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村妇备巨型棺木要为患癌丈夫陪葬(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11:40


 
夫患癌症妻买棺木欲陪葬 让丈夫感受最后的爱。记者 王振东
2009年7月10日,85岁的英国著名指挥家爱德华唐斯与72岁的妻子琼唐斯一起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人世。两人自杀的消息在英国引发热议。
据了解,爱德华是英国最著名的指挥家之一,1991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爱德华的音乐生涯十分显赫,他曾多年领导BBC爱乐乐团,并且与英国皇家剧院合作长达50年。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德华逐渐失明失聪,失去了与音乐的交流。最近几年,爱德华生活越来越依赖妻子琼的帮助。琼曾是芭蕾舞演员、编舞和电视制作人,后来担任丈夫的助手。琼被诊断出患肝脏和胰腺癌症晚期后,医生说她只剩下几周的时间,于是两人决定一起自杀。
据悉,两人一起喝下少量透明液体后,手牵着手离开人世,当时他们的两个子女陪伴在身边。子女表示:“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幸福的54年,决定选择共同结束生命,而不是与疾病痛苦地抗争。”
“既然今生我们不能长相厮守,我愿陪你一起死去。没有你,我没有活着的勇气和意义。”32岁的村妇张财艳对患有绝症的丈夫许下这个承诺。2009年9月,辽源市灯塔乡英华村村民范玉林被查出肝癌晚期,面对随时可能离开的丈夫,妻子张财艳向他说出陪葬的心愿。后来,她和丈夫亲手制作了一口巨大的棺木,她希望两人死后葬到一起。是自愿还是强迫?是作秀还是真爱?2009年12月24日,记者来到英华村一探事实真相。
记者踏访
村妇要陪葬
消息传遍多个村子
辽源市灯塔乡英华村位于辽源市和东辽县之间。因为英华村原属于东辽县,记者从辽源市驱车赶往英华村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英华村的具体地点。
英华村所在的位置算是半山区,村子周边有很多林地。范玉林家住英华村2社,在前往2社的路上,记者途经了3社、4社和另外几个村子。提起范玉林,很少有人知道,但提起有个女子要陪葬的事情,几乎无人不晓。
在众多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英华村2社,找到了范玉林家,见到了范玉林夫妇和一口新做的棺木。
陪葬一事
村民们众说纷纭
范玉林躺在炕上,骨瘦如柴,张财艳坐在炕上为丈夫按摩着麻木的身体。看到有记者来访,张财艳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惊讶。最近一段时间,她已经承受太多异样的眼光、太多的流言蜚语和太多的指责。
很多人猜测,“她是想用这种方式引起政府关注,要点钱。”“她就是想找个心理平衡,做给老公和老公家人看。”“她一定是精神出了问题,不然谁能干那事。”“她一定是被老范家逼的。”“她……”
婚姻生活
丈夫比她大14岁
她说他们是一见钟情
张财艳娘家住在东辽县安恕镇毕家村,距离灯塔乡英华村不足百里。她有两个姐姐,其中一个姐姐嫁到了英华村,和范玉林家只隔一条村路。14年前的冬天,当时只有18岁的张财艳到姐姐家串门。就在那时,她和现在的丈夫相识了。两人第一次见面就互相产生了好感。用张财艳的话说,他们是一见钟情。
范玉林比张财艳大14岁,但当时已经32岁的范玉林一直没有结婚,亲属介绍了很多个对象都没成。那时候,在农村,18岁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两人相识后,有人开始为他们说媒。张财艳告诉记者,她家那时候的生活很拮据,在她回家过年的时候,范玉林借给她300元钱,那时候,她非常感动。对此,范玉林的母亲任淑贞说,就是因为当初儿子借钱给她才打动了家境贫寒的张财艳。
从小很孤独
丈夫是她生活的全部
1997年春节过后,张财艳嫁到了范家,他们当时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直到2007年,两人才领了结婚证。
范玉林的邻居孙大娘说,范玉林在村里人缘很好,很多朋友都担心他找不到媳妇,还经常玩笑着说他要打一辈子光棍。“当范玉林迎娶到小他14岁的张财艳时,那些取笑过范玉林的小伙子‘眼馋’坏了,都说这孩子有艳福。”范玉林迎娶娇妻,全村人都去道贺。范玉林和张财艳也因碰到一生的伴侣而高兴。
“一直没有感觉比他小多少,只感觉很幸福。”张财艳说,她有两个异母所生的姐姐。在她8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结婚4年后,父亲也因病离世。她从小就感觉很孤独,自从结婚后,范玉林就成了她的全部。
恩爱有加
结婚以后两人决定不要小孩
两人结婚后,范玉林对张财艳照顾有加,张财艳也很勤快。范家有20亩田地,张财艳用她的勤劳赢得了范家人的好感。
任淑贞说,张财艳嫁到范玉林家时年龄很小,但从小就过惯贫寒生活的她很能吃苦。范家人对她也很好,尤其是范玉林,无论妻子要什么,想吃什么,他都会满足。
10多年来,夫妻俩过得很幸福,两人几乎没有吵过架。有时候农忙过后,张财艳会到姐姐家打麻将,如果中午不回家吃饭,范玉林就把做好的饭送过去。
“人活着太累了,趁着年轻的时候两个人应该好好享受生活。”张财艳看了看躺在炕上的范玉林说,他们结婚不久,范玉林的家人就让他们要小孩,但张财艳和范玉林对要小孩的事谈了很多次,他们都认为生活还不富裕,如果要小孩,就会增加负担,活着太累了。为此,他们最后决定不要小孩,虽然家人反对,但他们夫妻俩一直坚持着。
噩耗传来
丈夫被查出患有肝癌晚期
2009年9月21日,由于连续干旱,范家20多亩良田几乎绝收,范玉林很“上火”。那天中午,范玉林突然感觉腹胀,疼得起不来,家人让他去看病,他又坚持不去。但没几天,范玉林挺不住了,张财艳硬拉着范玉林来到长春,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看病。
肝癌晚期,当范玉林和张财艳听到这个结果时,两人几乎崩溃了。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张财艳哭喊着让大夫一定要救丈夫,但医生表示束手无策。“回家。”在医院给范玉林打了止疼针后,他依然决定回家休养。“在医院看病药费很贵的,再说我这病也治不好,没必要在医院耗下去。”范玉林说。
现在的范玉林病情日益恶化,从以前的60公斤瘦到现在的40公斤。在和他的谈话中,范玉林说,他知道他可能随时会结束生命,但他希望能死在妻子的怀中,不想死在医院里。
她拉着丈夫一起做好陪葬棺木
“如果你先走了,我也不会自己活下去,剩下我太孤单。”这是范玉林夫妇在做完不要小孩的决定后,张财艳和丈夫玩笑时说的一句话。范玉林当时没有太在意,他没想到,妻子这句话竟是认真的。
范玉林被查出患有肝癌后,张财艳在一天晚上和丈夫提出了要陪葬的心愿。“当时我还把她说了一顿,让她不要瞎想。”范玉林说,那个时候,他的病情还没有这么严重,他当时也没把妻子的话放在心上。但在第二天,张财艳就拉着范玉林去买木材,决定亲手为他们两人做一口巨型棺木。那个时候,范玉林知道妻子是认真的,他劝说了好几天,但张财艳的性格很倔强,一旦她想好的事,很少能改变。
几天后,范玉林和张财艳买回来一些木材,张财艳和范玉林两人亲手做了一口巨型棺木。“生前没能盖个新房,希望死后能葬到一起。”棺木做好后,张财艳的家人才知道,她不是在开玩笑。
立下誓言“没有他,我活不下去”
在与张财艳的谈话中记者发现,范家人并没有逼她做任何事,她也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她更不求任何人的理解。
张财艳从小失去母亲,在贫困中长大的她害怕孤独,她希望得到关爱,渴望美好生活。
遇到范玉林后,张财艳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把全部的爱都寄托给了范玉林。丈夫的关怀,让张财艳享受到了那种小时候都没有享受过的溺爱。
然而,范玉林的突然病重,让张财艳觉得又将面对孤独、无助,没有了依靠,她感到了绝望,她没有勇气一个人面对以后的生活。而他们婚后一直没有小孩,这更让张财艳感到对生活没有任何留恋。这些,都是张财艳选择陪葬的原因。
就如同她说的那样,“没有他,我自己一个人活不下去。”
范玉林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平时他们夫妇俩和范玉林的母亲住在一起。张财艳对于丈夫不在医院看病没有反对,但她仍然给丈夫买了很多药物,她希望丈夫能多陪她一段时间。
范玉林患上癌症后,张财艳一直没有找过任何部门解决他们的困难,也没有求过任何人,她说:“我们都是老百姓,没给社会做任何贡献,这样去求政府很不好意思。”
轮番劝导家人24小时轮流看着
张财艳要陪葬的事情传遍了英华村和周边村屯,虽然各种流言四起,但范玉林的家人真的担心儿媳会做出傻事。
范玉林的棺木已经做好了近两个月,期间张财艳的姐姐曾多次劝说这个同姓的妹妹“想开些”,但张财艳听不进去,她下了必死的决心,并说已经想了一个没有痛苦的方法。
张财艳的姐姐最后一次到范家时打了她两个嘴巴,然后气愤地离开后就再也没去过范家。张财艳的家人管不了,范家人开始24小时轮流看着她,他们担心张财艳随时会想不开。
记者见到张财艳时,她表示不愿意别人劝她放弃陪葬,这个只上过小学四年级的女人太过倔强,她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乡长到范家做心理工作
在记者去采访的前一天,灯塔乡乡长带着几名乡干部来到范家。张财艳说,乡长主要是做她的心理工作,因为她要陪葬的事情,已经惊动了乡里。
英华村的村书记李某介绍,乡里非常重视此事,乡长在到范家做完张财艳的工作后,又要求他们继续做好张财艳的心理工作,让张财艳放弃陪葬的念头。
同时乡里也表示,张财艳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提,但张财艳拒绝了乡里领导的好意,没有提任何要求。
希望妻子能快乐地活着
张财艳对记者表示,她之所以要为丈夫陪葬,是因为她害怕孤单,害怕无助,丈夫的离去让她感到从此将无依无靠。
为了劝说张财艳,记者单独和范玉林进行了简单的沟通。范玉林说,他已经劝了妻子无数次,但张财艳就是不听,别人也劝,张财艳也听不进去,但他最终同意和记者一起再劝说一次张财艳,他希望妻子能健康、快乐地活着。
记者劝说她放弃陪葬念头
记者和范玉林与张财艳谈了很久,谈家庭、谈爱情、谈将来、谈老人、谈责任……张财艳大多数时间都在沉默,不住地点头,还有很多次欲言又止。张财艳似乎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记者手记
爱其实可以放在心里
范玉林生病后,他家的窗帘就再没拉开过,张财艳说,丈夫怕光。离开范家,离开英华村,还有很多村民仍在议论着张财艳陪葬的事。他们不理解张财艳,也许还有一些对范玉林的嫉妒,但更多的是不明白什么是爱情。
张财艳和范玉林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张财艳却愿陪着丈夫一起死去,她不想让丈夫孤独地离开,更不想独自存活在这个世上。这就是爱,纵然这种爱让人误解、让人猜疑,但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张财艳却固执地想诠释它。
很想告诉她,爱一个人真的不一定要相濡以沫、同生共死;很想对张财艳说,其实爱一个人可以把他放在心里。不知道张财艳是否真想通了,也不知道张财艳将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只希望她能珍惜生命,好好活着,毕竟她才只有32岁,她的路还有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