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元年”你做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47:03
“低碳元年”你做什么
2010-03-31 14:15:04 来自:互联网
“低碳”一词在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后成为热络的名词。“低碳”是新概念,但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社会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在“低碳”的大背景下,普通人需要做什么?企业需要做什么?政府需要如何政策引导和扶持?这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今天你“低碳”了吗
现如今,在办公室,在商店里,在大街上,你经常会听到人们关于“低碳”的议论。我们所关心的则是:今天你“低碳”了吗?如果你没有“低碳”,那你就OUT(落伍)了。
“低碳”,这个两年前才进入中国人视线的舶来词,自去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开始高频率出现,在今年两会上更是相当“走红”,今年也被人称为“低碳元年”。全世界对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重视,以及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导向,都使得“低碳”概念越来越火。
如果打开搜索引擎搜索“低碳”一词,就会发现一个庞大的搜索结果,在网络中,这已经是个烫手的热词,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低碳”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
那什么是低碳生活呢?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积极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从注意节电、节油、节气等点滴做起。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低碳生活应该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标杆。
“低碳达人”这样生活
长期以来,家住省会中华大街小区的张华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日记上记录下每日的“流水账”,比如购买了多少钱的衣服,看电视和上网多长时间,购买了什么蔬菜、多少钱等等。
自从“低碳”一词开始流行后,她在互联网上搜索出了碳排量的计算方法。对照自己的“流水账”,她把自己每日的碳排量计算后发现,原来每天的生活可以排放这么多的二氧化碳,每天的衣食住行都不可避免地对生存的环境产生着污染。
这种计算让她更加注意自己的衣食住行,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过一种“低碳生活”。比如,她把家里所有的灯泡换成了节能灯泡,购买蔬菜时不用一次性塑料袋,代之一个无纺布的布包。一些小衣服尽量用手洗,不用洗衣机等等。
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节俭和节能减排的方式工作和生活,在此后的日子,张华经常在QQ群和网络论坛“晒”一些低碳小窍门,和网友分享一些新发现的节能方法。
事实上,“低碳一族”也正成为一种时尚。每天少开一会儿电脑,少吃肉食多吃素,出行多乘公交车,使用环保购物袋、废物再利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活方式,正受到众多城市居民的推崇。
你不妨计算一下自己的每日“碳排量”: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电度数乘以0.785。也就是说,你用了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出行时,如果开小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数乘以2.7;家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天然气使用度数乘以0.19;家用自来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自来水使用度数乘以0.91……
在互联网上,一批批自命为“低碳达人”的网友纷纷“晒”自己的生活方式。诸如:坚持爬楼梯,尽量少用电梯;选择合脚休闲鞋、自行车及公共交通工具;多吃素,少吃肉; 应用节能型电器等等不一而足。
“低碳经济”是趋势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兼顾经济发展和环保间的关系,是必要且迫在眉睫的。所以,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大势所趋。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还涉及在新能源和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以一座城市为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
今年,作为有96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石家庄市首次以政府名义加入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一小时”活动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与我市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智慧”的滹沱新区定位,以及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愿景非常契合。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围绕“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作文章。
建设低碳城市是发展方向,这同样是一个尚无先例可循的新鲜事物,更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关方面进行充分论证,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扎扎实实推进。就整个城市而言,重在营造适合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成长的制度土壤。诸如一些城市已经在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如武汉建设免费自行车站点,投放免费自行车。
“低碳地产”离我们有多远
普遍的共识是,要打造低碳城市、低碳生活,首先就要从低碳地产着手。因为,在全社会排放总量当中,有至少30%以上是来自于建筑业和地产。
房地产行业实施减碳行动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和生活成本,在房地产业采用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及绿色建材产品,还将拉动上游绿色生产和下游的绿色消费。所谓低碳建筑,现在普遍的理解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省会石家庄,一些房地产商也打出了类似“低碳”、“节能”和“绿色”等概念。如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节能材料的运用等等。如某在建的商业项目称:采用高科技环保防腐蚀外墙漆材料,喷涂式施工工艺、垃圾处理系统、中水、雨水收集系统。另一开发商宣称:“我们一直着力开发‘低碳环保建筑’,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发节能、无污染、少浪费、高使用率的新产品……”云云。
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低碳建筑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并不是地产市场的主流。有的开发商只是借“低碳”搞噱头。“种了几棵树就是绿色环保了,挖了一条沟就是湿地了,建了一个大超市就是CBD了!”成为一种真实的嘲讽。但是,至少社会在地产业方面正在营造“低碳”的发展氛围。毫无疑问的是:低碳房产走向产业化,显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低碳时代”的“碳约束”
“低碳时代”,还将是一个碳约束的时代。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冯琦说:“所谓‘碳约束’,是指排放主体要为自己的碳排放买单。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是如此。它同时会孕育与推动新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包括太阳能、风电生物燃料等新能源产业、节能服务、技术研发等节能行业等”。目前,“碳约束”已逐步给能源以及能源密集型产业带来冲击,使得石油、煤炭、钢铁、水泥等这些行业产生的产品相应提高。人们会转而选择那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产品,如节能建筑、新能源汽车等。
发展“低碳经济”还需从提倡“低碳生活”开始。“碳”与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低碳生活”首先提倡一种环保意识:在做事时,多想想这样可以少排些碳吗?那样做会不会给地球造成更大的负担?而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有专家说: “整天开着大排量车、住着大房子的人,应该为减碳做更多的事。低碳生活,特别需要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作出示范。”
让我们一起开始低碳生活吧,一是为了我们的地球,二是为了我们的城市,三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能做什么呢?大家可以试试,只要用心去做。
延伸阅读
在气候压力日趋加大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开展低碳城市建设、全面实现低碳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识。然而,不少人对实现低碳生活还普遍存有疑惑,亟待各方努力,共同破解。
低碳生活需破解三大困惑
困惑一:
“低碳”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吗
实现低碳生活是不是意味着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一些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从节约资源能源、环保以及减少碳排放等角度看,实现低碳生活不仅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但从低碳生活的要求看,可能会降低人们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比如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希望通过购买汽车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车来改善自己的出行条件,希望购买较大的住房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这些显然与低碳生活格格不入。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王宪恩等专家则认为,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保持或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说,低碳生活不是一个落后的生活模式,搞低碳经济并不一定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可以采取低碳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城市中可以利用中水浇灌绿地,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的燃料,利用污水源、浅层水源、深层高温地下水源、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解决建筑的供热等。
困惑二:
普通人是否“心有余而力不足”
低碳生活离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太过遥远,普通市民是否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呢?一些市民受访时认为,低碳生活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对他们来说犹如“遥不可及”的梦想,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距离太远;也有市民认为,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市民自身力量难以实现,与其这样,还不如按日常的生活方式“得过且过”。
一些专家接受采访时认为,城市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在短时期内确实难以改变。在这种惯性生活模式下,推行低碳生活也可能会带来不便。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市民拒绝低碳生活的理由,只要人们从细节入手,有改变的决心和愿望,低碳生活完全可以实现。
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春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罗星碧说,在阻止全球变暖的行动中,不仅政府、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减少个人碳足迹,在生活中培养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潮流,更是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几项小建议,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衣服自然晾干,可以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等等。
困惑三:
相关部门能否当“甩手掌柜”
低碳生活是城市居民自己的事,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否当“甩手掌柜”?采访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城市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在谈及低碳生活时认为,低碳生活主要集中于市民的生活领域,是城市居民自己的事,主要靠市民自己转变观念、加以践行,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方面无权干涉,另一方面对市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甚感乏力。
专家则认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仅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更是百姓生活的服务者。低碳生活不仅仅是市民的自觉行为,也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营造一个低碳生活环境。比如建设低碳小区、扶持垃圾回收利用等“静脉”产业,以及给予自觉实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市民一定的奖励等,这都对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些市民也反映,希望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实现低碳生活的信息服务,通过出台一些政策对他们的生活行为进行一些引导。太原、保定等城市通过制订实施涉及各个行业的绿色标准、印发低碳生活手册等方式,有效引导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这些城市的成功实践也证明,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实现低碳生活过程中,不仅不能当“甩手掌柜”,还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整个工作的有效开展。
胡东/文
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
低碳生活怎样过呢?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就可以做得很好。
冰箱
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6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食品之间、食品与冰箱之间应留有约10毫米以上的空隙。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在冷冻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
空调
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
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空调开启后马上开电风扇。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洗衣机
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挡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挡其实比弱挡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钟计算,脱水率可达 55%。一般脱水不超过3分钟。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微波炉
较干的食品加水后搅拌均匀,加热前用保鲜膜覆盖或者包好,或使用有盖的耐热的玻璃器皿加热。每次加热或烹调的食品以不超过0.5千克为宜,最好切成小块,量多时应分时段加热,中间加以搅拌。尽可能使用“高火”。为减少解冻食品时开关微波炉的次数,可预先将食品从冰箱冷冻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冻,并充分利用冷冻食品中的“冷能”。
电脑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对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
燃气
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调时间短,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不宜让火超出锅底,以免浪费燃气。夏季气温高,烧开水前先不加盖,让比空气温度低的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等自然升温至空气温度时再加盖烧水,可省燃气。烧煮前,先擦干锅外的水滴,能够煮的食物尽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饪,不易煮烂的食品用高压锅或无油烟不锈钢锅烧煮、加热熟食用微波炉等等方法,也都有助于节省燃气。
驾车
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高速莫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粮农组织:畜牧业比汽车产生更多温室气体。请素食,为减缓全球变暖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