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40:34
  把城市拍成电影,用电影包装城市,这样的城市行销手法,近来在台湾流行起来。

  通过导演的眼睛和想象,把城市的质感融入光影声色中,当每一个熟悉的角落跳跃在观众眼前时,刹那的情绪勾动,就叫共鸣。

  《痞子英雄》拉抬了高雄市的曝光率,《艋舺》给台北万华老区注入新生命,最新出炉的《一页台北》把诚品书店、师大夜市、捷运、小公园等等都装进电影里,让城市角落的小品气息,漫不经心地散发出来。

  因为常去师大夜市,所以在网上点看幕后花絮时,男女主角死命奔跑不关我的事,我关注的是那一个个商店的店名和广告牌。镜头闪过的便利店,是我常买报纸的地方、那个(新台币)25元5个锅贴的小摊,我光顾过,那个挂着红灯笼的卤味摊,我吃过……。

  台湾政府现在强调“庶民经济”,那是什么样的经济理论,很难搞懂。放下大道理,走入生活里,最能反映庶民文化和意涵的,就是夜市。那是原始生命力的集体展现。

  如果说,中小企业是台湾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原动力,那么属于微型企业的夜市摊贩就是中小企业重要的销售支援管道之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余舜德就指出,夜市分布广泛的销售网络与台湾的轻工业及百货业有密切连结。

  它不只提供小型制造业一个非常有效率的销售网络,将民生用品贩卖到全台,并让订单退货、有瑕疵、或换季库存货等产品,能够经由夜市摊贩再次进入市场。

  而夜市的流动性本质,也提供上班族或学生一个累积资本以供创业的平台,让有心创业的人可以试试身手。

  一个小推车堆满可爱的绒毛玩具、一个007手提箱摆放一只只手表 、一个铁架吊挂起一件件的新潮T恤……简简单单的道具,就是讨生活或赚外快的工具。

  有了工具,更要有态度。抬头,他们发出极力掩饰疲惫的叫喊声,渴望客人光顾的眼神;低头,他们耐心等候,细心打点货品或小吃。

  那些没有正式牌照的摊主,警察一来,他们手脚快得像一阵风,“唰!”一声,就钻到巷子里。

  不只有流行饰物和商品,夜市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知名小吃诱惑着你。如果薯条配可乐是青春的写照,那炸鸡排配奶茶是中年发福的祸源。吃进的,是食物的美味;唤醒的,是回忆的滋味,那种小时候,钱不多,却很容易满足的滋味。

  不必担心穿得不够光鲜亮丽,不必担心行为举止不够优雅。夏天,容易出汗,你粘粘的手臂可能会粘到另一只同是粘粘的手臂;冬天,包到像粽子,你厚厚的外衣可能吻到别人厚厚的外衣。

  管你是下里巴人,还是斯文男女,全部挤在一起,暂时摆脱现代社会的冷漠与疏离,在陌生拥挤的人群中,找回喧哗与解放的乐趣。

  夜市虽是小本生意,但照样可以做得火红。在师大夜市卖生煎包和卖可丽饼的,客人多到竟然要靠电子跳动表来排列先后顺序。点了餐,拿张号码纸,看到号码响起,就去领餐。

  如果这种运作模式让人有踏入银行的错觉,那知名卤味摊则是另一极端。

  一群人围就在那里,那个不断冒烟的炉子就这样转来转去,一次可以煮四份,老板每捞起一份,看了一看里头的材料,就喊了其中的两三样,“萝卜、高丽菜、豆皮……”,二三十人当中,就会有一人踏前认领。

  这种没有制度的围观认领方式,就像是台湾社会乱中有序的图象。人与人之间有种莫名的默契,是你的,就去领,不是你的,就继续等,不用抢也不必吵。

  在政府不像保姆般呵护的社会里,民间活力就如此自由奔放地在夜市里释放。从外往内看,总是觉得乱糟糟、脏兮兮,但里头的人自有一套自处的方法,生存和适应的套路都摸熟了。

  电影,让人看到了一座堆积起想象的城市;夜市,让人看到了一个生命力涌动的社会缩影。

  认识一座城市,可从夜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