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之死内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5:45

长期以来,关于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王牌”军第74师师长张灵甫的死因,流传着多种说法,如“自杀成仁说”、“顽抗被毙说”、“降后击毙说”。近年来,在一些刊物特别影视作品中,“自杀说”一度盛行。那么,张灵甫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当场击毙”:我军军史上一直公开的说法
1947年5月我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当场击毙张灵甫,这是历史事实,也是我军当时和后来一直公开和明确的说法。 5月18日,即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新华社即从华东前线发布我军孟良崮大捷的消息。5月25日新华社报道:我军在孟良崮战役击毙整编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等。同日,《人民日报》在配发的记者纪实报道中写道:“蒋介石嫡系精锐主力军第一个美械师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已为人民解放军手中的美国武器击毙。 ”后来,我军军战史和我国大陆相关出版物,使用的都是“击毙”或“当场击毙”的说法。 1987年7月,首部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其中记载为“击毙”。
●“降时击毙”:几十年后公开的隐情
但40多年后,当年在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任参谋的金子谷,披露了一段隐情,即张灵甫是在投降时被我军当场击毙的。 1987年8月25日,他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记孟良崮战役》一文中说:“战役接近尾声时,我六纵穿插部队一个排,冲进张灵甫躲藏的山洞,张灵甫举手投降,排长恨敌心切,端起冲锋枪将他击毙。”这一隐情公开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作为司令部的参谋,金子谷是知情的。随后,这一说法在当时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的回忆录中得到证实。 1996年,江渭清回忆录《七十年征程》一书,再次公开了这一说法。江渭清在书中写道:“我六纵特务团首先突破孟良崮西侧,直捣敌七十四师指挥所。 ”“特务团一营三连在指导员邵至汉率领下,首先冲到张灵甫藏身的山洞前,他身上多处负伤,仍坚持战斗,不幸被从洞中冲出的亡命之徒击中,英勇牺牲。三连指战员怒不可遏,用抵近射击和白刃战消灭了占据洞穴和石岩的残敌,击毙敌卫队长,活捉了张灵甫。”他说:“在孟良崮战役中,要说还有什么不足,那就是被我六纵特务团活捉了的张灵甫,却被一名对张灵甫恨之入骨的干部给打死了。”第6纵队是担任主攻孟良崮的部队之一,击毙张灵甫的特务团是该纵所属,两位纵队指挥员是直接了解情况的当事人,此说应是真实准确的。
张灵甫被我军击毙,事实毋庸置疑。他在降时被击毙,本来对“自杀说”是有力的反证。那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什么未公开实情呢?因为这在当时是一个违反我军俘虏政策的错误行为,特别是在战争时期,将会对开展争取和瓦解敌军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然而,在华东野战军内部对此并未回避。许多华野的老同志都直接或间接地听到陈毅对此事的严厉批评。今天看来,在那生死搏斗的战场上,这种错误的发生也是不足为怪的。此前,华东野战军在苏北战场的作战中,指战员们曾目睹张灵甫的骄狂残暴,众多的战友牺牲在他的枪炮下。战前野战军提出的口号是“冲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张灵甫被击毙后,特务团曾因担心上级追究,还曾假报为“自杀”。战役结束后,华野于5月29日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进行总结时,陈毅就此严肃地指出:“张灵甫是我们杀的,报告说是自杀的,我们便骗了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 ”同时他还指出:此次俘虏政策的破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强调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认真执行俘虏政策。陈毅的这一讲话已收入《陈毅军事文选》,公诸于世。
●“自杀”身亡并非事实,遗书真伪另有一说
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自杀”身亡,是国民党方面的认定和一直所宣传的。国民党为鼓舞士气,曾借此大事宣传。作为张灵甫自杀证据的,还有他的两封遗书。据派出参与孟良崮战后调查的邱维达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当时了解到张灵甫在通讯中断、弹药用尽后,在掩蔽部内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蒋介石,另一封给妻子。并安排随从参谋逃出送信,以及最后留在指挥所内的人准备自杀等情节。关于这两封遗书却另有一说:由萧乾主编的《新编文史笔记丛书·三秦轶事》一书中,所收入的吴鸢关于《张灵甫遗书之谜》一文记述:国民党宣扬张灵甫等是集体自杀,其根据是张灵甫的遗书。实际上遗书是张的老上司、原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精心编造的,连蒋介石也被蒙在鼓里。他说:孟良崮战斗刚一结束,蒋介石电询王耀武有无张灵甫等人详情,该师有人到济南否。这时该师恰有少数人逃到济南,内有师部副官赵某。王耀武面询作战经过后,召集副参谋长罗幸理、第一处处长吴鸢、第四兵站副总监郑雍若、秘书主任钟晓林等商议,决定为张灵甫写两封遗书,一致蒋介石,一致其妻。张灵甫长于书法,笔力遒劲,译电科科长李啸梓与张同年,平日喜模仿张字,当即由李书写。经过再三推敲,认为没有破绽,才派人送到南京转呈,说是张自杀前写好,交副官带出的。王耀武之所以编造这两封遗书,是为自己和张灵甫脸上贴金,捞取政治资本。 (摘自2月13日《北京日报》作者周炳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