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大而全 只求特而强 - 校长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57:47
我校“特强发展”战略与实践(2004年8月)
2004年8月15日,是我校更名一周年的日子,这是值得全校师生庆贺和纪念的日子。在学校更名一周年之际,我冷静回顾了我校办学的实践,理智思考了学校发展的思路。我认为,在过去的一年,我校在办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学校更名的起步之年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学校发展思路方面,我认为应坚持“特强发展”的战略。在办学实践中,要避免大而全,致力追求特而强。
一、我校实施“特强发展”战略的背景
2003年8月15日,市政府徐志达副市长亲自为我校新校牌揭幕,我校从此跨入了外经贸办学领域。在2003年举行的庆祝学校更名的大会上,徐志达副市长对我校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求我校要加快办学面向调整,通过市场手段把学校做强做大,要通过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办出鲜明的外贸特色。如何贯彻落实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如何在更名后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办出鲜明的外贸特色,这是摆在全校师生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全新课题。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全国、全省、我市中职教育发展的形势,我经过深入思考,认为要把学校创办成一所外贸中职名校,办出鲜明的外贸特色,必须走“特强发展”的办学路子。
二、我校实施“特强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
我校实施“特强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客观基础: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走“特强发展”之路
教育部周济部长近日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保持零距离,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必须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实现零距离上岗。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学校必须突出自己的强项,展现自己的特色,发挥自身的优势。要在专业建设上突出品牌专业;要在教学中培养职业能手;要在管理上锻造新型人才;要通过各个“单项”的做强,来实现学校整体做强。归根到底,这是一场比拼实力、比拼“内力”的竞争。因此,我校走“特强发展”之路是职业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我市中职教育布局结构特点要求走“特强发展”之路
从2002年至2004年,我市中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基本完成。从布局结构特点看,市属公办中职学校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办中职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目前,我市已有国家级重点中专3所,省级重点中专4所,一些市属中专正在向省级重点中专冲刺。而民办职业学校也凭借着办学体制灵活、办学特色鲜明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来形容目前我校在中职教育界所处的位置可谓贴切。如何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站稳脚根,获得市场认可,是摆在我校面前的严峻课题。我认为,一所学校要想获得长期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凸显自己的强项,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走“特强发展”之路。
(三)我校自身办学客观条件决定必须走“特强发展”之路
我校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在历届治学人的努力下,在办学条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5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办学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2003年8月成功更名,办学跨入了外经贸领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夯实办学基础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否则,前进的脚步必将受阻。由于政府扶持中职教育的资金有限,中职学校融资渠道不畅,我校要在短期内大幅扩张规模是不现实的。而学校更名以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办学领域,无论是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实验实训条件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在外经贸领域,我们还是一名“新兵”,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在现有历史和客观条件下,我们只能考虑走“特强发展”之路,只有自身逐步做强了,我们才能在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
三、我校“特强发展”战略内涵与实践
(一)我校“特强发展”战略内涵
我校“特强发展”战略思路为:坚持“服务于惠州及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办学面向,夯实办学基础,突出外贸特色,建设好示范性专业,提升办学竞争力,致力培养职业能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做强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地方政府扶持的力度、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适度扩大学校规模,用2—3年时间争创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用3—5年时间把学校创办成一所具有鲜明外贸特色的中职名校。
(二)我校“特强发展”实践
1、深化学分制改革,推动教育教学创新
我校推行的学分制改革,在全省中专学校中居领先地位,起示范作用,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亮点。我们应珍惜现有成果和荣誉,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以确保全省领先地位。我们应在教育教学创新方面下足功夫,要拿出改革的勇气。更名一年来,我校在部分专业部分班级实践了小班制、师徒式教学模式,加大了实训的力度,制定了专业质量标准,构建了核心课程体系,在突出外贸特色,强化职业训练,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目标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加强德育改革创新
我校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改革创新工作,得到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的大力指导,在全国德育工作年会中,我校的德育改革创新实践受到了大会的表彰,改革创新成果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的充分认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德育实验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工程的突破口,成为我校德育改革创新一道亮丽风景。我校的德育改革创新之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益于我校育人理念、育人模式、育人方法的创新。我校的德育在“大德育”观念的统筹下,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改革了德育课程体系,突破了德育时间、空间,突破了旧的德育内容,将德育引向了社会这一广阔的空间。学校引入了实践式育人模式,倡导了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自我教育法等新的育人方法,在教学中探讨了启发式、讨论式、质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同学们反映,在德育实践小组活动中,他们受到了教育,受到了熏陶,道德品质得到了培养。我认为,德育实践小组的活动应继续进行下去,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国家级研究课题要进一步深化,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深信,只要我们重视德育,创新德育,必能育出芬芳桃李。
3、加快办学面向调整速度,实施“品牌专业”建设工程
徐志达副市长去年在我校庆祝更名大会上殷切寄语:“外贸学校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要办出鲜明的外贸特色,突出学校品牌。”回顾过去的一年,我认为我校认真、扎实地贯彻了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办学面向转型、突出外贸品牌特色方面,抓住了重点,打开了局面。一年来,我校实施了“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重点加强了“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力度。在教学计划调整、专业设置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验条件、外贸理念和知识灌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4年3月,我校申报的全省重点建设示范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接受了省教育厅重点专业评估专家组的考评,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04年5月,省教育厅下文批准我校“国际商务”专业为全省重点建设示范专业。这是我校专业建设历史的重大突破,是我校树立外贸学校品牌的一项标志性工作。“国际商务”专业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示范专业,为加快办学面向调整速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校今年成功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将为我市现代物流业培养中等职业人才。而已开设多年的“经贸英语”、“对外贸易业务”、“报关业务”等专业受到了考生的追捧。种种事实表明,我校外贸外语类专业逐渐得到市场和社会认可,成为学校品牌专业。我校实施的“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凸显了鲜明的外贸特色,标志着我校办学面向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效果明显。
4、实施“名师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把学校创办成一所中职名校,必须培养名师。多年来,我校坚持实施“名师工程”,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大兴学术研究之风,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据统计,我校教师近几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8篇,主编、参编教材43本(部),研究开发科研成果多项,在我校《学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我校还鼓励教师上名课,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上进行深入探讨,大胆创新。在职称工作方面,我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职工晋升职称,仅去年更名后1年,我校就有4名青年教师晋升高级讲师职称,有3名青年教师晋升(转评)中级职称,有4名同志晋升初级职称。这是我校实施“名师工程”结出的硕果。我坚信,只要我们把“名师工程”坚持实施下去,我校就可以形成名师荟萃的喜人局面。
5、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加强学校就业推荐力度
学生报读中职学校,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掌握职业技术,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实施“特强发展”战略,必须将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加强学校就业推荐力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要将就业推荐工作抓出成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学校的社会形象就会不断提升,考生报读学校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更名一年来,我校加强了与外向型企业的联系,建立了上百家就业基地,学生就业主要在珠三角经济发达的城市,分布在各行各业。今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良好。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素质全面,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很适合企业用人的需要。良好的就业形势表明,我校办学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6、加强与高校联合办学,努力提升办学层次
多年来,我校一直在探索与高校联合办学路子,分别与惠城区电大、湖南大学网络学院、西南师大网络学院联合开办大专、本科学历教育,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今年,我校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洽合作办学事宜,计划在外语外贸大专、本科专业方面实现合作,为我校与外语外贸类大学实现办学对接打开局面。该项合作项目一旦成功,对提升我校社会形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为在校中专学生继续深造提供良好条件。
回顾更名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实施“特强发展”战略收到了可喜成效。我坚信,只要我校坚持正确的办学面向,夯实办学基础,深化各项改革,努力练好“内功”,突出外贸特色,我校的发展必然能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潮,实现争创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的目标指日可待,创建具有鲜明外贸特色的中职名校的强烈愿望必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