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主导未来中国经济?【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58:15
在2003年的年底,有一种深沉的担忧,笼罩着2002年底还兴高采烈的中国企业界。这些担忧,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举办200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像冲击波一般一次一次一再强烈冲击着我们。
刘永行滔滔不绝讲述了他早在5、6年前就开始筹划进军铝业的未来战略之后,有些英雄气短:我们能在这个领域建立起世界级行业竞争标准,做过跨国企业,为什么不能放手让我们民企做?。春兰陶建幸讲他“第二台阶”设想,“不能再做那些核心技术和部件掌握在人家手中的   ‘壳企业’了!”“轿车业看不懂,搞了那么多年,都合资,而且是一家和多家合资,搞到现在连自己的品牌也没了,变成‘世界上最复杂的贴牌工厂’!”
宁高宁也说起:全靠引进外资,20年后中国人可能全变成打工仔了,珠江三角洲很多城市很畸形,东莞“五星酒店加世界级厂房加打工仔”,没有文化,没有生活,没有消费。少帅魏新自己谈起了他给国家领导人的一份关于3G的报告:过去十几年许多产业出现了同样的怪圈,从彩电、冰箱、VCD、DVD、PC、笔记本电脑、手机、基站到汽车,国内企业全是在没有核心技术和专利的情况下为跨国公司打辛苦工,规模迅速做大,毛利迅速降低,“以市场换技术”已告失败。
在企业界极具影响的张维迎教授首先挑起话题:“在欢迎巨大外资的同时,中国所有的民营企业家应该有一丝悲哀,因为捆住了私人企业的手脚才使得外资大规模进入。未来中国市场的情况将是怎样?我个人不是非常乐观。我们看中国经济主体的时候,发现真正主导中国经济主体的不是中国的企业,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
张宏伟要讲什么,大家其实都有预料—即便不是张维迎挑起话头,他也会讲零售及其它领域对外资的过度开放,讲国内零售企业在扩张上遇到的“非国民待遇”,讲零售业被外资垄断后的危险。从去年冬天起,他几乎在所有的场合都要讲这个对他来说性命攸关的问题。可惜,效果似乎并不怎么明显。
2003年以来巴西爆发了一场有关外资的争论。一批巴西银行家、企业家和政治家,反对外资对圣保罗州银行的控股。他们提出警告,巴西的经济可能很快被“非民族化”,完全被外资所控制,巴西的经济主权将丧失。 巴西商界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经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大规模的对外资开放,巴西现在的汽车工业、信息、机械制造、橡胶塑料、电信、食品、医药、家电等行业已被外资控制。巴西前100家大公司中,外资已占近半。巴西15大银行中外资已占40%。
中国经济即将进入下一个20年黄金战略机遇期。此时,国内企业突然意识到,如果它们仍然被捆着手脚在自己的国家得不到国民待遇,而跨国公司却在全世界最开放最优惠的政策下大举进入垄断领域,这样的“不公平”竞争再持续20年,岂不就重蹈了拉美的覆辙,在自己国家也变成了边缘化的配角的“中小企业”? “中国企业巨头开始要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此时它们最担心的是垄断势力与跨国公司的合谋。”王巍的分析,道出了企业界担忧背后的真正动因。的确,从地方政府到有些宏观管理部门,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既不相信国有企业能搞好,也不信任民企能做大,于是为了GDP增长,争相引进外资,过度引进超前开放,甚至是“外资崇拜”(王巍语)。
直接投资虽然促进了拉美的经济繁荣,但掌握着拉美经济命脉的跨国公司每年都要把大量的利润汇回母国,造成了经济剩余的大量转移,出现了“增长而不发展”的奇怪现象。这种由外资进入引发的国际经济的交换中,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只是其劳动力参与了国际资本循环,而没有或很少有先进技术的沉淀。在技术方面,发展中国家至多搞一些配套与维护。长此以往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的技术开发,特别是自主开发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