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历史误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36:57
老子道德经中有无为而治之语,历来争议颇大,有人据此认为老子思想过于消极,其实这里存在着很大的误读,包括老子的一些思想如“小国寡民”,“使民无知无欲”等均为现代人所难以接受,其实,传统的解读是不对的,老子思想博大精深,是绝不会提倡愚民政策和消极遁世的。

       首先说说老子的无为而治,其实,认真读道德经原文,多读几遍你就体会到,无为而治是对当时的君王说的,要求君主无为,就是君主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很多的约束,节制自己的欲望。《汉书》说道德经是“君人南面”之术,就是说道德经的读者对象是君王。不看到这一点,就不可能读懂老子。上无为,下有为,这才是老子的思想,庄子对这一思想有更详细的阐述,《庄子·天道》篇中讲得非常清楚:
“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其次说一下“小国寡民”的误读,<老子·小国寡民>章原文如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传统上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的乌托邦思想,这存在着严重的误读,其实结合道德经全篇,你应该理解老子的原意是这样的:即使在小国寡民这样的不理想的生活环境下,如果君主能够不生活奢侈(什伯之器是君主用餐的场面),人民珍惜生命就不会迁往远方,君主不老是出游、发动战争,人民就能够重新结好渔网从事生产活动,就能够吃好饭,穿暖衣,安居乐业,即使与邻国很近,鸡犬之声相闻,人民到老死都不会到邻国去。说得是君主无为而治,人民不会(冒着旅途的危险)到别的国家谋生。这里,我们应该想到,在古代出行是很危险的,在那样一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如果君主作恶,人民就会看轻生死而远徙外邦。

      最后说“使民无知无欲”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弗为而矣,则无不治

     历代统治者都解释了说,老子认为应该实行愚民政策,其实老子的意思是圣人,即君主自己做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样,就能使人民回到没有太多欲望和机谋的朴素之心,天下就会大治。

        弄清老子劝诫的对象是谁,才能读懂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