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名人与观点-一凡的歌-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11:06
关于读书:名人与观点
于丹:读书就是滋养自己
读书到底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今年2月底,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时,最后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阅读分为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社会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但是,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它能让你的心灵变得辽阔。
有一种声音,觉得书读得越多好像越没用?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多少价值,这要因人而异。假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谁能说它值多少钱啊?但是这里有一个规律,我们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有谁经得起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呢?酒离米的形态最远,酿造的时间最长,中间可能导致失败的元素最多,你还敢于这样去试验吗?所以我们说,读书养心。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读书就是干这个的,就是滋养自己。它能改变什么?它改变的是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态度,是我们自己和世界相遇的方式。
经典是不是不合时宜了?读经典急不得,随着生命成长去体会,最后就能懂。经典会随着我们的生命体验不断地深入心灵。小时候读《论语》,喜欢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些掷地有声的话。到40来岁,就想起孔子对学生关于自己理想的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思就是说,因为有我在,让老人们心都安顿了;让我的朋友们都有个可信任、可托付的人;我这个人让孩子们、学生们想起来,还能经常怀念着。这就行了。只有人到中年,你才知道人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老的、小的、身边的朋友。读经典这件事急不得。对于一本书,你不懂它的时候,不必苛求。读书关键是抱着一种从容不迫、不急功近利的心情。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从经典中汲取什么?传媒人应该有最热的心、最冷的眼。所谓“心要热”,就是要有责任感,要悲天悯人,所谓“眼要冷”,就是要及时、冷静、客观。现在怕就怕搞传媒的人都有很冷的心、很热的眼。就是有点什么事,市井新闻、花边消息,甚至揭人伤疤,为了发行量、收视率,什么都能冲上去。孔子讲“宽则得众”,从一个人到一个媒体,都可以从中获益。“宽”,其实就是你看世界的态度。你所看见的生活,你对生活的解释,其实都带有强烈的主观价值判断色彩。一个好的媒体,最终销售的应该是它的媒体态度,也就是说透过事件背后的态度引导。这个世界是喜忧参半、良莠混杂的,你可以放大负面的东西,愤世嫉俗,也可以建立人心,帮助大家树立起一种对人性、对美、对善良的信任。
王蒙:读书要趁早,要超前读书,多读经典
读书要趁早。越是年轻时,读书印象越深。要超前读书。就是你要读一点感到费劲的书,一下子不完全懂的书,往往是最有趣的,也是一种积累。要加码读书,加码读书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做“攻读”,攻就是进攻,跟攻城一样。攻读,是抱着一种作战的英勇,全身心紧张起来读书。这种读书,最后会让你受益匪浅。
读什么样的书?第一,要读经典,经典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第二,要掌握足够的工具书,比如字典、辞典、辞源、辞海、牛津字典、百科全书。第三,如果有可能的话,读一点外文书。读一点外文书和不读外文书在精神状态上会有一点差别。就是说你会变得心灵更开放。你多了一双眼睛,不仅能看得懂汉字,还能看得懂一点外文;你多了一双耳朵,不仅能听得懂汉语,也能听得懂外语;你多了一条舌头,不仅能说中文,也能说一些外语或者少数民族语言。
读来读去,效果不那么明显,为什么?读书要爱书、释书、疑书。读书有两种:一种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一种是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想活读书,通俗来说,就得理论联系实际。书的魅力在于它对生活有所发现;而生活的魅力之一,在于能发展书中的知识和思想。其次,得有个多取向的思路。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单线的,如果你能反复地思考、比较、对证,你对一本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思想就会丰富许多。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阅读在现代社会的分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因为抛弃了以后,民族和国家就会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历史,没有了自己的身份。今天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大我们的精神资源。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不仅不对立,反而更应该充分发掘和发扬。
网络阅读迟早会代替传统阅读?网上浏览也是阅读的一种。不过,阅读纸质的书,能带来更高的专注、平静和思考。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风度。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出现一些浮躁的风气,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一些人不读书,缺乏应有的风度,缺乏对事物的专注之心。如果一个人无法适当沉潜下来,读读书,你的风度、教养会打些折扣。适当有一些书生气是可爱的,一点书生气都没有,就只能敬而远之了。
文化创新和思想创新有哪些要素?就我而言,第一条,生活经验丰富。没有这个,恐怕也没有一个有话要说、有话想说的写作状态。第二条,兴趣比较广泛。即使不完全懂的东西,也不管是大事小事,都很感兴趣。第三条,创造性是离不开个性的。有个性才能有创造。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正所谓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创新必须要和民族的个性结合起来,才能大放异彩。
沈昌文:读书就像恋爱
读书如恋爱,只有具备了需、爱、益这“三字经”,才有可能把书读下去、读出味来。
读书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如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样,是一种自自然然的事儿,只不过,读书不仅是为多学些知识,以积累干工作的“本钱”,而且使心田得到滋润,精神得到飞扬。因此,古往今来,有志于学的人从来都是把读书作为自己毕生的需要,甚至在“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匙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语,皆记书默诵也。”(郑板桥语)毛泽东是人到哪儿,书到哪儿,办公桌、饭桌、茶几、床上皆为书,连厕所里也摆放着要看的书。一日不读书,胸臆就会无佳想;倘若一月不读书,耳目就会失精爽,正所谓“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语)
读书还是一种喜爱。如男女之爱,只有先“对上眼”,才有可能相互爱慕,进而“恋”下去,“爱”起来。这种“恋”与“爱”因人而异、因所处的环境与工作不同而有别。譬如,有人觉得《论语》读来“不解渴”,但有人捧起则放不下手。甚至有人读史耐讹字,就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一般,认为这是读书进步的“得力”之举。这种对读书的喜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陆游语)。
读书更是一种有益。如同恋爱的身心俱爽,读书能使人增知识、明事理、长精神,甚至能使游历不定的心安静下来。古人说:“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黄庭坚语)读书不仅可以销忧、增乐,而且可以宽心、博雅,不随波逐流。
破解读书“三字经”,贵在有主见。主见在于对认准的人和事儿不放弃、不抛弃,一门心思走到底,而不是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善读者会择书而读,如被历史认可的经典之书、闪烁着唯物辩证思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书、符合自己专业的教科之书等。同时,更会用心读,从而读进去,思出来,使书之言变为己之言,书之意化为己之意,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实践进去、发扬起来。如果胸中无适主,为“应景”而读,眼中了了,泛泛而读;心中匆匆,如走过场,那么,书读得虽多,却也只是个书呆子。
唐双宁:好干部应该多读书
在我看来,现在有的领导干部素质低、形象差,其中一个原因正源于读书少。我读书很有限,但几十年从未中断过,慢慢的也有了点体会。简单来说,“已知的半径越长,未知的圆周越大”,越读越感觉自己无知。同时,我也自己总结了读书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一是知与行的关系。我在北大清华讲书法,其中讲到“书外功夫”。有的同学就问我何为“书外功夫”?我就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抒万般情、拓万丈胸”。读(知)与行要结合起来,才能读懂。老实说,为了读党史,几十年来,长征一、二、四方面军走过的路,我基本都走过;毛主席走过的路,周总理走过的路,邓小平走过的路,我基本都走过;李白、杜甫、苏东坡走过的路,我也基本都走过。
二是薄与厚的关系。书要越读越薄,不能越读越厚。复杂话要学会用简单话去说,外国话要学会用中国话去说。把简单问题说简单是初级水平,把复杂问题说复杂是中级水平,把复杂问题说简单是高级水平,把简单问题说复杂是没有水平。
三是精与通的关系。精力所限,不能什么书都精读,大量的是通读,有的甚至是看简本,甚至是听讲座,甚至是看光盘。但有的一定要精读,比如哲学。哲学是地基,其他专业书是楼房。当然不能只打地基不盖楼房,但更不能只盖楼房不打地基。
四是读与思的关系。读书要用心读,要思考,否则尽信书等于无书。钱钟书讲,不识字的人受人骗,识字的人受书骗。所以读书要思考。比如我对毛主席的认识,过去是盲目崇拜,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怀疑动摇,后来是理性崇敬。我读了大量关于毛主席的书,有正面的,也有不太正面甚至攻击性的。读后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全面历史地去评价,理性地认识到毛主席是人不是神,但不是一般的人,是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艺术家。
五是学与用的关系。学习是为了应用。读专业书有用,读文史哲有时对指导工作也有用甚至更有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主要职责是把握方向,用好人才,处理矛盾,读点文史哲,可以更好地工作。
六是书与友的关系。读书可以净化交友的圈子。读书本身就是交友。“不用开门,明月自然来做客;无须会友,古人多少是同心。”
最后,为了从制度上确保领导干部多读书,建议完善干部选拔制度,成立国家考试院,由中组部管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的力量,除已定的干部选任条件外,把“读书”的多少作为一个指标加进去。
徐匡迪: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书香
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科学智慧和文学艺术的宝库。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书籍不但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更是思想和知识的载体,传承了人类的文明,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好学、读书的传统,“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开卷有益”等名言都凝聚着先人对书的尊重,反映出书籍对人类思想发展的巨大影响。可以说书是连接古今、贯通中外、记载历史、传播知识的桥梁。正因为有了书,人类文明才得以世代相传。阅读前人留存的书籍,就好比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穿行于时空的隧道中,让我们看得更远和更广。古今中外,凡是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大多酷爱读书。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张溥博览群经,七焚七录;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读了1500多种书,写了一百多本笔记;毛主席阅读《二十四史》,几乎页页都留有眉批注释;爱因斯坦在反复研究前人著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在当今视屏媒体吸引眼球、轻松娱乐流行的时代,业余读书在一些人看来是一件枯燥的事,书的作用有被弱化的危险。但是从人的成长和素质发展的角度讲,读书确实比一般娱乐更能陶冶人的情操,更应成为每个人品格和情操的滋养剂。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大诗人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看一本书,就是一次灵魂的旅行,它能挖掘沉默于字句中的金子,转化为激动人心的思想火花。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曾经饱含热泪颂读方志敏烈士的遗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也难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激励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情景。此外,读书亦是美的享受。翻开一本好书,闻着淡淡的墨香,可与陶渊明一起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和苏轼一起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从《离骚》中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的悲愤和坚定的品格和操守。所以,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广博学问,还能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没有比读书更高尚的娱乐休闲方式了,也没有比读书给人带来的欢乐更持久了。读透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我们当前需要重新唤起国人读书的激情,人人亲近图书,让我们的社会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书香,让读书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尚。
读书不妨涉猎广些,把读书作为汲取形成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营养的渠道,作为全面认识世界的阶梯。鲁迅曾说:“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作为中国工程院院长,我认为工程科技人员不应该只读本学科的专著,而需更多读些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历史方面的书籍,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否则只了解本领域的知识,将会视野窄小、境界狭隘,甚至连本专业领域的工作也难做好。譬如,建筑工程师不能不懂历史,不能为建造现代化的广场而拆除千年古城、古迹;城市规划人员要了解国情,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规划,而不考虑我国人口密度大和耕地狭小的事实,否则会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汽车工程师需要同时考虑环境噪音污染和废气污染问题;水利工程师更需要考虑水利工程对周边水土资源和生态的影响。所有的工程设计都要与周边环境和历史文化相协调。总之,不管是文学的、艺术的、科技的、思想的、生活的……只要是好书,就开卷有益;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承接文化传统,弘扬科学精神。
同时,读书不能搞实用主义,不能每读一本书都要有实用的目的,而应使它成为引导我们思考的路标,认识世界的催化剂。读书不能期望立竿见影,也不一定非要找到答案,急功近利地去直接找答案是一种书呆子的行为。我以为书只是一片肥沃的土壤,给我们提供了思想成长的环境和基础,还需要通过自己的耕耘、播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中,学习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终身的行为。在学校教育分系分科的情况下,只有书是面向所有的人,非本专业的人所学到的知识越来越依赖于读书。苏东坡曾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为了使我们的每一天都能在快乐中进步,多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