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画”中罕见精品 重识《斗牛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10:06
斗牛图 戴嵩图片[设计图,JPG]

在唐代画界中,素有“韩马戴牛”之说。
“韩马”为韩幹,以画马闻名遐尔;“戴牛”为戴嵩,以画牛见长,名噪大唐。
戴嵩据史载生卒年不详,曾经当过浙西巡官。
戴嵩善画,尤其是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内中写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赞他得“野性筋骨之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其观察之精微。这种说法虽然有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之夸张嫌疑,但倒也映射出戴嵩绘画功力之深。
就总体评价来说,明代李日华似乎是说的分寸最为适度:“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谨,贵得其神而捷取之耳。”
但“韩马戴牛”誉满大唐,这不是虚言。
戴嵩传世作品有《斗牛图》,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双牛用水墨绘出,以浓墨绘蹄、角,点眼目、鬃毛,传神生动地画出斗牛的肌肉张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可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作品不拘常规、情趣盎然,为中国画传世“牛画”中罕见精品。
我要说的是关于戴嵩画牛的一个传说。
出身书香门第的戴嵩从小热衷书画,年少即有名。父亲的朋友求其赐画一幅,名谓《斗牛图》。画中二牛山坡上牴角相斗,尾巴左右摆动着,生动传神,客人甚喜。不料,当戴嵩和父亲送客人出村时,迎面碰见一个放牛娃,挥着鞭子在驱赶牛群。客人对放牛娃说:“戴嵩画的牛,比你放的牛剽悍强壮,不信比一比!”没想到放牛娃看了画后忍不住哈哈大笑:“牛斗架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使在牛角上,牛尾巴是夹着的。可是,你画的牛尾巴却在左右摇摆……”
据说,戴嵩的脸当时就红了,放牛娃的话使他头脑清醒了许多。打这天起,他经常去仔细观察牛的各种神态,向放牛娃了解牛的生活习性。春、夏、秋、冬四季,戴嵩总是常常出没在放牛的地方。后来戴嵩的牛画的越来越好了,逐渐走向了他艺术创作的颠峰。
放牛娃的故事和评画观点,自此成为中国画史上的经典故事。
而我要说的这是荒谬,这反映出了国人艺术审美情趣的矛盾、繁杂和不成系统。
“以形写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向来是中国绘画艺术——不,也可以说中国所有艺术艺理,简称之为“写意”,而放牛娃的见解,恰恰是与艺术创作之理相悖,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评判戴嵩所画之“斗牛”,可称谓南辕北辙。试想一下,如果如放牛娃所言,二牛夹着尾巴相斗,自然是符合生活现象、常理,可从绘画构图、二牛相斗的气势展现上,会是什么样子?
僵滞呆板,缺乏动势,张力神气全无。
而戴嵩所画翘起的牛尾,虽然说违背了生活中的常理,但很明显有利于二牛相斗气势的展示与表现,枯笔一挑,画面即多了灵性与气韵,二牛相斗之状貌,跃然纸上。
这就是艺术家和放牛娃二者之间的区别,所以放牛娃只能放他的牛,而戴嵩则成为中国画史上一代大师。
艺术是提炼,是升华,是生活本质的展示与凝聚,艺术不是再现。
我从来不相信放牛娃评画的故事,但我知道很多人喜欢,很多人相信。
当“放牛娃”们掌握、控制着艺术生杀予夺权力时,放牛娃就永远是对的。
理由很简单:对也是对,不对也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