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毁容和辱尸——慈禧墓被盗历史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07:32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帝王陵寝,从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为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三个陵区。

关外三陵都在辽宁,为安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先辈的永陵、安葬着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托(拉)氏的福陵和安葬着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昭陵。
清西陵为雍正所辟。雍正得位不正,死后不敢葬在父亲康熙身边,就在北京西南方一百二十公里、河北省易县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宁山下另建陵区,与原有的东陵相对而称西陵。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个皇帝及他们的后妃、弟兄、公主、阿哥等八十人。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西北部马兰峪的昌瑞山南麓,西距北京市区一百二十五公里,是中国现存建设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清东陵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和同治(惠陵)等五位皇帝,以及慈安(普祥峪定东陵)、慈禧(普陀峪定东陵)等十四个皇后和一百三十六个妃嫔,面积达七十八平方公里。
清朝历史有漫长的二百六十八年。经过两个世纪又六十八年的搜刮,统治者积累起了无尽财宝。帝后们生前穷奢极欲,死后更把大量稀世珍宝埋进了自己的坟墓,期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金碧辉煌、美仑美奂的帝王陵,其实就是人民遭受残酷压榨和掠夺的证明,也是封建罪恶的集中见证。
但是,另一方面,耗费数不清的财富和人类智慧的帝王陵,也是全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极高价值,对它们的破坏和劫掠,是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历史文化的严重罪行。

清东陵之所以比其他两个陵区出名得多,不仅因为康熙、乾隆和慈禧太后这三位清史上名头最大的帝后埋葬在这里,更多是因为清东陵在民国发生了被盗掘的大案。尤其是1986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叫《东陵大盗》的电影,详细描述了这桩发生在1928年7月的民国大案。那时电影业可不像如今这么萧条,正是其神气活现的黄金时代,一部好一点的影片往往拥有亿万观众,其巨大的传播力让民众对此案和做案人、军阀孙殿英耳熟能详。
我们要问的是:这么一个巨大宝库,在民国乱世保护不力的情况下,孙殿英动手之前就没别人觊觎、动手吗?孙殿英自己对这种丧心病狂的罪行有什么辩解、说道吗?在孙殿英盗陵之后,还有别人朝东陵下过手吗?
回答很明确:在孙殿英动手之前,早有人对这座宝库跃跃欲试;孙殿英本人当然不会说:“我就是财迷心窍,所以盗墓!”他自有一番振振有辞、甚至大义凛然的辩护;而在他之后,清东陵不但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反而在1945年底遭受了一次更大的浩劫!
1922年,“秀才将军”吴佩孚在洛阳时,严令缉捕孙殿英这个大毒贩,他在洛阳不能立足,就逃往陕州。

他纠集了一批土匪、赌鬼、烟贩等组成队伍,称雄一方。为谋取更大的势力,孙殿英先后投奔过豫西镇守使丁香玲、国民军军长叶荃等人,后又转投“山东王”张宗昌,受到同是土匪出身的张宗昌赏识。1926年春,张宗昌与李景林合力向国民军反攻,孙殿英率部袭击了国民军第三军所属徐永昌部,为张宗昌立下了显赫战功,张宗昌即将孙部改编为直鲁联军第三十五师,后又扩大编制,以孙殿英为军长。当直鲁联军在北伐军打击下节节败退之际,善于见风使舵的孙殿英又投靠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总指挥的徐源泉,孙殿英任第十二军军长。
他变成了国民革命军的军官,率部在河北遵化一带驻防。
1928年初夏,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这里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
孙殿英的队伍是不属国民党正规军的杂牌军,非蒋介石“亲生”,孙部粮饷被长期拖欠克扣,以至官兵半年没有发饷,军心浮动,常有开小差的事情发生,若再不拨粮款,甚至有哗变的危险。在这一严峻的形势前,孙殿英愁断了肠子,近在咫尺的大宝库清东陵不进入他的视野都难。
即使不缺钱,只要有机会,孙殿英也不会放过东陵宝藏,何况正缺钱的时候?不过现在他毕竟是有人管的民国军官,而不是绿林游匪,不能说干就干。
于是他找到上司、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向徐源泉屡屡催饷;徐源泉也没有办法,只能说些空话拖延;孙殿英越催越紧,徐源泉不胜其烦。终于,孙殿英摊牌,说粮饷久不发放,士兵已苦不堪言,有人建议掘开东陵,以陵内珍宝充军饷度过难关!
徐源泉吃惊过后,也怦然心动,他知道如真的这么干,这个孙大麻子就不用再向他催命一样催饷,更重要的是,财宝肯定也少不了他的一份,于是哼哼哈哈,不表明态。孙殿英知道他不反对,立即召集手下师长谋划起来。
这样,前文提到的马福田、王绍义企图盗宝,正好成为孙殿英进入东陵区的绝妙借口。他马上命令手下师长谭温江,以“剿匪”名义向马福田部发起进攻。两方在马兰峪镇展开激战,马福田部被击溃。马、王二人眼巴巴看着吃不到嘴的东陵宝藏,含恨退走。
随即,孙殿英以搜索敌人、检查武器为名,名正言顺开进陵区。接着,他四处张贴十几张告示,宣布为保护东陵安全,要在陵区举行军事演习,陵区将全行封闭。
在以“军事演习”为名下,陵区严密封锁,震惊国内外的炸陵盗宝开始了。
陵区内那么多座墓,他首先看中的当然是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一是因为慈禧太后的穷奢极侈在王朝帝后中最为突出,其陵寝必然豪华万状;二是慈禧太后安葬时间很近,下藏情况民间还有线索,进入地宫比其他陵墓容易。
7月4日首先掘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工兵营在陵寝各处连续挖了两天两夜找不到地宫入口。孙殿英派人把当地地保找来。地保听说是要为盗皇陵当“参谋”,顿时吓得脸色蜡黄,但又惹不起这个军长,只好说自己也从来不知地宫入口,此事老旗人也许知道。孙殿英感到有理,他立即派人找来五六个老旗人。
这些老人也不知道入口,孙殿英以为他们是不肯说出秘密,开始还好言哄劝,然后就用鞭子抽、烙铁烙。老人哪经得起这样的折磨,不到半天工夫就死去两个,有一个实在受不了,道出了离此地十多公里有个姜石匠,曾参加修筑陵墓,兴许还能记得进地宫的位置。
为了不让外人知道地宫入口,古时修筑皇陵最后一道工程的匠工,往往都会在竣工之时被埋在地下,以求秘密永不外泄,这也是封建皇权极端凶残的表现。
而这个这姜石匠实在命大。慈禧入葬时,在工匠中挑出八十一人留下作最后封闭墓道,并告诉石匠们可以从另一事先挖好的隧洞出去。工匠们立即知道死期将至,既然被选中干最后一道工序,就别想活着出去。姜石匠几天前乡里人给他带信,说他老婆给他生了个独生子,现在要他连儿子也没看一眼就死去,无论如何也不甘心。他在搬动石头时走神,脚下一滑,一块大石头砸在身上,当场就昏死过去。当时正忙碌中的监工以为他死了,怕玷污了金券(即寝宫),赶紧叫人拖出去扔到荒山坡。姜石匠醒来时发现自己不在陵墓工地,又惊又喜连滚带爬跑回家,这样捡了一条命,并保存了地宫入口的秘密。
六十出头的姜石匠突然被几个军人请到东陵来,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孙殿英对他说,请指点一下进入慈禧寝宫的墓道入口就送你回去。
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本来应该对刨慈禧坟感到大快人心的姜石匠就是一言不发,孙殿英百般引诱也不起作用。
孙殿英火了,搬来刑具准备用刑,转而一想,如果姜石匠跟那两位老旗人一样经不住用刑死了,还有谁知道墓道入口?于是他转睛一想,把桌子一拍:“ 不说?把你儿子抓来,看老子不扒掉他几层皮!”这招抓住了姜石匠最脆弱处,还没等士兵出门,他就一声哀嚎,竹筒倒豆子般吐露出了秘密。
在姜石匠的引导和炸药的千钧神力下,硝烟弥漫中,做为永久性工程的坚不可摧的定东陵敞开在这群匪兵前,统治中国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的神秘陵寝大难临头。
“老佛爷”慈禧不仅在生前有许多奇特的经历,而且在她死后还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遭遇:慈禧的遗体在长达76年的时间里,先后三次殓入同一口棺内,遗体至今仍保存完整。
第一次入棺:1908年死后第二天慈禧被殓入棺
飞扬跋扈,一改再改陵制
同治5年,咸丰帝的定陵完工。按清制,他的两位皇后慈安、慈禧的陵墓只可在定陵附近选址,并只能建一座皇后陵。当时便定下给两位皇太后建一座陵,棺椁并排奉安。慈禧看了奏折很生气:“哪个陵里葬两个太后,连妃园寝的妃子还都各自为券,这不是明着欺负我们姐妹?”承修大臣们只好提出,仿照双妃园寝的样式,在陵的后院东西并排各建宝城、宝顶、下建地宫。







中年慈禧。
不料,慈禧逼问道:“我们是两个太妃吗?谁说我们就不配一人建一陵?”这是再次打破陵制,但谁敢不听?于是,同治12年三月初九清明节,18岁的同治前往定陵,为咸丰帝行敷士礼和大飨礼后,来到附近的平顶山和菩陀山验看风水。15日,将平顶山改名“普祥峪”,为慈安万年吉地;菩陀山改“菩陀峪”,为慈禧的万年吉地。双陵于当年8月同时动工,于光绪5年6月同时完工,耗时6年,耗银500多万两。
三大殿几乎拆了再建,“超级豪华”竟然压倒紫禁城
双陵的建制本来一样,但慈安死后,慈禧一定要压倒慈安的机会来了。光绪21年8月,东陵守护大臣为讨好慈禧,上奏朝廷说慈禧陵因连年雨水,多有糟朽,急需修整。慈禧命亲信庆亲王和兵部尚书荣禄为承办大臣。结果,陵内建筑无一不修,大殿和东西配殿都从原来的揭瓦维修改为拆后重建!此次大修工程浩大,到光绪 25年已拨款150万两,以后的款项更是个无底之谜。中间,八国联军侵华使工程停顿,慈禧回京后,再次来到工地亲自检查。1908年10月18日,工程在历时13年重修后终于完工(巧的是4天后慈禧去世)。仅三殿所用的叶子金达4592两!陵内的丹陛石,为高浮雕加透技法雕成,图案为“龙在下,凤在上”。隆恩殿周围的69块汉白玉板处处雕成“凤引龙追”,74根望柱头打破历史上一龙一凤的格式,均为“一凤压两龙”,暗示她的两度垂帘。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三刻,慈禧走完了她74年的人生路程,撒手人寰。当天下午4时30分,掌仪司首领太监用鹅黄吉祥轿将慈禧的遗体从西苑仪銮殿抬出,5时15分到皇极殿,放在回床上。
第二天上午8时5分,在隆裕皇太后和瑾妃的敬视下,慈禧的遗体被殓入了棺内。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初四日巳时,慈禧的梓宫葬入菩陀峪定东陵地宫。
第二次入棺:1928年 遭盗墓抛尸全身长满白毛
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在5000万两白银,堪称世界之最
慈禧随葬的珍宝究竟有多少?他的心腹太监李连英亲自参加了慈禧棺中葬宝的仪式。据他和侄子所著的《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头部上首为翠荷叶;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价值1千万两白银。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27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200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玉石骏马8 尊,玉石18罗汉,共计700多件。葬殓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2200块填棺。
一棺的奇珍异宝,聚起的自然是巨祸。她闭上眼仅20年,又一位和她同样巧取豪夺横抢暴掘的大盗,将黑手伸向了她,并将她毁棺抛尸。
慈禧死后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毁棺抛尸,掠走了全部随葬珍宝。慈禧遗体被抛出棺外,嘴里的宝珠被抠走,上衣也被扒光了,下体仅剩一条内裤。
盗案发生后,溥仪派载泽、耆龄、宝熙等人到东陵对慈禧的遗体进行了重新安葬。载泽等人钻进地宫,见慈禧遗体趴在棺盖上,头朝北,脚朝南,左手反搭在后背上。在地宫里已暴尸40多天,遗体上出现了许多斑点,长满了白毛。
载泽等人见内棺尚完好,可以继续使用,于是命旗妇用一块黄绸子将慈禧遗体盖上,将一件黄缎褥铺在遗体一侧,然后慢慢翻转尸身,正好将遗体仰卧在黄缎褥上。只见慈禧面色灰白,两眼深陷无珠,颧骨高隆,嘴唇有伤痕。众人帮扶着,用如意板将慈禧遗体抬入棺内,如意板未撤出。遗体上盖上一件黄缎被,把从地宫里拾到的慈禧生前剪下的指甲和掉的牙用黄绸子包好,放在被上。载泽又将当年得到的慈禧遗物——一件黄缎袍、一件坎肩盖在被上,盖上棺盖,用漆封上棺口,重殓完毕。
第三次入棺:1984年文物局清理内棺搬出尸体
1979年2月17日,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对慈禧地宫进行了清理。因为要赶在五一节开放慈禧地宫和慈安陵地面建筑,保管所领导决定将慈禧内棺留到旅游淡季再清理。
1983年12月初,旅游已进入淡季。保管所领导决定清理慈禧内棺。12月6日,清理小组打开棺盖后,看到一件黄缎大被把棺内盖得严严实实,被上盖着两件衣服。很显然,这是1928年载泽等人重殓时的原状,55年来一直没人动过。为稳妥起见,保管所领导决定先盖上棺盖,封闭地宫,将此事向上级汇报。
1984年1月4日,国家文物局派来了几名专家,与清东陵文物保管所组成了一个清理慈禧内棺10人小组。
第二天,清理小组依次揭取了被上的两件衣服,发现了包着慈禧指甲和牙齿的小黄包。当将黄缎卷走后,慈禧的遗骸呈现在眼前,她的脸部及上身用黄绸包裹着,下身穿着裤子,裤子上绣满了“寿”字,一只脚上穿着袜子。遗体仰身直卧着,头微微左偏,右手放在腹部,左臂自然地垂于身体左侧,两眼深陷成洞,腰间扎着一条丝带。遗体仍是完整一体的,全长153厘米。
清理小组用她身底下的如意板将遗体从棺中抬出,放在地宫的地面上。在棺内喷洒了防腐消毒药液后,又将慈禧的遗体抬入棺内。这是她死后第三次被抬入这口棺中。然后将被、小黄包及两件衣服完全按原样、原位置放回。一切都恢复了原状后,又往棺内喷洒了一遍药液,盖上棺盖,封好棺盖口,木工们将残破的外椁修好后,套在了棺外。
如今,慈禧的遗体仍完整地躺在棺木内,保留着1928年第二次入殓时的原样。
(www.top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