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抢米风潮:清灭亡前的最大民变[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27:09
长沙抢米风潮:清灭亡前的最大民变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0-04-15

 

  专家述评

  辛亥革命以城市为中心

  海外专家:周锡瑞(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周锡瑞先生在1976年即著有《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一书,在史学界影响极深。在书中,他辟有专门章节写到1910年4月的长沙抢米风潮,在这一章节中他提到,清末在抢米风潮中群众焚毁公用设施,包含有反对新政的意味。他认为抢米风潮等重大历史事件与辛亥革命有着更直接的关系,下面所引为周锡瑞先生为此书新版所作的前言的说法:

  中国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孙中山领导的职业革命活动家们的身上,并认为他们在国外的宣传和组织活动以及在中国的零星起义是最终导致1911年武昌起义的原因。但我认为革命的起源必须在中国内部追寻。

  在中国内部,(清朝末年在崩溃前实施的)新政虽为精英创作了政治动员的机会,但也加重了那些每况愈下的贫苦阶层的负担。新政时期创建的学校、议会和警察大多使精英阶层受益,而支持新政的财政费用主要来自盐税,再加上由铜元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便在穷人、特别是城市贫民身上强加了无法忍受的负担,由此而带来社会上对于新政的普遍不满,包括1910年的长沙抢米风潮。但我认为这种下层社会的不满和动荡所带来的威胁,正是使得文、武精英团结并参加辛亥革命新政权的重要因素之一。精英参政保证清王朝倒台之后社会秩序的平稳。我认为辛亥革命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以城市为中心。

  大事纪

  1910年4月11日

  飞涨米价逼死一家四口

  由于前一年水灾的影响,加之洋商来湘籴米等原因,素称“鱼米之乡”“膏腴壤”的湖南,也闹起饥荒来,米价飞涨。

  这一日上午,长沙南门外碧湘街乌春巷以挑卖沙水为生的贫民黄贵荪之妻,拿了丈夫挑卖水得来的所有制钱,赶到碧湘街戴义顺碓坊,想以80文制钱买一升米,米商以其中杂有不通行的制钱数文为由,要求其斢换。黄妻回家借得通行钱后,再往戴义顺碓坊,米价却已涨至85文。通货膨胀让黄妻感到绝望,她“采取了无力抵御的最后一招”,跳入老龙潭(今妙高峰旁的白沙路)中自杀而死。其夫听闻消息,带着在老龙潭边哭泣的两个小孩,一同投入老龙潭中。此消息很快就在长沙城内的饥民中传播开来。当时就有人咒骂:“戴义顺为富不仁,高抬米价,逼死人命”,并要求米商为四位死者备办棺材。

www.st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