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2:39:31
札记(八) 
  作者:老泥伯 提交日期:2007-10-12 21:27:00   傅庚生教中学国文

“九一八”后,东北中学随东北大学内迁四川三台,改为国立十八中。1943年,东大教授傅庚生应十八中之邀,任高中国文一学期。傅先生讲易安词,有学生手录如下:
先生吟诵《声声慢》……
既毕,先生缓缓而道:李易安一阙《声声慢》,绝唱千古,不细细研读,不能有收益。试予析辨——
良人远行矣。……但似有不信,依稀犹在,于是“寻寻”;寻之未见,疑果已离去,或匿诸室内(板书:诸=之于),于是“觅觅”。觅者,寻之不得而细察也。屏后、榻下,遍觅终未得,是真的去了。此时、今后,闺中处处,能不“冷冷”?冷感既生,必觉“清清”。冷冷,肌肤之感,外也;清清,已入于心,内也。由外而内,冷清凝积,于是“凄凄”。凄情凝之于心而不堪承受,故继之以“惨惨”。凄凄惨惨,肝裂肠断,终至“戚戚”:伏枕而泣了。
先生稍顿,手摁讲台,环顾四周,继续讲道——
生离死别,初疑后信。步步写来,先后有序。巧用叠字,又无堆砌之弊,这是何等层次,何等笔力;由外及内,由浅入深,感生情积,描尽思妇心态,又是何等细腻!此等文字,高歌“怒发冲冠”,慨叹“樯橹灰飞烟灭”的大男子都不能写出。或出女儿天赋,但不经锤炼不能绝唱千古,而读者不能精研也难以达诂。(张思之《绵绵师魂谁继》)
平塘案:民国名师知识渊博、学养丰厚、人品高尚,受业子弟多有称颂。然民国名师如何授课,则鲜有实录。钱穆《师友杂忆》有记吕诚之(思勉)师执教地理,常于小黑板上画一十字,然后手绘一省之界线,再绘界内之山川湖泽、城镇交通,使“听者如身历其境,永不忘怀”。余观民国教育回忆录,知彼时历史、地理教师多有手绘地图之绝活,今谓之教学基本功。而国文教师工夫精深,读、写、讲、诵俱达佳境,令人叹服。如傅师讲课,昔不足奇,今恐无人能望其项背矣。今之语文课堂,倡学生多讲,教师少讲,亦有其道理在,盖以教师不作如是讲。其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民国学者、教授常流动兼课于大学、中学间,不以为意。此又为今所不及也。
傅庚生有《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传世,陆侃如序,书后署“一九四三年脱稿于蜀中三台忍斋”。此书1983年12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重印,余有藏。【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66335&PostID=1134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