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行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32:34

中译者序(1)

亲密行为 最具争议的畅销书之一

 

  一、缘起

  2009年3月,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张永宏先生来电询问,我是否可以翻译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DesmondMorris)的“裸猿”三部曲。我欣然应命,主客观的原因都有。

  主观原因是,1987年出版《裸猿》中译本,距今22年,确有必要出第二版予以更新。

  客观原因就多了,要者有:(1)《裸猿》风靡全球,长盛不衰,发行量以千万计,自有其学术价值和启示作用;(2)国内出版界、学术界和读者一致看好这部名著,就我所知,《裸猿》至少已有5个中文版,台湾一种,大陆四种;有趣的是,1987下半年到1988年初短短几个月之内,大陆三家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出了三个版本;2003年,文汇出版社又推出了第五个译本,我现在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完成的修订本,将是《裸猿》的第六个中文版了;(3)网络一兴起,好事者就把我1987年的《裸猿》译本放到“新语丝”网站,供网民下载。既然网络和传统媒体如此青睐《裸猿》,且特别愿意“窃取”我的第一版《裸猿》,似有必要更新译本,借以堵住侵权行为的进一步泛滥。

  二、“裸猿”三部曲述要

  “裸猿”三部曲分别是《裸猿》、《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裸猿》从比较动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原始先民和部落人的行为模式,涉及的主题有人类进化、性行为、育儿、探索、领地、进食、安抚以及人与动物的比较。该书研究我们祖先的进化过程,对人类根深蒂固的生物学特性条分缕析,生动形象、妙笔生花、立论严谨、令人信服。读者从中顿悟: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远古的祖先息息相关,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是在树栖猿--地栖猿--狩猎猿的进化过程中确定的。

  《人类动物园》讲现代人的困境及其出路,态度乐观积极,令人鼓舞。近代以后,人类社群不再是人人熟悉的小型部落,也不再是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寡民,而是人口爆炸的超大型部落。莫利斯把现代人称为超级部落人,将其比作动物园里的圈养动物。这个比喻生动传神,深刻揭示了现代人尤其现代都市人的困境:人口过剩、过分拥挤的生存空间与人的生物学特性严重相悖,造成过分的压力、过多的“都市病”。

  《亲密行为》收缩范围,专讲现代人的亲密行为,包括自我亲密、两性亲密和社会亲密。以作者动物学家和人类生物学的身份,他当然不满足于各种亲密行为模式的白描,而是要追溯其生物学根源:悠久的进化源头、母亲的亲密源头以及亲密行为缺失的替代机制和补偿机制。

  三、“裸猿”三部曲比较

  《裸猿》和《人类动物园》对古今裸猿的行为模式做了宏观的比较,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人类的生物学基础非但不能回避,而且要认真研究。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在这一点上,莫利斯无疑成了比较动物学、生物人类学的权威。和弗洛伊德一样,他发动了一场“人的科学”的革命。弗洛伊德从无意识和心理分析去研究人的动物性,莫利斯从数百万年进化中形成的行为模式去研究人的动物性;弗洛伊德偏重研究人的非正常行为,莫利斯偏重的却人的正常行为。莫利斯研究的基础始终是古今裸猿行为的比较以及人类和其他动物尤其哺乳类和灵长目的比较。

  《亲密行为》与《裸猿》和《人类动物园》不同,其突出特点是:(1)微观的视角而不是宏观的视角;(2)集中研究亲密行为,很少涉及其他行为模式;(3)集中研究现代人,罕有古今裸猿的比较;(4)集中研究人的行为,罕有人与动物的比较。尽管如此,人的生物学特性还是在《亲密行为》中贯穿始终。

  四、《亲密行为》各章提要

  “作者序言”表明本书的研究方法是动物行为学(ethology)的研究方法:“本书的范围限定在人这种动物,我的任务是观察人们的所作所为……是看他们实际上做什么。”(9页,引文为原书页码,下同)

  同时表明客观的科学态度:“我将尽量不发表主观意见,仅以动物学家的客观态度观察和描述人类的行为。我相信,事实胜于雄辩,只要有事实,读者自会得出结论。(11页)

  第一章”亲密行为的根源“首先指明,在诸多亲密行为中,身体接触是最重要的亲密行为,然后将亲密行为追溯到婴幼期的母婴互动尤其妈妈和婴儿的身体接触和微笑,又详细描绘了童年期孩子和父母的亲密行为。作者反复强调,婴幼期和童年期父母的养育方式对人生的亲密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追寻从子宫到墓园的亲密行为模式,详细描绘了生命早期的各个阶段,成年以后的各个阶段则一掠而过。”(34页)

  第二章“两性亲密行为的诱因”审视成年人的亲密行为,概览性亲密行为的各种信号,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人体性感部位扫描,分别展示胯间、肚脐、臀部、腿部、腹部、腰部、乳房、肌肤、肩头、颌骨、面颊、眼睛、眉毛、面孔和头发的性感信号;第二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研究人体接受或排斥亲密行为的这种信号。莫利斯说:“在以上的大规模巡游中,我们注意察看了人体各部发出的信号,但我们还需要从整体上观察人体。人体部位不再单独展示,而是同时展示,以组合的形式、在具体的语境中观察。其组合气象万千,其语境变换多样,社会交往之所以繁复多彩、令人神往,盖源于此……我们总是努力发出一套平衡的信号,有些是吸引人的亲密行为,有些又是在排斥亲密行为。(69-70页)

  第三章”两性亲密行为“研究成人求爱的亲密行为和性爱亲密行为。

  不知不觉间,成年人随时都在展示和”阅读“他人的性感信号,也在限制自己和他人的性感信号。从亲密行为的角度看,人生分为婴儿期、童年期和成年期:“婴儿期温柔的亲密行为让位于童年期欢乐的游戏,继之而起的是成年期困难的社会交往。”(72页)

  成年人的求爱过程可以分解为12个阶段,它们是:(1)眼对身阶段,(2)眼对眼阶段,(3)话对话阶段,(4)手对手阶段,(5)臂搭肩阶段,(6)臂挽腰阶段,(7)嘴对嘴阶段,(8)手对头阶段,(9)手对身阶段,(10)嘴对乳房阶段,(11)手对生殖器阶段,(12)生殖器对生殖器阶段。

  这12个阶段的变异有三种主要的形式:过程的压缩;阶段的调整;模式的细化。(79页)

  热恋中的成人回归婴儿的亲密行为。“恋人觉得很美好,但旁人却常常予以贬低。常见的格言就显示了这样的态度:‘爱情的开篇就是智慧的结束’、‘爱情是苦恼的病患’、‘爱情是盲目的’、‘爱情使我们容易上当’、‘爱情是不可救药的小恙’、‘爱情和智慧不可兼得’、‘恋人是傻瓜,天性如此’”。(100页)

  第四章“社交亲密行为”讲社交亲密行为的性质、特征、分类、需要和限制。

  社交亲密行为和婴幼期、童年期的亲密行为截然不同,和恋人的亲密行为也截然不同。

  成人对社交亲密行为抱矛盾的心态:既需要又限制。我们需要社交,因为怕孤独;又限制社交,因为我们怕与亲人之外的陌生人和友人太亲热。

  限制社交亲密行为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生活压力大、陌生人太多,我们要防止和陌生人的亲密接触,因为成人的亲密接触会产生性的联想。

  如何研究社交生活中的身体接触和亲密行为呢?办法是“将身体接触程式化。我们解析婴儿期无抑制的亲密接触,将其还原为一个个的片断。每一片断都程式化、固化,直到它能放进一个界线分明的类别。”(105页)

  有趣的是,作者把一切社交行为里的身体接触都追溯到妈妈对婴儿的两个亲昵动作:拥抱和拍背。他又认为,社交行为里的身体接触都是拥抱和拍背动作的片断,且都是没有性含意的身体接触。

  莫利斯把这些动作片断分为八大类:(1)正面的贴身拥抱(2)搂肩式拥抱(3)手搭肩(4)手臂挽手臂(5)手拉手(6)头部接触(7)亲吻(8)握手。

  正面的贴身拥抱可分为恋人及夫妻的拥抱和社交性拥抱。

  社交性拥抱又分为三种:(1)正面的贴身拥抱(2)搂肩式拥抱(3)手搭肩式拥抱。

  莫利斯区分“臣属之吻”(subordinatekiss)、“敬畏之吻”(reverent

  kiss)、“友谊之吻”(friendlykiss)和性爱之吻“(sexualk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