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宁:2006年的中国老百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35:07
2006年的中国老百姓
鲁宁
2006年老百姓的日子有喜有忧,说好听点喜忧参半,说难听点忧大于喜。我选取若干个点梳理一遍。
吃低保的、从社保渠道领养老金的,好歹加了点钱,平均大抵在每月每人百元以内。比起公务员们平均每人300元以上的增资标准,虽说少了点,好在中国老百姓厚道,特容易知足,加钱不计多少,加总比不加要好。譬如我母亲就是这么想(讲)的。
股市活泛了,特别是下半年,上证指数连续创出历史新高。多半散户解了套或正在解套,一部分散户开始有所斩获。对有点余钱炒股的百姓,股市变暖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
低收入者虽增了点收入,但下半年粮油肉禽蛋涨价了,部分大宗农副产品和粮油制成品的价格跟着看涨。水电煤气等公共用品价格一直悄悄上涨,理由说是“价格不能长期倒挂”。因为这类涨价直接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计,媒体报道时总如履薄冰,通常王顾左右而言它。
找工作越来越难,文化低的、技能差的首当其冲。广州等许多大城市迫于治安持续恶化,打起了限制“低素质”入城的主意。文化高的,甚至高学历如硕士博士之类,找饭碗也不容易,至于本科生,已不如20年前的高中生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市场准入制度并未明显松动,相反,行政垄断继续强化。小企业尤其是“微型私企”仍在大批死亡,相应的就业岗位随之化为乌有。
本年度对百姓利益攸关的宏观调控其实就是楼市调控,政府隔三差五出台调控举措,月月都有楼市新政颁行,百姓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回回破灭房价下降的念想。房价不光大城市继续涨,二三线城市也你追我赶,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家庭境况一般以下的,都从牙缝里省钱用于“教育投资”,指望子女有个好前途,别落个如父母辈下岗分流受穷(苦),低收入家庭借贷也要供子女读书跳“龙门”。可是,优质教育资源依然向高收入者和权贵阶层倾斜,反过来,如上世纪初“福特流水线”般生产的本科生和硕士博士们,却成为劳动力市场上“廉价商品”,不要说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连偿还助学贷款都挺难的。当然,有家庭背景的人们依然不担心找不到好职位,又是一种马太效应吧。
看病难、看不起病、不敢看病的困惑仍在加剧,百姓望穿秋水,医改咋个改法仍云山雾罩。反商业贿赂,出现多起“红包医生”集体“罢医”,令有关方面投鼠忌器不知所以。
这一年,中国经济继续“大红大紫”,官媒欢庆连续第四年2位数增长。可本周一公布的“2007中国社会形势分析暨《社会蓝皮书》”在回顾2006年时承认:贫富悬殊仍趋扩大,城乡居民组群的收入差别居然扩大至18倍,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层级越往下,对改革直至对整个社会的认同度越低。
宏观经济形势一派大好,多数家庭的微观经济形势却与此脱节,低收入家庭连“小好”都谈不上,就是“中收入”家庭也不敢轻言“小好”。作为“不好”的反映,最直观的就是内需还是挺不起来。于是,官媒反复诱导百姓扩大消费——就差把消费说成“爱国”了。可是,“新三座大山”越来越沉,不但压得低收入家庭直不起腰,就是写字楼里的所谓白领阶层,住房按揭也压得他(她)们气喘吁吁哩!
本年度,叫得最响的口号是和谐社会,不光做宣传,政府确在许多方面推出了一批具体举措。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矛盾日积月累,未等旧的消解,新的又层层叠加,何况,和谐不只是社会的,还包括文化的、政治的、法治的和经济的。所以,寻求和谐是个历史过程,一时半会儿“远水难救近火”。
明年的经济一定又呈“艳阳高照”,但“蛋糕”的分享依然是个问题,明年这时候,咱们再议2007年的中国老百姓。
来源:《中国保险报》  来源日期:2006-12-27   本站发布时间:200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