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号木帆船的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7:48:39
1846年,广州造的一艘远洋帆船第一次从广州出发,绕过好望角到达欧洲

“耆英”号木帆船
攞头彩
□黄国声
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首届世博会。当年所画的一幅世博会开幕式的油画上,却有一位身穿清朝服装的中国人,当时清政府并未派人参加,为什么会出现一位中国人呢?
最近,上海历史博物馆征集到一枚1848年英国伯明翰铸造的纪念章,总算是解开了这个谜。该纪念章正面有一半身的中国人画像,上面写着“生希”两个汉字;背面有一艘木帆船的图像。
纪念章有英文简述:“这是一艘引人注目的最大吨位的平底帆船,也是由中国人建造的第一艘到达欧洲,甚至绕过好望角的船。这艘船于1846年8月由一群经商的英国人在广东购买,1846年12月6日从香港出发,1847年3月31日绕过好望角,1848年3月27日到达英格兰。”这就是有名的广州造“耆英”号木帆船。
“耆英”号为“中国型楼木三桅帆船”,全长49米,载重1750吨(一说为800吨)。当时雇佣中国水手30人,英国水手12人,1846年由香港出发,循郑和船队的航迹航行。在到达郑和船队的终点站好望角后,又冒险西行,于1847年4月7日抵达圣赫勒拿岛,再经过百慕大海域而达纽约。然后于1848年2月17日从纽约出发,横渡北大西洋,经21天终于到达泰晤士河。
到了英国后,该船和随船人员就留在英国,三年后,这些中国水手被邀参加了世博会,所以开幕式的油画上出现了中国人的形象。
中国历史博物馆专家傅振伦先生于1935年参观伦敦科学馆时,曾亲见“耆英”号的模型。当时,馆中陈列着“耆英”号的照片及模型三具。伦敦科学馆成立于1909年,其收藏品中有部分即来自首届世博会。
唐代时,广州已是中国对外航运的第一大港。在宋代,广州更成为中国制造海船的一个重要基地,不仅有官方的造船厂,也有不少民间的造船厂。当时造船、修船已用船坞,并使用滑道下水的方法,已能制造巍峨的巨型海船。广州产的船叫“广船”,是我国最有名的船舶之一。广州制造的船,船体的横向结构多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向以坚固及良好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著称。
明代戚继光抗倭时,就曾使用“广船”屡立奇功。到了清代的1727年复开海禁后,广州的造船业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峰,不仅造船多,对船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如要求粗、长、直的大木才能做桅杆。“耆英”号便是清代造船业的一个代表作。
该船是用时任两广总督耆英的名字来命名。耆英是个对侵略者屈服妥协的典型人物,劣迹斑斑,曾先后参与签订《南京条约》、《望厦条约》、《虎门条约》等,名声很坏,不料却借光这次壮举而留名。
 
黄国声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