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瞩目中他们迎风飞扬 ---回眸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54:31
全球瞩目中他们迎风飞扬 ---回眸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 来源:科技日报(2005/4/16)  
                通讯员 张明宇 本报记者 李丽云 
 
   在哈尔滨市学府路上,有一座独门独院、环境幽雅的大院,半个世纪以来对于喜欢热闹的哈尔滨市民来说,这里似乎一直静悄悄的。偶尔人们会发现有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出入其中,在这里国际化的交流似乎比国内的交流还要频繁。尤其,在春日的阳光下,研究所大门两侧金黄色的中英文单位名称熠熠生辉,仿佛在无声地彰显着其国际化的特质。
 
  的确,这里就是由已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震工程学奠基人刘恢先教授于1954年创立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当时为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以地震工程学为主攻方向的科研机构,在该领域几乎所有方面的研究都是我国的先驱,更因其卓著的学术地位而蜚声海内外。相反,因其地处偏远的北疆,更因其沉稳低调、不擅宣扬,反倒不被国人所知。 

 

  2003年,中国地震局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进行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招聘,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时任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表示,地震的工程力学研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需要从世界范围内选拔好的科学家统领队伍,使我国的地震学研究领先世界。 

  留美博士王自法以《一个人如何带动一个所使之走向世界一流》的竞聘演说打动了专家组,在9名全球应聘者中胜出。2003年6月26日,留美12年的王自法毅然放弃美国国籍、解散了自己的公司、舍弃15万美元高薪携全家归国。 

  2003年7月1日,王自法正式走马上任。他当初的誓言至今仍在人们耳边回响:“从现在开始,我就与工程力学所联系在一起,研究所的未来就是我自己的未来。” 

  王自法没有选择目前在很多海归人才中流行的“一半在国外、一半在国内”的工作方式,他选择的是不给自己留后路,要问心无愧和全身心投入。 

  研究所所长的招聘拉开了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从那一刻起,带着国际化的视野,年轻的王自法博士带领年过半百的研究所“走进了新时代”。 

                        改革:潮平海岸阔 

  回国就是为了承担重任。王自法上任伊始,就要进行一场虽然前无古人但却可能后有来者的科技体制改革。而王自法被寄予厚望的恰恰就是希望他能用全新的思想、全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国际化的视野,进行这场关键的改革。不仅要巩固和提高工程力学研究所在国内外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最终目标是要将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全球化的科研机构。 

  没有犹豫、没有推托,这匹从世界招聘回来的“千里马”果然不负众望,大胆果断地带领着300多名员工,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风驰电掣般地驰骋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大道上。 

  不到一个月,即王自法上任后的第25天———2003年7月25日,研究所成立了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改革工作办公室,王自法亲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王自法在分析了国际地震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后,根据国家关于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同时又结合研究所的实际,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带领改革小组出台了《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之后,他们又在认真学习国家政策和借鉴其他单位改革经验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与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文件,为改革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 

  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结构调整、机制转换、人员分流和制度创新,优化研究所的学科方向、科研机构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显著提高地震科学技术水平和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研究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工程力
学研究所建成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适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国家社会公益类的非营利性研究所。 

  幸运的是,研究所的职工们对这次改革以及对这次全球招聘都非常拥护。在广大职工的支持下,研究所的科技体制改革有序、顺利地展开了。 

                   创新:风正一帆悬 

  负重前行了50年的工力所,一度因经费严重不足,房屋及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新班子上任后,想方设法改善科研及工作环境。2003年进行了办公大楼的外墙粉刷和环境绿化;2004年,进行了办公大楼内部粉刷、维修和更换旧窗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造。改造后的研究所从里到外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大院,你会误以为到了旅游景点。 

  重新焕发生机的还有研究所的主人们。科技体制改革让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空前高涨,研究所科研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各类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直线上升;所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也开始变得更加频繁;科技咨询与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得到了无限扩展,研究所在防震减灾方面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服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以王自法为所长的新一届班子秉承了研究所多年严谨求实的精神,在2004年10月,对改革进行了测评和自查。从统计结果看,职工对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是充分肯定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0%%。 

  职工们普遍对学科结构优化、研究室调整和科研岗位设置、专业人员年龄和学历结构等调整表示满意。研究所围绕重点学科发展和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调整了学科专业方向;构建了“结构与岩土工程试验基地”的框架,确定了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努力方向;科研机构从10个研究室精简为7个,科
研重点更加突出;管理处室大幅压缩,由10个精简为4个,人员由38人精简为19人;科研人员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72.5%%;中青年科技人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53%%;研究员、副研究员及高工、中初级人员的比例为1∶1.4∶1.7,构建了合理的科研岗位梯队结构。 

  研究所实行的向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的奖励政策获得了最高评价。职工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摒弃从前的平均主义,研究所建立了新的分配激励制度,依照“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原则,实行了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的三元结构工资制度;建立了对贡献突出人员的奖励办法,“干好干坏不再一个样”。改革后,对研究所发展贡献较大的优秀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科技骨干都得到了相应的高报酬。 

  工力所还将绩效津贴和项目分配公开,大幅提高了对获奖成果、发表文章的奖励力度;在项目的分配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 

  激励机制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研究所整体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成为研究所流行的主旋律。 

  在1995年以前,国家级科技奖励曾经频频光顾研究所,10年获得1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但从1996年起,却与之失之交臂。在3月2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杨学山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低频及超低频工程防灾检测仪器和测试技术研究”项目一举摘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让阔别十年的国家科技进
步奖重新归来。3月31日研究所专门召开了庆功会,王自法所长、胡春峰书记等所领导分别为项目组主要成员颁发了获奖证书和3万元科技成果奖金。 

  创新能力重新回归。据统计,自2002年至2004年,工力所获得16项省部级奖项。改革后的科技成果无论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改革后科研实力的增强还促进了工力所承接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据统计,2002年,工力所承担科研项目161项;2003年,承接科研项目162项;2004年是工力所改革后的第一年,承接了科研项目210项,数字显示出飞跃式的增长幅度。 

  好政策让写论文的勤快人增多了。据该所第一作者论著情况统计显示,2004年全所科研人员在全国核心刊物发表论文81篇,是前两年的两倍;其中,被EI收录11篇;2004年还有国际会议报告76篇。 

  回首改革路,矛盾与冲突始终相伴———传统与现在、中国与世界、中方与西方,纠葛缠绕。但从国外归来的王自法融合中西方的管理理念,从改革一开始就注重了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即长期发展与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开放与保守、合作与竞争、产出与收入、流动与静止,从而构筑了研究所和谐的发展环境。如今研究所上下其乐融融,想走的人才留下来,同时不断有新的高层次人才慕名纷纷加盟。 

                         圆梦:世界为之喝彩 

  实力的增强带来的变化无处不在。 

  2004年工力所做了一件惊动世界的大事,他们在8月份代表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在中国地震局和建设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战胜3个对手,成功申办了世界地震工程界的“奥林匹克盛会”———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国际会议,实现了该所几代科学家的心愿。2008年,他们把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请到了北京,届时,预计将有5000多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地震工程界的专家学者前来中国进行地震界的国际学术交流。 

  作为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在国际地震工程联合会中的中国国家代表,王自法所长参与了全部申办过程。申办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得到国际地震工程联合会(IAEE)成员国的支持。为此,在中国地震局和建设部的支持下,2004年6—7月间,以王自法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先后出访了欧洲和拉美的十几个国家。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多方努力,在2004年8月5日的IAEE成员大会上,在第一轮投票中,中国就以绝对优势获得了承办权。申办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我国地震工程发展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功申办这个世界盛会,再一次印证了工程力学研究所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目前,全所上下正在以高昂的热情为迎接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国际大会做各种热身准备。 

                      未来:辉煌指日可待 

  未雨绸缪、再续辉煌。 

  新班子在迅速完成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可以成功带领研究所走出低谷、再建新辉煌的道路。如今,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关于研究所未来的初步方案已经形成———即“一个基础、两根支柱、三个生长点。” 

  “一个基础”即人才与人力资源,这是工力所再创新辉煌的关键和基石。为了人才培养,他们提出了引导工力所再创辉煌的所训———严谨、求真、博学、创新。从2004年开始,该所加大了研究生招生力度,从数量上与质量上均比上一年有了质的飞跃。在引进人才方面,不拘一格,一方面直接从所外招聘人才,另一方面正积极准备接受从国外来所的长期访问学者,加快工力所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两个支柱”即发展科研基地和应用开发中心。科研基地指学科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在学科建设上,该所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学术讨论活动和多次的学术研讨,今年上半年,他们就会拿出一个具体的学科长期发展规划。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准备方面,新组建的3个与实验技术相关的研究室,将
成为起点,争取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地建成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应用开发方面,一是在黑龙江省科技厅的直接指导下,省级工程中心已经运行一年多了,目前研究所正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起来,共同申请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二是在2004年4月,研究所在哈尔滨高开区组建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哈尔滨威波瑞科技有限公司,为该所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三个生长点”是指科技园区的建设、更紧密的校所合作和更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 

  偏僻的地域曾经或多多少影响了研究所的发展,为了培植新的增长点,该所在北京征地100亩建设了燕郊科技园区,为研究所开放对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在哈尔滨之外开辟了另一个主战场。预计今年10月园区办公大楼将竣工使用。 

  校所合作、学研有机结合,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产生多赢的局面。燕郊科技园区的建设,将为该所与防灾学校的合作奠定客观基础。 

  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是研究所未来发展的第三个增长点。以举办2008年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为契机,研究所将继续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舞台上“长袖善舞”,更重要的是使科研水平再上一层楼。 

   ■新闻缘起 

  半个世纪以来,位于哈尔滨市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一直很宁静。2003年,中国地震局首次全球公开招聘所长,留美博士王自法脱颖而出,归国就任了该所的第七任所长。从此,工程力学所就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最近,更是有接二连三的几件大事,让工程力学所的名字广为流传。 

  其一,2004年8月,他们代表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成功申办了世界地震工程界的“奥林匹克盛会”———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国际会议。 

  其二,杨学山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低频及超低频工程防灾检测仪器和测试技术研究”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所第12次获得此奖项。 

  其三,研究所2004年发表论著数量、质量显著上升,全国核心刊物发表论文81篇,是前两年的两倍,其中,被EI收录11篇。 

  其四,由该所主办、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MCEER)协办的学术性期刊《EarthquakeEngineer鄄ingandEngineeringVibration》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唯一的英文刊物,去年被世界著名检索系统美国的《工程索引》(EI/Compendex)收录。…… 

  还记得,2003年7月1日,王自法正式上任时媒体曾评价说,38岁的王自法将带领这个有着近50年历史的研究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不到两年,这座躲在哈尔滨城市边缘的大院里就传出了这么多喜讯。期间,还会有些什么样的故事?近日,记者走进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链接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筹建于一九五二年,正式成立于一九五四年。是我国最早系统地开展地震工程及防护工程和岩土工程研究的研究所,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在各个阶段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地震工程领域,在几乎所有方面都是我国的先驱,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国际上赢得很高的学术声誉,被国内外誉为“培养中国地震工程人才的摇篮”。 

  一九八三年至二○○四年,工程力学研究所共获科研方面奖项三百一十二项,其中国家级奖二十项、省部级奖一百四十项。 

  目前,工程力学研究所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三十三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四人,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四人,博士生导师十八人,高级科技人员一百二十二人;有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刘恢先教授担任第一任所长。之后,胡聿贤、谢君斐、谢礼立、冯启民、齐霄斋教授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是王自法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