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解读解缙坟墓风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11:26
大明才子解缙魂归何处
-----吉水县城寻访解缙墓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QQ175613195,电话13766307454)

赣州离吉水驱车往高速公路走,只需近3小时路程。已丑年处暑时分,应赣州周某官员之邀,到其吉水老家看风水。看完其爷爷和奶奶的坟墓风水,提出整改意见,下山时满脚泥泞,汗湿全身衣服。在这炎夏上山看风水真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职责所在,只好咬紧牙关,吃下这酷暑之苦!
所幸的是,周某了解我喜欢寻访名人名地,也许他被我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主动投我所好,说返程路上顺道去看看名人名地。
他说,吉水出了不少人才。自隋朝建县以来已1300余载,素称“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特别是宋明两朝,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出现过“ 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盛况。其中提到解缙。
说起解缙,我就想到在文革时代,坐在寒风凛冽的教室里,所读之书最多的是毛选,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改造我们的学习》。在文中,毛泽东引用了一个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以此批评那些“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
现在才了解这个著名的楹联,出自明代著名大学者、《永乐大典》总编纂解缙先生笔下。这个楹联,足以说明解缙文才之不凡。然而,也正因为这个楹联,最后令其死于非命。读史于兹,不免痛心疾首。当文人遭遇小人,则注定是一场政治的悲剧。

解缙才华出众,书画俱精
关于解缙,正史多有记载,野史亦有说法。解缙生于1369年,卒于1415年。明史有《解缙传》,说其“字大绅,吉水人”。“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这段文字,说明解缙自幼颖敏绝伦。据说,解缙5岁,父教之书,能应口成诵;7岁能著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诵数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洪武二十年(1387年)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次年,会试第七,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选为庶吉士。解缙初人仕时, 常侍朱元璋左右,以致于太祖皇帝曾说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足见解缙出道之早,以及其受器重之程度。解缙一生业绩最足称道的,就是主持撰修《永乐大典》。
但是,解缙历明太祖、建文帝、成祖三朝,仕途曲折。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第,授中书庶吉士,初甚受朱元璋爱重。后因“抗直敢言”触怒朱元璋而罢官。建文帝朱允文即位始再出仕。    明初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复杂,政局险恶,而解缙赋性耿直,自难为明成祖朱棣所容。永乐五年(1407),便以“泄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谪迁广西。永乐八年(1410),他入京(今南京)奏事,适值成祖外出,乃谒见太子而还,竟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拷掠备至、受尽折磨。永乐十三年(1415),解缙被锦衣卫帅纪纲活埋雪中而死,年仅四十七岁。
曾在网上读到一首悼念解缙的现代诗,题目叫《风雪解缙》,作者杨继晖。诗中的意境带我们进入那个风雪满天的历史时空:
风舞雪冻
庭院深深
流水无声的夜
我醉了
卧在无边的死寂里……

解缙死后,初葬于江西吉水县仁寿乡(距今县城北4公里处)。嘉靖年间,当时的知县罗黄裳因担心河岸坍塌危及解缙墓,遂下令将解缙墓迁移至县城东门外的东山亭。如今,这个地方为江西吉水县气象局的大院一偶。我在吉水万方广告老总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一丘陵上,看到这位历史名人之墓,虽说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但简朴的很,墓碑之字已斑驳难辩。经测,坟墓为乙山辛向兼辰戍,木龙。我环顾四周环境,果断认为此地不是原来所迁之地,旁边的吉水人,听后连说,你真神呀!原坟墓在山下,我们进来之处。据了解,原坟墓为后来建房移至这后面的山丘上。我在山下测定,原穴坐山立向为甲山庚向兼卯酉,水口为辛戊,收丙午水。
解缙两迁后面目全非,这是解缙的不幸,也是吉水人的不幸!因为对祖先伟人身后安息之地,如此不恭敬,数典忘祖,岂能有所作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