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讲:向毛主席学习如何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36:09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讲:向毛主席学习如何读书

2010年03月31日09:13   来源:《南方日报》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讲:向毛主席学习如何读书--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核心提示

  “假如给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放一天假,他们会如何度过?”17日,“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一开始,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命题。他分析说,没有工作的一天,毛泽东会在床上看书,周恩来会邀请文艺界的朋友来家里聚会,邓小平则跟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三个人,三个不同的选择,这个故事看似轻松的背后却隐藏着文化哲理:一个人选择怎样的休闲方式,是他文化底色和性格本色的自然流露。毛泽东,一个喜欢读书的领导人物,必然是一个站在此岸、设想彼岸,大悲大患地寻求真理和构想未来的人。而事实证明,毛泽东留存世间的功业,多多少少也可以从他倘佯的书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线。

  毛泽东有怎样的读书方法?这些书又怎样影响着他的一生?如果仅仅把这个问题看作一个史学的研究课题,未免太过可惜,因为这些问题同时也可引发当代人的思考:身为精神领袖、身为领导,甚至身为普通人,应当如何对待读书。

  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我们重温毛主席的读书生涯,为的不仅是借鉴他读书的“术”,更重要的是领悟他读书的“道”,理解“读书人”毛泽东如何将读书化为实践的力量源泉。

  【读书理念】

  读书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毛泽东留存世间的功业,多多少少可以从他倘佯的书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线。从毛泽东通过读书积累和营造的‘胸中日月’,到他通过实践行动积累和创造的‘人间天地’,是有迹可寻的。”

  提出毛泽东作为“读书人”的形象,不是要淡化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历史定位,而是说,在古今中外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像毛泽东这样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确实非常罕见。对毛泽东来说,读书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不是简单靠兴趣支配的选择,甚至也不只是为了工作的需要,而是他的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种基本的生活常态,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我接触到的不少朋友,都很难理解,毛泽东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是那样精彩,在内政、外交、国防各方面的活动是那样的丰富,他的行动能力是那样的突出,但他读的书,却并不一定比一些终生治学的人少,甚至比一些学问家还要多。人们很难相信,这却是事实。

  读书是获取未知的知识,提升思想的境界。毛泽东把读书作为精神存在和思想提升必要方式,表明未知的东西对他有一种极强的诱惑,要以有涯之生尽量包容、填充那未知的空间。读书对毛泽东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心灵对话,思想交流。在对话交流中除了实现思想境界的提升外,还会实现一种只有读书人才乐于寻求和可能获得的心理期待、智慧愉悦和审美满足。其中感受,或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恰恰是因为读书、编书、荐书、讲书,形成了毛泽东鲜明而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而散发出一种令人折服的文化气息和智慧力量。

  通过毛泽东的读书生涯,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了解他的智慧源流,了解他对前人和同时代人创造的思想,提供的知识,积累的经验,是如何吸收、扬弃和发展的。毛泽东留存世间的功业,多多少少也可以从他倘佯的书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线。也就是说,从毛泽东通过读书积累和营造的“胸中日月”,到他通过实践行动积累和创造的“人间天地”,是有迹可寻的。

  当然时代在发展,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了,毛泽东当年读过的书,我们不是非得要读,毛泽东当年对书发表的评论,未必都是正确的。我们需要体会的是毛泽东编书、讲书、荐书的精神,特别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理念,这也是毛泽东能够沉淀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 【2】 【3】 【4】 【5】 

 


  精彩文章推荐:

  王光美私人相册:出身名门 对少奇由仰慕到爱情

  毛泽东: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林彪不一致所以失败

  中共将领唯一没挂帅却被称为"老总"的名将是谁

  军史6大虚假传言秘:抗美援朝"影响"了台湾问题解决

  策划|开国少将张廷发逝世 邓小平爱将屡建奇功

  揭秘"驻京办"古与今 为何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

  毛泽东斥黄永胜:总参谋长?打仗我是参谋总长 

  军史六大虚假传言:西沙海战时蒋介石"协助"过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