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低估了孩子――女儿的钢琴课_薛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52:34
当女儿为芭蕾着魔的时候,我心里常常暗暗感叹:她要是对钢琴有这么大的热情和天赋就好了。我们在女儿五岁时,就试图让她学弹钢琴。可是,她在这方面是个普通的孩子,既没有狂热,也看不出太大的天赋。芭蕾给她带来了最大的自我实现,而且学得相当轻松;钢琴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乃至前后挣扎了三年,学学停停;直到八岁的时候,在一位俄国钢琴老师手里,算是终于上路。在这一艰难的过程中,不仅是她,而且我们家长也都学到了许多。

 

首先谈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钢琴,再谈教育方法,即是应该趣味教育呢,还是要严加管教。美国的自由派和保守派在这个问题上也有根本的冲突。自由派注重孩子独特的天性,主张趣味教学,保证孩子玩耍的时间;保守派则认为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纪律和工作伦理,对孩子不能过度娇惯。这两个问题的重要,都不仅仅涉及钢琴本身,而且关系到如何培养孩子。

 

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钢琴,并不指望孩子成为一位国际知名的演奏家。那样的概率,大概是几百万分之一吧。孩子真若是那样的天才,真就象中了大彩一样。有理性的人不会在这上面赌博。大多数家长的目的,恐怕还是智力开发。

 

钢琴协调孩子的听觉、阅读、和手指。五线谱本身,就比孩子五、六岁时所能阅读的文字要复杂。把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符号通过手指变成优美的音乐,并带入个人的感情,这大概是五六岁的孩子所能作的最复杂的事情了。我们在波士顿认识一位儿科医生,哈佛毕业,现在也在哈佛医学院兼课。他事业成功,钢琴训练特别好,也研究音乐和孩子智力发育的关系。他就说,一些脑电图的研究显示,人脑中有关音乐和语言的一些神经,过了六岁发育速度就停止了,这也许说明在六岁以前,这些区域不开发孩子的天赋就永远埋没了。所以,他一直愁眉苦脸地让自己七岁的儿子学钢琴。几年前,美国一个州的州长还有推动一个议案,要政府给每个孕妇一盘莫扎特的光盘,号称能提高下一代的智力水平。后来据说这没有充足的医学证据而作罢。

 

对于音乐训练和智力的关系,确实还没有科学上的实证结论。我们作为家长的,持着是“宁信其有”的态度。在我看来,学钢琴的另外两个面向更加实实在在的:第一,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工作伦理和纪律,这是一生成功的基础。钢琴能非常直观地显示你工作的成果。只要苦练几个月,你就能弹出自己几个月前难以想象的复杂曲目。同时,弹钢琴又必须契而不舍。一个乐句,开始时结结巴巴,要弹上几百遍,才能慢慢增加熟练程度,最后达到比较自如地表达感情的程度。其间一分努力一分进步,显示得清清楚楚。我曾借用从专业音乐人士那里听来的话教育女儿:“弹钢琴要每天都练。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二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职业钢琴家都是如此,更何况你这么一个小孩子了。”女儿要是真因故一、二日不练,她确实马上感觉到退步。这是培养她持之以恒的能力的活生生的训练。第二,传授给孩子你所珍爱的文化品味。记得刚买车时,我自己开出去兜风,在车里放一盘贝多芬的确奏鸣曲,顿然忘情:一二百年后,我开的车、用的高技术,全都是过眼云烟,早被淘汰了。但是贝多芬还是贝多芬。只有他能把我和世世代代的人带到感情的峰巅。我一直把音乐视为人类感受世界的最高形式。可惜,在文革中长大的我,完全失去了接受音乐训练的机会。女儿身上有我的基因。这种快乐,她长大后也会渴求。如果自己能弹贝多芬,那又是一种什么境界呀!再想想,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免有极度孤独的时刻。如果能弹琴,感情上也更自足、坚强一些。我们这代文革长大的人丧失了这些,女儿则一定要拥有。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在女儿五岁那年给她找了个钢琴老师。但是,马上就碰到了教育哲学上的矛盾。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勤学苦练;美国人则强调首先要把孩子当孩子、寓教于乐。两方面的极端例子都有。比如,我妻子碰到一个中国的家长,是我们的同龄人,也在给孩子找钢琴老师。她舅舅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从小让她练琴,一天八个小时。结果,音乐学院没有考上,以后见了钢琴就烦。她是被中国式的教育所伤害的典型。但另一方面,在美国的外国人,比如中国人、印度人、俄国人、甚至英国人凑到一起,总对美国的教育指指点点:他们也太娇惯孩子了。说是把孩子当孩子,等孩子到了大学毕业,还要把他们当孩子。什么事情,只要没有兴趣就不去碰。甚至老大年纪乘法口诀也不背,动不动就讲“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一点知识没有,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干什么事情,如果要干好,难道不需要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吗?难道能够完全绕开枯燥乏味的修练吗?

 

我们夫妇对两方面的道理都还能批判地接受。不过,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就特别自觉地注意避免中国人的毛病,不要给孩子压力太大。第一位老师是个美国人,和蔼可亲,对孩子甜蜜得不行。女儿上着半堂课,就开始和她耍贫嘴,昂贵的授课时间就这么消磨光了,回家也不太练习。这位老师采取的,是铃木教学法,先不识谱,让孩子弹起来、体会到音乐的乐趣再说。理论头头是道。可是半年下来,就练一首最简单的儿童歌曲《小星星》。女儿倒是没有压力,但是也没有任何兴趣练琴。趣味教育似乎并无趣味。

 

女儿六岁时,全家搬到波士顿,我们马上找了一位当地很有声誉的钢琴老师,半个小时五十美元,实在贵得吓人,咬咬牙也就任了。那位老师是新加坡来的印度裔,第一次见面就说,她不搞美国人那一套!她以为美国人那一套是哄孩子的把戏,容忍孩子不工作。跟她学必须从识谱开始,而且不能听别人的演奏,一切要孩子根据谱子自己解释音乐。女儿过去半年练一首儿童歌曲,如今一周三首曲子,难度也都大得多,三个月就参加这位老师组织的学生演奏会。到演奏会一听,真是群星灿烂!这就更坚定了我们对这位老师的信心。

 

可是,不久问题就来了。这位老师要求严格,教学方法却很死。女儿认谱慢,卡在那里。她则坚持必须认谱再谈别的,无捷径可走,而且十分严厉。久而久之,女儿去她家上课都有些怕,练琴不逼不行。最后妻子和我商量,决定放弃。我们的考虑是,虽然这个老师教的东西很多,但有可能伤害女儿对钢琴的兴趣。索性停一下,等她长大了、成熟些再说。

 

这样终断了一年,妻子靠跟她上课时学到的一点识谱能力,不时帮助她复习读谱。有一天女儿自己竟开始在钢琴作曲了。看来,她渐渐淡忘了跟那位印度裔老师挣扎时的心理创伤。我们开始和她谈是否重新开始学琴的事,并问她什么样的老师好。她说她的第一个老师太简单,第二位太严。如果她没有别的选择的话,她宁愿回到第二位老师那里。不过,她希望最好有一个在两者之间难度的老师。后来我们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一个相当好的美国老师。这位老师教学非常有章法。不管孩子过去是什么背景,都要跟她的教程走一遍。比如她用类似舞蹈的方式教孩子韵律、节奏,非常生动活泼。女儿是芭蕾迷,当然不介意跳舞了。这位老师教得简单些,但还是有不少要求,希望孩子每天练半小时。我对她循序渐进的作法比较满意,试了五次,已经准备请她了。

 

这时一位俄国钢琴老师出现了。他实际上是调琴师。女儿跟那位印度裔老师学时,他就来我家调琴,顺便问起女儿学琴的事情,表示他也可以教,而且半小时仅25美元。但没有人证明他在钢琴教学上的信誉,我们不敢相信他。这次和美国老师试学时,他又来调琴。他看了美国老师教的曲子后说,这些属于“傻曲子”,太简单了。生命很短,这么学太慢。他可以教得更好,全用古典的作品,并且边说边弹,告诉你几岁的孩子能弹成什么样。妻子就动了心。我当时并不相信他,觉得他推销自己过度,还是应该跟那位美国老师。只是在妻子一再坚持下,才决定去试试。

 

都说俄国老师的训练“残酷”,看来是百闻不如一见。那一天,我们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女儿刚刚坐定,他自己就连弹了四首巴赫,仿佛是开钢琴演奏会。等弹完了,他问女儿喜欢哪首。女儿点了第三首。他马上说:“这首是最难的。好,你就从这首开始弹。”我和妻子面面相觑:这不是开玩笑吗?一个八岁的孩子,没有什么训练,怎么能弹这种音乐会里的独奏曲目?果然,女儿刚上来,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于是他给示范,甚至干脆把女儿的手指摆在某个琴键上。十分钟后,女儿居然开始弹起来。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以前女儿学琴,从来是半小时的课。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可能集中那么长时间。前几天和那位美国老师上课时,她因为注意力不集中,竟从琴凳上掉下来。可是这次。她竟能自始至终全神贯注。下课一出门,她就要求要跟这个老师学。回家观察,她象换了一个人,竟能一天练一个小时。看到这种变化,我们当机立断,改投到俄国老师门下。

 

这一神奇的变化给我震撼很大,发现我们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当时我们觉得,她在印度裔老师那里受到的压力过大,对钢琴有了畏惧甚至厌烦,想办法让她轻松。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位美国老师正对我们的胃口。当时我觉得她的教学有美国教育中最好的东西:把孩子当孩子。她更理解儿童。现在则突然明白,这常常不过是成人创造的一种关于儿童的概念,或者说是我们自己创造了我们心目中的儿童,然后发明一套方法来教育这些我们想象中的孩子。女儿上完俄国老师的课后,马上对美国老师这一套提出批评:“这种哄婴儿的把戏太傻了”。女儿其实是要动真格的。一动真格的,她的精神就来了。

 

在接下来三个月,老师给了她一首巴赫、一首贝多芬、一首柴可夫斯基。这样,从巴洛克,古典,到浪漫派的风格就都接触了。她再不必练那种哄孩子般的儿童音乐。老实说,这些比那位印度裔老师的功课还难,女儿每天在挣扎。但她的抱怨越来越少。她自己要这些挑战。平时带她上钢琴课的妻子观察说:古典音乐中的美,是现在那些简单的儿童歌曲不能比拟的。孩子被这种美所震撼、征服,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把握。而一般的大人,太低估了孩子体会这种古典作品的能力。

 

我前面已经说过,每个家长都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只是你不知道孩子是什么天才。你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天才开发出来。至于怎么开发,家长就如同孩子一样,茫然无知,要从头学起。孩子对成人而言,永远是个迷。而且孩子越小就越不容易理解。我们的女儿是我们夫妻从小自己带大的,从不离开她一步。但是,这次事情告诉我:即使是这样,我们对她的了解还是有限。她有自己的欲求和意志,但是表达不出来,甚至自己也意识不到。只有这样多试,看她对不同的环境和挑战是什么反应,才能明白她究竟要什么。那位印度裔老师和美国老师,一个严格一个活泼,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她们事先有一套自己的东西,以不变应万变。最终只能把大人的东西强加于孩子身上。这位俄国老师,则先让女儿说要什么,看她怎么弹,然后作出自己的反应。这更接近于我所谓的“常青藤原则”。难怪他一下子激发了女儿对钢琴的热情。

 

我们都希望教育要以孩子为中心。但是,当我们形成一套关于孩子的成见后,教育就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成了以家长或老师为中心。那些越是觉得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家长,就越容易掉进这样的陷阱。“常青藤原则”要求家长不停地和孩子对话,观察孩子对各种事务的反应,然后再发展出自己的对策。这一过程,不仅是孩子会学到许多,家长也会学到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