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控制我2/3信用评级市场 专家建议要尽早掌握评级话语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41:52
目前,美国正通过大规模收购中国信用评级机构,试图控制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就先后收购了中国信用评级业的3家龙头企业,控制了我国2/3以上的信用评级市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吴红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大规模收购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已严重威胁我国金融安全。我国亟待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掌握资本市场话语权。”

  据了解,我国现有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评级机构只有大公、中诚信、联合、上海新世纪4家。2006年,美国评级机构开始了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全面渗控。当年,穆迪收购中诚信49%股权并接管了经营权,同时约定七年后持股51%,实现绝对控股。新华财经(美国控制)公司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实现了对该机构的直接控制。2007年,惠誉收购了联合资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标准普尔也与上海新世纪开始了战略合作,双方亦在商谈合资事宜。这样,目前我国四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始终坚持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外,其余已经或正在被美国控制。

  吴红介绍到,信用评级直接关系到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并影响一国信贷市场利率及汇率形成。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美国评级机构就常常通过其话语权影响和操控国际资本市场。如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信用评级引发的一场灾难,在2008年10月22日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美国三家评级机构承认他们犯了道德错误,向市场提供了虚假评级信息。

  此外,美国评级机构还长期有意压低我信用级别,增大我海外融资成本。2003年底,我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美国标准普尔宣布维持其10年来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B B B级,即“适宜投资”最低限,而这十年正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外汇贮备稳定增加的十年。他们还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信用级别评为“垃圾等级”,同时又高调肯定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业,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我国有资产造势。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了7500亿元,加上从其他中国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外资一年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元。不仅如此,美国还悄然进入我国的经济腹地和敏感性行业,公开窃取中国最有价值的经济技术情报和政务信息。最可悲的是,我们还要为此支付高额服务费用。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信用评级的重要性,俄、韩、日等国纷纷制定相关法规,扶持保护本国评级业。业内专家呼吁,我国也应充分借鉴国际社会对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体系总结的经验教训,大力扶植我国本土评级业,尽早掌握资本市场话语权。

  吴红强调,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净债权国,如果没有评级话语权,也就没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市场定价权。因此,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需要。

(责任编辑:王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