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生平考述(王红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1:28

摘  要:经过考证可知,子夏出生于公元前507年,十五岁入孔门,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直至孔子逝世。其间曾任卫行人和莒父宰。在试图维系孔门集团统一的努力失败后,子夏离开鲁国,回到魏国设帐收徒,继续传播儒家思想,直至去世。纵观子夏的一生,除短期从政、为父母守丧外,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儒学思想的学习和传授之上。

 

子夏是孔子的重要弟子,被列为“孔门四科”。他对儒家经典的传授和儒家思想的传播功劳极大。子夏生平的考述关涉到早期儒家的发展,特别是关系到孔门弟子对儒学的传承。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名和字往往有密切关系,如子夏的同门闵损,字子骞,损和骞都有亏折的意思。端木赐,字子贡。上赏给下叫“赐”,下献给上叫“贡”。子夏也不例外。《说苑·修文》云:“商者,常也。常者质,质主天。夏者,大也。大者,文也。文主地。故王者一商一夏,再而复者也。”“夏”和“商”义正相应。

子夏出生地有魏、温、卫三说。《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曰:“卜商,卫人”。董仲舒称“卫子夏”。[1](《俞序》)《史记集解》引郑玄曰:“温国人。”《礼记·檀弓上》孔颖达疏则曰:“魏人”。其实,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与温邑本身的历史变迁有很大的关系。温地即现在的河南温县,据《温县文史资料》记载,“商之父名卜启周,为温县卜氏家族一世。”子夏当然也是温县卜氏一族。古温国是周武王建立周朝时司寇苏忿生的封地,《尚书·立政》云:“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汉书·地理志》云:“河内郡,县十八:温县,故国,己姓,苏忿生所封也。”由于温地为苏国的都城,所以习惯上称苏为温。公元前650年,狄

人灭掉苏国,苏子奔卫。公元前636年,王子带发动变乱。晋文公为招揽人心,出

兵救助周襄王,杀死王子带。周襄王为答谢晋文公而封赐土地,“与之阳樊、温、原、欑茅之田”。当然,此时周襄王封给晋国的并非温国的全部,而是有一部分在卫。这从史料上可间接得以证明,如《左传》成公二年载:“卫人赏之以邑。”《新书·审微》则曰:“卫于是赏以温。”虽然叔孙并没有接受,但是也说明此时的部分“温地”是属于卫的。卫地与温地相连,在春秋时期,小国四分五裂是常有之事。限于资料,究竟哪一块温地是子夏的出生地已不可考,但是也说明史籍所载的子夏“温人”和“卫人”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到了“三家分晋”,大范围调整土地,温地归于魏氏。因此,子夏也可以说是“魏人”。①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曰:“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孔子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②。就此推算,子夏出生于公元前507年。

子夏家境贫寒,“子夏贫,衣若县鹑。”③《诗·魏风·伐檀》篇中亦出现“县鹑”二字,原诗为“胡瞻尔庭有县鹑兮”。据《正字通》解:“鹑尾特秃,若衣之短结;故凡敝衣曰衣若县鹑。”“衣若县鹑”意为子夏因为家贫,穿着的衣服又短又小,破破烂烂。《初学记》也记有“子夏家贫,徒有四壁”之语,可见子夏确实出身于下层社会。

孔子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述而》)历代对“束脩”的解释可谓千差万别,颇有歧异。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指致师之薄礼。这种观点影响最深,朱熹《论语集注》云:“脩,脯肉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即拿一串肉作为拜师的薄礼。二、“束脩”为束带装饰,因人的装饰与年龄有关,故代指人的年龄。三、束脩为约束修饬,即洁身修行。[3](P.114~120) 笔者倾向于“束脩”代指年龄。孔安国、郑玄、何晏等皆持此说。如《论语郑氏注》:“束脩谓年十五以上也”。《论语集释》黄氏后案:“自行束脩以上,谓年十五以上能行束带脩饰之礼”。“束脩”是指十五岁以上成童的特定装束,男孩子到了十五岁就束发为髻,开始接受成人教育。孔子自己也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为政》) 孔子本人是十五岁以后正式拜师学习的。荀子也是十五岁开始游学。①“束脩”后入学乃当时社会通例。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孔子招收的弟子当在十五岁以上。照此来推,子夏就是在十五岁后入孔门跟随孔子学习的。子夏十五岁时,孔子59岁。是年(前493年)初,孔子居卫。温国和卫国相邻。作为温国人的子夏此时入孔门确有可能。依照《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仍不忘教授弟子习礼,当然有可能招收新弟子,子夏便是其一。

有若曾谓:“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4](檀弓上) 孔子失去鲁司寇的职位后,打算到楚国去,先让子夏去,然后又派了冉有。从该句文意来看,子夏似乎在孔子作鲁司寇以前就已入孔门。孔子升任鲁大司寇是在公元前500年,是年孔子52岁,这时的子夏才是八九岁的孩子。孔子于公元前497年辞去司寇之职时②,孔子55岁时,子夏才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如此孩童何以担当孔子入楚前的先行者呢?该句与史实不符。《礼记正义》就此做出了解释:“失司寇在定公十四年,之楚在哀公六年,其间年月甚远,且失司寇之后向宋不向楚,而云失鲁司寇将之荆者,谓失鲁司寇之后将往之荆。哀公六年之荆亦失司寇之后,非谓失司寇之年即之荆。”孔子失鲁司寇之职后并非立即赴楚,而是又到了宋等地。孔子离鲁与赴楚之间相隔较长一段时间。“古人文字简浑,虽年月相距甚远多连言之。”[5](P.715) 此乃当时通例,因而,据此不能判定子夏在孔子周游列国之前已入孔门。

《论语·先进》篇记有著名的“孔门四科”:“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引用程子之语:“四科乃从夫子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固不止此。曾子传道尔不与授,故知十哲世俗论也。”朱熹引用程子之语,显然是认同二程之说,认为被称为“孔门四科”的十个人乃孔子陈蔡绝粮时跟随孔子的弟子中比较突出者。子夏位列其中,在陈蔡绝粮之际当也陪伴在孔子身边。阎若璩也同意此说:“按孔子厄于陈蔡,年六十三,子游年才十八,子夏年才十九耳,已以文学名。”[6](《子游子夏》) 孔子及其弟子陈蔡绝粮时乃鲁哀公六年(前489年),此时孔子63岁,子夏19岁。

钱穆先生有谓:“余考孔门弟子,盖有前后辈之别。前辈者,问学于孔子去鲁之先,后辈则从游于孔子返鲁之后。如子路,冉有,宰我,子贡,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原宪,子羔,公西华,则孔门之前辈也。游,夏,子张,曾子,有若,樊迟,漆雕开,澹台灭明,则孔门之后辈也。”[7](P.112)钱穆先生将子夏,子张,子游定为孔门后辈,这毫无疑问。然而,认定孔门后辈弟子均是在孔子周游列国后入门则有待商榷。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鲁国,此时已经是68岁的老人。孔子68岁回鲁,73岁去世,其间只有五六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子夏曾为鲁莒父宰,任期时间长短没有记载。并为其父母守丧。《礼记·檀弓上》载“子夏既除丧而见”,孔子曾与宰我讨论三年之丧的问题,“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2](《阳货》) 三年之丧乃当时通行的制度,孔子本人也非常赞同。孔子去世后,弟子皆为其服三年之丧,子夏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遵从师说,为父母守三年之丧。《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对具体时间已加以辨证,认定是二十五个月。[8](P.49) 即便以二十五个月来论,如此,子夏在鲁国跟随孔子学习的时间就寥寥可数了。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子夏又颇得孔子真传,于六经皆有发明。即使子夏绝顶聪明,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精研六经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子夏不可能是在孔子归鲁后入孔门跟随孔子学习的,应该是在“束脩”时,也就是十五岁的时候即入孔门。由此可知,公元前493年,子夏在孔子居卫时入孔子门下。

公元前492年,孔子入陈,受到陈湣公的礼遇,“孔子居陈三岁”[9](《孔子世家》)。在陈三年间,子夏跟随孔子学习儒家文化。公元前489年,子夏与孔子及弟子颜回、子贡、子路等人一同遭受了陈蔡绝粮的困境。“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9](《孔子世家》) 孔子由楚返卫,子夏也随之入卫。“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9](《孔子世家》) 是年子夏19岁。“其明年……而孔子弟子多仕于卫。”“鲁哀公七年,卜子二十岁,是年仕卫为行人。”[5](P.709) 子夏为卫行人当在此年,即公元前488年。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子夏也随同孔子一起到鲁国,是年24岁。孔子归鲁后,鲁人把孔子奉为“国老”,孔子的早期弟子,如子贡、冉有等人早已是鲁国重臣,子夏等孔门弟子此时有条件在鲁国从政为官。归鲁后,子夏曾经作过莒父宰。“莒父,鲁邑名。”[10](P.178) 也因此问政于孔子:“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子路》) 因资料欠缺,暂推论为公元前483年。之后,子夏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子夏奔丧。《礼记·檀弓上》记有子夏除丧后来见孔子的情景,“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除丧之后,子夏又来到鲁国跟从孔子学习。《公羊传》徐彦疏引《闵因叙》云:“昔孔子受端门之命,致《春秋》之意,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子夏在孔子作《春秋》时,曾经协助孔子搜求史料,这个时间依陈玉澍研究结果,暂定为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5](P.715)。

子夏在交友方面“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2](《子张》),以至孔子预言自己死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11](《六本》)。跟随孔子学习十几年,子夏深受孔子影响,再加上他好学深思,笃信谨守,好与贤者处,与同道精研儒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儒家理念。子夏特别强调学的重要性,提出“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2](《子张》)学习的方法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子张》)以便 “君子学以致其道。” [2](《子张》)学好了就当从政为官,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即是子夏提出的著名的政治主张。

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子夏等孔子弟子为孔子守丧三年。但是,子夏并非守丧三年之后马上离开鲁国,《孟子·滕文公上》载: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乡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仔细推敲这段内容可知,大部分孔子弟子为孔子守丧三年后离开,且向子贡辞行。子贡又独自为孔子守墓三年。子贡守丧六年后归,文字又接以“他日”(见下划线处)。从孟子的叙述顺序可以推知,子夏、子张推举有子为孔门的“掌门人”,当在孔子逝世六年之后。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内部原来就已经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更加表面化和白热化,日益突出。《论语》中子张、子夏、子游等人相互攻击就明显看出他们的关系很不融洽。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论语·子张》)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由此可见,子游、子夏、子张的思想分歧甚至表现得针锋相对,不可调和。子夏与子张的矛盾从其它资料中也隐约可见,如《论语·先进》记子贡之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没有明确支持哪一方。《韩诗外传》卷九提到:“孔子过康子,子张、子夏从。孔子入坐,二人相与论,终日不决。子夏辞气甚隘,颜色甚变。”子游、子张、子夏的矛盾只是孔子众弟子不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可以料想,这种矛盾还存在其他同门之间。个中原因可能是性情不同、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不同所致。在各方各持己见,互不服气的情况下,他们互相之间妥协的结果是推选出一个领袖人物来,以维系儒家集团。有子就是被选定的人。据史书推测,有子之所以被选中可能是两个原因。一是有子貌似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曰:“孔子既殁,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二是有若之言似夫子。《礼记·檀弓上》记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这段资料表明有若确实对孔子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即使对同门复述的孔子之语也能根据经验断定“是非夫子之言也”,并能明确地说明个中道理。有若究竟是因为貌似夫子,还是言似夫子而被推举为儒门之首可存而不论。无论哪种原因,有子确实坐上了这把交椅。在推举有子的时候,曾子强烈反对。子张、子游、子夏“强曾子”。可见,有若并非是一个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而事实上,有子确实没有能力胜任这一职位,很快被拉下台。

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9](《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以多学而识,无所不知著称,能预知天雨,预知商瞿有五子。孔门弟子就此请教有若。有若不及孔子,回答不出,因而被赶下台。而且弟子说得很不客气:“有若你走开,这个位子不是你的座位。”子夏、子张、子游等人推举新的“掌门人”的目的落空,从此再也没有人可以坐上这个位子。有若被拉下台标志着孔门集团的彻底瓦解。孔门集团分崩离析,子夏也离开了鲁国,回到魏国,在魏国西河设帐讲学。

子夏在魏国讲学声势很大,据《后汉书·徐防传》李注引《史记》曰:“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弟子已经达到了300余人。子夏的弟子包括魏文侯、李悝等出色的政治家,还有公羊高、谷梁赤等儒者,被称为“西河学派”。《史记·儒林列传》有这段话: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

不少学者误读了这段话的内容,由“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一句而认定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几人均是子夏弟子。“子夏之伦”意为“子夏等人”,联系前文,可以考见,太史公之意乃这几人是子路、子张、澹台子羽、子夏、子贡几人的弟子,因此不能全归到子夏门下。①《吕氏春秋·当染》说得更加清楚明白:

子贡、子夏、曾子学于孔子,田子方学于子贡,段干木学于子夏,吴起学于曾子;禽滑学于墨子,许犯学于禽滑,田系学于许犯。

这里把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许犯、田系等分别归于子贡、子夏、曾子、墨子、禽滑、许犯的门下。恰与上文分析契合。正因为长期对《儒林列传》这段内容的误解,把许多本非子夏的弟子划归到子夏的门下,造就了不少冤假错案。如视吴起为子夏的弟子,为了弥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吴起师事曾子一事,就推测吴起被曾子赶出师门后又投入子夏门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早在孔子在世时,子夏已经设帐收徒。清人朱彝尊认为《论语》记有孔门受业者,或称弟子,或称门人。弟子、门人当有区别。受业者为弟子,受业于弟子者为门人:

《论语》所云门人皆受业于弟子者也。“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此颜子之弟子也。“子出,门人问”,此曾子之弟子也。“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又“门人不敬子路”,此子路之弟子也。“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此子夏弟子也。孟子云:“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此子贡之弟子也。观洪氏隶释隶续所载东汉诸碑,有弟子复有门生。门人弟子固有别矣。[12](P.445)

朱彝尊的话很有启发性。《孟子》中也有弟子、门人之别。孔子命学有所成的弟子担当新入门弟子的“副导师”,于是出现了“门人”。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据此,则‘儒’为教民者之称。子夏于时社教,有门人。”[2](P.228) 子夏在孔子在世时已经招收弟子已为学者共识。孔子于二十二岁便开始聚徒讲学②,子夏开始招收弟子的具体年龄虽不可考,然想来当在孔子归鲁后。孔子周游列国时,居无定所,招收弟子不会太多。归鲁以后,求学者日多,儒门大幅度“扩招”。早期弟子开始辅助孔子招收门人。子夏在作“副导师”的过程中发现了为师的乐趣,再加上孔子人格魅力的影响,在春秋战国之交私学大发展之际,子夏决定以“为人师” 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子夏晚年“丧其子而丧其明”[4](《檀弓上》),因丧子伤心过度而失明。好友曾子还专程去看望他,提到:“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公元前420年,子夏病逝。[7](P.622)

子夏从十五岁跟随孔子学习,周游列国,直至孔子逝世。其间曾任卫行人和莒父宰。子夏对孔子思想有深刻的体悟,颇有独到的见解。孔门集团分崩离析之后,子夏离开鲁国,回到魏国设帐收徒,继续从事儒学的传播。纵观子夏的一生,除了短期的从政生涯外,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儒学思想的学习和传授之上。

为了更加明白清晰地说明子夏的生平,下面列出一个子夏的粗略年表。需要说明的是:有关子夏生平的史料极为缺乏,子夏的生平中即使已经排定的公元前某某年,也只是一个概数。有的只能排出前后顺序。特别是战国期间“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昧”[12](P.467),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个别地方只能赴之阙如。


年代

年龄

事迹

公元前507年

子夏出生

子夏出生于今河南温县

公元前493年

子夏十五岁

入孔门向孔子学习

公元前492—前490年

子夏十六岁至十八岁

子夏随孔子在陈学习。

公元前489年

子夏十九岁

与孔子同遭陈蔡绝粮。

公元前488年

子夏二十岁

仕于卫,为卫行人

公元前484年

子夏二十四岁

跟随孔子来到鲁国,曾为鲁莒父宰

公元前483年

子夏二十五岁

父亲或母亲去世,子夏居亲丧

公元前482年

子夏二十六岁

居亲丧

公元前481年

子夏二十七岁

为孔子适周求史记

公元前479年

子夏二十九岁

孔子病逝,子夏为孔子守丧三年

公元前473年

子夏三十五岁

子夏、子张等人推举有若为孔门领袖

公元前472年

子夏三十六岁

离开鲁国,回到魏国,设帐收徒

公元前420年

子夏八十八岁

病逝

 

 

 

 

 

 

 

 

 

 

 

 

 

 

 

 

 

 

①古温国的历史主要参考了高专诚:《子夏故里温邑的历史变迁》,《沧桑》,2003年第2期。蔡仁厚先生也认定子夏温人、魏人之说并不矛盾。同时也认可子夏“卫人”的说法,“温本为周武王时司寇苏忿生之国,鲁僖公十年,狄一度灭温,温子奔卫。后温邑归晋,三家分晋时,温属魏氏。郑云温人,孔云魏人,两说并无实质上之不同。……家语以子夏为卫人,据史记索隐‘温国,今河内温县,原属卫故。’是温邑亦当属卫。而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篇》已经称‘卫子夏’,可知以子夏为卫人,并不是从王肃家语开始。”(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02页。)钱穆先生经考辨则认为温后为魏所灭,卫为温之误。(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3-94页。)

②关于孔子出生的年月,史书记载不一。《公羊传》和《谷梁传》皆谓鲁襄公二十一年,而司马迁《史记》谓襄公二十二年。江晓原先生根据古天文学计算,最终推定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于公元前479年3月9日逝世。这一结果与《史记》中“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的记载相符。其实,这个争论意义并不大,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今谓孔子生前一年或后一年,此仅属孔子私人之年寿,与世运之升降,史迹之转换,人物之进退,学术之流变,无足轻重如毫髪。”(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③出自《荀子·大略》。今本《荀子》无“子夏贫”三字,依梁启雄据《太平御览》补。

①荀子“始来游学于齐”有十五岁和五十岁两说。《史记·孟荀列传》谓:“荀卿年五十,始来游学。”刘向《序荀卿书》云“是时孙卿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应劭《风俗通·穷通篇》则云:“齐威宣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至襄王时,孙卿最为老师。”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以为,《史记》所说荀子年五十为年十五之误。自此掀起了“十五岁”、“五十岁”的争论。汪中、胡适相信“五十”说;卢文弨、梁启超、钱穆、游国恩、刘蔚华等主“十五”说。比较二者说法,笔者以为“十五”说更为合理。

②孔子离鲁的时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有人认为是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今依匡亚明《孔子评传》,取前者。

①参见业师杨朝明先生《子夏及其传经之学考证》一文,该文发表于《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②关于孔子设帐讲学的开始时间颇有争议,有十七岁说、二十二岁说、三十五岁说等。清朝学者经过详尽的考订,认定孔子在二十二岁的时候设教于阙里。见于江永《孔子年谱》、胡仔的《孔子编年》卷一胡培翚注。

参考文献:

[1]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赵艳.《论语》中“束脩”一词释义商榷[J].孔子研究,2000:5.

[4]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陈玉澍.卜子年谱[A]: 年谱丛刊第三册.北京图书馆珍藏本.

[6]阎若璩.四书释地三续[M],文渊阁四库全书.

[7]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赵翼.陔余丛考[M]:三年丧王、郑二说不同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杨朝明主编.孔子家语通解[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

[12]朱彝尊.曝书亭集[M]:卷五十七.四部丛刊本.

[12]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卷十三.长沙:岳麓书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