他把PCPOP的未来终极目标定为占有50%的市场。目前,是20%。他表示到那个时候,还会有更新的目标。
现在的李想执掌着100多人团队。他知道自己办企业会遇到很多问题,他处变不惊地将风险计算在自己的成本之内,并笃定自己一定能解决问题。这种心态大概也是80年代人与生俱来的气质——不担心,不惧怕,不瞻前顾后。
“没什么能力的人和受干扰的人结果一样。如果找到目标,就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会比以前做得更好。只有好方法,而无目标,往往无所成就”。李想认为这就是公司成功的原因。
让李想得意的网站结构可以这样描述,一个产品就是一个网站,里面有有关该产品的新闻、报价、论坛,同类或者是同价位产品的比较及比价。这一架构需要底层数据库设计上的支撑。据他说,PCPOP的员工为了这个架构已经花了三年的时间来改革。因此,尽管产品报价网站是令人无奈的“红海”,但是从底层改起还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为熟悉网站的人都知道,每次系统的改革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旧有文章数据的丢失,更有Google、百度搜索引擎流量导入上的损失。
李想最近参加了几个都是前辈企业家的聚会。“我跟他们的沟通也没障碍。”李想说。在新锐人物评选的聚会中,他成功地让一群年逾50的老企业家摘掉面具,跟他一起高唱“喜刷刷”,“连他们一脸严肃的保镖最后都坐在椅子上微笑了”。
手下人注意到李想越来越成熟,解决问题更趋理性,以前基本靠本能进行管理。但由于李想没有过被领导的经验,在换位思考上面还是有点问题。李想身边一位熟悉他的人认为,过去一年他进步和改变很大,听得进别人的话,偶尔会冲动,但冲动之后,会自己思考。
在李想身上,我们看到丁磊的影子,又一代技术商人的模板。
如今,高燃仍然在每晚12点回家后,关掉手机看两个小时他最爱的是人物传记和历史。
有人把高燃放入传统的中国式管理者中。这并不正确。
彼得·德鲁克对中国式管理曾有评述,在他眼里,那些以保障自己地位为出发点的管理方式,都可以称为中国式管理,他称具有这种管理风格的美国报阀鲁斯“可说是个中国人”。
高燃显然并非如此,当你看见他的笑容,他的幽默和直接,你仍会把他归为80代人中,他代表着技术时代自觉进行改变的中国企业家。
陈曦,畅网科技首席技术官,1981年出生,14岁考入大学,三度创业,第一次创业公司以400万美金出售。2005年,从1万多名竞争的创业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东方卫视《创智赢家》冠军。
陈曦是一个在哲学和商业之间游走的人。除了技术和创业,他最擅长的就是思考——并非功利性思考,而是一种学者式的思考。他有着80后人少有的自省精神,他曾经在哲学的思辨中进行痛苦的内心挣扎,以至于再也不愿回想起那段时光。
虽然曾有调查说,90%以上的企业家从来不自省——他们只向前看,但在陈曦那里也许能得到反证——真正伟大的企业家可能在剩下的10%中。
但你若以为陈曦是个内敛的人就错了,恰恰相反,他冲动热情,他用“敏感、执着”来形容自己。无法想象将这些词语集于一身的人是什么样,不过他用一次次世俗的成功证明了自己。
18岁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创业,一年后,陈曦以公司被400万美金收购的结局完美退出。
这一年他重回大学读哲学,同时开始着手创办新公司。19岁的陈曦觉得需要思考的问题太多,他将业余时间泡在学校图书馆,埋头读书,结果“哲学书可能比我们老师都读得多”。
新公司主要做ERP、CRM等项目,陈曦负责产品开发和营运,他的合伙人——一位大学教授负责项目的实施。公司员工最多的时候达到150人,在业内已经很具规模。年轻的陈曦早就听过许多IPO的故事,上市的愿望异常强烈。他并入了一个据称即将上市的公司,最终该公司并没上市,陈曦的公司股权却在并购后异常复杂,资金分散,他无法操控如此局面。
第二次创业的失败,给了陈曦很多启发和教训。他反复思考进行总结:“失败不在产品策略和营运,是资本运作和战略不清晰,长期规划不清晰。”22岁的陈曦开始刻意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
2004年,陈曦的第三家公司——畅网科技诞生了,主要做手机联网游戏业务,目前在行业内已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我希望我能厚集薄发,一鸣惊人。” 第二年,刻意修炼自己的陈曦在
东方卫视的创业真人秀节目中,以冠军身份拿到100万元的创业基金。
畅网科技虽然业内领先,但还说不上成功,2006年来陈曦走马灯似见了无数VC,他急切想要通过引入资金国际化自己的企业,急切想完成终端布局,在行业内取得绝对第一的位置。“只有第一名才能活下来并被记住,我们要形成竞争绝对优势,到那时每一个买到的手机上就有我们这个游戏,那将是什么价值?”
渴望一番成就的陈曦,对企业界人物了若指掌。他对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评判。对柳传志、张瑞敏、牛根生,对严介和、黄光裕,对陈天桥、江南春、马云,“他们有的人会在历史留下名字,有的人则很可能遇到危机就会倒下”。
陈曦的人生规划是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这跟生意人不同,他的信条是: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的人。
陈曦曾经跟陈天桥深谈过一次,他把自己拿来跟陈天桥进行比较,“我们共同的优点是敢想敢干,大赌大输大赢,但陈天桥比我更稳一些,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定。”
喜欢哲学的陈曦称自己有无穷的好奇心,对未知的事物怀着强烈一探究竟的冲动。他每天关注着一两千人的博客,阅读大量商业书籍商业杂志,交往各界朋友,并总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无论走到哪个城市,他都能迅速形成自己的圈子。
在这个技术至上的年代,陈曦相信人们必将需要文化。“因为真正的企业家,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如果他愿意退出,他只是个生意人。他会考虑到什么样的文化能使企业更加长久,一定是企业文化,文化不好,只能领风骚三五年。”
陈曦希望自己能在未来五年积淀更多东西,在十年后能实现目标。“那时候我也就三十四五岁,再看看现在的企业家有几个能升级成为教父级的。” 言语间豪气万丈。
茅侃侃,北京爱航工业公司 MaJoy项目构架师总裁。1983年生,初中文凭,2004年正式创业。2004年底,与北京爱航公司合作,正式运营MaJoy项目,这个预计营业额为15亿元的项目一旦运营成功,持有25%的股份(合3.75亿元)的他将跻身中国亿万富豪的行列。
1999年,北京育英中学出了一回“百年不遇”的尴尬。一个叫茅侃侃的高一男生地理会考不及格,补考,再不及格。按国家政策,他没有考大学的资格了。侃侃说,这不正好,咱就不学了。据说当时的年级主任为此头发都急白了一茬。居然出了这种人!
2000年,他连考了微软和思科的计算机认证,拿着这两个招牌在家网站谋了个月薪3600块的职位。接下来三年里,足足换了有一打工作!从小网站、游戏公司、电视台、一直换到政府事业单位;从研发、策划、市场、宣传一直做到节目制作。还自己开了家公司,给人家外包研发项目。这些年真是吃尽了苦头,把自己积蓄的20多万都当学费赔了进去,当然也见识到了各行各业、各阶各层的“道道”。
2004年底,茅侃侃又一次碰上一个曾经合作过的国有企业老板。当年为他做项目,从后台数据处理到市场推广策划,效果超出了老板的预料。这一回侃侃把闷在心里想了一年的MaJoy项目跟他交流: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两个人一拍即合,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运营MaJoy,整体投资预计将要3亿。后来,茅侃侃跟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做了专门汇报。
“干什么事情,你自己选择,但只要选了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好了!”这是母亲自小给茅侃侃强调的道理。在社会上混的时候,侃侃就常想这句话。
小小年纪的茅侃侃有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公司策划总监胡磊当初听茅面向新聘员工介绍,居然一口气讲了四五个小时,胡完全被眼前小自己10岁的茅释放出来的激情所感染,发现做有兴趣的事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辞了工作跳槽过来。
公司里全是年轻人,仅有的两个年过五十的员工后来也学会跟着大家去咖啡厅、唱K歌和到杀人吧玩杀人游戏。
老员工们认为茅反应快,做事思路比一般年轻人好。但阅历简单,对有些事情操之过急。他们做的Majoy要跟多个政府部门打交道,牵涉园林、科委、公安、消防等,政府机关人员有话不直说,茅不喜欢去琢磨,情绪写在脸上。
茅侃侃也认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做事只有行动力没有思想力。很长一段时间,他凭感觉去做项目,折腾多年以后,才学会考虑商业模式、盈亏平衡点、销售环节、渠道环节等。当然曾因此备受打击,“幸好我脸皮比较厚缓和过来了”。
不断变换的茅侃侃给人的感觉像个游侠,有媒体评价他说“是一个创意企业家的人,什么新潮把握住什么东西”,“他现在在做这个企业,可能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发现新的兴趣。 ”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茅侃侃好不容易学会的东西,并不是他所感兴趣的。他并不一定非要坚守自己创办的企业,但他将始终是个快乐的创业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