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七大绝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0:01
2010年03月30日09:36 来源:360docxagov@163.com
财富感悟
整天工作的人当不了富翁
一个人如果赚得比你多10倍,而在工作上花的时间又不比你多,那么他一定是做了与你大不相同的事。
人们所拥有最伟大的事物,就是自由。钱财能带来自由。
人们过分忙碌于应付生活,而无法停下来思索如何解决他们的金钱问题。大多数人甚至无法花1小时的时间来想想他们应如何致富,以及他们为何从来不这么做。
写下你想要的金钱数目,以及你给自己多少时间去赚到这笔钱。这就是神秘的致富秘密。
整天工作的人,没有时间挣钱。
一个人有100万并不能称为"百万富翁",只有那些拥有100万但又能连续投资使100万再增值100万的人,才可以称得上"百万富翁"。前者充其量只是个"存款额"很高的人,他们不能荣获"百万富翁"的称号。
凡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用金钱买到了,它原有的价值便不存在了。
1角硬币和20美元的金币沉在海底是毫无区别的。只有当你将他们拾起并投入流通时,它们的价值区别才显现出来。
富人舍钱,穷人舍力。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一位百万富翁说:我一直让自己的收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相反,许多人喜欢调整自己的需要来适应自己的收入。
做生意第一要大胆,第二要大胆,第三还是要大胆。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因为成本在那摆着呢。
商业本质是不公正的。利润就是最大的不公正,真正的公正应该是没有利润。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放到杳无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又会成为百万富翁。(论坛)
七条真理让你财富增值
如果你花上几天时间跟踪一下市场,研究研究投资,再看看财经电视频道,你也许就会发现自己的身边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股市是涨还是跌?哪只共同基金会成为闪亮之星?利率下一步将走向何处?
然而,当你退后一步时,你又会惊奇地发现,实际上能够确定的东西也有很多。
当然,你永远也无法准确知道未来数日、数周的股市走势。但当谈到理财时,有许多真理是你无法辩驳的。其中就包括以下7条。
第一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随着工资不断提高,你的生活水准可能也会水涨船高,外出吃饭的次数增加了,换了更好的车,甚至还会买更大的房子。这些都是情有可原的。总是压制自己的欲望也不利于充分享受生活。
不过,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由于你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费钱,要想退休就会变得没那么容易,因为你需要赚更多的钱来维持高水准的生活方式。当然,为了能够退休,你也可以削减各类开销。不过,一旦你习惯了某种生活标准,要想再降低下来就十分困难了。
第二条:欲壑难填
在削减开支和努力提高现有生活水准之间,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他们永远都想要更好的车、更大的房子、更高的薪水。而一旦得偿所愿,他们很快就又变得不满足。
学术界将之称为“享乐适应”(hedonicadaptation)或是“快乐水车”。当升职或是新房新车带给我们的兴奋逐渐消退时,我们又会开始去追求别的东西,如此周而复始。
第三条:靓车、高档时装并非财富象征
相反,这些东西表明一个人曾经很有钱,或者说选择了借钱消费。花了这些钱后,这些人变得更穷了。
第四条:投资者的三大敌人
它们是:通货膨胀、税和投资成本。实际上,如果将这三个因素都考虑进来,你会发现自己的投资组合根本就不赚钱。比如,你购买了一个投资债券的共同基金,收益率为5%%,如果基金的年费是1%%,你的收益率就会降到4%%;如果你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那收益又要减少一些;要是通货膨胀率恰好又是3%%呢?可以这么说,至少税务机关和你的基金经理是赚钱的。
第五条:多元化大杂烩
进行广泛的分散投资,不仅能降低投资风险,还能保证你总能持有一些市场上最热门的投资。
然而,如果你进行了分散投资,投资组合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投资的表现达不到市场的平均水平。可别因此讨厌它们,今年表现不好的投资很有可能会在下一年成为你的大救星。
第六条:并非所有的高风险都有高回报
不论是股票基金还是个股,短期内都会出现大幅的下跌。但它们两者的相似之处也就仅限于此。如果你有一只投资极为分散的股票基金,如果它出现了下跌,你几乎可以肯定它总有一天会反弹回来,并在长期内给你带来可观的回报。
但如果你持有的一只个股大幅下跌,无论你等多长时间,都不敢肯定它哪天会出现反弹。
第七条: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你卖出一种投资,而买进另一种时,你的回报率不一定就会因此提高。但改变却一定会带来成本。当然,如果你在一个退休账户中买进和卖出免佣金的共同基金,那就另当别论了。而其他多数交易可能都会涉及佣金或是税金,甚至有可能两者都涉及。因此,在你下一次进行交易前,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考虑考虑。
(来源:今日财富)
股票买卖的不败法则
经验和前人的事实证明,如果遵循正确的原则和买卖纪律,高收益和低风险是可以并存的。
大盘原则:大盘下跌时尽量空仓或轻仓,大盘盘整时不贪,有10%或以下的利润就考虑平仓,大盘上攻时选择最强势的个股持有。
板块原则:大盘上攻时,个股呈现板块轮涨的特征,判断某一时期的主流板块,选择板块中的龙头追入。记住,资金有获利回吐的特性,没有永远的热点,努力寻求新的热点,在启动时迅速介入。
价值原则:选择未来两年价值增长的股票,至少未来一年价值增长。记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价值规律,它和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等同是自然法则。
资金流原则:资金流入该股票,慎防股票的获利回吐
趋势原则:股价呈现向上波动的趋势。
资金管理:现金永远是最安全的,定期清仓,保障资金的主动性,等待机会,选择合适的时机重新建仓。
共振原理:价值趋势向上,价格趋势向上,股票价格短线、中线、长线趋势向上。基本面和技术面都无可挑剔的股票是最好的股票。
努力避免浮亏:被套是痛苦的事情,即使暂时被套也令人难以忍受。正确地选择买点和卖点是避免被套的良方,写下买进和卖出的原因,严格地遵守买卖纪律,就能保障资金的主动性,虽然有时侯要付出微亏的代价。具体来说,长线投资的理论依据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引导资金和决定股价长远走势。应判断股票的价值及成长性,选择交易冷淡的底部介入,跟踪个股的价值变化情况,耐心等待,以时间换取空间;短线投资注重趋势,如果趋势改变,就要止损,切忌把短线做成长线,让亏损无限制扩大。中线应在20日或30日均线介入,当均线系统破坏时就出局。
进攻性波段投资:努力寻找更好的股票,以替代手中的持股。
选股如选美,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股票是很难找的,正是这种难度性导致了最优秀的股票的出现,买入这样的股票,你就可以享受安全安心快速的股票增值了!(转载BLOG)
调整市道的三大法宝
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大幅调整,让投资者普遍感到市场风险急剧增大。那么,调整市道投资者应该如何操作呢?分析人士认为向大家介绍调整市道的三大法宝。
法宝一 控制仓位
既然调整来了,继续满仓操作的风险将非常高,主动降低仓位,可以保护利润不受损失。
对于还有利润、或者在成本区域附近的股票,可适当减仓。因为只有保持充足的后备资金,才能在调整市中应变自如。即使卖错了,但当你把未来形势看清楚了,再换进其他个股也不迟。
如果实在套得较深,则要看股票的质地了,如果是好股票,那么,调整后还有机会,而如果是差股票,则还是应该坚决卖出。
法宝二 把握买入时机
由于大盘的系统性风险增大,在早上买票,风险会很大,很可能在早上买入后,下午大盘跳水,立刻产生损失,因此,买票最好等到下午,比如看到大盘基本走稳了,那么在下午2:40,可以考虑进场买票,即使看错了,第二天早盘也有机会卖出。
同时,当大盘调整到一些重要的支撑位后,也可以考虑买入,比如1550点、1520点等重要关口。
法宝三 善用T+0
调整来临后,个股的波动幅度会很大,此时,多运用T+0的方法,高抛低吸,不但可以获取短期利润,还可以探低成本。
特别是对于自己熟悉的股票,基本可以判断盘中波动的高、低点,而在调整市中,个股将以盘整为主,抓住盘中的波动机会,就可获利。(投资理财论坛 )
跌市中赚钱三大战法
在大跌市中能否赚到钱呢?其实是能的,只是有很多条件限制应该遵守。一般能在大跌市中赚到钱的人,在股民朋友们眼中就是绝顶高手了,其实你看完了这个战法之后,你也会明白在大跌市中赚钱一点也不神秘了。
操作原则——严格
1.在大盘跌市初期,我们应该实行绝对的空仓。但什么是大跌市初期,在此我可以讲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大盘下跌幅度超2%并且放出的阴量大于前期,那么在这时,我们就应该空仓了。在这里我讲的只是一种情况,其实在下降趋势中的下跌带量只要1.5%就足以了而在大盘长期上升趋势中我们可以放宽条件。
2.在个股大跌初期,我们也不应该入场进行操作。如果水平不高的朋友,就可以这样判断,就是5日、10日和21日均线齐齐向下时的初期,这些股全不列入考虑对象。
以上就是在大跌市中应该坚持的原则,绝对不能违反,否则你在这样的跌市条件中入市,必定以大亏收场!
入市条件——苛刻
1.大盘在连续放量下跌后,当在发觉大盘有一天大幅缩量时,我们就可以讲,有条件做操作了,但也仅仅是有条件做操作罢了,也不是什么股票都可以做的,个股还要符合条件才行。
2.个股在连续的大跌,经历从放量下跌到无量下跌的过程,如果在某一天的下降过程中,在收市时猛地向下打压,产生了异动,那么这样的个股第二天就有了操作的条件了。但是注意这种情况不能用在高控盘的目标个股之中。
实战操作——慎重
1.当我们在实战中,在符合大盘背景条件下,发现了尾市猛向下打压的个股那么我们就应该放进自选股中,在第二天开盘时,我们要作重点关注。
2.如果目标个股第二天平开拉高或者是跳空拉高,我们就应该抢在第一时间介入第一笔资金,因为这些股往往都是拉高建仓的股票。如果大盘背景平静配合(即不大跌),那么我们可以在个股拉升到一定幅度时的回调后再拉升时,打入第二笔资金。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主力猛拉至涨停板,那么我们可以在涨停前打入第二笔资金,因为这样的主力都是有很强实力的,赚钱就是必然的了!
3.反之,如果第二天目标个股出现开盘后继续向下的趋势,我们就只能观察了,不必介入.
介入这些股的理由?其实就是很简单,主力都是在大跌后找一个低位建仓的,这样的建仓成本才会低,而在建仓前很多主力都会制造一种异动,而我们也是捉住他们建仓时的异动。
在看了以上的战法介绍后,相信以后肯学习的股民朋友们也能在大跌市中赚钱了,高手也在大家面前显得不那么神秘了,他们只不过是花更多时间去分析市场,分析个股,并及时捉住机会罢了。(转载blog)
大跌市道投资六大禁忌
一、不要盲目杀跌。在股市暴跌中不计成本的盲目斩仓,是不明智的。止损应该选择目前浅套而且后市反弹上升空间不大的个股进行,对于目前下跌过急的个股,不妨等待其出现反弹行情再择机卖出。
二、不要急于挽回损失。在暴跌市中投资者往往被套严重,帐面损失巨大,有的投资者急于挽回损失,随意的增加操作频率或投入更多的资金。这种做法不仅是徒劳无功的,还会造成亏损程度的加重。在大势较弱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少操作或尽量不操作股票,静心等待大势转暖,趋势明朗后再介入比较安全可靠。
三、不要过于急噪。在暴跌市中,有些新股民中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甚至是破罐破摔的赌气式操作。但是,不要忘记人无论怎么生气,过段时间都可以平息下来。如果,资金出现巨额亏损,则很难弥补回来的。所以,投资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拿自己的资金帐户出气。
四、不要过于恐慌。恐慌情绪是投资者在暴跌市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在股市中,有涨就有跌,有慢就有快,其实这是很自然的规律,只要股市始终存在,它就不会永远跌下去,最终毕竟会有上涨的时候。投资者应该乘着股市低迷的时候,认真学习研究,积极选股,及早做好迎接牛市的准备,以免行情转好时又犯追涨杀跌的老毛病。
五、不要过于后悔。后悔心理常常会使投资者陷入一种连续操作失误的恶性循环中,所以投资者要尽快摆脱懊悔心理的枷锁,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争取在以后操作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六、不要急于抢反弹。特别是在跌势未尽的行情里,抢反弹如同是“火中取栗”,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火上身。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不存在踏空的可能性,投资者千万不要因为贪图反弹的蝇头小利,而冒被深套的风险。(转载blog)
散户解套的七大策略
进入股市的投资者几乎都被套牢过,这是一个人人不愿提起,但又人人不能回避的问题。它是每个投资者迈向成熟的一道必经门槛。既然不能简单回避,就要勇敢地面对它,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解套的策略分为主动性解套策略和被动性解套策略。主动性解套策略:
1、斩仓:当发现自己的买入是一种很严重的错误,特别是买在前期暴涨过牛股顶峰时,这时一定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及时斩仓割肉,才能丢车保帅。只要能保证资金不受大的损失,股市中永远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再赚回来。
2、换股:手中的股被套牢后处于弱势状态,仍有下跌空间时,如果准确地判断另一只股的后市上涨空间大,走势必将强于自己手中的品种,可以果断换股,以新买品种的盈利抵消前者的损失。
3、做空:或许有人认为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不能做空,这是错的,被套的股就可以做空。当发现已经被深套而无法斩仓,又确认后市大盘或个股仍有进一步深跌的空间时,可以采用做空方式,先把套牢股卖出,等到更低的位置再买回,达到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4、盘中T+0按照现有制度是不能做T+0的,但被套的股却有这个先决条件,要充分加以运用。平时对该股的方方面面多加了解,稍有风吹草动,就进去捞一把,现在佣金下调,成本仅几分钱,进出很方便。被动性解套策略:
1、摊平:当买入的价位不高,或对将来的大盘坚定看好时,可以选用摊平的技巧。普通投资者的资金通常只能经得起一、二次摊平,因此,最重要的是摊平的时机一定要选择好。
2、坐等:当已经满仓被深度套牢,既不能割,也无力补仓时,就只有采用这种消极等待的方法。只要是自己的钱,只要不是借的,贷的,还怕不能等吗?
最后的解套策略也是最好的解套策略,那就是你对自己的心态把握。套牢后,首先不能慌,要冷静地思考有没有做错,错在哪里,采用何种方式应变。千万不要情绪化的破罐破摔,或盲目补仓,或轻易割肉的乱做一气。套牢并不可怕,扬百万曾说过:“有时候不套不赚钱,套住了反而赚大钱”,我深有同感。所以,不要单纯地把套牢认为是一种灾难,如果应变得法,它完全有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机遇。(转载)
懒女人一万元一只股赚三十万
懂财务却对股票没兴趣 凑钱买原始股被人议论傻 没管理几年后价值翻番---
我是一个又懒又笨的女人,买股票的本金只有一万元,几年来只买过一只股票,自己有多少股不知道,亏了赚了也不知道。几年后无意中问了下股价,吓了自己一跳,赶紧看自己有多少股,又吓了一跳。算下来,差不多赚了三十万元。
懂财务的人竟然不炒股
到银行办事,前面有百八十人排队,换个银行,依旧如此。原来有些老人要开股票户头或买基金。想起我那些懂股票的朋友,在电脑上炒股,也是忙得不亦乐乎,我才知道股票的春天又到了。
之所以不用牛市熊市这些专业术语,是因为我不懂,怕用错了被人笑话。我对股票毫无兴趣,看着小散户每天忙忙碌碌,觉得是给人垫底的。其实投资十万八万的小散户,且不说颗粒无收或亏本,就算好的,辛苦一年也不过挣几万元,还不如用这点精力干点别的,塌塌实实挣钱,还不用担惊受怕。
所以有人来问我如何看报表时,他们都会奇怪,我这个懂财务的人竟然不炒股。我的理由是太麻烦,我是个懒女人。其次我是笨女人,K线图我不懂,网上银行我不敢用,连ATM机上的转账我都不会。
买原始股被人议论傻
我这个又懒又笨的女人,竟然在股市上大有收获,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其中也有些道理。
我买股票的本金只有一万元,只买过一只股票,差不多赚了三十万元。我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这些钱是按股价算的,真正赚多少得卖出去,落袋为安。
我是怎样赚到钱的?几年前公司发原始股,说每人用一万元可以买五千股。当时大家都不看好,但又抱着侥幸心理,万一能上市呢?于是各自掏了一点钱,多多少少都买了一点,但是没有人舍得花一万元。我觉得不错,回家劝说老公,好说歹说给了五千元钱。买完我不甘心,又找朋友借钱买了五千元钱的,是当时买得最多的。
有人议论我傻,我都当耳旁风。公司终于上市了,同事们个个迫不及待地把烫手的山芋甩出去,同时也小赚了一笔。
没管理股票竟发财
公司曾经以11元多的价格配过股,我就拿当时赚的那点钱又买了点,从此不再理会。直到老公兴致勃勃地投身于股市,我才知道价格远低于我配股买的价格。
后来听说公司公布某单进口生意没做好,消息一出,股价大跌。我认为公司不应该被一单生意的失误伤筋动骨,能够东山再起,所以劝老公赶紧买进。可是在老公眼里,我这个笨女人的话是不能听的。我身无分文,只有干着急。
我决心攒私房钱,自己买股票。可是好不容易攒到五万元钱了,一个朋友家中有难,我全部借给了她,又落到了穷光蛋的地步,从此绝了买股票的念头。
只是最近经常在银行遇到开股票户头或买基金的老人,再加上经常有同事问我报表的问题,我突然想起自己剩下的那点股票,好奇地想知道价格。
我问一个朋友股价,竟然是21元多。我吓了一跳,他也吃了一惊。他炒了这么多年股,恐怕还没我赚得多。我叫朋友帮我查查到底有多少股,一查又吓了我一跳,这几年送股、配股,我名下的股票有了一万两千多股。天哪,我发财了!
按我不冒风险的习惯,其实应该在这个时候卖掉。可是既然现在公司经营很好,更重要的是,即使股价下跌,我的一万元本金早已回来了,权当没赔没赚就得了。不卖了,还是继续当原来又懒又笨的女人吧,劳心劳力的事让别人去干。走我自己的路,让别人赚钱吧!
(法制晚报)
真实理财:十二年收益三十倍
我出生在河北南部的一个偏僻小村,记忆中家里从来没有富裕过,但靠着妈妈那灵巧的双手,我也不至于挨饿。初中毕业时我幸运地考上了一所中专,毕业后调到了基层某银行。一直很喜欢读书,曾经的座右铭是:不知道该学习什么的时候,就什么都学。调入银行后,我在宏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法律等方面又进一步进行了深化,很快我开始了第一次投资理财。需要说的是,十年来,我的投资理财是从"零"开始起步(借来的资金全部归还本息),且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也没有内幕消息,崇尚的是"中长线投资"。
第一次理财投资的是国库券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对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要求,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发行国债是当时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那时的国库券都通过县财政局国债服务部发行。一次与财政局的朋友聊天时听说,他们正在发行的一期国库券,起息日是93年3月6日,到期日是96年3月5日,年利率13.96%。
由于国库券是个新事物,人们对它认识不够,导致发售缓慢。凭着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我很快判定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投资机会。⑴安全性高。国债发行以国家信用为依托,没有到期偿付风险。⑵收益高。按着票面约定,三年总收益率为41.88%,而实际仅持有2.5年,平均年息已经达到16.75%。稍微精通金融知识的都知道,即使是银行发放的贷款也难以长时间有这么高的收益率。⑶这期国债承诺有保值补贴,可以作为第二层保障,增强了其安全性。很快我做通了爸妈的工作,将家中所有积蓄全部购买了这期国债。随后,又把自己的国债投资分析讲给家境富裕的亲戚听,很多亲戚也开始大量购买。96年3月5日国债到期,总利息率居然高达71.99%(含保值贴补率30.11%)。这样按照实际持有时间2.5年算,年收益率高达28.8%。
资金回收后,由于没有注意寻找新的投资项目,所有资金又存回了银行,直到96年底,才又开始新的理财行动。
理财心得:
⑴ 投资理财是最精明人的游戏,成为职业投资理财高手需要丰厚的金融知识的积累、提炼、应用。
⑵ 投资理财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其次是收益性和流动性,这三项缺一不可。
⑶ 当一项投资理财决策完成后,要立即按照预定计划付诸实施,除非出现极特殊变化,不要停止。
⑷ 投资理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等一个理财项目结束后再去寻找新的机会,要注意投资理财行动的连贯性。
⑸ 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取得有资金实力朋友的信任,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
第二次理财投资的是基金和股票
1996年初本地证券营业部开业,在下半年的时候,我路过证券交易大厅,看到里面人头攒动,就动了投资的念头。我喜欢钻研问题,买了很多资料回家。研究了没几天就发现了机会--股票发行由认购证方式改为通过交易所上网方式,很多人没有适应这一变化,参与新股申购获利机会巨大。当时是这样进行分析的:⑴每年证券交易时间大约有240天,发行一只新股需要4天时间,如果满负荷发行,可以参与60次申购,剔除水分可以申购50次。⑵按照平均申购新股中签率*平均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每年发行50次这个公式测算,申购新股年收益率竟然高达150%。⑶安全性高。由于当年新股上市几乎都有100%以上的涨幅,故此投资风险几乎为零。经过咨询,一些进入股市较早的朋友也做出了证实。很快到交易所开了证券账户,从银行取出部分资金开始进行试验。一个月后中签1000股"通化金马"股票,实现收益1.5万,试验成功。随即把家里全部资金从银行都取出来,又在亲戚那里借了10万。
我无论做什么,都会做最优秀的。为取得最新的知识,我购买了大量有关书籍,并购置了个人电脑,细心钻研。不顾高达每小时11.7元的网络使用费,接入了INTERNET。虽然学习都在业余时间进行,但我学习起来几乎不要命,每天的休息时间仅仅6-7个小时,当时真是好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半年时间,我的技术分析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随后的买卖中也收获了更多的利润。INTERNET是一个很棒的学习工具,在上面我通过与别人交流思想,学到了太多东西。最初上网时,总有浙江一带的朋友教我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2000年,我喜欢上了基金,在和讯网《基金大家谈》写了很多分析文章,与朋友们一起辩论,透彻自己的思想。很多网友受到启发,在2000年9月~2001年6月的基金行情中赚了不少钱。
但股市上有句格言: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我深刻而清醒地记住了这点。由于我国经济呈现剧烈波动性,股票不可能永远上涨,其下跌也将是毁灭性的,这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认识它。在2000年底的时候,我看到自96年初开始的大牛市已持续5年,这种情况即使在国外也是很罕见的,必须时刻做好离场的准备。当股市走到2001年7月的时候,我结束了第二次投资理财。算了一下,这次投资理财净收益接近700%。
理财心得:
⑴ 每次具体投资理财行为都有它曲终人散的时候,投资机会并不是永远存在,结束了就要寻找新的方向和项目。
⑵ 要善于在某一品种冷冷清清、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时候进场买进;在人们热情高涨,走向狂热的时候勇于卖出离场。
⑶ 在股市周期不同的时点,操作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不要试图在每天都在变化的股市中,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永久获利。
第三次理财投资的是房产
1998年本地商贸城开工建设,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它的房产销售首次引入期房概念,采用拍卖的方式进行。前后一共组织了5次拍卖,我请事假到现场进行了学习观摩。当时起拍价并不高,但由于竞争过于激烈,成交价都高过起拍价的50%。我分析了成交价格高企的原因:竞价交易与传统定价交易方式根本不同,很多有钱人急于买到门店,没有做严格的市场调查。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产生攀比斗气心理,盲目抬高价格,最终他们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房产的供不应求将在拍卖的末期得到纠正。
果然,人们购买欲望逐步走低,第5次拍卖已应者寥寥,仅部分房屋成交。由于销售前快后慢,商贸城房屋总销售率依然超过90%。由于售价大大超出成本,政府投资获利十分丰厚,剩余房产不急于销售,销售部门开始吹风以后涨价。我知道,剩下的房子真的卖不动了。拖了2年,由于销售基本停滞,只好推出全额缴款优惠10%的政策。经过与销售部门谈判,我用比别人低得多的价格一次付清全款,买了一套260多平方米的三层门店(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随后以门店抵押办理了贷款,取得资金做了前文提到的基金行情)。半年后经过精心选择,我又以低价格购买了一套180平方米(含车库)住宅,使我拥有房产的总面积500多平米。这里我介绍一下我选门店的特点:一是购买价格低,比拍卖时候的竞标底价低近15%。二是赠送数个非农业户口指标,将其卖出能直接降低购买成本。三是先去城建局看了城建规划设计图,此门店所处的丁字口,规划中将改建成十字路口,增加人流后将具备较强的增值能力。四是市政府工程办证费用低,免契税(门店契税的税率是4%)。这次投资是比较成功的,因为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状态:进可攻,办理抵押贷款,重新获取资金;退可守,收取租金,静待经济的变化,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理财心得:投资房产与投资银行储蓄、债券和股票有所不同,房地产本质是在实物经济背后的金融,流动性较差,投资者因为某些原因急于取得资金时将很可能蒙受损失,这点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第四次理财使用的多种投资工具组合
十多年的投资理财,尽管业绩甚佳,但我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感觉非常杂乱,缺乏理论性。家庭投资理财在我国是一个新行业,国内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系统资料。2003年经过朋友帮助,我买到了翻译版的金融理财师教材(美国版)。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我将自己的操作经验上升到了理论水平,并学会了设计综合家庭理财方案。
2000年以来金融产品不断推出,给家庭理财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目前家庭可运用的理财工具已经太多,比较好的有:⑴银行类: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精选品种年收益率在3.2%左右。⑵证券类:交易所国债交易产品、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可转换债券、股票,精选品种年收益率能达30%。⑶保险类:保险分红理财产品,精选品种年收益率在2.5%以上。⑷信托类:单一信托产品,精选品种年收益率在5.5%左右。进入2005年,经过对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的缜密分析,我综合运用多种投资工具对自己的家庭资产进行组合投资设计,开始了第四次家庭理财行动,该次投资以基金和债券为主要工具,预计在未来的一年半时间实现至少45%的收益。
理财心得:
⑴ 不断的学习,提高跟上时代的步伐,是理财者永远不变的信条,在每年举行的北京理财展和上海理财展我都学习了不少新东西。
⑵ 要注意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投资项目的轮动,以取得更大的利润。
回想起来,我的家庭理财已经历了十二年,收获了近30倍,对理财的了解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今天的系统化掌握,几乎完全归功于自己对金融的热爱、刻苦的学习的积累和深刻的思考。清楚地记得93年高通货膨胀时我满脑子的问号和深夜苦度的情景,扎实的金融理论,是我理财实践的坚实基础,INTERNET的接入,又使我的知识迅速完全更新,股市惊心动魄的历练才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
(瑞丽女性网)
教你赚人生第一个1000万
创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不可不知的“商业逻辑”.
成功的人都很自信,而自信往往来自你奋力一跳所摘到的那只桃子,桃子摘了一箩筐,你就会越来越自信。但是,如果你“自信”到要打倒比尔盖茨,那叫狂妄无知;如果你为能拿到今年的年终奖而得意洋洋,那叫鼠目寸光。所以,想创业的人,人生目标首先要“靠谱”,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把目标定为100亿元,其实和1万元一样,都是糟糕的计划,定为1000万元比较合适。
1000万元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只要你肯努力,脑子转得快些,并且有点儿小运气,用不了几年,你就可能赚到。不过,要特别留意以下“注意事项”。
首先,挑选行业要考虑未来的成长性未来你可能持续达到的增长率!增长率比啥都重要,如果选对了项目,头两年的增长率很可能是百分之几百,甚至是百分之一千。从年净利5万元到80万元,很可能在两年内完成,到了年净利300多万元时,哪怕还有一点点增长空间,再过两年,你就是个千万富翁了。
所以,关键是增长率。N多人一说到创业,就说想开个小饭馆。养家糊口,开个饭馆足够了,可靠小饭馆赚1000万元,几乎不可能。为啥?到了第二年就没有增长啦!做连锁、加盟固然是个办法,但很需要管理能力,干好了也许能赚1个亿,干不好就可能回到起点,所以不是明智的选择。
换了是我,我宁可去组织个公司,专门给饭馆打扫卫生!活计再没面子,毛利润再低,也比没有增长率好。如果我的想法被饭馆接受,想想看,我会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创业这件事,很多时候是和韩乔生老师一样。韩老师解说足球,有时候是“眼睛看到了A,脑子里想起了B,嘴里说出了C,观众以为他说的是D”。而创业呢,往往是“你本来想干A,干着干着成了B,结果在C处赚到了钱,在D点上发了家”。
所以,空间的腾挪也很重要。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可能把所有资源都拴在赚10万元就到了顶的项目A上,例如开饭馆。脱不开身和心,你就没机会往B跳了。人生不怕暂时遭遇低谷,只要有奔头,机会到了就能一飞冲天,就怕遇到“玻璃天花板”,好像有未来,却怎么也飞不出去。鸡肋啊!
你选择创业的行业,是不是一定要有很高的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要创业,这个公式必须弄懂,否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净资产”就是你的全部资产减去负债。一年赚1亿美元对你来说是天文数字,能让你高兴得背过气去,换成通用电气的CEO,肯定会被董事会骂得吐血。赚多赚少先不谈,先看你是靠多少本钱赚来这些利润。创业者的净资产都不多,需要大幅提高每年的回报率。怎么提高呢?
途径一:利润率。我们都喜欢卖高利润的东西,你的竞争对手也是,他们还总是卖得比你便宜,让你不得不更便宜,所以,利润率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
这时,我们就要考虑途径二“资产周转率”了。这个东东是“营业额除以资产”得来的。营业额大家都明白,那什么是“资产”?请看案例:
话说本人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城买了一双鞋,英国牌子,3000多块一双。创业人士A拿到了这个品牌在中国大陆的代理权,创业人士B选择了卖鞋油。两个人都是50万元起步,不同的是,B先拿40万元买下一个小鞋油厂,生产中高档鞋油,再租高档商场的专柜开卖。
A卖英国鞋,成本很高,到英国订购一批货,就用去了40万元资金。平均每双鞋的进价是1500元,零售价3000元,一天能卖3双,每天的柜台租金是1000元,一天的利润是9000-4500-1000=3500元。利润率就是3500/9000,约等于39%(忽略人工费用等)。
B一天能卖100支鞋油,每支成本5元,零售价20元,柜台租金600元一天。一天的利润大约为900元。B买下的鞋油厂,每天的水电费、厂房等开销在800元左右,所以B每天的净利润只有100元,利润率约为5%。
这5%和A的39%怎么比呀!不过,B真的那么可怜吗?
A当初拿40万元去进货,得到约267双鞋。这可实在不多,因为即使是男鞋专柜,也要至少有十几个款式,而且每个款式都要准备若干尺寸!267双鞋基本上只够在一家商场里卖的。那么,在第二家商场里销售所需的40万元,A要赚多久?40万/(3500元×30天)≈4个月。
回头看B。B的40万元投在鞋油厂上了,而且每天都要背负鞋油厂的开销。一个商场的专柜需要多少库存鞋油?假设需要500支,(500支×5元成本)/100元日净利=25天,就是说,B一个专柜不足一个月的利润就足以开一个新专柜了。
这个案例说明,我们可以用高周转率去对抗低利润率。
现在让我们进入"创业实战".
我住的小区有一个小型便利店,我偶尔炒个鸡蛋,发现家里没葱,打个电话,5分钟后,一根5毛钱的葱就送上门了。没盐没鸡蛋,也是快速送货。基本上我现在已经懒到,晚上想吃点水果,就拨个电话,有时候都不是我想吃什么,而是问“你今天进了什么水果啊?给我随便送点好了。”
你会说:“恐怕一根葱那五毛钱,每天卖几捆,也赚不到多少钱吧?单价和利润都太低啦!就算周转率高一些,但离赚1000万目标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事实上,这个店的战略核心就是“把客户养懒”。葱啊手纸啊,利润薄?可有利润高的啊!例如红酒,小便利店里,整整两面墙都摆着,几乎没国产的,都是从二三百到五六百的日常餐酒级别。这个小区老外极多,对欧美老外的中产(及往上)而言,红酒就是日常必需品。而一瓶红酒的利润,是不是超过了一卡车的大葱?
除了红酒, 奶酪、熟食也各式各样。
这就是创业的"压强原理"---别看我个头儿不大、实力不强,客户有限,但我服务的人群极准确,"压强"非常大。
事实上,这个小店的老板,已经开了好几家分店了,都设在北京最高档的楼盘社区内。利润和周转率都很高!
老板十分敬业和精明。就算这几家店,货品也很大不同,因为不同楼盘明显住户扎堆嘛有的楼盘,欧美人多,有的楼盘,日本人多,还有的,都快成韩国人小区了。针对不同消费特征,她不断调整货品品类,总能狠狠抓住该小区的消费习惯,靠“送上门,一根葱”的“把客户培养懒”策略(理论上讲,只送一根葱,从成本上讲,是赔钱的),慢慢递进式地锁定这个楼盘住户的大量日常消费。
目标客户狭窄而准确,为锁定客户而不惜做几笔赔钱的交易,服务佳,定价稍高谁让目标客户对价格不敏感呢!这样的生意谁都想做.这不,另外一家和她采取相同策略的便利店也人住我家楼下了!这家新开的便利店展开了低价竞争!你一根葱卖5毛,他就卖三毛九。虽说这个小区内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但相同东西便宜点,谁都乐于接受。尤其是同质化的东西,例如农夫山泉、可口可乐、舒洁卫生纸等,确实应了那句老话“没有5分钱买不走的忠诚度”。
门槛低,当然竞争者跟进抄袭就很迅速。说白了就是,三岁小孩子赚到金元宝,谁不想抢啊?泰森拿着金元宝,你抢一抢试试?刘翔捧一金元宝,你追一追试试?所以小便利店面对着该死的低价竞争,要么学泰森之路,也拼价格,把丫拼死!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要么学刘翔,一跳一跳的跳没影了,对手找都找不着。
小便利店老板决定学习刘翔策略---就是能力增长策略。小便利店老板发现,自己原有的顾客群,尤其是核心顾客群,都是些高收入、高知识、三十岁到五十岁间的家伙。这些家伙有一巨大特征,就是怕死!比普通人怕得更强烈些。于是,小便利店开始大打"绿色"牌,比如绿色蔬菜。此外,这家店还有另一家便利店暂时比不了的就是红酒销售!卖这个东西,你的销售人员必须懂红酒才行。而培训一个红酒促销员,通常需要几个月的强化培训:产地?年份?风格?是黑莓子还是偏巧克力风味?葡萄的种类有哪些特征?……这些东西,另一家便利店一时半会儿搞不定。
看,这就是能力的体现,在延伸中,发现新的机会,带来新的能力。
此外,这家店老板经常和顾客聊天,发现有的顾客灯泡坏了半个月了,还没时间换新;有的呢,没时间交电话费、没时间给燃气卡充值……目标客户都是一群“有钱没时间”的人!这很正常。这时,小便利店决定推出新的服务:代客户换灯泡、交电话费、充燃气卡……通过卖红酒培养起的沟通能力和信任感,又不额外收费(当然换灯泡的灯泡钱,顾客自己付),小便利店把“便利”二字,从商品拓展到服务。这个阶段,虽然服务本身赚不到钱,但大幅增加了“交易机会”,起码给原来的卫生纸、洗洁精销售,带来了新增加从你家拿电卡时发现你家洗洁精用光了,晚上把充完电的电卡送回时,“顺便”带来一瓶洗洁精...
明白这其中的玄机了吗?小便利店变成携程网了通过携程订酒店,比自己单独去酒店拿的价格便宜,携程还能再从酒店方,收取一笔佣金。当小便利店拥有“大单”时,确实就可以压榨小区内的洗衣店了……还顺便把利润,让给消费者一点点。
通过这个思路,小便利店一下子财源大开:小时工的清洁服务,皮鞋养护……拥有客户资源,就能转化为利润。
呵呵,我们也可以把小便利店的思路,叫做“占领电话号码思路”。因为它的绝大部分生意都是通过一个电话号码开始的。谁占领了那个号码,谁就尽占风流。我给出的这个案例,最大悬疑在于:能不能控制电话机?
小便利店通过那许多成本付出,只要最终控制了“电话机”,就垄断了客户资源,有了强大的议价能力:把洗衣店、家政服务的利润,生生抢走一半!洗衣店老板还得忍气吞声!看看国美电器和电器厂家的关系,就明白了。
但这些招数一开始时,它的竞争对手为什么不学?注意,看不清局势时,竞争对手不是什么都抄袭的!跟随战略要是个完美的战略的话,谁还干别的啊?
当竞争对手完全看清时,“先发优势”在很多时候已经形成壁垒了。竞争对手想抄袭也晚了。单独拿出某一个环节来模仿,都是不现实的,因为毫无作用而整个价值链模仿,更不现实,因为首先模仿者要和被模仿者,起点和资源相似才行吧?
你相信那些大公司都完美发展、一步没错地快步走到今天吗?!请给自己一个大嘴巴,让自己清醒清醒!创业之初,最怕完全沉浸在“战略规划”的逻辑美感当中战略只是“想”和“看”出来的吗?战略是事前适当考虑,事中边干边学,事后总结提高的结果!如果从便利店变身为服务小管家这个战略假设能够成立,每一步该怎样走,跨大跨小,就是战略“具体化”的过程。
赚100万,抓住一两个机遇就差不多了。但真想赚1000万,只靠一二个“点子”就不大靠谱。我们谈到的企业战略、财务知识,以及便利店的发展思路,正是为了赚1000万而铺垫的武功。深刻领会了这背后的商业逻辑,1000万离你还远吗?(《商界》杂志)
我的目标是让10万变1000万!
难得有空,可以和新股民聊聊股票和炒股,其实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因为很多博友给我的提问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谈谈,只是一直很忙,几乎每天都是忙到深夜,所以一拖再拖。以前总有博友说我的专业术语太多,今天我们完全抛开专业术语,用最通俗的语言来侃一侃。
一、入市准备。1、心理准备。我一直认为,炒股就是炒心理,有心脏病的不要进股市。不是开玩笑,交易大厅里面就有心脏病发作而丧生的。炒股就是一场万人麻将,不是你输就是我赢,每个人都赢利是不可能的,入市第一天,就要做好被套和亏本的准备,把风险放在第一位。如果你心脏够坚强并且有亏本的思想准备,那你可以留下来继续往下看了,不要喊回折身往外走的那位。
2、有人要问,那有心脏病的就不能挣这个钱了吗,也不是,你在进入股市的时候就要先通盘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在你的计划中有哪些开支预算,还有可能出现哪些花钱的地方,留出机动资金。最后,再次确认你投入股市的是闲钱,确认了就可以放你去开户了。投资股市不会亏钱,前提条件是你有耐心,股票跌的时候你不担心,因为你不用等着那个钱用,你可以泰然处之,安静地等股票价格起来。这叫资金准备吧。
3、还有一点就是知识准备。我开始炒股的时候是拿压岁钱去的,愣头青一样,一头就扎进了股市。当时意图也比较单纯,就是赚点买零食的钱,再有盈余就买点便宜而且好看的衣服。那时候我觉得股市就是提款机,低买高卖,傻子也会操作啊。不管什么股票,只要比我买入的价格高2毛钱,我马上就抛。直到后来查看总金额才知道,还要收印花税和手续费,郁闷。也有新股民一上来就喊,甘老师,把你经验介绍点给我。我只能苦笑,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然后才去学习“怎么办”,不知道股票是什么就入市,结果只能是亏。
二、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这个词语最近被炒的比较火,我更喜欢叫它战略投资。股票首先是投资,原始目标就是分红的那几个钱。因为炒的人多了,所以才有了投机的成分,而且这个成分占了越来越多的比重,甚至已经把最本质的投资属性挤到了遗忘的角落。那是不是说我们只看基本面就可以了呢,我就只买那些业绩特别好的。也不全然,还要看趋势,看趋势就是战略战略研究的过程,我喜欢战略这个词语,因为它大气。毛泽东剑指南方,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全中国。邓小平大手一挥,搞个深圳特区试验田,从此拉开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序幕。这都是战略,波澜壮阔。股市也需要这种大局观和长远眼光。如果你看到了近10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股市近5年的低迷,那么就会提前布局牛市;你如果看到了买卖股票都要交手续费,那么就会提前布局券商股;如果你意识到了房地产屡次调整而房价屡创新高,那你就会提前布局地产股;如果你看到了奥运会带来的商机,就能够提前布局奥运股。
现在你可能会告诉我,自己什么都没看见,我在股市总是飘过的,所以也什么都没布局。还是没关系,你现在去寻找业绩出现拐点的,行业转暖的股票啊,炒股炒什么,炒它的未来!能够洞察到有希望有前途的股票,我们就可以比庄家更早的入驻,然后耐心地等待庄家给我们抬轿。
三、换股频率。经常有新股民跑上来问我,“我昨天(或前天)买的XXXXXX,今天该怎么操作啊?”。我只能再次苦笑。新股民最大的致命伤就在这里,想每天进行N次操作,还想N次操作都赢利,要是哪天没有进行操作,就感到超级不爽。买的时候想在最低点买到,卖的时候想插红旗让别人去拔;下单的时候怕买不上,买上了又担心它跌。买完卖完还经常郁闷地感叹,为什么我一买就亏,我一卖它就涨,跑到网上发牢骚有用吗,发牢骚又没人给你发钱。我从来都是这样评价他们,看是去很灵,其实很傻。说他们傻,绝对没有侮辱的意思,至多是同情。操心最多,看盘最累,而且还最赚不到钱,损失最大。现在,我只想对他们说两点:1、股票的大幅度调整都是有周期的,周期长则几月,短则十几天,你能找到哪只股票的调整周期是1天的?!2、现在印花税为千分之三,手续费大概为千分之二(有的营业部为千分之三),加起来是千分之五,买一次是千分之五,卖一次还是千分之五,加起来就是1%了,可能还是有人觉得不怎么多,那就实际一点,假如你有100万,你买股票和卖股票都是平盘的,那么这次操作你就给伟大的祖国纳税6000,给证券营业厅经济增长贡献4000,慷慨无私的你亏1万。如果你还是觉得1万无所谓的话,你就这样想,如果每次操作都是满仓,而每次操作都是平买平卖,每天操作一次,只需要100天就把你的100万捐出去,当然不是全部,总还要剩余一点的,但根据极限理论,剩余的这一点趋近于1万。这一回你不会不在乎了吧,呵呵 :)
四、买卖股票的时机。前面说了,新股民爱幻想买的时候想在最低点买到,卖的时候卖到最高点。说实话,我炒了7年股,还没有一次是在最低点买到的,也没有一次是卖在了最高点。而实际情况是,老想在低点买,最后结果却是在当天的平均价格以上成交,有的时候甚至是拔了红旗站岗,这经常发生在牛市;想在高点卖,最后却是卖在了自己心脏最承受不了的低价,这种情况在熊市尤其常见,因为熊市经常割肉嘛,呵呵,说到割肉,我觉得它是股票市场最形象最贴切的一个词语,割PP上的肉(股市赢利所得)还倒罢了,反正PP上没有大的痛神经通过,要是割心脏上的肉(原始本金),那可真是切肤之痛啊。不过,到了该割的时候,还得割的果断,不然后面可能连割肉的机会都没有。
买卖的时机,我觉得不管哪个股票,都应该设置目标和警戒线。目标当然有时间和价格的硬指标,达到了坚决走人,哪怕还在涨,剩余的钱让别人也赚点嘛。如果破了警戒线,也是要坚决走人的,承认选股失败总比票价掉到地板上再抓石头砸天好啊。
五、股票的价格。新股民都觉得低价股好,最常用的论据就是,我10元的股票翻倍很容易,因为只涨10元就达到目标了,而100元的股票要翻倍还得涨100元呢,想想都不可能。再一个就是感觉低价格的股票抗跌,再跌也跌不到哪儿去。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非常不专业的。你回头看看贵州茅台,它的价格高,一次次送股,然后又一次次填权,虽然现在看上去还在100多元,但是早期的投入早就翻几倍了。而低价股看上去跌的少,从百分比就知道,跌几角钱就是几个百分点了,最终我们算盈亏,还是要看百分比的。投资股票,不应该只看股票的价格,而应该看股票的价值,股票的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如果价格远远高于它的价值,那我就觉得它不值得去投资。我认识一位在新加坡教书的美国人,他投资了大量的股票,有美国的,也有新加坡的。我告诉他中国的 ST股被炒翻天了,ST长控(现在叫ST浪莎)被炒到过86元,他目瞪口呆了半天,的眼镜后面是非常迷离的眼神,那一刻我知道什么叫跌破眼镜了。他说他们NASDAQ市场上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市盈率高的股票,恰恰是业绩好的股票,业绩差的股票,哪怕价格掉到地板上了,也很少有人去买的。所以NASDAQ的股价差别非常大,贵的几百美圆,低的不到一美圆。我就把那两个问题抛给了他,他只摇头,一个劲的说No。我后来和他说,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很多美国机构和个人都在投资中国的股票,你这样的高手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呢。他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ST都能炒成这样,中国的股市水很深(原话是too much risk)。其实道理很简单,股市真正的产出是在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所有炒股的人本应该都是冲着这个利润来的。ST是有退市风险的,这个大家都知道。退市以后呢,没人去问这个问题。一旦退市,买卖就成问题了,即使你能够转让出去,又有谁愿意买呢?即使有人买,价格比起你的成本呢?一旦卖不出去,那就只有等公司的分红,亏损的公司有红可分吗,当然没有。所以你的这个投资可能连续好几年都得不到盈利,也取不出来,钱多的发烧的人都不会要这个选择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4月底对一些朋友说,现在排队买ST,将来大盘危险了,引起心理恐慌,跳楼也得排队的。
六、题材。光有业绩还不行,还得有题材配合,不然,股价还不会跟宝钢股份那样进一步退三步啊。炒股炒股,怎一个炒字了得。目前中国股市,消息面的影响远远大于基本面的影响了,传闻满天飞,今天他传这个,明天他辟谣那个,就在一传一辟之间,有人就打了时间差,赚到就闪人,有人就心甘情愿地做了轿夫。对于传闻,始终要谨慎,不仅要有慧眼,还得有慧心。传闻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如果是真的,对于股票本身的影响又有多大,都必须有细致的估计,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对于是非股相关的传闻,我是从来不关心的,例如600477。我能够预测它的走势,但是我绝对不参与,因为我亏不起。
关于题材的问题,话比较多,今天夜已经很深了,就此打住。我会在《和老股民谈谈新形势下的股票和炒股》、《广告与炒股》两篇文章里详细谈论,仍然用最通俗的语言。敬请继续关注。
该写个结束语了,这里把新股民给“丑化”了,很多地方都有夸大的嫌疑,而我的读者恰恰又主要是新股民,我只想说一句,熬夜写这个个文章,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得罪你们。希望更多的新股民朋友能够读到它,并且,读懂它……
(世界经理人社区)
富爸爸买房经:拍卖房里淘金子 3年赚到1000万
风靡一时的"富爸爸"系列丛书不知在全球制造了多少个"富爸爸",刘建平就算得上一个。
三年前,刘建平宁愿放弃跨国公司的高薪而去选择一条看似虚无的"财务自由"之路,对于这个"不可思议的选择",他出人意料地坦然。有意思的是,他几乎是教条般地严格按照"富爸爸"理论指导,遵循着"分散投资"、"重视现金流"、"房地产是强有力的投资工具"等理念,把自己在国外打工赚回的210万元资金按比例分配到房地产、股票、外汇、实业等理财领域。
短短三年,奇迹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上海"富爸爸"诞生在黄浦江畔。刘建平的个人资产一跃而至如今的近千万元,尤其是被"富爸爸"称为"独一无二的投资工具"的房地产,更是让他大尝"驾驭钱的力量"的快感,当年投入的50万元现金,至今已翻了10余倍,达到590万元之巨。
"得益最大的是富爸爸丛书。"作为中国理财创富之星代表的刘建平,最近介绍自己创富经验时这样说。2001年,受该丛书"刺激",当时已届不惑,身为跨国公司经理的刘建平毅然放弃"金领"职业,赋闲半年苦读投资书籍。其后以210万出手投资,仅仅三年这笔钱已经放大到1000多万。
控制风险最主要
2001年9月,刘建平投资50万元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软件公司,并努力吸引风险资本的关注。同时,他把手头另外160万元资产进行分配:50万元投资房产;50万元投资外汇;60万元分别投资澳大利亚股票和国内股票。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资产会在3年后增长到近千万元,"我想分散风险,因此多面出击。如果资产很少又有很强的增值愿望,则更适合集中操作。"刘建平说。
刘建平认为,从风险控制角度来说,高回报就要承担高风险,必须对冲风险。他介绍:"我很早看好澳元,2001年9?11时期,一块澳币只换0.47美元,我就投了澳元。怎样对冲风险?人说美元和黄金石油是翘翘板,我就买了一点石油股对冲外汇。从2001年到2004年年初,1澳币兑美元从0.47元冲到0.80元,涨了快70%。当时觉得加币要涨我又换了加币。"刘建平遗憾的是:"付出精力最多的A股没有做好。因为找不到对冲风险的方式。"
三年后,刘建平的成绩单是,房产投资获利在10倍以上,A股缩水50%,澳元及澳洲股票投资翻倍,外汇增值50%。
三年来,刘建平一直按照当时资金分配的数额在进行操作,没有因为房产赢利得多而迅速增加房产的投资,也没有因为澳洲股票比较稳定而增加持股数量,一切都还按当初的分配。"每一种资产,或者说每一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周期规律,在房产处于高点的时候全仓压进会让风险过于集中,因此我选择不动来顺应这种规律。"三年后,面对自己的投资成绩,刘建平这样总结。
富爸爸的房经
"吃透政策,拍卖房里淘金"是刘建平的炒房经。
2001年,蓝印户口政策、契税减半政策等说明国家鼓励购房。尽管浦东房价已经启动,但刘建平发现外销房在跌,有些房子甚至跌到了开盘价的一半以下。2001年6月份,刘建平发现浦东五星路上的外销房只有1000美元/平方米,之前该盘价格曾经到过1800美元/平方米。他以125万元人民币的总价买下了151.59平方米的房子,自己出了37万元的资金,贷款70%,买下了第一套投资房。
2001年8月份,内外销房并轨,刘建平意识到内销房的价格很快会赶上来,他以1700美元/平方米将外销房出手,扣除各种交易费、契税以及利息成本,第一套房子净赚75万元。
目光转向内销房后,刘建平注意报纸上刊登的上海市民到拍卖行里淘金的报道,他在拍卖行里转了几次之后,看中了法院的抵债房产。"法院拍出的房产一般急于出手,因此拍卖价格通常是评估价格的8折,也就是说至少有10%的利润赚。我喜欢看到利润以后再投资。"刘建平说。
2002年初,仁恒滨江的房子内部订购单价已经到了每平方米1500美元,约合12000元/平方米,而当时法院的拍卖价格只有10000元/平方米左右,再加上当时黄浦江开发的消息已经传出,刘建平当即以170万元的总价拍得140平方米的房子带车库。几个月后,房子以1600美元/平方米出手,"小赚"20余万元。
此后,刘建平在拍卖房上频繁出手,均有所斩获。
舍得花钱学习
"一定要舍得花钱学习。"刘建平反复对网友建议,"你学会一种理财方式,或者参加哪样理财工具,你必须学会这个工具。"
刘建平"自己做"之前,看了大量理财方面的书,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富爸爸那套丛书,还包括其他的创业方面如怎么样建立公司、买卖外汇等,在图书馆泡了一段时间后,对房产、实业、外汇和股票等方面的投资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2001年到2004年,刘建平的感觉是,他的资源在2004年以前已经用光了。2004年底的时候,他去了澳大利亚,也去了美国,目的就是学习--参加房产研讨会、金融界的研讨会。他的心得是:"学习方面的钱应该是舍得花的,只要舍得花才能赚到大钱。"
不断吸收新概念的刘建平这样总结自己对于理财的认识:现在的理财观念,应该上升一个层面,就是用杠杆效应,不光金融杠杆,还有时间杠杆,首先用别人的时间为自己创造财富;其次用别人的钱为自己操作投资,如果你有一个概念,你有一个想法,你自己做的同时,时间有限完不成,你可以雇佣其他人,重新拷贝你的概念;此外就是金融杠杆,你必须在银行里建立一个良好的信用,这样的话才可以不断从银行借到钱。(赚钱点子网)
元老基民 十年26万变千万
60多岁的老翁葛老先生,10年前他从26万元起步,此后坚持长期投资,如今资金已经如滚雪球般增长,成了名符其实的千万富翁。基金的钱真有这么好赚吗?他是怎么做到的?且听听这位老基民的亲身经历。
受启发:诺贝尔基金给“灵感”
今年60多岁的葛老先生是南京某高校的退休员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葛老都是一位元老级的基民。在与基金结缘的10年左右时间里,他的经历可以说是伴随了国内基金发展的历程。在谈到为何对基金感兴趣时,葛老笑称自己其实是无意当中受诺贝尔奖金的启发。诺贝尔基金会设立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当时的奖金总额是约合920万美元。奇怪的是发出去的奖金从当初到现在已经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可是奖金却一直还没有用完,后来他查了很多资料、询问了专家了解到,是因为诺贝尔基金会一直大胆地在世界各地主要的股票和证券市场投资,这样才顺利让基金会的资产得以增值,而把大量的资金放在基金管理公司获得收益,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十多年前,“基金”对于身边人来说还仅仅是一个新兴的名词,许多人并不是很熟悉,虽然从一些理财专家的口中,他得知购买基金的风险很低,但是葛老承认当时自己买的时候还是冒了点风险的。
入基市:26万元倾囊抢华安
1998年,国内第一支封闭式基金发行,就被他赶上了,“当初买并不容易呢,还要中签才能买到,不过我还真挺幸运的。”谈起当年的疯狂,葛老现在还是分外兴奋,他一下子就把几乎所有的积蓄26万元倾囊投入。他买基金特别喜欢那种有品牌、稳健的。从华安公司发行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开始,他就成了华安的“拥趸”,前前后后自己一共购买了十多只基金,其中很多都是华安的。回忆起当初场景时,葛老激动地说,华安基金公司在2001年推出了国内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当时大家都对基金有所了解了,已经有很多人抢着购买基金了,人们对基金痴迷的情况丝毫不亚于现在。
为了保证购到,从这支基金发行的前一天晚上,他就出动家人,一起到发行地龙江体育馆门口排队。担心疲惫,就由老婆排上半夜的队,下半夜轮到他自己去换班排队,铆足了劲,一定要买到,经过这样疯狂的举动后,硬是抢到了名额。
做长线:缩水一半坚持不赎
从本世纪初一度的火爆到股市熊市时的沉寂,基金曾经带给投资者百味杂陈的记忆。如同葛老先生那样拥有比较长投资年头的人可说并不少,但罕有的是,他能够这样坚持10年持续投资。一直被基金经理推崇的长期投资理念,为何和葛老“心有灵犀”呢?他又是如何做到在淡市中坚持持有的呢?他说,其实一开始也很担心,但随着购买基金的狂潮一阵阵袭来,关于购买基金的一些知识越来越普及,自己对基金管理公司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也就慢慢放下心来了。而自己与老伴的月退休金加起来就有五千多,平时绰绰有余。以至于这十多年来,自己购买的十多只基金几乎都没有赎回,即使是期间的分红也是拿来再购买其他品种的基金。而自己和老伴平时节余的工资也都拿来买基金,其实葛老心里也不是没有害怕的时候,记得2005年,手中持有的封闭式基金,由原来的180万元,一度缩水到90万元不到,由于犹豫不决,他错过了一次赎回的时机,葛老的儿子沉不住气了,因此还和他起了争执。但分析再三,葛老还是认为股市是有机会的,因此基金不可能长久沉寂,还是有机会的。这点“固执”的劲头让他最后顺利“翻身”,到现在他手里还持有这只基金。手中的总资金量从一开始的26万增值到现在的千万资产,很大程度也得益于此。
中老年人最宜养“基”
葛老说,其实自己在之前也曾经接触过其他的理财方式,比如说股票。1993年的时候自己一狠心就买了四万块钱的马钢股份,心想尽管股市的风险比较大,但钢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且这钢铁公司的业绩还不错,一定没有问题的。可是不巧的是当时的股市非常低迷,自己对股市也并不是很懂,四万块钱就躺在熊市里面一年多都没有出来。到了第二年不得不“割肉”的时候,算算真是亏了不少钱。葛老说,打那以后自己就再也没有接触过股票,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年纪也大了,不可能天天去盯着大盘,其中的风险更是承受不了。而在近几年还接触过一些保险品种,投入的资金也不少,但不像基金管理公司在帮你理财的同时,只收取少量的费用,比较省心。用葛老的话来说就是,“买基金比炒股稳当省事,比放在银行收益高,是最适合老年人的理财方式,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选基金就像选“媳妇”
葛老谦虚地说,虽然自己现在资产翻了三四十倍,但还不能算得上是基金方面的专家。不过,的确有不少的亲朋好友在得知自己的经历之后来跟自己取经。他总是说,要想在基金中能够有所收益,最重要的就是要长期持有。说白了,基金跟股票就完全是两回事情,股票是来炒的,得天天盯着,一不小心就会赔得血本无归,而基金是完全不能用炒的,应该是长期持有。要记得,中国的股市行情是不可能与一直前进中的经济背道而驰这句话就对了。另外,选择正确的基金投资也是敲开基金大门的一把金钥匙。葛老说选基金其实就是跟选媳妇一样,不仅要看看“媳妇”本人,还得看看家里的情况,把父母亲和兄弟姐妹的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套到选基金上面就是在了解基金本身情况的同时,还得了解公司的业绩。另外,该基金公司发行的其他基金的收益情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是否赎回寻求高见
在10年投资经历中,葛老一直是稳扎稳打,除了有特殊的大用途,他从不把基金赎回。现在葛老在河西住的房子,价值100多万元,是很少的一次靠赎回华安创新基金的100多万买下来的。而当初他在这只基金上只投入了20多万元,净赚将近80万。葛老说,随着自己年岁越来越大,产生了和女儿住在一起的想法,于是想到再买一套大点的房子和女儿一起住。但是手中的流动资金不够,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手里的基金。但是毕竟自己持有华安基金已经有6年的时间,风风雨雨过来,即使是在熊市中的时候,它还能够分红,可以说是已经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如果“割舍”的话还真的有点难受。有时想想,当初自己买的时候还不就是想能够希望有所收益?心就放宽了,可真正要到基金公司去赎回的时候,还是舍不得。所以一向投资理念坚定的他,最近倒是有点举棋不定呢。“也请广大基民朋友给我出出主意!”看来,葛老对华安基金有着充分信心,对于基金的未来仍然是十分看好。
(中国基金网)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