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网 >> 闲话九流☆★ >> 乞丐文化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8 15:30:30
乞丐文化观察 【 作者:代维    来源:故乡    点击数:2805    文章录入:扯淡网 】 每次出门上班,都要经过建国门外的一个地下通道,在通道的四周,分别是国际俱乐部、赛特、国际大厦和长富宫,是有钱人、小资们的聚集场所;而在通道里面,有小女孩卖花,有中年妇女摆书摊,有丢掉一条腿的老头端着破旧的茶缸在乞讨,有青年抱着吉他在歌唱……无疑,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

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有多少人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他们有没有机会去过一种"体面"的生活?他们有没有类似古代丐帮的组织?在世界各地,乞丐们的生活有什么区别?有人喜欢赶时髦,把这称为乞丐文化。早在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就给出了文化的定义,到今天,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了160多种,吃喝玩乐都成了文化,就连赌博都被冠以文化来研究。这样看,把乞丐看作文化来探讨并不为过。

到底有多少乞丐

这是笔者在北京秀水街附近看到的情形:

一个严重烧伤者,向一位碧眼高鼻的白人女子举起两只烧残的手,嘴里不停地叫喊着:"money!money!"(钱、钱)白人女子见状,大叫一声,仓惶逃去。

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小脸脏兮兮的,见到行人就伸手要钱,不给就扑上去,抱住对方的大腿不放。你给她一角钱,她摇摇头不要,张口就要一元钱。过往行人像逃避瘟疫一样躲避着她。此时,在不远处,一个中年妇女坐着晒太阳,不时往这边看一眼,那也许就是她的母亲。

这样的情形我们都不陌生。据公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的乞丐主要分布在北京站、前门大街、西客站、地铁出口,以高档大宾馆、大饭店门前居多,而建国门外的外交人员公寓一带,又是乞丐们最为集中的地方。他们中有北京人(包括远近郊区县),也有外省人;有伤残人员,也有四肢健全者;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中青年人,还有三四岁的孩子。春暖花开时节乞丐数量会骤然增多,冬季则少一些。但是,他说不出北京到底有多少乞丐。

零点指标信息咨询公司曾经对京沪两地的乞丐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共有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乞丐汇聚在京沪两地。以安徽人最多(26.93%),占到四分之一强,其次为河南(21.08%)、山东(11.94%)、河北(4.45%)、四川(3.75%),其它省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山西、陕西等等)则相对较少。

在北京城区的乞丐来源地构成中,河南(28.99%)、山东(17.23%)、安徽(14.71%)、河北(7.56)、北京(6.30%)、四川(5.46%)、江苏(5.04%)籍乞丐的数量依次排在前列;而在上海,则是安徽(42.33%)、江苏(26.98%)、河南(11.11%)、山东(5.29%)、上海(5.29%)名列前茅。

调查还显示,由于竞争的原因,乞丐们对合伙行乞的兴趣不大。仅仅有18.74%的乞丐采用合伙行乞。合伙人一般也只有一两个人,只有少数人采用10人以上的行乞方式。在行乞过程中,1/3的乞丐采取固定地点行乞的办法,而大部分乞丐更愿意四处流动行乞。乞丐行乞地盘的划分似乎并不明确,对于采取固定地点行乞的乞丐,有47.52%自称不排斥陌生乞丐进入自己赖以生存的领地;而流动行乞的乞丐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则以人群密度为主要标准,繁华闹市、车站、码头、商场饭店门前、公园、游乐场所、寺庙教堂、居民小区,伸手希望市民"积德行善"的人似乎无处不在。

乞丐是怎样的生存状态

前一阵子,看到一篇乞丐宁死不跳槽的文章,非常有趣,其中一段这么写的:

试看今日之中国,各色人等,奔奔忙忙,一年到头,不得空闲,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何其辛苦哉!俺们历来认为,钱挣得多与少是一回事,能不能安安定定地生活却又是一回事。像俺们,太阳一出,当街一坐;脑袋一低,把头一磕;双手一伸,票子一落。何其幸福哉!想要了,继续努力;不想要了,虱子捉捉。等到日落西山,我们是想睡觉的睡觉,想泡吧的换上西装革履,想打的打的,想散步散步。你们呢?来去匆匆,没个罢休啊!哪有时间陪家人朋友安安逸逸舒舒服服聊个天喝个茶呀!即便有空喝咖啡,也往往是谈公事吧!哪有时间斜卧床头捧书闲读,最后来个神仙般的"手倦释书午梦长"呀?即便有空看书,看的也是招聘启事吧?这样辛苦到老,有何乐趣可言?人生意义何在?如果我们实在想家了,准备回家看看了,也很容易呀,往那闹市区显眼处一坐,故意让那些市容们看见,不就可以免费把我们送回老家了吗?你们有这个待遇吗?所以说,我们宁死不跳槽!

这么看来,乞丐的日子也不错。在河南民权县,父母宁愿让女儿嫁给乞丐,也不愿与修车、理发、种地的人成为亲家,因为这些职业在当地人眼里还不如乞丐呢。作家于秀曾写了《中国乞丐调查》一书,在后记里,他写下了这样的话:"乞丐也是一种生存方式,虽然这个群体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治安、市容、社会秩序乃至城市环境,但乞丐是城市的附属品,它随着城市的繁华而膨胀,随着城市的萎缩而消声匿迹。对于乞丐,我想人们既不需要同情心,也不必心存偏见与歧视,给他一个平常心足矣。生存的本能每个人都有,未必乞讨就是一种见不得人的手段。人在最难的时候,能伸手要一把米也证明他想活下去。但是,给不给这把米全在你自己,这是个不牵涉责任感的选择。"

笔者和一个考音乐学院落榜的年轻乞丐交流过。他的牛仔裤有几个破洞,齐肩的长发有些凌乱,抱着一把破吉他,在北京国际俱乐部旁边的地下通道里哼唱,极其投入。他经历了高考落榜,经历了被女友抛弃,创作的激情降低到了零点。于是开始想到流浪,居无定所,到处飘泊,沿街乞讨,这些都使他心跳,使他感到新鲜,也许,换个活法是点燃灵感的契机。而他所唱最多的就是那首校园歌曲《流浪歌手的情人》。

有没有乞丐文化

早在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就给出了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理、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到今天,文化的定义已经超过了160种,吃喝玩乐都成了文化,就连赌博都被冠以文化来研究。这样看,把乞丐看作文化来探讨并不为过。

关于乞丐的笑话很多,其中有一些还相当恶心;而丐帮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已经深入人心。除此之外,关于乞丐的书也不少。这都是人们以艺术的形式对乞丐现象的升华,能说不是文化?换句话说,有人讨饭不是文化,当有人研究他讨饭这个事实的时候,它就成了文化。

中国自古就是推崇仁和德的国家,对乞丐的关注颇多(哪怕只是表面文章),汉代就有文人做过一篇《乞丐赋》。当代关于乞丐的书籍也不少。除了上文提到的《乞丐调查报告》,还有岑大利的《中国古代的乞丐》,曲彦斌、邱仲麟合著的《中国乞丐史》,上海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本《遥远的回响---乞丐文化透视》。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曾经写过一篇名叫《都市农民的二次分化与社会分层研究》的论文。他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流速和流量的高速增长,城市中流动农民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在城市产业分工体系的影响下已经出现了具有层级意义的二次分化,分化为四大职业层:业主层、个体劳动者层、雇工层和不正当职业者层。所谓"不正当职业者"就是指乞丐群体。他认为,近代中国农村流民泛滥,由于通过正当途径谋生的机会太少,导致乞讨职业化,有些地方的乞丐文化曾一度盛行。源于这种历史遗风,今日都市农民中以乞为生的成员大有人在。

 池子华在《中国近代流民》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四出求乞的农民,本来不属于流民的范畴,但以行乞为职业,实为流民的一种职业流向。"

周运清教授把乞丐分为五类:一、挟技之丐。这类乞丐身怀技艺,他们一般在主干道上或唱曲,或舞蛇,或玩杂耍等,总之是卖艺行乞,围观者一般都会扔下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的"赏艺"费;二、残疾之丐。身体残疾之人,如跛者、断腿者、驼背等行乞街头,博得行人怜悯与施舍;三、行乞之丐。这类乞丐行走于市区内各热闹的场所,向路过的行人、商店等讨钱;四、诡托之丐。这类乞丐或诡言与亲人走散,身无分文,沦落街头;或假称父母有病,自己无钱上学;或称自己外出投亲不遇,流落此地,以此骗取钱财;五、强索之丐。乞钱不给,或口出脏话,或拦住不让走,多是一些商场附近和天桥上的儿童乞丐。

1999年网络热潮兴起时的一个关于乞丐的笑话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在美国华尔街乞讨的乞丐,看到只要冠以.com的公司股票就一直涨,于是就拿著beggar.com的标语乞讨,没想到居然生意奇佳,远超过只写beg的乞丐,后来电子商务热时,他把标语改成了e-beggar,很快成了百万富翁。后来,笑话真的成了现实,只是登陆互联网,煽一煽情,跟着收钱就行了。方程式是慷慨的网民给钱,你作为乞丐收钱。一个叫理查德·斯切米德的人做了一个网站叫"给我寄钱"(send me a dollar),这位网络乞丐的开山老祖,收入颇丰。他传授经验时说:上网去乞讨吧!记住:只要每天骗取一美元……总有一天能成为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