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外贸企业集体重组 三公司停牌(重组机会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8:52:28
江苏外贸企业集体重组 三公司停牌(重组机会股)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报道 2010-04-19 09:14:36

  拓展阅读

  上海今年将推上市公司整体上市(附股)

  江苏外贸企业集体重组 三家上市公司闻声停牌

  由于江苏省政府及省国资委正在酝酿江苏省部分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事项,江苏开元(600981)、弘业股份(600128)和江苏舜天(600287)日前同时发布公告称,上述重组事项可能涉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因此三家上市公司将停牌,停牌时间预计不超过5个交易日。而暂时仍属于开元集团旗下的光华控股(000546)则宣布今日复牌。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四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分别是江苏开元(600981)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弘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舜天(600287)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这三家集团公司均是江苏省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对外贸易企业。而据记者了解,此次重组主要由江苏省国资委操刀,重组的主要内容除了光华控股(000546)已披露的开元集团与汇鸿国际集团实施重组之外,弘业集团将与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进行重组、舜天集团与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重组,但上述资产重组计划尚不涉及上市公司本身。

  江苏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省国资委控制下的外贸集团集体实施重组,主要还是个框架性和意向性的计划,暂时不会涉及它们下属的上市公司。整体来看,开元集团与汇鸿集团、弘业集团与苏豪集团实力相当,而国信集团旗下资产较多,实力强于舜天集团。”

  据了解,汇鸿集团成立于1996年12月18日,资产总额近54亿元,净资产约16亿元,主要经营和代理经营国家允许经营的各类商品及技术进出口贸易,2008年汇鸿集团进出口总额达20亿美元,其中出口16.3亿美元,销售收入120亿元;苏豪集团创建于1979年,是中国最大的茧丝绸进出口企业之一,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6亿美元;国信集团总资产为630.14亿元,净资产为333.23亿元,是华泰证券(601688)控股股东和ST琼花(002002)的重组方。

  在上市公司层面,截至2009年末,江苏开元、弘业股份(600128)和江苏舜天之间存在着交叉持股的情况,其中弘业股份持有江苏开元190万股,占比0.37%;持有江苏舜天115.68万股,占比0.26%。而江苏开元则持有江苏舜天232.6万股,占比0.53%。在业务方面,弘业股份由于拥有江苏弘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42.87%股权和参股江苏弘瑞科技投资有限公司24%,曾被市场认为可能转向金融业务;江苏舜天则通过向舜天集团出售华安证券部分股权而实现2009年盈利;而江苏开元2009年业绩增长也主要依靠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年底,《宏观经济论坛》曾刊登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的文章,文章称,目前江苏省级外贸企业共有6家,调研发现,6家企业总体规模不大,主营业务重复雷同,投资方向分散、产业层次不高,建议“整合资源,形成优势品牌,并由省政府牵头,组成专门班子对现有6家省级外贸企业进行重组整合,改变主营业务雷同状况,避免过度竞争造成挤压合理的利润空间”。(证券时报)

  光华控股不受开元集团重组影响

  4月16日临时停牌的光华控股(000546)今日披露了停牌的具体原因。公司接到第一大股东开元资产函件称,开元资产控股股东江苏开元国际集团,即公司实际控制人与江苏汇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将进行资产重组。

  光华控股表示,该项资产重组可能只对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其控股股东造成影响,对公司不会产生其他影响,公司将与大股东开元资产保持密切联系,并及时履行持续信息披露义务。公司股票将于今日复牌。

  4月3日,光华控股公告称,实际控制人开元集团自4月2日至4月30日在江苏省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第一大股东开元资产9%股权。尽管目前公司仍未公布挂牌转让结果,但一旦该部分股权转让成功,开元集团持有开元资产的股权比例将下降至42%,将导致开元资产控股权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光华控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开元资产第二大股东上海泰泓(已持有开元资产49%股权)。由于广东南方国际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上海泰泓51%股权,市场有传闻称,广东南方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将借壳光华控股。(证券时报)

  上海今年将推上市公司整体上市

  页面导读

  上海两机场肯定会整体上市

  上海国资200亿资产待上市 整合股“使劲挖”(名单)

  关注业绩不理想股及ST股(附股)

  上海国资整合成全国样本    大金融集团路线

  上海金融国资整合引爆72只重组概念股(附股)

  坐拥五家上市公司 上海仪电酝酿全面整合

  上海国资今年料再上市200亿 整合或集中于3方向

  记者在4月14日召开的2010年上海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上海今年力争在推进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并购重组等重点工作上有新的进展。

  此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今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监管重点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要进一步增强监管措施的适应性、适当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监管体系的运行效率,在推进整体上市、并购重组等重点工作上有新的进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大局的功能。

  上海证监局局长张宁在会上提出,2010年一是保稳定。切实做好世博维稳工作,认真做到资源保障、责任分解、隐患排查、信息监控、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六个到位;二是抓规范。坚决勿闯虚假信息披露、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滥用募集资金盲目扩张等四个禁区;三是促发展。积极制订融资计划、积极谋划并购重组方案,增强资本实力,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上海证券报)

  上海两机场肯定会整体上市

  ⊙记者 吴芳兰○编辑 李小兵

  上海机场大股东4年前的承诺究竟何时兑现?3月11日,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德润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虹桥机场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正抓紧进行,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上海虹桥与浦东两大机场是一个整体资源,最终肯定会整体上市。”不过,他称无法透露具体时间表。

  李德润在昨日出席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时表示,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将于3月16日零点起正式投入运营。届时,虹桥机场现有90%以上的航班将迁至2号航站楼。

  由于此前大股东曾两度作出承诺,上海机场一直存在将获注该资产的预期。其中,早在2003年12月底,上海机场集团为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与上海机场签订了《资产置换协议》,将原隶属于上市公司的虹桥机场与集团旗下的浦东机场进行置换,并承诺“集团公司不得通过改建、扩建虹桥机场,以便增加普通客运航班的吞吐能力。”

  但其后,上海市政府决定建设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虹桥枢纽,该枢纽集民用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路、磁浮、地铁、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而虹桥机场扩建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上海机场集团在2006年初上海机场股改中,追加承诺“上海机场集团未来将通过一个上市公司整合集团内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

  如今,扩建部分也将正式投入使用,资产注入承诺尚无进展,由此,引发市场对两机场竞争的担忧。其中,天相投顾研究报告指出,虹桥机场扩建工程或将产生分流风险,届时上海新增的国内航班时刻可能分给虹桥一部分,而且如果民航局对地区航线做出调整,则可能对浦东机场产生分流影响。

  扩建后的虹桥机场实现大扩容。扩建工程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和飞机起降量30万架次设计建设。同时,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与交通中心一体化设计,为旅客提供浦东机场国际航班远程值机的城市航站楼功能和轨、路、空的便捷换乘,将在世博会期间正式开启。

  据记者了解,两机场整合的最大困扰是虹桥机场土地问题。由于虹桥机场土地价格近年来持续攀升,若上市公司直接购买成本较高,且将拉低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到底以何种形式注入困扰各方。(上海证券报)

  上海国资200亿资产待上市 整合股“使劲挖”

  刚步入2010年,上海市国资委相关人士就指出,2010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由2009年底的25.4%提高到30%以上。按此推算,今年的整合将牵涉及200多亿的资产证券化。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2010年上海国资将掀起又一波整合浪潮,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

  证券化率今年将提至30%以上

  200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各种场合均反复明确表示:今后3~5年基本完成产业类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基本完成1000多家非主业企业的资产调整和整合,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由目前的18%提高到40%左右。

  2010年1月12日,在上海国资委国企2010年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指出,2010年将大力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企业集团主营业务发展的载体。同时,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努力解决长期业绩差、缺乏融资能力的上市公司,特别是ST上市公司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再提高6~7个百分点,由2009年底的25.4%提高到30%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2010年达到30%以上的目标,对比之前提出的3至5年提升至40%来看,上海国资委整合速度在逐步加快。另外,如按30%推算,新的一年将有200多亿的上海国资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上市。与此同时,2010年上海国资也将重点调整皮革、毛皮、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等7个行业,使得国资涉及的行业由79个减少至72个,并计划花三年时间减少至54个。

  国资整合股涨幅差距大

  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剑峰告诉记者,上海国资委出资监管的企业有46家,大部分已上报了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规划,后期上海国资整合提速应无悬念,并且将进入规模操作时期。相应地,上海市及各区县国资委控股的72家上市公司也会随国资整合进程,这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据统计,2009年上海国资整合浪潮中,72家公司中超过四分之一实现了各类重组,其中包括广电信息(600637)和广电电子(600602)的重组;ST东航(600115)吸收合并*ST上航(600591);上汽集团68亿元汽车零配件资产注入华域汽车(600741);上海建工(600170)定向增发收购集团资产;百联集团华联超市4.92亿元国资注入联华超市;中国铅笔向黄浦区国资委定向增发变身老凤祥(600612),以及上实医药(600607)、上实集团的大整合等。近20家公司轮番停牌重组,高峰时曾出现六七家公司同时停牌。

  虽然去年有如此多的上海国资资产整合,但记者研究发现,国资整合股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相差较大,如果选择错误,那么就算提前潜伏,带来的收益也较少。如2009年10月13日发布定向增发预案的上海建工,截至今年1月15日累计涨幅仅2%;去年7月13日ST东航吸收合并*ST上航预案公布,两家公司至今的涨幅也不到30%。相反,去年6月5日中国铅笔(现已更名为老凤祥)定向增发购买老凤祥资产,之后该股涨幅近60%;去年2月5日公告重组预案的*ST雅砻(600773),其涨幅更是惊人,达到近200%。

  某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股价涨幅差距如此巨大,主要是因为有些公司本来盘子就很太大,注入的资产虽然庞大,对于规模也有较大提升,但对于业绩的提升并不明显。相反,有些公司原本盘子较小或盈利很差,一旦注入资产,简直就是 “麻雀变凤凰”,无论规模和盈利都将得到很大提升,当然会有不错的表现。

  关注业绩不理想股及ST股

  那么,在今年的上海国资整合中,是否可以挖掘到好的投资机会呢?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上海国资整合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努力解决长期业绩差、缺乏融资能力的上市公司,特别是ST上市公司的问题。上述研究员称,这类公司投资机会或许更大。这类公司有一些目前已经公布了预案,投资者可积极关注;有一些并没有预案,之后到底会如何重组还不明确,投资者介入时还需要谨慎。

  从ST公司来看,目前上海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中的ST公司中,比如,SST中纺(600610)还未公布重组预案,但公司控股股东太平洋(601099)机电集团股权纠纷已得以厘清。另一家,ST二纺(600604)的控股股东市北集团正在对公司进行资产置换。

  从亏损的公司来看,上工申贝(600843)2008年以及2009三季度均出现亏损,重重迹象表明公司盈利情况欠佳,而公司的控股股东正是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华谊集团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中,氯碱化工(600618)2009年三季度连续亏损,三爱富(600636)净利润连年下降,双钱股份(600623)的轮胎业务也并不突出,但三家公司正是华谊集团三大主业发展方向对应的平台;此外,兰生集团下的兰生股份(600826)盈利情况也不好,2008年公司是靠卖地实现扭亏为盈,2009年公司盈利主要也是靠股权分红和投资收益等,但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因资产不佳在去年10月终止后,到目前正好3个月,投资者可以对之后会公布的重组预案予以关注。

  除了上述这些业绩差缺乏融资能力的公司或者是ST的上市公司,另外还有一些重组比较明确的公司投资者也可以适当关注。东莞证券研究员丁文进指出,作为国内最大的商贸流通集团,百联集团具有向百联股份(600631)注入集团非上市相关资产以及友谊股份(600827)百货、购物中心资产的现实需要。(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国资整合成全国样本 3.5万亿重组引爆72只股

  作为全国国资改革样本,上海非金融国资和金融国资的改革方向基本确定。随着上海国资整合将进入规模性操作阶段,上海国资重组概念再成为股票市场最值得发掘的投资板块。

  7月24日,上海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在工作会议上谈到上海金融办新“三定”方案,包括“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也进一步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主要是确定上海金融办为金融国资出资人角色,国资改革原则和资源布局以及用人市场化等,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方向随之定调。

  而去年9月初,上海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非金融国资改革也完成定调。

  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剑锋指出,1.15万亿非金融国资加上2.4万亿金融国资,共形成了3.5万亿的国资重组大潮,国资重组当中有众多“故事”股票可以发掘,以金融国资整合为例,可以关注的是上海以金融控股集团为主线的整合路线,如上海国际集团、海通证券(600837)和陆家嘴(600663)集团等。

  金融国资改革定调

  继《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一份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蓝本已经出炉。

  在方星海看来,《意见》还部署优化了上海金融国资发展的战略布局,着重推动上海金融国资布局朝着两个方面优化:一方面,通过与处于行业前列的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重组,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聚集上海;另一方面,培育少数几家主业突出、具有较强全国影响力的市属骨干金融企业。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上海金融国资比较分散,要打造国际金融集团,必须采取以市场为主,行政为辅的推动,加强金融国资企业市场化进程,让金融国企具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意见》还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监事的管理、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收入分配管理新机制等措施。

  与此同时,上海金融办也进行相应改革,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新的上海市金融办“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规定,上海市金融办的主要职责将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内设机构也将有所调整。

  清华大学中国公有资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中杰指出,国企改革必须增加企业竞争,建立完整的企业法人代表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去行政化”,这也要求国资机构改革。

  王中杰还指出,“去行政化”意味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因此作为金融国资出资人角色的上海金融办发挥的不只是原有国资委的功能,更多的是监督角色。

  大金融集团路线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市属金融企业共16家,拥有35张金融牌照,截至2008年底,其资产总额达到2.45万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72.7%。

  据上海金融办人士透露,上海金融国资战略布局将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是定位战略控制型的金融投资集团,旨在打造金融国资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平台。第二层是支持市属骨干金融企业通过IPO或资产置换的方式尽快上市;通过并购其他金融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通过综合经营试点,培育金融控股集团。第三层是对非骨干企业进行内部整合,或是引入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进行战略重组。

  此前上海一直打造金融控股集团路线,由于上海国际集团上报的第二期方案未被通过,金控整合思路没有后文。目前,上海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已经多极化,上海国际集团、海通证券(600837)以及陆家嘴(600663)集团仍将是未来金融国资整合关注的主线;近期,陆家嘴集团重组爱建证券与上海国际集团接手重组爱建股份(600643)意味多极化金控路线已经启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忠伯建议,鼓励上海金融企业展开综合经营试点,培养金融控股公司,对于一般的金融企业,可以通过核心资产上市或置换资产,提高竞争力。

  “尚未上市的金融企业有望尽快实现证券化,这些金融企业包括上国投、上海银行、国泰君安、东方证券、上海证券等,不排除本地金融机构对外地金融机构的兼并行为。”李剑锋对本报记者说。从目前看,上海国有金融上市公司有中国太保(601601)、浦发银行(600000)、海通证券和爱建股份(600643)。

  本报记者获悉,上海国际集团正在就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的股权关系进行磋商,上海国际集团以持有申银万国的股权换取中央汇金持有的国泰君安股权已成定局,这为国泰君安上市铺平道路。

  一位接近上海银行的券商人士还透露,上海银行资产比较优良,IPO将成为上海银行证券化的路径,与浦发银行(600000)整合基本无望。

  上海金融国资整合引爆72只重组概念股

  李剑锋认为,上海国资整合进入规模操作时期,上海市及各区县国资委控股的72家上市公司也会随国资整合进程显露出交易性机会。

  李剑锋分析说,国资集团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及集团整体上市将是关注重点,交运股份(600676)、上海机场(600009)、爱建股份、华域汽车、亚通股份(600692)、自仪股份(600848)、锦江股份(600754)和强生控股(600662)都有预期。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吴一萍也认为,有资产注入的概念股票有强生控股(600662)、交运股份(600676)、上海机场(600009)、光明乳业(600597)、百联股份(600631)、中华企业(600675)、上海贝岭(600171)、新世界(600628)、中国铅笔(600612)、兰生股份(600826)和张江高科(600895)等,这些都是比较值得关注的股票。

  海通证券还认为,上海金陵(600621)和金丰投资(600606)可能会剥离资产成为“壳”资源处理,而双钱股份(600623)和上海梅林(600073)则有望引入外资重新整合。在上海国有企业明确主业剥离非主业的整合思路中,上海国企下的比较优质的地产资产整合成为未来整合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海国资委对所属企业集团核定的主业,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企业集团达10家之多,包括地产集团、建工集团、城建集团、仪电集团、久事集团、上实集团、申江两岸集团、城投集团、绿地集团和长江经济集团。

  上海市、区、县国资委所属的上市公司中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也有十余家,主要公司是上海黄浦区国资委旗下的上市公司新黄浦(600638),上海市闸北区国资委旗下的上海北方城市发展投资公司,正在借*ST雅砻实现上市,浦东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外高桥(600648),金山国资委旗下金山开发(600679)和嘉定国资委旗下嘉宝集团(600622)。

  李剑锋指出,这一定程度上与上海国资整合的优势资产集中原则并不吻合,预计后期上海的房地产国资间有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资人士指出,国资里面的地产资产多涉嫌地方国资委利益和集团自己的利益,整合难度会非常高。 (华夏时报)

  坐拥五家上市公司 上海仪电酝酿全面整合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引领上海国企改革方向的上海仪电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上海仪电),近年来却陷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困局。

  参与上广电重组后,上海仪电在原有上海金陵、飞乐股份、飞乐音响三家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广电电子和广电信息两家上市公司。不过,上海仪电旗下的这些公司均存在主盈能力不强、业务交叉同业竞争的问题,按照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上海仪电重组在所难免。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上海仪电董事长蒋耀强调:“仪电的整个业务要整合,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方向。”

  仪电系问题由来已久

  仪电系的问题由来已久。

  上海仪电的前身是上海市仪表工业局,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非常辉煌,甚至被认为是“上海制造”的代名词。1985年,上海的电视机、录音机、收录机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5%、13.6%和16.2%。但到了1990年,这组数据已下降到6.5%、1.7%和6.8%。1992年,上海仪电下属企业亏损严重,仪表局整个系统账面负债率高达93%。

  1995年,在经历仪电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过渡后,上海仪表局更名为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此后,上海仪电就成了上海市国资改革的试验田。

  一位熟悉上海仪电的国资委人士认为,上海仪电的问题就在于公司的定位。作为上海国资委的资产整合平台,上海仪电过多地扮演了处置资产、消化历史包袱的角色,而没有做大做强自己的主业,浪费了很多机会。

  “仪电系下面的几家上市公司盘子都不大,主业盈利能力不足。”上述国资委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从规模上看,仪电系几家上市公司与前段时间刚刚完成重组的ST东航、上海建工、上海医药等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制定三步走战略

  2008年9月,上海市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由此掀起了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的热潮。

  一份来自仪电的内部文件显示,上海仪电已经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2009年至2011年明确制造业、不动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初始布局,进行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加大核心业务投入,剥离非核心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业务重组,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第二步,从2011年到2015年,集团将进行国内资源整合。集中仪电集团的优势,做强做大做好电子制造业,不断扩大不动产的规模和价值,稳步扩大非银行金融业务规模,逐步形成三大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在此基础上,2016年到2020年为发展的第三步,集团在这个阶段将进行国际资源整合,通过兼并收购,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优势,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上海仪电的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具体的实施则是通过有进有退、有调整有重组的结构调整和业务重组,加快三大业务板块——电子信息制造业、不动产业和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三公司已确定发展方向

  蒋耀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仪电的整个业务要整合,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方向。小飞(飞乐音响)的定位很清楚,重点发展绿色照明;大飞(飞乐股份)将主要发展汽车电子;上海金陵专注商办地产。”不过对于广电信息和广电电子下一步的重组,蒋耀并没有过多透露,只是谨慎地表示:“这两家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先把它救活,然后是梳理资产,再研究下一步的定位。”

  从近一段时间仪电系的举动来看,在三步走和三大主业战略的指导下,上海仪电的调整已经展开。

  11月5日,上海金陵股东大会通过了资产置换重组方案,一次性置出金陵表贴等七家电子制造类公司的股权,以置换控股股东上海仪电名下的怡科公司。通过置入商办房地产,上海金陵将成为上海仪电不动产资源整合平台。

  无独有偶。11月13日,上海仪电控股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飞乐股份发布公告称,以1.93亿元价格向大股东上海仪电出售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100%股权。按照飞乐股份的说法,退出科学仪器行业是为了集中优势发展汽车电子产业。

  分析人士认为,仪电系两家上市公司一系列的资产剥离背后,可能是基于相同的考虑。在上海仪电接手广电信息和广电电子后,两家公司相继进行了资产剥离,广电信息受让了上海夏普电器、上海科技网络通信以及上海索广映像等相关资产;而广电电子则出售上海广电富士和上海索广映像部分液晶相关业务,基本上成为“净壳”。

  上述人士认为,上海金陵和飞乐股份剥离下来的电子制造和科学仪器类资产将有可能注入到广电信息;而相对资产较为干净的广电电子则有可能被华鑫证券借壳,成为上海仪电旗下的非银行金融业平台。(每日经济新闻2009年11月19日)

  上海国资今年料再上市200亿 整合或集中于3方向

  据推算,2010年上海将有超过200亿元的国资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上市。在昨天召开的上海市国资委第一季度新闻例会上,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燮虽然对上述国资涉及哪些企业及其上市方式未做透露,但明确将继续坚持引导企业资源向核心产业和重点产业集聚。

  2010年是上海国资“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经过2009年的大规模资产整合,上海国资改革迈入了冲刺之年。按计划,今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本证券化率要在2009年的基础上再提高6-7个百分点,达到30%以上。

  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国企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完成或启动现金融资781.05亿元,约有270.54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本证券化率达到25.4%,约提升了8个百分点。按照年底实现30%的比例推算,今年将有超过200亿元的国资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上市。

  200亿资产在哪里?

  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未来上海国资的整合将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

  一是区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和集团,要么成为区国资委资产整合的平台,进一步注入优质资产,要么成为市级企业整合资产、合并同类项的对象。这类上市公司包括卢湾区的益民商业、黄浦区的新世界等。

  二是金融相关资产的整合,上海市国资委已经授权委托上海市金融办作为金融国资的委托监管部门,为下一步金融国资的大规模整合解决了体制障碍。

  三是股权关系和主业清晰的上市公司和集团优先整合。

  上海社科院证券与期货研究中心主任黄复兴对早报记者表示,除此以外,上海提出了要加大国资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的力度,比如与央企、与民企的合作,比如“走出去”并购主业资产,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未来资本市场的热点。

  由于2010年是冲刺之年,东方证券还分析,顾及时间所限,上海国资重组方式也将悄然发生变化,即由原来的自下而上整合变成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其整合重点和重组路线也将与以往几年有显著差别。

  鼓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的是国资的“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刘燮在昨天召开的上海市国资委第一季度新闻例会上明确,将继续坚持引导企业资源向核心产业和重点产业集聚。

  按照计划,对于横向收缩跨度,今年国资将退出皮革、皮毛、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等7个行业,使国资涉及行业由79个减少为72个;对于纵向压缩层级,今年内部层级3级以内的企业集团将由4个增加到10个。

  此前,光明乳业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拉开了上海本地上市公司此轮出炉中长期激励计划的序幕。对此,刘燮说,上海市国资委的思路是主业明确、治理规范、经营稳健的企业“先行先试”,只要符合这个导向和国家相关政策门槛的,国资委会鼓励支持。

  会上,上海市国资委还公布了今年1-2月上海国资系统企业的业绩情况:前两月,上述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300多亿元,增长36.5%;而利润则增长了约200%。刘燮还透露,利润总额中投资收益比例下降,营业利润占比相应提升。(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