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风水:风流已被雨打风吹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07:47
 李府:风流已被雨打风吹

-------曾祥裕安徽风水考察随笔(之十)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 (QQ175613195、电话 13766307454)

    “富不过三代”。从我在安徽合肥市考察了李鸿章故居后对这话产生了强烈共鸣。李氏兄弟6人均身居高位,聚族而居,深宅大院,鳞次栉比,覆盖了合肥市繁华的淮河路中段的半边街,时称“李府半条街”。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中一部分,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 而如今李府风流早已被雨打风吹。
    李鸿章生于合肥,光绪27年,卒于北京,谥文忠,有《李文忠公全集》等。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军事重臣,影响了近代中国整整四十年。当年,随着李鸿章日渐显赫,李氏家族在合肥繁华的东大街(今淮河路)建有庞大的建筑群,上了年纪的人仍用“李府半条街”来形容当年李家住宅的恢弘气势。李鸿章家族住宅始建于19世纪末,历经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留独有的风貌。不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摸样,只是现存规模已不到原来的十二分之一了。

    李鸿章故居位于今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准河水日夜环绕,坐北朝南(家人住宅癸山丁向兼丑未;正厅为子山午向兼壬丙),两扇高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和门前一对威武的石狮,面对着日夜川流不息的人群。
     
     故居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过厅、中厅以及内眷所住的走马楼。古色古香的故居具有明显的江淮官宅特点。

    当我从步行街进入这栋承载着无比荣耀的豪宅一个角落时,心想李鸿章一代俊杰曾为家族营告造的显赫家业,没有走完百年就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人走楼空,备受摧残。

    我心情复杂地走进李府,行数步即到过厅。厅正中是座屏风,上方高悬一块匾额,上书“钧衡笃祜”四个字,钧衡,比喻国家宰相一类重臣;笃是厚的意思;祜是大福。意思是李鸿章官显福厚。这四个字是李鸿章七十大寿时光绪皇帝御笔所赐,以褒奖他对大清帝国的功绩。过厅过去为来客稍候,待佣人通报后再入中厅与主人会面之处,现兼作展厅之用。厅内展示与李鸿章有关的各种图片、资料和实物。展览分“李鸿章的青少年时代、李鸿章与淮军、李鸿章与洋务运动、李鸿章与外交以及毁誉参半的一生”等五个部分。

       看完展览扭转了我过去对李鸿章的错误认识。文革期间学的历史全是歪曲事实的胡言乱语,误导了我们这一代文革成长的中年人,以致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李鸿章是个“卖国贼 ”。其实不然,李鸿章自同治九年起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来,成为影响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关键人物,为民族振兴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并主办北洋水师,培养新式人才等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吉祥文化浸淫在国人细胞中,作为住宅的建造也是无不充满吉祥文化的营造。
  李鸿章故居的中厅又称福寿堂,堂高9米,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厅堂。每扇格门上都雕有造型精美、典雅的图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钉子。大梁两头都雕成象头形,寓意吉祥(象)。正上方的横梁上雕有“佘太君祝寿图”,人物造型栩栩如生。
  
    中厅上方的长几上,摆有一只古钟,左边一面镜子,右边一面屏风,寓意这具家宅“终(钟)生平(屏)静(镜)”。
    尽管如此,再好的吉祥祈求也无法阻挡政治残暴的步伐。李鸿章生前荣耀在死后没有一个花甲,其宅因政治动荡遭受摧残,后人如惊弓之鸟各自飞。偌大的豪宅也为四分五裂。

    想当年,李鸿章母亲病故,李居丧回到合肥,目睹自己年少读书时经常光顾的包公祠在太平军的炮火中变成废墟,感慨万千。 李鸿章对包公尊崇有加,联想到自己多次出面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将给后人留下“卖国贼”的骂名,竟也忍不住掉泪。后来,他独自捐出白银两千八百两,重新兴建包公祠,并在他亲自撰写的《重修包孝肃祠记》中,借包公之名,向世人敞开了他苦涩的心扉。临终时,还一再嘱咐他的后人,要把他葬在包公墓的附近,以表明他精神上以包公为依归,了却他“高山仰止”的夙愿。
     于是,合肥市郊区黄泥坎的岗坡上就有了三座巨冢鼎立相望。当地人会指着另两座墓丘告诉你,包公墓右前方那隆起的坟包,葬的是明朝初年的开国元勋张得胜;右后方突起的坟墓,埋的是大清王朝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
     
   包公病殁谥号“包孝肃”,张得胜战死后被追封为“蔡国公”,李鸿章去世谥之为“李文忠”。这样,在合肥郊区大兴集黄泥坎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长眠着宋代包孝肃公、明代张蔡国公和清代李文忠公三位历史名人,以致被后世称之为“一里三公”。这在中国的国土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尽管三公得到的历史评价不尽相同,但三座巨冢的遭遇却是大同小异的。
  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八年,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全民大办钢铁的狂潮,合肥钢厂为扩建第二钢铁厂,李鸿章墓首先被摧毁。因为墓是水泥砖砌的,挖不动,有人就在墓前掏了个沟,直掏到大墓的底下,把里面值钱的东西先搞出来,卖钱炼钢铁;最后将棺材也拖了出来。当时的尸体还没化,有人找了根绳子,套着李鸿章的脖子,把他拖到公路上,暴尸三天,又抛到沟里去。幸好李家的后代趁一个夜里偷偷将李鸿章埋了,李鸿章才落下个全尸,但坟墓却被炸掉。
  接着,钢厂为兴建厂区的一条铁路支线,蔡国公墓被坚硬的铁轨无情地覆盖,遭到了灭顶之灾。再后来就是包公坟墓为所谓的工业生产让道。我的前文也详述了包公墓地的磨难,不再赘述。
   

     “人生无常”。从李鸿章等人的命运结局,就可印证这句话。尽管他们生前有权有势,但是死后万事空,而且生前营造的辉煌家业也很快地被政治腥风血雨摧残的残缺不全。“富不过三代”在中国永远是不断重演的悲剧!正如欧阳修所说的:“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