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为师生一生发展奠基——对话徐传信校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43:15
为师生一生发展奠基——对话徐传信校长
陶继新  徐传信
【编者按】2008年10月中旬,陶继新先生应邀到河南省淮滨实验学校再次讲课。这次淮滨之行,陶先生不但为老师们作了《解读<论语>》和《跟孔子学做老师》报告,还听了黄国琳老师的课——《读论语,学做人》,其后,又与老师们围绕《论语》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对话。一天半的时间,所谈的话题都与《论语》有关。陶先生感到,老师们对《论语》的学习已经比较深入,甚至有的还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为此,就从诵读《论语》开始,陶先生与该校徐传信校长进行了一次现场对话。
诵读《论语》
【陶继新】昨天上午,为你们老师作《解读〈论语〉》报告,下午又作《跟孔子学做老师》报告。今天上午听了黄国琳老师的课《读〈论语〉,学做人》,其后,又与老师们围绕《论语》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对话。一天半的时间,所谈的话题都与《论语》有关,我感觉,你们的老师对《论语》的学习已经比较深入,甚至有的还有一些独到的见解。看来,你们关于《论语》的学习确非一般了。
【徐传信】教师集体学《论语》是从去年开始的。其实自建校以来,我们一直就倡导师生共同读书。打造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共同体是我校办学的理想。教师幸福的源头在哪里,怎么去挖掘教师职业生命的幸福感,怎样才能让每个老师都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最初我和同伴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可以说受益匪浅。书中有些观点让我们豁然开朗,过去苦苦寻觅但一直没找到的答案从这本书中找到了,如这本书对“阅读”的强调比较多,尤其是对学困生来说,阅读可能是最好的转变方法。我们就尝试着去做,采取图书进班级、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加大孩子的阅读量,效果不错。特别是2007年10月中旬您作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两场报告,对我校读书活动的推动非常大。您在谈诵读《论语》的时候,提到“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观点,点燃了教师读《论语》的热情。后来,老师们成立了“博雅”书社,拟定了活动章程,社员人手一本《论语》。有的老师拿到书以后,看到书好,让孩子也读,有几个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始背诵《论语》:十条、二十条、一百条……最初只是一部分老师在读,后来读《论语》的人数逐渐增加,范围慢慢扩大,沟通和交流也比以前更频繁,这样,读书就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了。
【陶继新】今天上午,有的老师问我读哪些书最重要,我给他们列了一些书目,第一本就是《论语》。我认为,《论语》不是读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就不需要再读的书,而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49岁那年,我背诵了《论语》85%以上的内容,终于悟到一个道理:大自然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这正是大自然的一种常态,且构筑了属于它自己的一个独特的和谐。而人呢,却多不能自我构建一种内在的和谐:不是在取得巨大成功与遇到不幸的时候,将其视作生命的常态,而是在取得成功时就忘乎所以,在遇到波折和遭遇不幸时就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这就失去了内在生命的和谐。而生命的内在和谐,恰恰是人一生的幸福之源。
有了心灵层面的内在和谐,加之有益于生命成长的精神追求,就会享受到身心健康和文化升值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所以,当我到了60岁的时候,这么多年来积蓄的思想文化,就开始酝酿我生命的另一个开端。我退休之后一直行走于全国教育讲坛,给天南地北的校长、教师、家长等讲课,采访具有思想与文化品位的精英人士,撰写自己乐于书写的作品,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而且这个“忙”,是自己愿意干的事情,是自己能够干好的事情,是令我心灵快乐的事情。于是,我感受到了自己被人认可的价值,感到自身的价值又促进了更多人的生命成长。
【徐传信】读《论语》的作用太大了!我们的老师诵读《论语》之后,视野开阔了,胸怀宽广了,思维方式改变了。过去一直喊要爱学生,要平等对待家长,可是没有经典的滋养,这些东西就内化不到他们的心灵世界中去。而在读《论语》的过程中,人生境界在不断提高,不用再说怎么爱学生,他们也会饱含爱意。过去对待学生居高临下,现在对待学生平和亲切。在学生面前亲和力增强了,和家长交流时视野开阔了,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让家长信服、佩服,家长感到老师有真知灼见,也愿意积极配合老师。在读书过程中,大家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不再张家长李家短,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文化品味在不断提升……读书,让教师以欣赏的眼光看同伴,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教师的心态更平和,更淡定,更从容;看问题、处理问题更冷静,更睿智。
做好发展规划
【陶继新】教师为自己的一生发展计,就应当瞭望未来,为自己做一个生命规划书。在这个规划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读书规划,特别是读好书的规划:在这个星期、这个月、这一年、后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要读哪些书,读多少?规划之后,就要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计划。这样,就会不断地增值文化,时间愈长,增值愈多。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你所在单位的优秀分子,甚至是更大范围里的教育名人。不但不用担心自己工作的去留问题,还会有“更上一层楼”的快乐体悟。更为重要的是,生命的深层因为有了经典滋养,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就会永远快乐。
【徐传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要想使教师不至于在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生活中感到疲倦,最好引导他们走上研究的幸福道路。基于此,老师从踏进校门起,我们便提出要他们都有一个追求目标,思考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老师,学校应当成为什么样的学校。我们走访了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还走访了天津、上海、北京的一些学校。走出去以后,眼界就打开了,目标就更明确了,对自己的定位也就更高了。
【陶继新】井底之蛙永远看不到阔远的天空,只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学校为教师提供到北京、上海、天津和安阳等地学习的机会,也是在开阔老师们的视野。
【徐传信】今年上半年,我校有50多位老师又明确了自己新的五年发展规划,在五年发展规划里,他们申请学校为他们联系指导老师,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我们把这些老师大体上分了一下类,有些老师经验不足,请校内的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来指导。有些老师理论水平不错,校内没有合适的人带领,就借助校外的力量。在数学方面,我们和北师大建立联系,使用他们的教材。借助他们的力量,我们一些数学老师能直接和数学界大师接触对话。在这几年的学习和锻炼中,许多老师不断超越自我,远远超越了过去我看到的常态下的那些教师。比如我校郑亚锐老师,开始上课很紧张,现在课上得很大气。这让我觉得很幸福,一想到他们就骄傲和自豪。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得这么快,对教育的感悟这么到位,我们应该把他们推到更高的平台上,为此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不一定只是为人做嫁衣,在推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不断发展。我觉得我这人很平常,身上有不少缺点,但一提到教育方面的问题,有很多人愿意听听我的声音和意见。比如去年和今年暑期,县教体局组织校长培训班,有些领导向我征求意见:“你觉得现在应给他们培训哪些东西,你来定课程方案……”这说明他们信任我,我提供的那些东西他们也认同了。
【陶继新】你的规划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这样,具有不同个性与特长的老师,都可以在这个规划中实现自己生命的飞跃。郑亚锐老师为什么能够从紧张走向大气?就是因为你们给她提供了与大师对话的机会,她自己又有主动向上的实际行动。同时,由于你所有的规划真正考虑到了老师们的发展,所以,他们从心里认可你,甚至感激你,他们愿意听你的“声音与意见”。这样,你的规划就有落地生根的可能了。
彼此和谐相处
【徐传信】有一些老师在提到个人进步时,常怀感激之情。我说,无论从个人还是学校层面,最感激的还是你们,是你们的智慧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很多方面不是凭我个人力量推动的,而是老师们的一些要求和想法带动了群体的良性发展。我则只是想着怎么去适应教师发展的需要,去做教师喜欢的事,去做有利于孩子人生、有利于教师人生幸福的事。
【陶继新】校长如果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不管教师的发展,就不单是不以教师为本了,可能其思想、人格都出了问题。有的校长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经常天南地北地外出学习,可是,如果哪个老师想外出学习,却是百般阻挠,对此,教师自然心怀怨恨,甚至形成一种消极情绪。如果校长名声在外,而教师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学校必然会出很多问题。所以,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但自己要发展,还要让全体教师都发展。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你如此关注教师的学习与发展,他们怎么能不感激你呢?
【徐传信】其实,我更感激老师们,而且是在内心深处充满了感谢。感觉这些老师做得这么好、这么优秀,可能我处在教师的岗位上,就做不到这么好,这是我感谢他们的地方。另外从班子的角度来说,班子成员对我很好,他们在思考很多问题时都没有私心。我们经常对好多问题进行争论,争论的时候,有时语气比较硬,但想到都是为了工作,大家就理解了。这几年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坎坷,比如有时候家长不理解、社会不支持,但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伙伴们看到我在学校,看到我和他们在一起,就放心了。即使我有事外出不在学校,他们也能各司其职,出色地解决众多问题。
这几年来,我外出学习,基本上都是市教育局或省教育厅等上级组织明确要求我参加的校长学习,如果有其他好机会,我尽量让同伴们参加。今年暑假,县教体局组织一个在上海的培训,我把吃、住联系好以后,让学校业务上的领导同志全参加了。这让其他学校的业务领导非常羡慕,我的伙伴们很自豪,也很感动,他们参加培训当然就更积极,更认真。
【陶继新】学校其他领导与老师们走出去和校长个人出去是不一样的。他们不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品位,还会对校长心存感激。这样,他们做起工作来,就会尽心尽力,即使再忙再累也心甘情愿。假如他们对校长心存怨恨,即便你布置他去做一些应该做的工作,他也未必努力。
我这次到你们学校来,感觉你们工作状态非常好,显得从容而和谐。从副校长到中层干部,再到老师,多是自愿分担忧愁,承担责任。正是因为你平时对他们特别信任和关心,才有了这种和谐的景象。
【徐传信】我脾气也不太好,在某些情况下,也有让教师生气的时候,但他们不介意,不怨恨,工作该怎样做还怎样做。
【陶继新】偶尔发次脾气当属正常,关键是你为什么发脾气,是为公,还是为私;是既往不咎,还是记恨在心;是彼此信任,还是相互猜疑。如果是前者,教师就会容忍你的脾气;如果是后者,教师就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淡化“行政管理”
【徐传信】这几年,我们在努力地淡化“行政管理”的意识。我时常提醒班子成员尽量不要处处突出管理者身份,在工作上尽量少指手画脚,别说“你应该……”、“这事不干不行”等话。我们的班子成员都坚持站在课堂一线,整天和老师们在一块儿摸爬滚打,他们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上做得很好。老师们和他们在一起,情同手足,其乐融融。
【陶继新】领导整天指手画脚,居高临下,是长官意志行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对此是极为反感的。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希望领导与他们在人格上处于平等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提醒”是非常必要的。
【徐传信】有时候,我也这样定位。几年前,我感觉对课堂教学还有发言权,可这几年,对于课堂教学的某些方面,如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我就不敢随便乱说了,因为有时候说了,可能并不符合目前的教学要求。所以我尽量少说,多做,了解他们的需要,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陶继新】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老师们的水平提高快,你担心由于你的未必正确的发言而导致教学偏离正确的航向;二是你平和,谦虚,对老师特别尊重。相信老师们会有心理感应的,他们也会更加尊重与信任你。这样,你工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享受写作乐趣
【徐传信】刚开始来这个学校时让老师们写论文,有些老师感到好笑和不理解。比如有个老师就对我说:“徐校长,让我写啥论文哪?课上好不就行了?我能写啥水平的论文!”我鼓励他:“随便写,写出自己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行了。只要是改革课堂的亲身实践,成功与不足都是绝好的一线论文素材。”刚开始他们还有很多困惑和疑虑,后来,由于自觉不自觉地写了很多教学札记、案例,包括各种层面的论文,再加上学校每年积极为老师组织许多交流活动,如沙龙活动、教师论坛、论文交流等,慢慢地,老师的交流范围扩大了,层次提高了,老师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大大提升了。刚开始在县内获奖就不错了,如今在省内、国内获奖已不足为奇,很多老师的论文还见诸报端呢!
【陶继新】教师不但要会教课,还要会写文章。教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自己却不会写,这岂不是一个笑话?所以,叶圣陶先生主张老师要写“下水文”。语文学科以外的教师,也应当不断地写作。写作不但可以让自己记下教育教学的感受,还是一个人的精神收藏。
老师的写作应当与教学水平同步发展,甚至可以说,它引领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因为老师们所写的文章,绝大多数和教育教学有关。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原有教育教学过程进一步梳理甚至升华的过程。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教师可能将其视作一种负担,迫不得已而为之,但当他渐渐有了收获,慢慢尝到甜头后,就会欲罢不能了,甚至成了自己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享受。而且再教课的时候,也会另有一番感觉,水平甚至有了超越想象的提升。
提升艺术品位
【徐传信】2006年暑假,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决赛中,我校七年级学生宋继禹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全国一等奖获得者。从家庭条件来说,我们的学生肯定赶不上大城市的孩子,但由于我们的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发掘,发展喜人。就拿此次电脑制作比赛来说,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美术功底、独特的创意,演讲水平也要高。现场参赛,作品完成后还要说明你为什么这么设计,你要通过作品传达什么信息,所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要好。至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美术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都得有特色,否则想拿这个奖就不太现实。在此之前,我们连续参加过几届全国“六一”国际儿童节计算机表演赛,各种层面上的奖我们都获得过。
【陶继新】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从一个侧面说明,你们学校已经跻身全国优质学校的行列之中了。同时,也说明你们老师的水平比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大的场合,与全国各地名校的高手比赛,还可以获奖,这会在无形之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一旦形成,就会受益终生。而且这种自信是可以传递的,它会以一种正能量向其周边的学生辐射,形成一个自信的群体。
同时,学生在大赛中获一次奖,即使没获奖,也是其一生中重要的生命体验。人的成长不单单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这种超越学习的生命体验,这无疑为其一生积累了精神财富。
【徐传信】我校在艺术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这和场地限制、师资缺乏等因素有关。如果处在大城市,就可以经常请一些专业人士来指导。而我们学校一年请一两次还行,多了就不方便了。尽管如此,学校仍旧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比如在器乐上投入很大,古筝、电子琴、钢琴等都能保证学生练习需要。另外,我校老师在个人艺术修养提升方面非常积极主动,国家、省、市组织的活动都踊跃参加,在器乐、舞蹈等大赛中屡屡获奖。美术学科的老师专业知识也比较深厚,但他们还想不断发展自己,不断寻找机会出去学习,有些老师还自费外出学习。
【陶继新】只有自主地学习,才能真正提升自己。我在博客里是这样介绍自己的:“陶继新,1948年生,农民出身,第一学历专科。”我刚到山东教育社工作的时候,身边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在他们眼里,我一定是低他们三分的。可是,我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具有一种持之以恒的主动学习精神。二十多年来,即使春节,也没有中止过读书与写作。有的人总是羡慕有成就的人,认为太了不起了。可是,却很少追究这了不起背后的奋斗历史。任何教师拥有了这种持续不断的奋争精神,都可以脱颖而出,成为名师,甚至成为大师。
【徐传信】我们老师在参加省内外的一些交流活动时,发现自己还行,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别人还不知道,听到的一些理念学校早已提倡了。这时,他们就觉得尽管我们是县级学校,可我们学校的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学状态在省里一点也不落后,跟省内省外的一些优秀学校相比也没有多大的差距,所以有了自信,教师们就更愿意主动深入地学习了。
在艺术教育方面,我朴素的想法是:一个孩子,他的文化课好了,其他方面好了,但艺术修养没有达到应达到的层次,以后会有许多遗憾。就说我吧,有些艺术类作品欣赏不透,曲子弹不下来,想唱歌呢,五音不全,就感到非常遗憾。我就想,如果当时有条件,肯定也会把我的艺术细胞培养起来。所以艺术教育这方面,倒不是为了让孩子参加比赛才重视,而是想着怎样让孩子有一个幸福亮丽的人生。
【陶继新】我上学的时候,学校里没有专门的艺术老师,在获取艺术美感方面很欠缺,成为终生遗憾,永远无法弥补。
宽容形成能量
【徐传信】搞艺术的人思维方式与普通人不大一样,因为他全身心投入艺术,可能会忽略一些东西。越是在艺术上有造诣的人,越应该包容他,如果按常规去要求他,反而使他在艺术方面不会有更多的突破。所以在团队里面,我们提倡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要更多地包容别人,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
【陶继新】宽容是一种美德。校长对老师尤其要宽容,特别是对那些有艺术才能且有个性的老师。大家都要有宽容之心,彼此才能友好共处。况且,不容忍别人,不宽容别人,还有损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学校应当形成一种宽容的气场,使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与生活。
【徐传信】作为领导层,对有些问题虽然已经关注,但我们做得还不够。过去学校规模小的时候,有些问题随时就沟通了。现在,想与老师交流、沟通,或通过一些活动增进老师之间的情感,但总觉力不从心,未能尽如人意。近几年,我们借鉴了一些企业“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的管理理念,同时也借鉴了企业的一些优质的服务经验,如海尔的星级服务,他们提出让客户满意,我们则提出怎么让孩子满意,让家长满意。我们目前的家长群体有公务员、普通市民、进城务工人员等,让所有家长都满意教师的工作、学校的工作,肯定不太容易。个别家长有一些狭隘的心理,比如希望孩子一直坐在最佳座位上,希望老师课堂上一直提问他的孩子等。我们开放课堂时,请家长来听课,有些家长并不是认真去听课,而是在数老师提问他的孩子多少次。我想我们还是应在理解家长、尊重家长的基础上,不断地思考:怎样对家长持一种包容心态?怎样让家长对老师、对学校产生信赖?怎样让各个层次的家长都能和学校形成合力?
【陶继新】包容家长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每一个家长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优秀,即使孩子不优秀,也希望他逐渐优秀起来。正是因为这种期盼,他们会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甚至是不尽合理的要求,诸如,让孩子当个小组长、班长等,一旦不能实现,就会心怀不满。尽管这样是不对的,但是,老师要理解和宽容这样的家长。同时,也应当向他们讲明道理:你的孩子在家里是100%,在50人的班里则是2%,可小组长只有几个,班长只有一个,不可能人人都当组长或班长。况且,你的孩子可能在另外一些方面比较优秀,不一定要在这个方面争来争去。人各有长,人各有好,要取长补短。真正诚恳地对家长讲了,他们也会理解的。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让我们的家长成为社会上优秀的家长群体。家长优秀了,他们就会更好地教育孩子,使孩子越来越优秀。
【徐传信】您这个观点非常好。我们学校的家长层次参差不齐,怎样让我们学校的家长成为最优秀的家长群体,今后还要下很多工夫。
【陶继新】关注家长的成长,应当与关注教师的发展一样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一些学校经常邀请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家长上课。在听课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以前的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且开始计划如何更加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可见,家长的成长,带动的是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又优化了教师的教育教学。
不好的家庭教育销蚀性很强,家长会把自己的错误理念辐射到孩子身上,甚至将自己的怨气迁移到孩子身上。孩子又将这种怨气带到学校,不仅不利于他本人的学习,甚至对其他同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重视养成教育
【徐传信】我完全赞同您的想法,如何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目前,学校在养成教育和团队活动方面思考了很多,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学校组织相关活动,只要是学生能干的就放手让他们干,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由学生自己组织,红领巾广播台、校园电视台,从采编到播出全都由孩子们自己去做。我们从低年级起就积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的能力,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就能自主管理班级了。学校的纪律、卫生监督员和值日生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学生晨省昏定,常用《论语》、《弟子规》等经典规范自己的言行。班级明星、校园明星评选,“雏鹰争章”活动,以及“艺术节”、“体育节”活动的开展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好了铺垫。
【陶继新】养成教育,小学是个关键阶段。正如孔子所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如果在小的时候形成不了好的习惯,到了初中、高中、大学,即使费上数倍的时间与精力,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徐传信】的确如此,习惯决定命运。我校的养成教育活动常抓不懈,我们让学生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不乱扔一张纸,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浪费一滴水,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认真听讲,深入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好,常常是问题父母、问题家庭造成的,当然老师的作用也极其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为一生的幸福奠基”,就是为走进校园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的幸福奠基,也是为每一位老师、每一位社会人士的幸福奠基。
【陶继新】我个人的思想和你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只有基础打实了,以后的人生才会幸福。
【徐传信】有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修身养性、自我修炼。但在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过程中,专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感谢您对我们学校师生发展的“引领”和“导航”,也盼望着更多的专家和志士仁人走进学校,与我们一起分享成长、成功的幸福和快乐。
徐传信简介
徐传信,男,1968年1月出生,河南省淮滨县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法律专业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1999年9月至今,任淮滨县实验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期间,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省文明学校、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2005年5月被信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4月被信阳市教育局确定为名校长培养对象。主编的《当代家长丛书─指导孩子学会求知》一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