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务效率是核心竞争力 //人民币汇率政策走向渐趋明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27:28
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与速度?传统经济学家一般都很推崇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即认为自然资源的要素禀赋构成是决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就是说,交通、气候、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供给等这些硬件对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硬件好的地区不一定都发展得好,许多地区的硬件看似不尽如人意,但却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人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相比于硬件,软环境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正在日益加大,甚至成为决定一个地区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核心要素。
本人在数年的新闻工作中所见所闻,都可以有力地印证这一点。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国内外很多企业和机构纷纷收紧了“钱袋子”,在投资方面显得格外谨慎,这就给各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难度。
资本是长“腿”的,尤其是在劣态的经济环境下,资本这条“腿”就更加挑剔,它总是向着最理想的环境跑。中国有170多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城市的面貌,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各不相同。但是,即便某地有些独特的资源禀赋,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无法形成绝对意义上的“独家”优势。同时,越来越多的事例也在证明,完全靠经济上的优惠政策来招商,并无多少潜力可挖,而且最终必将走上恶性竞争一途,不可能实现持续科学的发展。
为长远计,政府的服务质量才应该是一座城市去倾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专家指出,当今区域经济竞争,说到底就是软环境的竞争。
一个城市的软环境可能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遍布于每个细节之中,只要你留意,时刻都可以有切身的感受“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软环境的打造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现实中,正是这些环节最易出现“中梗阻”,“上头喊破嗓子、下头跑断腿子”,两头急,而处于中间的执行层却是慢腾腾、冷冰冰。探究“中梗阻”的病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拿卡要”老毛病,二是观念、意识落后。前者人人痛恨,而后者则是昏昏积习所致或制度不到位造成,有些人以文件对文件,以官僚对官僚,条条框框,打架扯皮,结果是脸难看、事难办,吓跑的是客商,影响的是发展。欲消除“中梗阻”,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在于制度创新,在于优化诚信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与硬件建设不同,一座城市的软环境建设,特别是政府的服务效率,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见效,而是需要花更大力气、更多精力才能奏功,然而,它给城市留下的必将是一笔永不贬值的财富。(顾宇光)
中美双方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分歧日益明显,唇枪舌战不断升级。毫无疑问,美方仍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在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场合(特别是6月的G 20峰会)就所谓“全球经济再平衡”问题与中方展开博弈。
笔者曾指出,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是必然的趋势;而从中短期来说,无外乎是升值时机、程度和方式的问题。就程度和方式而言,一步到位的、大幅度的升值是美方的要价,但是中国经济所不能承受的;而渐进的、可控的、小幅度的升值则可能是中方的底牌。就时机而言,中方采取的策略取得了预期的目的,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除了争取时间之外,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还出于另外两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有利于遏制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而限制其负面影响。其次,中方坚持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需要中美双方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坚决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因此,面对美方的压力,中方绝不会让人民币升值。因为先例一开,后果自然是施压和让步的恶性循环。
不可否认,由于(美方所刻意营造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焦点地位,中方在近期中美经贸关系对局中基本处于守势。然而,中方也不妨尝试打打“攻势足球”。中方如何在接下来的双边和多边博弈中针锋相对,转守为攻,两方面特别值得关注:首先是美国如何加强金融监管的问题,以及在国际层面如何防止发达国家“输出金融危机”的问题;其次是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削减问题,因为这关乎美国政府的偿付能力、美元的长期走势以及中国所持美元资产的安全问题。
回到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问题上来。笔者去年底即提出,相机抉择,小幅升值,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汇率政策的基调。随着中美双方围绕汇率问题所展开的博弈的演进,这一判断正日益成为现实。中国政府于2008年7月推出的重新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其实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非常措施”。如同其他“非常规”政策一样,该政策也将在适当的时机退出。但无论如何,在政策调整的时机上,中国政府有自身的考虑,不会为国际压力所左右。
尽管2005年汇改后汇率决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人民币汇率与市场供求的脱节仍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市场信号。因此,出于对中国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对经济结构调整目标(提高收入、促进消费、抑制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的考量,也有必要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估。政策调整时机的确定要求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动态变化有清晰的把握,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及潜力有明确的认识,而对人民币升值及升值预期的正、负面影响也要有充分的估算。尽管出口部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政策调整的考虑对象显然不应局限于此。中国经济的大局使人民币在近期重启升值步伐成为可能。年内升值幅度可能在3%以内,而人民币每日交易区间的扩大则有望成为政策调整的第一步。梁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