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美展开的高空电子战 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04:39

40年前,中美展开的高空电子战
2009-11-13
美机更新设备骗雷达 我军“研究残骸”变战法
自从1959年10月,台湾空军一架RB-57D高空侦察机被解放军导弹二营击落后,美蒋集团对中国大陆纵深的高空侦察暂停了两年零3个月。此后,美国隐约觉察到中国正在西北大漠深处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和远程导弹。从1962年起,美国中情局指挥台湾空军驾驶U2高空侦察机窜入大陆,于是,在一场场防空战斗中,中美之间展开了不为人知的高空电子攻防战。
导弹游击战打下第一架U2
U2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空战略侦察机,它起初是美国为搜集苏联战略情报而设计的。据说,美国那个时候90%的苏联战略情报都是靠U2高空拍照得来的。1960年11月,装备U2C高空侦察机的台湾“黑猫中队”登场了。
1962年1月13日,台湾空军飞行员陈怀首次驾驶U2对大陆进行了侦察。继陈怀之后,“黑猫中队”频繁侵入大陆纵深,目标非常明显,就是大陆西北的战略武器研制基地。U2得到的大量情报使美国确认,在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的确在独立开展核武器和远程导弹的研发。
对于解放军空军而言,消灭U2,保卫我尖端战略武器研发基地的安全就成了首要任务。1960年7月,中苏决裂,苏联终止了合同,不再向中国提供萨姆 -2型防空导弹,在导弹部队规模和导弹数量有限的情况下,1962年6月,空军大胆地向军委请示并得到批准,突破地空导弹部队只能固守一地的框框,从保卫北京的导弹营中抽调出一部分来开展导弹游击战,在U2飞机的航线上机动设伏歼灭敌机。
用这种地空导弹游击战,导弹二营于当年9月9日在江西打下了陈怀驾驶的U2飞机。这架被打下来的U2残骸稍微完整些,国防部六院的研究人员在其中发现了被打碎的电子侦察设备,后来曾担任四机部部长的国防电子工业老领导王诤听说后如获至宝,立刻要求国防科委某研究所将其复原。复原后发现,我军多种雷达的波长和频率都被其记录下来,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技术处的年轻上尉田在津还听出萨姆-2导弹制导天线雷达的扫描频率信号也被记录在内。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此后,地空导弹和U2之间的一场电子战较量正式开始了。
成功对抗U2的电子战设备
1963年,半年之内,3个架次的U2飞机在我地空导弹部队设准了埋伏地点的情况下,靠飞“8”字、“U”字、“S”字几度逃出火力网。据此,我空军判断,U2装上了可以发现萨姆-2导弹的设备。在还无法了解这一新设备时,空军机关的文绶、田在津等几位技术人员通过测量、计算、试飞得出结论:在制导雷达打开天线捕捉目标后20秒内发射导弹,U2就来不及摆脱。
地空导弹营苦研苦练,硬是把苏联射击教程规定的敌机距导弹发射中心120公里开制导雷达天线压缩到了38公里,而制导雷达发现目标后需要8分钟完成 14个战术动作来发射导弹,也被缩短到8秒钟。空军司令刘亚楼将这套战法定名为“近快战法”。1963年11月1日,依靠这一本领,地空导弹二营在江西上饶又击落了一架U2飞机,飞行员叶常棣跳伞被俘。
在新击落的U2残骸中终于找到了能够发现萨姆-2导弹的电子设备———美国人称之为“第12系统”。文绶和田在津还发现了这一系统的缺陷———接收低于萨姆-2制导雷达脉冲重复频率的信号时不报警。由此,几位空军的技术干部提出并落实了一套对抗“第12系统”的措施:在导弹发射前,先使用低于萨姆-2 火控雷达脉冲重复频率的其他雷达探测、跟踪目标;导弹发射后,改用导弹自身的火控雷达来接替捕捉目标并制导。这样,8秒发射导弹的“近快战法”就提高为导弹发射3秒钟后再打开制导雷达。刘亚楼将这套技术的前半部分命名为“仙人搭桥”,后半部分命名为“偷梁换柱”。
1964年7月7日上午,台湾空军罕见地一连出动了两架U2和1架RF-101侦察机窜犯大陆沿海地区。设伏于福建漳州的导弹二营在已经升为副师长兼师参谋长的岳振华沉着灵活的指挥下,用新战法,将窜入漳州的1架U2打了下来。国民党空军“头号王牌”、数度获得“克难英雄”称号的李南屏,只在无线电里连喊了3声“12号高频灯亮起”就再无音讯,这让海峡那边指挥U2飞行的美军顾问怎么也想不通:大陆空军有什么导弹能飞这么快?
对抗战中也吃过几次亏
此后,屡战屡胜的导弹二营也吃了U2新电子干扰装置的亏。
1964年10月,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急于获取中国核爆情报的中情局在两个月内指使台湾的U2出动了11架次。11月26日,1架U2经过在兰州设伏的二营阵地,二营以熟练的战法发射了3枚导弹,结果敌机竟逃脱了。
检讨战斗失利原因时,北京军区空军技术处参谋张至树向成钧副司令员提出,很可能是U2飞机新装了角度欺骗回答式干扰装置。经研究,终于搞清了这种干扰装置的工作原理:在“第12系统”报警后,飞行员迅速打开该装置,发出一个欺骗信号沿着雷达的探测波束反传回雷达,导弹的制导雷达瞄得越准,导弹就越打不中。
要破这个电子干扰,田在津参谋提出:使用照射天线就管用。照射天线是王铮领导的四机部针对“第12系统”研制的反干扰设备。很可惜,因试装了照射天线的导弹一营在广西设伏时打U2失利,有人把原因归咎于加装照射天线增加了负载,刘亚楼因此下令将其拆除。
成钧副司令员听了田在津等技术干部的建议,下令地空导弹部队装上照射天线实弹射击检验,结果证明照射天线是有效的。1965年1月10日夜间,地空导弹一营在包头设伏,用加装了照射天线的萨姆-2成功击落了黑夜入侵大陆的1架U2,飞行员张立义跳伞被擒。
这次战斗后得知:U2飞机上新装的回答式角度欺骗干扰装置被美国人称为“第13系统”。我军则在U2残骸中获得并修复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干扰设备。
后来,美国又改进了“第13系统”,让它无需飞行员操作而自动发射干扰信号。田在津和张至树则发现了干扰信号比真实回波信号滞后0.3个微秒的特点,据此冥思苦想设计出了一个去伪存真的电路,它被命名为“28号反干扰电路”。
1967年9月8日,在浙江嘉兴,地空导弹十四营使用“28号反干扰电路”迅速准确地切除干扰信号,用“红旗2型”国产地空导弹一举击落了国民党飞行员黄荣北驾驶的U2飞机。至此,中国地空导弹部队成为世界上击落U2最多的一支部队,而中美围绕U2展开的电子对抗也成为冷战中经典的电子对抗战之一。
附一:揭秘中国击落U-2飞机内幕
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众多的馆藏中,有一件十分特殊的展品,它出身于美国洛克西德公司的制作车间,它身上的累累弹痕却是新中国一支神秘部队的手笔,发生在高空的那场对抗一直是个谜,所有参与的对手都必须保持沉默。
神秘543部队:在北京郊区清河的一座礼堂里,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营诞生了。
1958年6月的一天,张伯华上校来到空军副司令员成钧中将的办公室,一个重大任务在等着他。很快,一道道调令飞向全国各地的雷达部队、飞行部队、高射炮部队、探照灯部队和防化学部队。没有解释,团级干部当营职,营职干部当连职,高职低配,到一个神秘的543部队报到。
在北京郊区清河的这座礼堂里,张伯华亲眼目睹了中国第一只地空导弹营的诞生。新中国如此急切地建立地对空导弹部队,有着极为现实而且紧迫的原因。上世纪50年代,美国给台湾的一种RB-57型侦察机从超高空深入大陆侦察,那时,解放军的兵器还无法在这样的高度上作战。
当时的作战报告这样描述:歼击机紧急起飞拦截,尽管飞行员拼死把飞机上升到极限,仍旧相差2000米高度。50年代,航空兵频繁起落,四处追杀那些胆大妄为的空中间谍,而美国给台湾的RB-57型高空侦察机却不断改进,越飞越高。
高空战略侦察的最早提倡者是科达胶片公司雇员、美军第67空中侦察联队的退役指挥官莱格霍恩,他相信,由当时飞得最高的轰炸机改装成的高空侦察机RB-57最终能够渗透进前苏联和中国境内近1300公里,可以拍摄到这两个国家内85%的情报目标。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为什么如此执著地要对她做高空侦察呢?朝鲜战争中,美国和中国第一次发生正面冲突,结果令美国感到意外,在战争后期,美国就开始重新评价中国的实力和位置。因此,来自中国大陆的情报越来越重要,空中间谍的最佳基地就是台湾。在台湾岛北端,有一个桃园机场,间谍飞机开始从这里频繁进入大陆,它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北京。
U-2研制内幕:为避免再次珍珠港偷袭,美国总统想建造一种搜集情报的飞行器。
1953年秋的一天,在美国五角大楼,来办事的洛克西德飞机公司开发计划主任助理卡特意外了解到一个内幕,政府中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士并不喜欢RB-57,认为只有上升到21000米以上的极限高度,才能躲过米格战斗机的致命攻击。
为了拿到定单,洛克西德公司启用了它的王牌:当时世界上最富于创造性的飞机设计师之一凯利.约翰逊。洛克西德公司很快拿出新设计方案,能减轻重量的全省掉,没有自卫武器,连保护飞行员性命的座舱加压设备都省掉了。起落架像自行车一样。为了增加升力,翼展长出机身两倍。这就是后来的U-2型高空侦察机。
4月初,洛克西德公司的设计方案送到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李梅将军面前,可李梅对这种没有枪炮的侦察飞机不屑一顾,摔门而去。
1954年秋,艾森豪威尔总统下决心避免另一次珍珠港偷袭,授权建造一种专门搜集苏联战略情报的飞行器。U-2的特殊设计,正好符合美国高空战略侦察的要求,洛克西德公司终于拿到了渴望已久的合同。
冷战时代,U-2提供的情报极为重要,经常是美国重大决策的依据。
1958年,福建前线部队突然向金门开炮,美国担心会因为台湾而卷入一场大战。中央情报局急于了解,金门炮击会不会是新中国进攻台湾的开始。首飞不到两年的U-2对福建省和沿海岛屿做了6个航次的侦察。
到 1962年初为止,大陆的天空清净了整整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然而,一个更难缠的对手又悄然登场了。美国巨型运输机为台湾送来了盖着蒙布的神秘客人,随 U-2到达的还有几十位美国专家,加上在美国培训学成归来的飞行员,组成了台湾的U-2侦察中队,对外称“第35气象中队”,队徽是一只黑猫。
同年,在海峡另一边,人们正在与曾经帮助过中国的苏联专家告别,苏联不再向中国供应任何兵器和零部件。此时,543部队总共3个作战营,只剩下50多发导弹,要防守的却是整个国土。??
U-2的能力:U-2侦察机可飞达21000米以上,可一次拍下一屋子的照片。
U- 2,绰号蛟龙夫人,可以飞到21000米以上,远远高于当时世界上所有高射炮和歼击机的作战高度,可以飞到中国大陆最偏远的地方再返回台湾。工程师贝克首创了专门用于高空侦察的B型照相机。B型高空照相机有非常规的镜头和容量惊人的胶片盒,它使用的大型底片每幅边长近46厘米,长达2500米,U-2出一次任务,拍下的照片可以堆满一间房子。
从U-2飞机拍摄到的前苏联核武器实验场和火箭发射场照片看,地面上高度机密的设施一览无余。除了照相,U-2的电子侦察也很厉害,它可以自动跟踪记录在各种波段上敌方的机密电码和语音联络,留待专家分析破译。只要敌方的雷达照射U-2,雷达的位置、雷达波的所有特征也都会被记录在案。因此,U-2对新中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空军部队一定要找到U-2的活动规律,拿出办法来。
1962年,东南沿海不断遭到台湾武装登陆人员的袭击。大陆一有军事调动,台湾的侦察机就会过来看看。于是,空军作战部拟就了一个引诱U-2上钩的计划。
9月7日,解放军轰炸机群从南京一路招摇飞往向塘军用机场,加上正在训练的歼击机,向塘机场如同真有大事要发生。此时,蛟龙夫人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过来看看了。
9 月8日,一架U-2果然出动了,但它没有来南昌,却在广州奇怪地转了一圈。接到上级通报,岳振华营长召集了一个作战会议,大家分析,9月8日这架U-2有可能是在做反导弹机动飞行。导弹发射前必须接通电源,而接电时间稍长,就必须等22分钟后才能再次接电,无法发射导弹。这时,U-2突然掉转头穿过广州上空照相侦察,让人措手不及。
9月9日7点32分,U-2由平潭岛进入大陆,飞过福州、南平,然后沿着鹰厦铁路向北,朝南昌飞来。这时,U-2翅膀轻轻一抬,避开南昌,似乎它此行的任务和南昌毫无关系。8点24分,在九江两万米上空,U-2突然掉转回头,朝向塘机场直冲过来。
随着南昌上空的两声爆炸,决策者们心中的焦虑一扫而空。U-2可以打下来,导弹打游击可行!这次任务,首都各报都做了头条报道,台湾《中央日报》也承认一架U-2在大陆上空执行任务时失踪。
海峡两岸这些豪情满怀的年轻人如今已经到了垂暮之年,遥想当年,有人甚至给予对手的勇敢和创造精神以肯定。尽管信念不同,毕竟那是他们曾经共同拥有的一段经历。
附二:击落U-2飞机的英雄——张勃
一年总要去父亲的墓地八九次,去看看他,去给他擦擦扫扫,陪他坐一会。前几天又去了。因为是墓地,下山时我总要四处看看,几年中发现很多名人和英雄的墓碑。这次去,又发现了当年击落U-2飞机的英雄张勃。张勃是谁,我并不认识,但一看他的墓碑,不禁肃然起敬。
说起击落U-2飞机,那还是四十多年前的上个世纪。据我所知,U-2飞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所制,飞行高度两万多米,我们的高射炮根本打不到,只能干瞪眼,眼睁睁的看着它随便在我们头上拍照。苏联援助给我们的导弹只有几十发,打一发少一发,打完了不再给。但是美国和蒋介石并不清楚我们有多少,我们的四个导弹营摸清蒋介石的U-2飞机飞行规律,装上火车变成特快列车跟着它全国跑,弄得老蒋也不知道我们到底有几个导弹营。每次为了准确击落它,不让它逃跑,解放军都是三剑齐发,必有一发会击中。在我的印象中,老蒋的U-2飞机被我们击落了五六架,其中的一架还被我们拖到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展览。当时参观的人简直爆棚。
据说这几个导弹营全部是干部,没有一个战士。干部还是精挑细选,反复过筛子,团长降为营长,营长降为连长,连长降为排长,排长降为班长和战士。可以说个个都是百里挑一。我还记得它的一个营长姓岳,因击落U-2飞机,被军委授予全国战斗英雄。导弹营里的所有人员,都立过功。
如今,这位名叫张勃的英雄,和普通逝去的的老百姓一样,墓碑和他们一般大小,远远小于这里的一些影视明星,他静静的安睡在北京西山的万佛园陵园,不去仔细寻找,根本不知道他在哪里。但越是如此,越是让我敬佩。
来源: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