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5:02:18
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
余胜泉、孙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摘  要:网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曾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内红火一时。这种依靠名校名师展开同步课堂教学、与某一特定教材配套、在线测试与辅导的运营方式,在全国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已经受到了来自社会、家长、学生等多方面的质疑,并已确实感受到了自身生存的危机。如何摆脱困境,走上一条生存之路,本文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网校运营思想的冲突入手展开分析,以国外多个典型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网站为案例,指出网校运营的新模式应该向为学生提供探究式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服务的方向上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网校 网络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
一、当代网校的困境
2001年6月,国家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正式启动了新课程改革。经过四年的推广,大中城市基本普及新课程。而新课程改革对于网校来说,无异于一场生死攸关的革命。
首先,新课改改变了课程的管理方式,从一纲一本到课程的三级管理,从全国一本教材到几套国家通行的教材、几十家省级教材、几千、几万种的校本课程。目前网校生存的基本形式是同步课堂教学,挂靠名校,按照名校的教学进度进行课堂搬家,把名校的教学内容移植到网上,如讲义、试题、试卷等。依托名校,必须要依托某一个版本的教材,如果教材不同,网校提供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没有了任何意义。教材的市场多样化,对以内容服务为主的厂商进行了重新洗牌,一下子把网校的潜在市场压缩了2/3以上。
如果说教材改革只是缩小了网校的市场的话,那么教学理念的变革则是对网校市场的颠覆。新课程提出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强调打破传统的、被动的、单一的、枯燥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能够体验学习过程的探究式的教学和学习,强调学习要进行大量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课外资料、收集数据主动思考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仅仅是听老师讲、做作业和练习。这与网校目前实际贯彻的学习理念截然相反,网校的学习方式本质上是对传统接受学习方式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强化,是新课改所要革命的对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如果网校不转变经营模式的话,必然面临穷途末路。
网校中常见教学方式是同步教学加测试辅导模式。同步教学从最初的教材多媒体再现到现在的视音频及讲稿同时呈现的“三分屏”课件;测试辅导则从提供电子版讲义、试题、试卷加网上教学答疑、网络测试到近来的结合教学平台,提供学习计划、学习笔记、网络答疑、在线测评等。这一切只是应用的技术媒体的形式不同,从教学理念上来说,从未脱离出以教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思想。由于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已经比较了解,而网校没有对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及学习理念进行革新的话,就很难摆脱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学习者就无法达成对意义的自主建构的目的。这种传统教学环境下力图突破的“机械接受式”学习模式的弊病,在中国已有的网校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网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给学校提供优于纸质教材的优质教学资源,但随着多媒体应用技术门槛的进一步降低,目前各种版本的教材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出版纸质的教科书,也开始配套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名师教学录像、课程资源等系列数字化内容,各大出版社逐步实施立体化出版策略,他们有着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成熟的市场渠道,这必然进一步压缩网校的生存空间。
就是网校最擅长的领域,目前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近几年国家先后启动了“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暨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精品课程工程”,拿出十几亿元资金免费为西部中小学建设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随着项目试点范围迅速铺开,如果网络学校还不能以低价格迅速跟进的话,将会失去潜在的巨大市场。通过网络,向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传递优质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本来这是一个大的产业、一个广阔的市场,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面对着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如此庞大的市场,绝大多数网校却仅仅停留在大中城市,采用高收费的方式运营,而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却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前段时间,国家针对网络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扫黄打非的网络净化运动,报纸、杂志、电视等各种大众媒体对网络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报道,铺天盖地,这对于那些对网络技术不是很清楚的家长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影响他们选择网校作为孩子教辅的意愿。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网校的发展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网校走到了一个变革求存的十字路口。出现上述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网校所提供的服务只是传统课堂教育在网络上的简单延伸,网上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义,授课的形式由在同一教室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在不同地方教师讲、学生听(同步远程教育)或是教师准备讲义,学生阅读(异步远程教育),这一切只是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资源搬上了网络。学生在授课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丝毫没有改变,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优良特色。绝大多数网络学校都是为应付考试服务的,都是针对中考和高考进行辅导的,主要就是做题和看题,而把学生的素质、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品德等都置于次要地位。因为网校的这种与传统教育的相似性、重复性、而且强化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注定了它处于边缘位置的命运,尽管前两年非典期间,在传统学校教育瘫痪的情况下大为红火了一阵,而在传统学校回归正轨之后,网校又再次被市场无情抛弃。
二、网络学习的新模式
基业常青的秘密是给社会带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价值的服务,尽管同步辅导类的网校现在还有一定的市场,但是从长久来说,必须研究教育规律,找出符合当代教学改革发展潮流服务模式,而不是开历史倒车,找到能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这样一个持久发展模式。我个人认为,网校可能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技术回到教育的幕后,不要炫耀技术,真正要用教育的思维考虑网校运营的问题。第二,要遵循当代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新课改为教育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书呆子”型的人才。第三,要避免与学校直接竞争,要形成与学校互补业务体系,网校不能替代基础教育,只能做基础教育的补充和完善。第四,改变“经营网上学校”的观念,从提供单个学校无法提供的优秀学习资源和师资、提供网络学习的物理和人文环境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与态度作为建立学习服务型网站的根本目的。
我认为网校要想保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其业务核心必须转型,要从以辅助知识传递和灌输为主的资料服务转型为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提供探究指导服务,提供网上学习环境,组织学校间、城市间甚至国内国际范围的学习交流团体,不要与传统学校教育强项竞争,要和传统教育形成互补、要提供传统教育所不能提供或者难于提供的服务,这才是网校发展的方向。其实网校可以响应新课程以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号召,配合新课程改革综合实践必修课程的开设,多开展类似课外活动的网络探究与协作研究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应的知识、掌握研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上进行网站的设计与组织运营。
国外在这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几乎没有类似于我们国内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同步教育的网校,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多的是由专门的学术机构或学校建立的各种课外活动辅导,或是利用网络来革新课堂教育,将网络教育与课堂教育无缝敷合,较好地体现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
在中国的现实中,中小学生很少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大部分孩子从小学入学那一天起到升入大学以前,不论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一切跟在各级各类考试的指挥棒下,掌握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手中。学校里的学习纪律严格要求,学习进度也是统一安排,如果无法自由上网的话,阅读资源的可选择性也被限制得少之又少。这也是网吧让众多青少年沉迷其中的原因。试想,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决定态度、品格最重要的阶段里很少有机会自主选择,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从知识角度讲,摆脱不了以听讲课、看教材、做习题的接受式学习习惯,缺少知识从生活中来,可以应用于生活中去的迁移;从思维训练上来说,缺乏自主学习会使学生的思维缺乏独立性、深刻性、批判性,不利于思维品质全方面的发展,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虽然社会一直也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却因为现实条件所限,在中小学的校园围墙内未能突破困境。
新课程标准为自主学习提出了良好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网站可以在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上大显身手,通过网站的学习功能设计、学习资源提供、学习向导引领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美国宇航局(NASA)加利略项目组(Galileo)就为美国的高中生设立了一个有关木星的邮件列表,任何订阅了该邮件列表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该组专家们关于木星的最新观测记录以及权威专家有关木星的介绍。阅读这些材料后,学生或教师可以向这些专家请教任何问题,专家还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数据,要求他们计算将要发生的天文现象的时间。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木星的兴趣,并破除了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而要参加这个学习、无需任何费用和手续,只需发送一个邮件给Listmanager @quest.arc.nasa.gov,便可参加该学习小组。
例2,美国国家教育图书馆管理的最大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ERIC)设立了一个在2个工作日就回答的邮件问答系统AskERIC:askeric@askeric.org,学生可以向它们提任何问题,我们国家有个叫虹春(Hong Chun,音译)的三年级的学生,他/她曾经给Askeric发邮件(askeric@ askeric.org)询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埃及人有时候向上书写?
很快,Askeric给他/她回信答复了,答复全文如下:
你好!虹春,
多有趣的问题哦!以前我从来不了解这个问题,所以为你查询信息我很愉快。我在搜索框输入“埃及人书法”,进行检索。我发现一个网站,提示我说有对此一个专门的词——“象形文字”。所以,我接着搜索“埃及的象形文字”。
我发现一个主要站点,对此类书写有非常好的信息。对你解释他们如何决定将符号放在什么地方,并不容易,所以最好是你自己去访问那个站点,自己去阅读。
你也许需要与一个同伴一起研究,因为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例3,美国德州开展了一项称之为“数学魔术”的、基于Internet的数学探索项目,其内容涵盖美国所有的初等数学教育(K-1到K-12)。要想参加这个项目,只要求会发送电子邮件。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项目中一个针对三年级小学生的题目:
当两根直线相交时便形成了角。有些角是易于辨认的。例如,纸张的四个角是直角。
现在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观察一下时针,看一天24小时之中能形成多少次直角,请将它们画成图形,并标上几点几分……。
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都是由一些优秀的数学教师设计的、并切合美国数学基础教育需求的问题,因而,这个项目受到广泛的欢迎。公众舆论认为,数学魔术不仅对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有极大的促进,而且能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例4:中美洲的球类历险(http://www.ballgame.org/main.asp)网站(图1)介绍中美洲球类的发展过程,以体育知识和中美洲历史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出丰富的球类知识、历史、社会研究以及极富创意的教学资料,而且还设计了许多与球类有关的在线互动游戏中,融合了对中美洲历史的社会背景、地理场景的想象,令网站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网站的美术风格很符合历史与考古的基调,整体色彩的选择衬托出了历史古物的神秘感,运用古代地图绘画风格及古老简单的符号,令许多不是球迷的学生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网站,兴趣盎然地加入到中美洲的历史和球类的发展史的学习中来。
图1:中美洲球类历险网站首页
2.探究性学习(Inquire Learning)
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注重科学探究,要选择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专题性学习,开设综合学习实践课,中学阶段要求进行研究性学习等。传统校园里由于受到研究时间和研究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很多专题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不能长期持续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以后,如何保持下来并能深入发展也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而网站在这方面也能起到相当好的弥补作用。把研究的主题和社会中某个学术机构或社会团体相结合,把他们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既能较好地做到研究性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又能让学生得到专业人士的引领,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可以做到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例5:Exploratorium科学博物馆网站(http://www.exploratorium.edu)是孩子们探索科学奇妙世界的乐园(图2)。正如这个网站的名字“探索博物馆”一样,该网站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对科学世界更多的探究欲望,提供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对自然与人文科学的认知观念。目前有园艺中的科学、声音中的科学、牛眼解剖、显微镜下的世界、生物的起源、宇宙探究及诺贝尔奖100年等栏目。
图2:探索博物馆网站首页
显微镜下的世界(图3)中可以作为初中生程度生物课程的延伸阅读,让学生观察生物图中最基本的单位细胞,发现生命的奥妙。从动植物的细胞构造差异,细胞的分裂,到水中的小生命,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图片、视频,而且影像放大倍数百余倍地超过绝大部分学校显微镜,相当清晰,视频则以12或24小时一幅画面的时逝方式拍摄而成,是另一大亮点。
在生物起源的“水中的小生物”里,配合水母与海藻的视频和图片,还延伸到植物的光合作用。网站中还以海胆细胞为例,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分裂会发生怎样的过程,并有讲解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课程,令学生大开眼界。
在声音的科学中(图4),有简单的感觉入门测验,让学生可以发现听力的奥秘。通过听声音判断敲打的物品种类等,并告诉学生为什么在洗澡时唱的歌特别动听。在线上展览中的dot mixer,人人都可以做个混音高手,通过改变网页中粉红、蓝色、绿色、棕色的点,改变声音的种类,并选择要将六个深浅不上的点,六个不同声音中哪几个拖到中央区,打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和谐声音;其他线上展览的小游戏也相当有趣,在网络上探索声音的奥妙。
图3:显微镜下的世界       图4:声音中的科学
例6:联合国世界粮食署(WFP)食物力量网站(http://www.food-force.com),最初来源于澳大利亚布利斯班市居民发起的援助食物募捐活动,现在主要是由为全球的WFP学校扶助计划募款。网站中教学设计和备课系统完善,提供的探究游戏设计独特,很有创意,既有教育意义,又很好玩,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习有关食物的问题。如何才能开展食物援助,通过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当今世界的现实,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建立“没有饥饿的世界”共同努力。
图5:食物力量网站首页
例7:历史侦探(http://www.pbs.org/opb/historydetectives/index.html)资料丰富、结构完整、更新迅速而准确(图6)。网站中提供了大量曾在电视里播出的调查研究录像以及调查档案里的个案资料等专业档案,供学生学习调查手法与技巧,如何运用这些数据与档案来开展历史研究,自己也成为漫游历史的福尔摩斯。网站中还有大量的视频与照片,让学生还可了解以往更多的历史侦探专家。
图6:历史侦探网站首页
3.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课程标准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的四大支柱中提出了“学会共同生活”的目标。全球有很多网站在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过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8,“AT&T虚拟教室:全球水质研究”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全球100多所学校之间的协作研究(图7)。“全球水质研究”计划是1999年“AT&T 网上虚拟教室”最新推出的一项活动计划,该项研究活动由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和AT&T亚太地区集团虚拟教室共同策划,由AT&T基金会提供赞助。“全球水质研究”的参与者必须在一年时间内收集来自不同地区的水质样本进行化验,然后利用网上的资料库进行整理和分析。
图7  项目主页
该活动为全球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教育和协作研究。所有设有互联网络的学校都可报名参与研究。该项协作研究活动的目标,一是通过本项活动为全球学校提供基于网络的跨文化协作学习和交流;二是通过全球水质研究让人们关注全球水的质量和环境问题。具体的项目科学目标如图8:
图8  项目科学目标
“全球水质研究”提供了四个网上活动专栏:1、水样测试;2、研究问题与探索要点;3、讨论;4、全球环境数据库。参与学校可以从这些栏目中获得资料数据、得到指导帮助、发布研究数据和报告或参与讨论。
该活动历时一年,从1999年9月到2000年9月,其具体日程如图9:
图9  项目协作日程
1999年9月1日开始网上报名,到9月23日报名学校约126所。10月12日公布参加网上虚拟教室全球水质研究的121所学校的名单。全球参与学校按季度取水样。学生测试水样的12个物理和化学参数,并将数据公布于虚拟教室全球水质研究网上季刊。同时刊登照片,并对他们的观察进行描述。他们的结果将与其它学校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究季节性的变化和其它方面的变化。通过网上数据的讨论和由此产生的问题,学生可以找到解决全球水质问题的办法。在最后一个季度,各所学校将提交一份在线报告,以总结他们的结果。总结报告的题目各校自选。参与学校将各自的数据和报告,放入该项目的网上 “数据与报告(Data & Reports)”专栏,以便进行交流,分享和比较各地的研究所得。同时在该专栏还可看到项目协调员的季度报告和2000年9月最终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将公布研究的所有的结果和发现。
在该项目的网上“论坛(Discussion forum)”专栏,研究者可以共同讨论和分析参与者提交的数据,并探讨解决全球水质问题和其它环境问题的办法与措施。
在整个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参与者可以查阅香港中文大学的数据库和全球环境数据库。
4.网络学习运营的新模式
其实,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探究性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的合作学习只是网站设计思路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作为网络学习的运营者来说,应该从以知识内容提供为主到以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与大学的学者、专门的科技机构或中小学老师合作,设置一些生活、科学方面的自主学习内容、探究学习课题,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网校运营者更要改变现在常见的“经营网上学校”的观念,要通过网络把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提供单个学校无法提供的优秀学习资源和师资、提供网络学习的物理和人文环境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与态度作为建立学习服务型网站的根本目的。纽约时报学习网是这方面非常成功的案例。
例9:纽约时报学习网(http://www.nytimes.com/learning/index.html)开通了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的三大频道,为不同角色的访问者提供不同的学习或教学资源(图10)。最具特色的是网站以纽约时报丰富的新闻资料为数据库,以学习、教育为设计出发点,虽然同样是新闻,但因网站设计意图的考虑,已成为教师的网络教室,学生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图书馆,与新闻从业人员交谈的讨论区,家长和孩子共看新闻的平台。
图10:纽约时报学习网首页
教师专区中包括:每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归档、新闻快照、深度报道、历史上的今天、字谜、校园在线、教育新闻、教育新闻报、教师资源、教室描述等。
每日教学计划:这里有全套教学方案。每个教学计划都会写明适用的年级、主题关键词、教学计划书概述、需要的教学时间、学习达成目标、教学资源等。同时提供教师学习单、教学活动规划(包括教学步骤)、参考网址、家庭作业、延伸讨论的问题、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应该学会的单词等。
教学计划归档:老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以关键字、主题(历史、经济、地理、艺术、数学、媒体研究、社会研究、科技等)、年级来搜索教学计划。
新闻快照: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纽约时报中挑出具新闻价值或有意思的照片,并以记者常用的5W1H:Who、What、Where、When、Why、How对学生提问,引发深度思考(图11)。
还有针对某一主题的深度报道、字谜、教学参考(包括5W问题的答案及相关网址)等可下载打印,让老师可直接在课堂发给学生使用。
还向老师提供如何延续本教学活动的建议,如在班上开一个新闻快照讨论板,让每个学生选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新闻照片设计题目进行自问自答。
学生专区中包括:新闻汇总、今日新闻测试、每日一词、每日问题、网络探索、科学问答、与编辑谈天、向记者提问、网站导航
每日一词:单词解释是由Merriam-Websiter提供,网站提供这个单词最近出现的一篇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单词的用法。
向记者提问:由关注不同领域的记者分别值班,接受学生的提问。学生经常爱讨教的就是为什么想当记者之类的话题。
家长专区包括亲子对话、家庭电影参谋、假期捐献计划、讨论话题
亲子对话:提供家长与孩子聊天的新闻话题。从一星期的纽约时报上选取有新闻价值的主题及文章供家长思考,成为亲子对话的开端(图12)。
家庭电影参谋:提供电影剧情、演员简介、初步对电影的暴力、性、语言进行分级,建议适合观看年龄层,及相关评论的链接。旨在帮助家长、孩子决定是否适宜观看该电影。
图11:“教师专区”中的新闻快照    图12:“家长专区”中的亲子对话
三、小结
综上所述,网校应该在继承现有服务模式中优秀成分的基础上,紧跟新课程培养“以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理念,从教学资源的内容、资源的呈现方式、教学平台的服务功能几方面逐步向“为学生的全程学习服务”、“为学生的探究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服务”的方向上发展。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协作、探究和实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全程(即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题、分析、制定计划、收集数据、交流讨论、汇报、评价等)中充分有效地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有效学习、高效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服务理念上不要强化知识的传递,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和累积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成为意义建构的主体。让学生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在强调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备终身学习、与人协作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人才更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全新的人才观。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网校,往何处去?-网校的危机与转型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10)下
[2]余胜泉.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DB/OL]http://www.etc.edu.cn/blog/ysqetc/archives/002925.html,2005-12-02
[3]余胜泉、何克抗,《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6日第二版,《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征文
[4]桑新民.“网校”远程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畅想[DB/OL]http://www.etc.edu.cn/articledigest5/fansi.htm,2005-12-02
[5]陈华芳,郝琳琳.中小学网校:是重复还是互补?[J]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30日
[6]戴晓东.基础教育网校的发展方向[DB/OL],http://www.online-edu.org/html/application/school/20050523/2,4165,0.html,2005-12-02
[7]陈映慈、黄子伦、林静宜等.全球好网精选系列文章[J]阶梯杂志,2005(1、9、10、11)
原文刊于《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