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魔方冲刺系列之三 2007年考研政治236个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1-6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39:33
2006-11-20 15:32:51.0 来源:你来我网考研社区网友评论 0 条进入论坛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3.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什么矿物学的感觉”。这体现了
A.经验论的观点 B.先验论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胸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6.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
A.自我意识的出现 B.社会对自然的诞生
C.人类的实践活动 D.自然对于人的生成
7.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质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8.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9.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工具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1.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
A.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B.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12.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13.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把它们区别开来的依据是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属性
C.事物的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含的哲学原理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5.“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
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16.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17.“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
A.经验论 B.唯物论
C.不可知论 D.反映论
18.“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19.“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20.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是说实践所以高于认识是因为
A.实践包含着认识,而认识不能包含实践 B.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 D.实践可以离开理论认识的指导
2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自然前提是
A.全部自然界 B.生产方式
C.生产力 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2.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科学文化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23.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艺术 D.哲学思想
24.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观点的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5.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在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26.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是
A.使用价值本身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实体 D.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27.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要转化为价值的前提是
A.使用价值要转化为价值 B.具体劳动要转化为抽象劳动
C.复杂劳动要转化为简单劳动 D.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
28.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
C.社会分工的存在 D.商品顺利通过交换
29.“我们从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B.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0.价值的实体是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3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应理解为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主导因素 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32.在下列的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3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可以是想象或观念上的货币
C.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D.不能用纸币代替
34.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C.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D.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35.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赊买赊卖的情况所体现的货币职能属于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手段
36.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
A.流通手段的职能 B.支付手段的职能 C. 贮藏手段的职能 D.世界货币的职能
37.纸币之所以能够产生和流通根本上是由于
A.国家的强制力量
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必是足值的货币
C.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D.纸币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能兑换成金属货币
38.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是基于货币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货币 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
C.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可以随时退出流通 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可以暂时不用现金购买
39.纸币流通规律是
A.纸币发行量应等于商品流通中对于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B.纸币发行量应当小于商品流通中对于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C.纸币发行量应当大于商品流通中对于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D.纸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无关
40.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
41.在商品流通中,货币的作用是
A.能决定商品的价格,也能实现商品的价格 B.能决定商品的价格,不能实现商品的价格
C.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只能实现商品的价格 D.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也不能实现商品的价格
42.马克思指出:股份资本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这说明股份公司和股份资本
A.没有改变财产的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性质 B.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因素
C.完全改变了财产的资本主义性质 D.突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3.在平均率既定的条件下,利息率主要取决于
A.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B.工商企业的经营状况 C.币值的高低 D.货币的流通速度
44.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 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
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45.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46.在资本运动中不仅能占有剩余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本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
47.价值能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是固定资本的
A.精神磨损 B.无形磨损
C.由于使用而引起的有形磨损 D.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无形磨损
48.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运用的是
A.资本总公式 B.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
C.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D.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
49.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优先增长是因为
A.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重要 B.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生产资料 D.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长
50.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干预调节的实质是
A.实现充分就业 B.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C.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D.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51.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的思想原则是在
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52.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作了着重分析的是
A.《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
53.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
A.官僚资本 B.民族资本 C.买办资本 D.封建势力
5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政权问题 D.军队问题
55.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 B.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C.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 D.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
56.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实际就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B.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C.在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D.把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57.把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A.抹煞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B.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C.割裂了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 D.犯了右倾错误
58.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之一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59.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份是在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60.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段话出自毛泽东的哪篇著作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