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益:29岁步入仕途开始积累人脉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42:18
2008年07月10日 17:56人民网【大中小】 【打印】

王益在证监会副主席一职上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这5年却足以把他的前半生“串联”起来。他从29岁步入仕途以来开始积累的人脉资源,以及他在短暂的生意场上结识的朋友,都通过这个关键职位编织成了一个能量场。即使在王益1999年离任后,这个“场”对证券市场仍然保持着隐秘而巨大的“影响力”,并且,它显然失控了。
为官还是为商,王益的选择
1992年,王益和中国证券市场都面临着一个选择。当年轰动一时的深圳“8·10”集体舞弊事件,让中国最早一批股民的信心受到沉重打击,之后的4天,两地股市大跌,上证指数的跌幅高达45%。身处岔路口的中国股市做出的选择,是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专门的证券管理机构。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兼任主任。
1992年10月,被调至这个新成立的国务院证券委办公室担任副主任的王益面临的选择,则是关于自身前途。“此时的国务院证券委是个虚设的机构,并无实权,主要任务是协调重大政策和各部委的关系,然后联络10个部委的‘一把手’做委员或者副主任,并无具体的办事部门。”接近王益的知情人士说,“王益这段时间一直很困惑,继续留在这个部门,享受一个副局级官员的待遇,还是下海经商?”
其实,这不是王益一个人的困惑。这一年,在政府中层或低层官员中出现了一个下海经商热,后来他们管自己叫“92派”。当时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宏观经济研究、在同年5月下海成立“嘉德拍卖”的陈东升是这个有着特殊含义名词的发明者。据当时一份报纸的统计,1992年全国至少有10万名党政干部下海经商,其中最知名的,是时任北京市旅游局局长的薄熙成,他于7月辞职,创办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
王益是“92派”成员之一,他经过接近一年时间权衡的结果,是选择下海。他在政府的资源帮助下迅速获得了“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理事”的头衔。“1993年,公职在身的王益,加入到了海南淘金的热潮中。”这名知情人说,“不幸的是,王益夫妻二人赶上了海南开发的末班车,1992年底,1993年初,他们杀到海南,不到一年时间,1994年海南的房地产热就基本见顶了。”连像万通母公司海南万通这样更早涉足地产开发的企业都身陷危机,更不用说王益这样的后来者了。
因为实体经济受挫,王益打造自己的资本系、最终实现上市的梦想也随之破灭。“王益因为在证券办工作的环境,对于资本市场还是很敏感的,他下海的真正动机,是在资本市场上大施拳脚。所以,从一开始,王益和他的妻子王昭明就努力构造一个复杂的交叉持股的资本系。”知情人说,“王益1993年底创办北京百峰新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由王昭明的海南海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控股,北京百峰又先后参股了云南宝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组建青岛新益城市信用社。没想到,海南宏观形势的恶化,终止了这个尚在雏形中的资本帝国。”
生意上的失利让王益反思自己的选择。“王益从毕业后工作就在机关任职,说实话,经过这次换位思考,他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应生意场,办事求人的滋味很不好受,那两年多的从商经历让他疲惫不已。”国家开发银行一名接近王益的知情人说,“这让他下决心要重回仕途。”“1994年9月,处于生意全面危机时刻的王益,居然选择报考西南财经大学在职经济学博士,也是他这个决心的一个佐证。1997年,王益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为《上市公司运行机制研究》。”
1993年6月,国务院决定将证券委办公室设在证监会。自此,证券委和证监会的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等初步实现一体化,两年后,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机构编制方案》,确定证监会为国务院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这次机构调整为王益重返证监会提供了机会。而王益远远没有想到的是,证监会的权力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
证监会官员后来也不断地分化,一些又陆续下海了,另一些则留在了这个部门,比如王益。下海的,包括王益担任证监会副主席时的秘书、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曾任证监会法律部主任、证监会杭州特派办主任、党委书记、证监会稽查一局局长的太平洋证券总经理王超等。
“成了运动员的裁判,不能说他们一定都有问题,但这对于行政色彩浓厚的中国式监管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隐患。”一名业内人士说,“他们和身处监管部门的王益编织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 今日推荐更多精彩
⊕ 图片报道

12大贪官如何藏娇金屋

死于非命的中国亿万富翁

加息是治通胀不二选择吗

国务院参事:房产商操控舆论逼宫政府
应该说,房地产界十分重视舆论的营造,也十分重视市场炒作。他们不仅自己赤膊上阵,而且还“豢养”有一批“御用文人”,或通过“重金”让一些专家和媒体为其制造舆论。[详细]
⊕ 财经热点
·海外机构放弃豪赌央行升息 此前曾连续四次押准·人生如梦 那些死于非命的中国亿万富翁(图)
·官方消息人士透露6月CPI涨7.1% 加息预期减弱
·房价涨皆因炒作 市民欲上书深圳市长抗议救市
⊕ 海外看中国
·美媒:财富增加 中国人的腰围全球增长最快
·德媒:中国不缺粮 物价有下降的趋势
·美报:中国员工态度明显改变 不再只看重钱
·《华尔街日报》再度栽赃中国
⊕ 凤凰独家评
·专家:莫用房价下跌“绑架”紧缩政策
·钱启敏:市场仅超跌反弹 奥运行情应在8月
·专家解读:中小企业困局引起高层关注
·大摩“摩笛”再吹却失灵 中资航空股不跌反升
<< 前一页123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