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54:32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2007-2-3 15:30:00远古幽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案前那本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已经被翻了好多遍,书里落白的角隅间,被信手胡乱涂鸦潦草的字占据着。书断断续续地读着,感叹思绪亦时时绵绵地涌来。梁公国学之渊博,用字之点睛,对李文忠之客观评价,都令人叹服!看着书角字间随手注解的文字,遂起一念头:将其梳理成文。一则使自己明晓许多文字词语之典,二则亦是读书札记,为自己留下读书之游笔。
梁启超国学建树颇高,领悟其所书之精彩,叹止其渊博之才华,因此将其文中诸多文字词语摭拾采撷,尽自己有限之力,查典引经,将其宗义昭于世人。里面有些是读书时产生的联想,虽然有些脱离主题,可是既然是杂谈,难免搀杂其他,但宗旨未变,基本围绕文字典故的主题在走,当然其中亦夹掺着对李鸿章和当时满清的一些议论,基本是读书札记一类的东西,有些信手涂在书空白之处,有些是随手纸上乱画,也有些是整理时候添上,虽然显得凌乱无序,又有断断续续之嫌,但是予的读书的一点心得,是实在的。将之整理成文,到也是了却自己对读梁启超《李鸿章传》书的一番心意和诚意,读书的乐趣就在这其中。
此文两条主线相互交织,一个是观止梁启超公的国学之识,对之所用典用字之注解,当然由于自己绠短汲深,要做到侔色揣称,尚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条主线是杂说议论梁公所著《李鸿章传》李文忠公,经纬交织,黼黻其中。李鸿章,虽然略知一二,然对其面目之认识仍只是冰山一角,庐山一隅,所以文中的观点基本是梁公的观点,假现在语言描述之,虽也参杂点个人的观点议论,然由于知之甚少,不敢妄为,亦勿敢将其言更辙为己语。文有杂乱之感,由于梁公评价时所用典用字之点眼之妙,又恰逢李鸿章人生仕途经典转折之时,不得已采用既解释其字其意亦随手将其对事例加以描述。这是拙文之衅,敬请看客明了文中之瑕疵。
(一)
书之开章,梁启超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客观求实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梁启超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作者并没有将当时的许多责任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待李鸿章。梁启超在文中客观地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
综观李鸿章,得益于淮军失意于淮军。咸丰、同治间,受曾国藩之托,回乡建立有别于八旗而效仿湘军的淮军,作为李鸿章得意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由此为李鸿章奠定了其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涯。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淮军在朝鲜的失败,在东北的望风披靡,以及所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亦属淮系)在黄海大黄沟的战败,在威海的全军覆没,使得李鸿章的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的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此溃崩瓦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开始走向末路。
其二,滥觞于外交亦身败于外交。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进行传教,而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固有保守守旧的思维,使得这些冲突变得尖锐复杂,由于满清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官僚保守自大无知,对西方的文化以及政体了解甚少。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外交事物的处理上,满清政府官僚自以为是的处理方式,往往引发了许多冲突,综观从鸦片战争的外交事物的处理,清朝庭官僚多不熟谙外交为何物。
同治九年(1871年),天津教案爆发。身为直隶总督的曾国藩接案处理此事。然而,处理的结果让法方和国人皆不满意,李鸿章奉旨接任曾文正的直隶总督。梁启超评述道:
“是为李鸿章当外交冲要之滥觞,使同治九年八月也。”
这里的滥觞lànshāng,是漂浮的酒杯,比喻事情的开始。这里附带解释一下滥觞的来历。古时候三月三在弯曲的水流边放置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祓除不吉利的一种民俗,这种活动也叫做“曲水流觞”。
因为有在上海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李鸿章在天津教案的处理上有了个双方满意的结果,从此李鸿章善于外交的解决纠纷的声誉大起,从此以后三十年大清国的重要外交国事基本受其操纵。
但是随着甲午战争的失利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清政府都任命当时最善外交的李鸿章出面解决,虽然签署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确保大清江山的暂时稳定,但是屈辱的协议使得大清帝国割地赔偿而颜面皆失,作为议和大臣的李鸿章自然难以逃脱国人的责难以及历史给他的垢耻。
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沙皇俄国与大清的条约还没有谈妥(此协约为李鸿章出访俄国根承慈禧太后默许,为抗衡日本出卖东三省的权利求得沙俄的保护而与俄国的达成的秘密协议,),俄国公使还到李鸿章的病榻前,逼请李鸿章签署画押《中俄秘约》。如此的外交结局,不得不叫人感叹“成也萧何,败亦萧何”
(二)
《李鸿章传》完成于李鸿章薨(hōng)后不久的光绪27年(公元1901年)年底。传记通篇文言,书中用字之渊博,不禁让人为之叹止。读此书,大开眼界,品嚼梁公的大家风范,厚实之国学,使人获益匪浅。书中的生僻字句,一一加以注解查证,并加以点画,晓其本意和引申,汲水溯源,其中之乐,融融于丙戌冬寒岁末予之心怀。在这暂不去评价书中的李鸿章,更多地谈谈书中给人留下深刻影响的许多文字和成语典故。
譬如比喻兄弟之争,团体内部的矛盾斗争,就可以用“兄弟阋墙”或“阋墙谇帚”来形容。发生流血的国家内部的纷争如满清与太平天国,以及国共两党的斗争就可以用“兄弟阋墙,盬弟之脑”八个字来表述。
查典引经知,阋xì,会意字。本义是不和、争吵,《说文》:“阋,恒讼也。”从字的结构上看阋字就是門内的儿童,而斗的古繁体又为門(斗);而兒,古曰:善讼者,就是经常争吵打闹的人。从字的结构以及“門”和“兒”的意思,阋的本意我们就基本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
“兄弟阋墙”比喻是内部争斗的意思,《诗•小雅•常棣》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这恐怕就是现在我们常常说的“兄弟虽然在内不和,但有外辱时候一致对外”最早的说法了。其实在过去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早已见证了西方列强的这种事例,十九世纪,西方列强间英法、法德、德俄、法奥、日俄之间矛盾重重,但是在对待中国抗击西方列强的义和团的运动中,将自己内部的纷争撂下,一致联合起来,组成了八国联军进驻中国,使中国蒙受庚子赔款的耻辱。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也是这种“兄弟阋于墙”的又一个例子。使得每一个到过圆明园的人,见到遗迹都会感到一种揪心的痛苦和绵绵而来的羞辱。
“盬弟之脑”,是比喻内部斗争激烈的意思。“盬”音gǔ,这里是吸饮的意思。《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曰“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已而盬其脑,是以惧。”。春秋时,晋文公与楚成王争霸中原,相互战争不断,一天晋文公梦见自己与楚成王搏打,楚成王伏压在自己的身上吸饮自己的脑浆。后来“盬弟之脑”逐渐被使用,并引申出现在的这个意思了。
说到“盬”,随便提一个字歠(chuò),《说文》里“歠,饮也。”,而《广韵》里“歠,大饮。”也就是喝、饮的意思,与“盬”字有一点区别,有个成语叫“歠菽饮水”,字面意思是“喝豆粥(浆)饮白水”,其比喻意是“生活清苦”的意思。
(三)
我们在外出旅游观览古村落和一些古祠堂建筑的时候,常常在古建筑外面看见矗立的两根高高的秆子,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这才知道这叫阀阅,当然书里引用的“阀阅”是“有权势的仕宦人家”的意思。字典里“阀阅”是指有功勋官宦豪门世家,其实这是从“阀阅”的本意引申而来的意思,一般后来书里经常使用的“阀阅”,基本都是引申的意思。阀阅也可以写成“伐阅”,阀是“功劳,功绩”,阅是“阅历、资历”的意思,连载一起阀阅的意思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的,由此而来引申意思我们也就可以明白了。
古《玉篇》有“在左曰阀,在右曰阅。”,阀阅的本意是出仕人家为表诉自己的功名状,而矗立在宅门外的悬挂功名状的柱子。左边的柱子叫阀,右边的柱子称为阅,古代崇右为大,一般文功状悬挂于阅,而武功状则悬挂于阀。家族有人中文举时,悬告示于阀,出武举时,悬告示于阅。
曩nǎng,是阅读《李鸿章传》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字,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生僻的字。《尔雅》:“曩,久也。”,本义是以往,过去的意思。现学现买,在墨子读悟的文言中,就用上了这个字。只有读书学习,才能掌握和了解更多的我们先人创造的优秀隽永的文字。
除了曩,还有几个,如嗾sǒu,颟顸mānhān,龂龂yín yín置辩等
嗾的本意是:使唤狗,发出使狗咬人的声音,我们经常使用的“嗾使”就是这个“嗾”,与“嗾使”意思相同的一个经常使用的是“唆使”,一般用贬义词多用“唆使”,而单独的“嗾”贬义和中性的为多。
颟顸的意思是,糊涂、不明事理,漫不经心、马虎,一般多用来形容官员和办事的态度行为,例如《官场现形记》“信上隐隐间责他办事颟顸,帮着上司,不替百姓伸冤。”。
龂龂置辩。龂,同“龈”,本意牙根肉。龈龈是争辩、欢笑的样子,这里的龂龂置辩是争论辩解的意思,经常用龈齶(牙床和腭)来比喻事物的根底。
(四)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就时人议论李鸿章是权臣,而论溯历史上的权臣事迹。梁公曰:“溯夫春秋战国之间,鲁国三桓,晋国六卿,齐之陈田,为千古权臣之巨魁。”,并将历史上的权臣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为“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表,俯仰顾盼,则天命可移,而犹鞠躬狼狈,无有诲心,是以归公儒术之效,斯固然矣。然亦贵族柄权之风衰,故非贵族不敢有异志也。”,如张奂、皇甫规等。第二类则“窃大位,以武功而为权臣者”,如曹操、司马懿、桓温、刘浴、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高欢、宇文泰等。第三类“起于布衣,无所凭籍,而以才学结主知,委政受成,得行其志,举国听命,权倾一时”,如霍光、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等,第四类“巧言令色,献媚人生,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的秦赵高,汉十常侍,唐李林甫,宋蔡京秦桧、明刘瑾、魏忠贤等。
虽然梁公的归类可谓有一定道理,可泱泱几千年人物之““穿窬斗筲,无足比数”,权臣的归纳恐种类还可以更多,因为这些权臣固然有他们共有的特性,然而又其各自不同之特性,使其行迹各显斑斓。移汉祚建新朝的王莽,依附皇家外戚的田蚡、邓骘、窦宪、冀梁等之流亦都有别于上述四类,引三国英雄辈出的董卓则更是另一类的权臣了。
鲁国三桓、晋国六卿、齐之陈田,权臣当道,韩赵魏三分姬晋,而田齐取代齐姜,权臣弱则当政一时,强则立国传后。粉饰自己的用所谓的禅让来表征自己的道德正统,如王莽、魏文帝、晋武帝等,不善于装饰的则迫不及待地则弑君夺位,颐指江山,如北齐、北周、隋等朝代。
权臣中,人们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曹操了,而能贯穿着权臣风格并能延续其精髓的则莫过于司马懿父子。由“司马师之心,路人皆知。”演绎出另一个有趣的成语“司马家风”。(“司马家风”又叫“典午家风”,蔡东藩在《两晋演义》中对“司马家风“和”典午家风“的解释,“午肖马,典者司也,故旧称司马为典午”,所以两个成语是相同的意思,只是“典午家风”是从“司马家风”延续而来的。),司马家风的另一个变种的成语是“典午家风”,而“典午家风”的继承却并非是谙知此道的汉人,而是鲜卑化的汉人高欢以及鲜卑族的宇文泰之后人。
李鸿章虽三十年于高位、权倾一时,然而却没有到成为权臣的地步,一则虽然权重,但并非手握重权的军纪处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也就是说虽然李鸿章权重,可是并非是清廷重权在手之重臣。为此梁启超在辨解李鸿章为什么不是近世中国之权臣时,有段文言非常精彩。这段文字基本上勾画出了李鸿章这位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直隶总督、肃毅伯大学士的基本面貌。
“论者动曰:李鸿章进世中国之权臣也。吾未知论者所谓权臣,其界说如何。虽然,若以李鸿章比汉之霍光、曹操、明之张居正,与夫进世欧美日本所谓立宪君主国之大臣,则其权固有迥不相侔者。…以视古代中国权臣,专擅威福,挟持人主,天下侧目,危及社稷,而鸿章乃匪弓蹇蹇(jiǎnjiǎn),无所觊觎(jìyú),斯亦可谓纯臣也矣。…而鸿章乃委靡因循,畏首畏尾,无所成就,斯亦可谓庸臣矣。…。”
“界说”是定义的意思,“侔”是等同、齐等、相等的意思,蹇蹇(则是忠正耿直的样子,在这里梁启超既否定世人对李鸿章的“权臣”的议论,也肯定了李鸿章弓身求实的为政风格,同时也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地认为李鸿章并没有根本剔除满清王朝的弊端,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满清腐败保守没落的政治格局。当然,过多地强求李鸿章是难为他了,作为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政治背景,又有何人能挽救飘摇之中的大清帝国?大清帝国的灭亡既是一个朝代消失的历史使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粱公在李鸿章薨殁后,感叹到:“现在政府失一李鸿章,如虎之丧其伥,瞽(gǔ)之失其相…”,对满清失去一个能从长远角度看待世界并能与西方进行外交辞令周旋的李鸿章表示了极大的惋惜。粱公所说的“虎伥”到是常见,字意自然不难解,而“瞽相”两字,则鲜少使用。“瞽”的解释“无目曰瞽”,就是盲人,相是引导盲人行走的人。梁公如此描述李鸿章,可见当时飘摇动荡的大清对李鸿章的依赖。我们可用“瞽相相依”来表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赖关系,但与强调两者相互依赖关系的成语“唇齿相依”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李鸿章发迹于太平天国,借着剿灭捻军的东风,趁着曾国蕃外交的失意,而一蹴而就直隶总督,进而迁就五口通商大臣,依其外交的能力而成为北洋通商大臣,在清末经历三个皇帝,在政坛上风云四十余年而不倒,虽不是内阁军机大臣,但对朝政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李鸿章得意起于外交,但也羞辱殁于外交,而后者,百年后的今天国人提及大陆台湾问题时无不与之相关,李文忠于黄泉之下了望人间,恐怕其也难以瞑目,满清的失误,所有丧权辱国之羞辱,几乎都压在李鸿章的肩上,为此梁启超也为李鸿章而鸣不平。如此多的灾难,并非一个人能担当的起,而位于旋涡之中的李鸿章自然也就难逃历史和后人对他的垢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