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八股(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35:32

恶心一:废中医闹剧

 

有人说中医不科学,要废掉。

他们显然认为,一个学科,必须象物理化学那样有定律有算式才叫科学,最好是象几何那样,从公理定义开始,按逻辑规范一步一步推演开来,看起来美观,就更科学了。说白了,他们认定,与书本上某些规范相吻合的东西才是科学,象中医那样,不符合书本教条,能治病也不科学,必须废掉。

一个郑国人想买鞋,他比量了自己的脚,画好尺码底样,然后去集市。匆忙中把底样忘了,当他拿起鞋子时,才想起,说:“我忘记拿尺码底样来了”。于是,赶紧往家里跑,等他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有人问:“你干嘛不用脚去试鞋呀”?他说:“我只相信尺码底样,不相信脚”。

郑人没有白忙,他后继有人。本来嘛,不论中医西医,都是用来给人治病的,只要它能治病就行,就科学了,这是最过硬的标准。可是,闹着废中医的人,不管这些,只相信书本教条。他们不知道,不符合教条、不科学的事太多太多了,吃饭就是最不科学的。

人们到时间就吃,饱了就放碗,全凭肚子感觉。饭菜里有什么营养?哪些物质是生理必须的?人体需要哪些营养?需要多少?等等问题,几千年来从不考虑,哪有一点科学味道。要讲科学的话,一个人饿了,首先必须取血样化验,取得体液的各种数据,对数据加工处理后,再根据人体需求制定营养方案,才能进食。如若这般科学,人还是人吗?

幸好,这闹剧闹了一阵就过去了。

 


恶心二:全民学英语闹剧

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把英语当第一外国语,集中力量培养一批英语精英人才,是完全必要的。换句话说,英语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只能是自愿选拔性的,绝不是强制性的普及教育。可是,当今中国,上演的却是一场全民学英语的闹剧。

指挥棒高考,英语比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比重还大,甚至有超过语文数学的势头。一个专业,哪怕它与英语毫不相干,学生也要考英语。科技人员不过英语关,技术再强也别想晋升。于是乎,大学、中学、小学都搞英语、幼儿园也搞英语,中学大学竟以用英语授课为悬耀,搞得污烟瘴气。

说到底,英语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过关不代表技术过硬,不会英语未必不懂科学,很多日本技术人员就不懂英语,日本人的英语水平总体上比中国人差,并不妨碍他们成为科技强国。英语不代表文化,更也不代表富足,英国美国是有钱,可是,也有一大批拿英语当国语的国家穷得叮当响,民风疏懒,躺着等援助、等死。

闹剧导演们不想一想,大多数国人一辈子都不会到英语国家去;外国人到中国,也不是来听中国式四不象英语的。中国有数目庞大翻译人员,国人偶尔出国,有译员跟着;外国人来中国有翻译员带着,全民学英语干什么?

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可以煅炼人的思维、增长科学知识,日后,即使知识遗忘了,科学素养还在;学习社会学科,可以增长人文知识素养,知识可能遗忘,人文素养是忘不掉的。汉语是交流工具,是承载传递中国文化的工具,学习汉语,学生获得工具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文素养,一生受用。而英语是外语,大多数人学习英语,只是背单词、记规则、做选择题罢了,远远未到文化层次。他们学了不用,过后即忘,纯粹浪费。这个浪费不是一般的浪费,而是几亿人长时间的大虚耗。

 

每逢人大政府发新闻, 外国人大大咧咧、叽哩咕噜, 译员陪着小心逐句翻译,十几亿电视观众眼巴巴等着,中文是联合国官方用语呀!大清国格何在?肉食者真够鄙的!


恶心三:高考废中文闹剧

上海六所高校,高考不考语文,管事的说,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看!母语学习成负担了。不必我说,谁都知道这事足够混帐。我只想问:这样的人竟然也教书?这样的学校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上海被殖民过,污垢不少,这点我知道,可是恶心至此,还是让人长见识。


恶心四:禁吃狗肉闹剧

“吃狗肉不文明!因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吃牛肉不文明!因为牛帮人类劳动,吃带血丝的牛排更是不文明之极”。

照理说,这两句话要么全对,要么都错。可是专家说了,吃血丝牛排是对的,血丝牛排有营养,是好的;唯独吃狗肉不文明,要立法禁止,网上也有一些网民跟帖说,吃狗肉真的不文明,应该禁止。怎么会这样呢?依我看,不外乎两点:

一、人都是势利的,穷人喜欢摹仿有钱人的举止。欧美人有钱,他们怎么做、怎么讲,向往有钱的国人便不由自主地跟着,移步移趋。照书面上的说法,叫做强势文化流行。假若印度人有钱,那么,一定有国人摹仿印度人的行为举止,专家肯定特别爱牛,会说吃牛肉不文明,吃血丝牛排罪当砍头;他们必定认为,印度人手抓饭菜、手捞菜汤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可是,印度人穷,所以大家都觉得用手抓饭菜不好,说那样不卫生。

二,专家做了手脚,他们偷换概念:把吃狗肉等同于虐杀狗。这一来,那些宠狗宠猫的人心里当然受不了,自然就帖说吃狗肉不文明、应该禁止了。

其实,只要不是虐杀,狗肉和牛肉都是动物肉,都是从动物尸体上割下来的,没什么区别。人类位居食物链顶端,其它动物都是人类的食物,人类就是吃动物肉生存进化的,人吃动物肉、吃狗肉在生物学上完全科学。以狂犬病为由禁狗肉也够可笑,疯牛病、猪五号病、禽流感都可以死人,怎么不禁牛肉、禁猪肉、禁鸡鸭肉呢?

由于人类活动过于强势,已经危及其它动物的生存,一些野生动物灭绝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因此减少了,于是出现了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不过,千万别以为保护野生动物是因为人类爱动物了,人类文明了。人类保护野生动物,完全出于对自身利益考虑,人类在保护自己的生存资源不致枯竭,不要和文明不文明的扯在一起。

 

要是说禁止虐杀动物,大概不会有争议,问题在于:专家夹带私货,想把自己在家里抚猫戏狗滋生的那点对狗的癖好强加给国人,要求国人也象他们那样爱狗,以狗为本,否则就不文明,特别是他们摆的那付“我那边有人!”的派头,自以为和欧美有钱人做一边就高人一等,恶心透了。


恶心五:公共厕所的坐便盆

不少车站、飞机场、飞机上、旅馆的厕所安装坐便盆,有的公共厕所也是坐便式的。试问:决定给公共场所安装坐便盆的那些人,你们愿意坐上去吗?

也许有人会说,这坐便盆又拷问国人的公德了,停!不要拿国人的公德说事。国人公德再高,大冷天,也不忍心让他们坐在冰冷的便盆上吧!就算不冷,千人万人坐同一个便盆,染上病毒怎么办?依我看,不讲公德的,恰恰是那些决定给公共厕所安坐便盆的人。

一个人在自己家里、在卧室内卫生间,安装坐便盆,一个两人用,那属于个人自由。安到公共厕所上就不对了。外国人在公共厕所安坐便盆,那只能说明他们脑子有问题了,那是陋习,我们应该向他们建议,要改掉!

给千人撒万人拉的公共厕所、旅馆安装坐便盆,不卫生,不讲公德,恶心极了。

 




恶心六:爱抛洋书袋的媒体

山东台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节目介绍说:“… 一曲中国版《罗密欧和朱丽叶》…” 还有一家电视台播放叫《生死蝶恋》地下情报剧,节目介绍是:“…中国版《史密斯夫妇》…” 

我试问了好几个人,都是读书人,他们只知道《罗密欧和朱丽叶》是外国爱情故事,具体情节都不了解;《史密斯夫妇》就更不知是什么东西了,上网查了才知道那是电影,这年头,大家都看电视,有几个人看电影? 梁祝故事比罗朱故事早千百年,家喻户晓,大家都能说出具体情节。在中国,应该用梁祝去解释罗朱才对呀,怎么反过来呢?至于史密斯什么的,简直是无中生有。

问题在电视台那些的人,他们读几本洋书,看了几个外国电影,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有机会就猛抛洋书袋,向人悬耀。在他们心里,外国东西才是东西,讲话时总要带上几个‘拉卡呀!斯特啊!’之类的外国名才过瘾。可是,电视台是中国纳税人出的钱,为公家做事哪能搭带私活呢?

除了电视台,报纸杂志也动不动就中国版某拉卡、东方某斯特什么的,搞得很烦人。


恶心七:用外国话讲中国事的大裤叉

 

大裤叉中央台花那么多钱,照理说应该不错,至少是以中国人为本、以中国文化为本嘛,可是,台标CCTV告诉国人,它是用外国话说中国事的,它的心也还真是向外的。

沉长拖踏的南韩肥皂剧是他们正餐主食,是不可或缺的。外国事情特别是美国的事,屁大一点也不厌其烦地念叨,克林顿莱温斯基那点破事,报道的比美国人还起劲,人家党派争斗,有什么呀?如果美国死了个把人,那就不得了,播音员的语调必定催人落泪,美国人纪念911,央视播音员语调里透出的那份洋爱,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假美国人。而国内出现有人遇难了,播音员则例行公事,读完稿件就了事。

少儿频道更胜一筹,09年末10年初,他们搞一个叫《福尔摩斯和他的小分队》的节目,几十天里,每晚黄金时段让一帮天真无知的小孩扮演角色,主持人绘声绘色在讲福尔魔斯,不时和现场的小孩互动,正象他们介绍的那样:

“以戏剧表现作为辅助手段,以电视语言讲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呈现给小观众,其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将传统的艺术形式加入时尚的元素,找到了一种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方式,不仅好听、好看、更好玩。在儿童电视情景评书的开篇大作《福尔摩斯和他的小分队》中,主创人员着实大费苦心,他们成功塑造了“贝克街小分队”的形象,辅助神探福尔摩斯侦破奇案”

在孩童下身上功夫,给中国少儿塑造洋心,真是不遗余力。可怜祖国的花朵,也许真是要被他们塑造成开口福尔魔斯言必称希腊罗马的香蕉人了。

外国好看的少儿剧,要播放必须选一个适当的时间,福尔魔斯是小说形象,就算塑造很成功,也不至于必须黄金时段、以这样的方式向十一二岁的小孩强灌吧!对外国东西,中国电视台要讲也应该点到为止。福尔摩斯等外国小说,让孩子们长大了读原著嘛!再说,侦探办案,中国几千年下来真实的经典案例足以让央视讲不完,狄仁杰包公侦察办案的时候,福尔摩斯他们还在蹲山洞披树皮呢!

 

中央台花中国钱,应该有中国心,以中华文化为本。



恶心八:脱离社会生活、背弃民族文化、违反科学的《计量法》

北洋政府时期,1公斤=2斤、1公尺=3尺(后来公尺改为米)、1公里=2里,公制市制并行,既接轨了国际标准,又照顾了民族文化和国民习惯,大体上还是科学合理的。85年的《计量法》则不同,它规定公制千克千米是法定计量单位,斤两里丈尺寸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不再与公制并行,祖先用了几千年的斤两里丈尺寸一下子被判非法,于是:

市场上每斤12元,政府写的偏偏是每千克24元;国人嘴上都说公里,各种标牌上写的却是千米。大中小学的教科书都以千克论重、以千米计里程,不断强化,让学生形成公制概念。斤两丈尺寸仅在语文课作为汉字识记,数学应用中不再出现,学生读十几年书,根本没有斤两丈尺寸的计量概念,一旦毕业走向社会,必须重新学习形成概念,才能适应社会。如此这般,用政令消灭民族文化习惯,学校教的不可以是社会上用的,真是怪胎。

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用千克千米,说明这东西多么不得人心。现在,用千克千米的,只有在校学生,不写千米千克的话要被扣分的,他们没有办法必须写,并不是社会需要。制定标准的专家一定会辩解说,国家计量标准推行时间长了,千克千米必将融入社会日常生活,斤两里丈尺寸也会逐渐退出社会的。

这年头,专家多了,不学无术的、学而无术的不少,他们不懂,斤两里丈尺寸这些单位,中国人用了几千年,早已融于语言文化中,比如里程、丈量、短斤少两等词汇,用政法强制力量是无法消灭的。就算现代人把斤两里丈尺寸忘得一干二净,去传统化实现了,前人遗留下来的各种记载文件中的斤两里丈尺寸还是无法改变,推行千克千米标准的结果只能是:增加现代人阅读古籍了解历史的阻力。

 

拿接轨说事,也够可笑,美国人满口的"加仑、浦式尔、英尺”什么的,他们和国际脱轨了吗?

更大问题是,千克仅仅克的一千倍,本身不是独立单位;千米仅仅是米的一千倍,本身不是独立单位,于是麻烦来了。不妨试听一听“一万千克,一万公斤,十吨”三句话。“十吨”听起来清楚明了;“一万公斤”,听着也可以想得到是多重;而“一万千克”听起来头都大了,必须静下心来慢慢换算才知道是多重。其实三句话指的都是十吨,为什么如此不同?

人都是把词组成句子讲话、用概念进行思维的。十吨,是大事物,它必须用大词“吨”描术它,用大概念“吨”指称它,听者的思维才顺利跟上;若用“一万公斤”去描述,公斤这个概念与十吨这样的实际事物就有些脱节了,不过脱节不大,听者勉强想得到是多重;而用“一万千克”去描述,就不行了,千克是克的一千倍,真正的单位是克,克这个小概念与十吨大事物完全脱节。由于没有合适的概念去与十吨的大事物相对应,听者的思维一下子踩空,所以晕了,必须静下来花时间换算才能形成概念,才可得知一万千克是多重。如果讲话人说完“一万千克”后,紧接着讲其它内容,听者者思维就跟不上了,讲话人讲什么,听者就听不懂了。

“千克”和“千米”,不管外语读音怎样,放到汉语里,它的语义就是克的一千倍、米的一千倍,这个语义事实法律无法改变的。原来叫公斤公里,是独立单位,很自然,国人都接受了,干嘛无事捣事制造混乱呢?

其实,叫公斤、公尺、公里也只是大致合理,并不完全科学。汉语习惯中,计量单位斤、两、里、丈、尺、寸等都只用一个字,公斤、公尺、公里用两个字。多一个字,一是不合汉语习惯、二是影响语速、三是不便写进算式,麻烦也是有的。较合理做法是,象“米”那样,取外语单词的第一个音节,选一个笔画少结构紧凑的汉字来表示。米符合汉语习惯,是独立单位,所以很快融入日常生活,取代公尺成为通用单位。公斤公里如果真的要改,应该照“米”的路子去改。

现行《国家计量法》不合理之处在于:

 

1、斤、两、里、丈、尺、寸被定成非法,不能与公制并行,使政府的书面计量脱离社会生活;公制的推行事实上走向民族文化的对立面;人为制造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的脱节。

2、千克、千米在客观上不是独立计量单位,违反思维科学,人为地造成思维国人思维梗阻。

八五年的计量法,纯粹的头脑发热,是不学无术者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