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婚俗透视民俗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23:23:08
B1版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6年8月5日 第 4223 期
婚姻,人生的重要一站。古往今来,尘世中的红男绿女因缘而相识,又因缘而聚。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举案齐眉”、“琴瑟和谐”是多少人对美满姻缘的向往。而当年未曾见面便被长辈们注定姻缘的人们,今天恐怕更要惊诧于青年男女的网络爱情。一个多世纪以来,婚姻在变,婚俗在变,这个世界在变。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清代的结婚礼服完全承袭中国汉族的传统,新郎头戴官帽或瓜皮帽,身上穿着长袍外褂,外褂上头绣有祥兽。新娘头戴垂着璎珞的珠冠,身披大红蟒袍。
在汉式传统与西式文明的交替过程中,呈现了多种不同的礼服样式,除了传统的汉式礼服与完全西化的西式礼服,更多的是以中西合璧的混合形式出现的,以照片中新郎、新娘的服饰为例:新郎的打扮已全盘西化,身着西服、西裤加上领带,头戴西式礼帽、脚穿皮鞋。新娘则身穿广身宽袖的汉式上衣,搭配直裾衫裙,头上戴着及地的白色西式头纱。
今年,南京、北京等城市相继出现仿古“婚礼”。最近,北京日坛会馆还举办了一期中国传统婚礼学习班,为数对准“新人”展示了上轿、迈火盆、跨马鞍、新郎新娘牵绣球、拜天地等传统婚礼的流程。
据考证,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订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尤其是这100多年来,由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各地的婚俗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广东当然也不例外。今年,省民政部出版了一本《20世纪广东婚俗大观》,揭示了许多有地方特色的婚俗习惯。
清末 三书六礼婚前男女不见面
20世纪初期,广东各地在婚姻嫁娶方面基本上是按照三书、六礼的习俗程序进行。三书即指聘书(订亲之书)、礼书(过礼之书)、迎亲书(迎娶之书)。六礼则指婚礼前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步骤。一曰纳采,由男家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二曰问名,提亲后,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男女“八字”宜婚,婚事方能进入正题;三曰纳吉,实际上是订婚仪式,要请酒祝贺;四曰纳征,俗称“行聘”或“过大礼”,这次送的礼比纳采时的礼厚,仪式也较隆重;五曰请期,下聘礼后,男家选择婚期,征求女家意见,双方商定嫁娶日期;六曰迎亲,即婚礼前最后的重要程序,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亲,女家收取男家送来的部分礼物(不能全收),并回礼致谢。
那时男女双方当事人对于婚姻没有任何选择权力,完全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婚姻。当时的广东人男女年龄达16~20岁可谈婚论嫁,以财产、金钱、门当户对为条件,婚前男女当事人从不见面,双方没有任何选择权力,可谓是盲婚哑嫁。“一夫多妻”在晚清时期仍是公开、合法的。

旧时代的女人,因为地位低下,被迫接受一夫多妻的不平等制度。
民国 西风东渐兴起集体婚礼
民国时期,广东个别地方政府开始设法干预旧式婚俗,号召青年参加由政府主办的集体婚礼,结婚要向政府申请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作为合法婚姻的依据,同时双方还要取得健康检查证明书,犹如今天的“婚检”证明。
由于政府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以及新式教育的不断普及,青年男女在婚姻选择与婚礼仪式方面,大胆向“三书”、“六礼”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旧婚俗挑战,公开自由恋爱,拒绝媒人言婚,反对父母包办婚事。即使是婚礼也多在教堂举行,新郎身穿黑色绒西装,头戴毡帽,新娘身穿素白色婚纱,头戴纱巾。新婚夫妇手拉手,在牧师面前请求结为夫妻。待牧师恩准后,双方交换信物并诵读誓言,婚礼完毕。

民国婚礼
文革 “闹新房”流行考毛主席语录
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废除包办、强迫婚姻,确定了婚姻自由的原则,男女双方结婚只要依法进行婚姻登记,婚姻关系就得到了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
这一时期繁琐、铺张的婚礼基本消失,婚礼多以开晚会、会餐、茶会以及吃喜糖等形式举行。当时婚礼一般都是邀请单位领导当证婚人,新人先向毛主席像鞠躬,右手握拳,举于肩上,当众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婚礼结束当晚,一对新人将两床被子合到一张床上,算是结婚了。
文革时期,男女结婚别说“三书六礼”,就连查“八字”“合年庚”也无人敢提了,算命先生、风水佬都销声匿迹了。选对象先看出身,讲阶级成分,最有吸引力的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干部、世代工人家庭的子女。举行婚礼,新郎以穿红卫兵服装戴红卫兵袖章迎亲为荣,新娘以能穿上红卫兵服装一起坐永久牌自行车到婆家最有面子,迎亲队伍手拿毛主席语录和红旗,唱毛主席语录为时尚。当时“闹新房”也以考新娘是否会背“老三篇”、唱语录歌为主,绝无“封资修”的词语和意识存在。到文革后期,人们结婚的嫁妆开始注重实惠,当时新人追求的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

教会式结婚家族纪念照  少数信仰基督教的人结婚仪式多半会采用教会式婚礼,也就是在婚礼进行过程中穿插祷告、唱诗歌、读圣经等。教堂则成为举办婚礼的固定场所,同时也是婚礼仪式完成后拍摄家族合照的最佳背景。
改革开放后 网恋闪婚单身贵族渐增多
改革开放以后,婚姻方式日益多元化,以恋爱方式而言,就存在婚姻介绍所、妇联与工会举办的单身青年联谊会、网络恋爱等。婚礼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改过去单一的、俭朴的形式,采用传统的、国外的、现代的婚礼形式相结合。摆酒、旅游和参加集体婚礼逐渐增多。最基本的婚礼仪式是摆酒,其次是旅游。许多人不仅采取一种婚礼仪式,而是以一种为主,辅以其他。
政府则积极倡导新式的婚礼形式——集体婚礼,由政府在集体婚礼上向新婚夫妇颁发结婚证书和结婚纪念品。这一形式在广州乃至广东各地得到推广,显示了新时期年轻人追求浪漫的心态。与此同时,单身贵族也日益增多,城市青年人在事业竞争压力下不断推迟婚期,网恋、闪婚、隐婚等各种婚姻形式也开始出现,这也对应了当下越来越多元化的个人价值认同。
旧时婚俗
[哭嫁歌] 不舍父母大骂媒婆
广东各地婚俗中都盛行演唱流传悠久的哭嫁歌。歌词通俗易懂,一般由民间百姓口头相传而成,民间风俗将能否咏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性贤惠或懒惰、聪慧或蠢笨的标准之一。
哭嫁的内容一般分为自叹命运,多是待嫁守夜时唱。如“一声自叹天共地,二声自叹月团圆”;或者是对父母的难舍之情,多为上轿时哭唱。如“爸呀爸,你把女儿养到十七八。恩情未报儿出嫁,良心应该受谴责。妈呀妈,如何瞒着把女儿嫁。女儿心中多少事,要在妈妈胸前倾诉它。”还有通过唱哭嫁歌来教育弟妹,请他们代为照顾父母。
除了唱哭嫁歌表达对于家人的不舍,还通过唱骂嫁歌来表达另一种特殊的感情。骂嫁的对象一般为骂婚、骂男家、骂男家人和骂媒婆。如“十个媒人九个讲大话呀!一个不讲大话裤穿孔啊!一代做媒三代绝啊,一代不绝脚流脓啊!”这种以哭抒情、以歌代言的出嫁歌,既有传统大家庭对家人的质朴留恋之情,又表达了新嫁娘出嫁时的内心感受。

花轿  昔日的轿子多为木造,也有藤编形态,轿身有如方形屋,上有顶,前有门,后面及左右各有窗,有分二人抬与四人抬者。结婚迎娶时,周围会挂满喜幛,上头绣满各种吉祥图案。
轿子在清代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后随着新式交通工具的发展,轿子逐渐被取代,不过花轿仍被视为传统结婚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疍家婚] 花艇迎娶新娘子
这是广东水上居民的婚姻习俗,其婚嫁仪式与陆地居民有一定差异。水上居民长年累月泛舟江河,以捕鱼捞虾、贩盐为生,因生活居住环境不同,加上在旧社会疍家是受陆上人歧视的,如到陆上不准穿鞋等,所以一般不与陆上居民通婚,只在内部进行婚嫁,仪式也没有陆上婚俗繁琐。婚配一般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女待字闺中,可于艇尾置一盆花,男方看中后,遣媒说合。迎娶之日,男家用花艇,沿途打伞、撒米,到达时由“好命婆”(即婚姻、家庭美满的妇女)将新娘背到男方花艇上。

[自梳女]梳髻后独身终老
自梳女也是广东特有的婚姻习俗。在旧社会,未婚少女束辫,婚期始结髻。自梳女则通过一种特定仪式,自行易辫而髻,以表示决心不嫁,独身终老,称之为“自梳”或“梳起”。此俗在1925年到1935年期间最为盛行,直至解放后五六十年代,许多村还保留有由自梳女共同筹款兴建共同居住的“妹仔屋”和“姑婆屋”,也有叫作“冰洁堂”。“梳起”等于出嫁,但程序简单得多。

媒人替新娘撑伞  媒人在婚姻中已不再扮演关键性的重要角色,换句话说,媒人已从婚姻的撮合者演变成男女交友的媒介者,或是婚礼仪式的指导者。并且,随着结婚仪式的简化,媒人也不再需要懂得完整的礼俗细节。照片中新娘走在前方,媒人在后忙着为她撑伞,有着媒人与新人之间主客易位的象征趣味。
[冥婚] 亡男亡女结“鬼婚”
冥婚又称鬼婚,是过去婚俗中一种令人毛骨悚然、啼笑皆非的现象。所谓冥婚,就是双方家长为未婚而死去的儿女缔结婚姻。按当地许多市民的习俗,子女们的婚事,必须按兄、姐、弟、妹的顺序进行。
如有长子、长女在婚前逝去,在生的弟妹在结婚之前,要先为亡兄、亡姐办理冥婚。办冥婚也与生人办婚礼一样,托“鬼媒人”查明某处某家有亡男或亡女后,经对照亡男、亡女的年龄,如相宜,便分头与双方家长商议,如同意,就模仿生人的婚礼仪式进行,日期多选在三月清明节、七月盂兰节(鬼节)、九月重阳节。此婚俗新中国成立后消失。
器物凝固 “爱的历史”
结婚“三大件”
婚嫁财富的“晴雨表”。古时江南,婚俗用品一般包括床单、水桶、脚盆、礼盒、首饰盒等日常生活用品。随着时代的演变,结婚的必备“要件”也在发生着有趣的变化。就拿人们熟悉的结婚“三大件”来说,上世纪30年代是指床单、马桶、首饰。到了60年代,开始流行“上海”手表、“凤凰”自行车以及“蝴蝶”缝纫机。80年代,摩托车、冰箱、彩电成了当时判断婚姻经济实力的标准。而进入21世纪,数字大屏幕彩电、手提电脑甚至汽车都开始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婚礼当中。
手表,在婚嫁财富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古时,只有乡绅、商贾、大户人家的结婚用品中才有一块怀表,那可是从国外带来的稀罕玩意,对普通百姓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直到上世纪60年代,国产手表才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70年代开始出现男女对表。如今,手表的价值、款式何止翻了数倍,但已经难以列入结婚“清单”,而成了人们的日常用品。

人们参观摄于上世纪的结婚照展览。
结婚证
最清晰的时代烙印结婚证就像婚俗历史的“纸化石”,那上面除了记录了一对新人的誓言外,也记录了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解放前的结婚证没有固定的格式,有些还相当复杂。一张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上,不仅标明了新郎新娘的名字,还依次列出了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该有的一个都不能少。
文革时期的结婚证具有最深刻的时代烙印。几乎每张结婚证上都有一段毛主席语录,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总是摆在结婚证书的最显眼处。从1994年到2003年,全国一直使用民政部统一制作颁发的结婚证,证书封面上印有国徽,内页附民政部专用章。2003年1月1日,最新版结婚证亮相,封面烫金,内盖民政部监制印章,每张结婚证都有一个全国唯一的编号。
结婚照
有多少爱可以留住今天的新人都把拍一套美丽的婚纱照作为结婚前的一个必要步骤,可在几十年前情况可完全不是这样。60年代还没有礼服、婚纱,一张二人二寸黑白照片就是结婚照。70年代的新人“不爱红装爱武装”,喜欢穿着军装或红卫兵装拍结婚照,唯一的道具是一束塑料花。80年代的结婚照开始由黑白向彩色转变,全身像取代半身像,背景墙也在此时出现。90年代流行舶来婚纱照,个性化、特色化的趋势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