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屋里头脑风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54:16
什么是头脑风暴?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头脑风暴法是以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 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 。
头脑风暴法有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应遵守如下原则:
1.庭外判决原则。对各种意见、方案的评判必须放到最后阶段,此前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和评价。认真对待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其是否适当和可行。
2.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激发参加者提出各种荒诞的想法。
3.追求数量。意见越多,产生好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4.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除提出自己的意见外,鼓励参加者对他人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补充、改进和综合。
为便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应该确定专家会议的最佳人数和会议进行的时间。经验证明,专家小组规模以10-15人为宜,会议时间一般以20-60分钟效果最佳。
专家的人选应严格限制,便于参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所涉及的问题;具体应按照下述三个原则选取:
1.如果参加者相互认识,要从同一职位(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领导人员不应参加,否 则可能对参加者造成某种压力。
2.如果参加者互不认识,可从不同职位(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这时不应宣布参加人员 职称,不论成员的职称或级别的高低,都应同等对待。
3.参加者的专业应力求与所论及的决策问题相一致,这并不是专家组成员的必要条件。但是,专家中最好包括一些学识渊博,对所论及问题有较深理解的其它领域的专家。
头脑风暴法的主持工作,最好由对决策问题的背景比较了解并熟悉头脑风暴法的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的人担任。
头脑风暴法专家小组应由下列人员组成:
方法论学者——专家会议的主持者;
设想产生者——专业领域的专家;
分析者——专业领域的高级专家;
演绎者——具有较高逻辑思维能力的专家。
头脑风暴法的所有参加者,都应具备较高的联想思维能力。在进行“头脑风暴”(即思维共振)时,应尽可能提供一个有助于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讨论问题的环境。有时某个人提出的设想,可能正是其他准备发言的人已经思维过的设想。其中一些最有价值的设想,往往是在已提出设想的基础之上,经过“思维共振”的“头脑风暴”,迅速发展起来的设想,以及对两个或多个设想的综合设想。因此,头脑风暴法产生的结果,应当认为是专家成员集体创造的成果,是专家组这个宏观智能结构互相感染的总体效应。
世界咖啡屋的方法
世界咖啡屋的环境要像咖啡屋一样布置,四座的桌子,有桌布,鲜花,一些彩笔,可能的话点个蜡烛,放着轻音乐,来点点心。人们四个人坐在一桌开始一轮轮谈论,谈论围绕一两个对他们个人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大约持续20到45分钟。每一轮结束的时候,一个人仍然留在这个桌子上作为主持人,另外三个串到其他的桌子。桌子的主持人欢迎到这个桌子的新参与者并和他们共享此前的会议精华,新参与者叙述他们带来的会议线索——这个桌子的讨论继续进行,并随着新一轮讨论的开始得到加深。第二轮结束的时候,根据咖啡馆的设计,参与者回到他们原来的桌子或者继续转到其他的桌子开始新一轮的讨论。在后来的几轮讨论中他们探究新的问题或者深入原来的问题。三轮或更多轮以后,整个小组集合在一起分享并探究出现的主题、领悟和学习结果,通过图表或者其它方法将整个小组的共同智慧显示给每个人,这样他们都可以思考这个房间提出的问题。到这里,会议可以结束,也可以开始新一轮的问题探究或质询。
世界咖啡屋的设计原则
1. 提出会议内容——明确交流目标和参加人数以及参加会议的地点。
2. 创造宜人的环境——提供一个热情的、安全的、人性化的环境。
3. 探究相关问题——特别注意对于参与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
4. 鼓励每个人的贡献——鼓励每个人有意义的参与并且有实在的期望。
5. 糅合、联系不同的观点——鼓励不同的观点并且探究不同观点的相互联系。
6. 一起聆听、洞察问题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所有参与者的观点和激情的共鸣中出现的团体观点内化。
7. 接受并分享共同的发现——将团体的共同智慧显性化。
什么是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Neuro-education, Bio-education)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并且已成为当今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该学科主要由生物学和教育学交叉而成,涉及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科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众多研究领域,通过在心智、脑科学和教育之间建立桥梁(Mind, Brain and Education),将脑科学的最新成果(从基因到行为)应用于教育和学习过程。
学习科学的研究旨在探索与人类(特别是儿童)学习能力相关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机制,研究影响人类学习能力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及其客观的评价方法和技术,研究不同人群或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儿童的学习能力,研究相应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方法。
长期研究目标确定为:研究儿童发展与人类学习机制;探索人类学习过程的微观机制和宏观规律;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的儿童学习过程的特点;研究和开发用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客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并对于儿童学习和科学教育提供方案。把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基地。
近期发展目标为:从基因、神经递质、脑功能和脑结构、生理、心理、及其行为等多个层次研究儿童情绪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构建与学习科学和儿童科学教育相关的文理工医多学科大跨度交叉的研究平台,为我国儿童发展和科学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做出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