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军事家卷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8:28
军事家卷——马歇尔20世纪上半叶,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国际形势处于急剧动荡之中,各国命运与世界前途面临着严峻挑战。乔治·马歇尔作为美国军人,不仅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一举成名。

  1939年—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来势迅猛、规模空前的大战中,马歇尔身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出色地动员、组织和缔造了一支美国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陆军和空军,并成功地制订和协调了盟国军事战略,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胜利的组织者”和“和平的缔造者”,赢得了空前广泛的国际声望。

  1945年8月,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给马歇尔的信中高度评价他的功绩:

  您之所以能够统率这支浩荡大军,绝非机遇使然。您受命于危难之时,起而扩建这支军队,组织这支军队,激励这支军队。由于您领导有方,不消多日,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建立起来,并日臻完善,终于横扫法、德全境。您不仅缔造了野战大军及其辅助部队,而且造就了所需要的全部指挥人员。他们能够指挥一支由集团军和集团军群组成的现代化合成军队进行机动作战,并能以无比迅猛的速度调遣这支大军。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战后,马歇尔先后担任美国国务卿和美国红十字会会长,始创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和平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出任美国国防部长,对这场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施加了重要影响。

  在西方军政界中,马歇尔是与中国颇有“缘分”的军政要人之一。1924年—1927年,他任驻天津美军第15步兵团执行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以美国总统特使的身份来中国“调停”内战;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他是美国国务卿;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是美国国防部长。

  美国人称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人和政治家,他的能力和品德在美国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乔治·华盛顿)能与他并列”。在整个大战期间,曾与马歇尔长期共事,但并非融洽无间的英国三军参谋长,对他也是崇敬有加:“在我们同您共同指挥美、英两国军队的整个期间,您那无穷的智慧、崇高的原则和宏博的见识,赢得了我们大家最深切的尊敬和钦佩;您的组织指挥才能,令吾辈肃然起敬;您总是胸襟坦荡,使我们深感舒畅;您总是矢志不渝和无私奉献于我们共同的事业,使我们奋发向前。”

  1948年12月,马歇尔做肾切除手术并住院疗养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慰问电源源不断,英国首相丘吉尔,法国总统戴高乐,苏联元首斯大林,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南斯拉夫铁托元帅,英国蒙哥马利元帅,以及艾森豪威尔等一些驻军海外的美国将领纷纷致电表示慰问。

  1959年10月16日马歇尔病逝后,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赞誉他“是我们这一时代伟人中之伟人”。

  真正了解他的人都一致认为,乔治·马歇尔之所以成名并被公认为一位伟人,不仅因为他身居高层,地位显赫,战功卓著,更重要的是他具有高尚的品德、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在那些对他们领导者的浅薄已熟视无睹的西方人看来,乔治·马歇尔堪称一个完美的人。他的完

  美曾使众多的各界人士为之倾倒;他的魅力曾使不少名媛艳妇为之折服,其中包括几个地位显赫的英国公爵夫人、一位希腊王后和一位中国美女。


  1. 少年时代


  1880年12月31日,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尤尼恩敦。马歇尔的父亲结婚前,曾在美国内战中参加过一次战斗,对军队和战争有一定的了解。马歇尔降生时,他父亲是当地一家煤炭公司的董事长,在宾夕法尼亚州有几处储量丰富的煤场。他母亲是一位仁慈善良的家庭主妇。

  乔治在3个孩子中年纪最小,比姐姐玛丽小4岁,比哥哥斯图尔特·布雷德福·马歇尔小6岁。玛丽聪明、自私、好吵吵嚷嚷,经常对弟弟发脾气。斯图尔特是父亲的宠儿,不想让弟弟分享这种宠爱,一有机会就利用父亲的溺爱欺负弟弟。要是马歇尔真能争口气,或许他的日子能好过一些。遗憾的是,他在少年时代却是个学习迟钝的孩子。

  马歇尔最初在尤尼恩敦汤普森小姐的预备学校念书。不知什么原因,他不够用功,一次又一次考试,都在班里垫底。他后来承认,自己命中注定是像别人说的:“笨蛋一个”。9岁那年,父亲为他提出转学申请,带他去见尤尼恩敦公立学校校长。学校当局当着他父亲的面,对他进行了一次口试,他对大部分“相当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他记得,父亲看到儿子当众出丑,“面子实在下不来”,只得说,家里有这样一个蠢材真让人害臊。这件事大大伤害了小乔治的心。但他已经认定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要想避免今后失败引起痛苦失望,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根本不必努力,只装成满不在乎的样子就行了。

  父亲对子女虽然偏爱,但是他脾气火爆,主张体罚。三个孩子中,马歇尔是挨打最多的一个。家里的地下室放着一根柳条棍,乔治的屁股常被它抽得火辣辣地痛,以至于他的裤裆不得不打上补丁。尽管他相信不打不成器,但马歇尔从未见到斯图尔特挨过一顿痛打。他以后承认,父亲从未无缘无故地打过他,但他对斯图尔特常常干了坏事却不受体罚愤愤不平,如果那些事出在他身上,肯定要挨一顿痛打。他后来说,“那也许是因为斯图尔特比较机灵。”

  姐姐玛丽经常嘲笑弟弟学习成绩太差,甚至把弟弟称作“班上的大笨蛋”。一天晚上,玛丽掀开被单,发现床上有只癞蛤蟆。乔治还曾埋伏在房顶上,让来找玛丽的那帮男孩儿遭到“水弹”袭击。有一次,玛丽邀请她的女友来家聚会,说服妈妈不要让弟弟进屋捣乱。于是,乔治就跑到院外的树林里捅马蜂窝,直到被激怒的马蜂飞出来追他才罢休,他引着穷追不舍的马蜂越野进院,然后冲进屋子。这时,敞开着门的客厅里正在聚会,他灵巧地东绕西拐,然后躲进了厕所。马蜂继续飞舞,向玛丽和她的朋友大出其气。

  他为此又挨了一顿痛打,可是他对姐姐的报复却没有就此结束。有一天,他拿着浇花的水管子埋伏在大门口,静候盛装赴宴的玛丽露面,结果,母亲先走出来,被他迎面喷了满身水。当然,母亲宽恕了儿子。她疼爱小儿子,对他倾注了他从父亲身上未曾得到的慈爱。但斯图尔特不肯放过任何机会,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结果,他又被拖进了地下室。

  乔治的学习成绩仍然不佳,但淘气却有增无减,于是,他渐渐得了这些诨名:小懒汉,外加癞皮狗。

  每逢乔治捅了娄子时,母亲总是设法保护他,尽量不让她的丈夫知道小儿子的越轨行为。甚至当乔治开始养斗鸡,把一只鸡拿出去参加非法的斗鸡比赛,遭到警察抓捕而不得不躲起来时,她还纵容包庇他。乔治被打得最厉害的一次,是由于本地一些女孩子的母亲把状告到家里,一致要求惩罚他,简直把他的父亲气疯了。

  马歇尔家附近有一条俄亥俄河的支流,当地人把它称为“舔煤河”。如果不绕道过桥而就近渡河,早晨上学就可以少走好多路。马歇尔想扎一个筏子,可是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后来,他想法弄到了一只平底船,从此以后,他就伊然以摆渡者自居。他自画了一些船票,用母亲洗衣房的压模机打票孔,收零碎钱(有时也收别针等小物品)作为摆渡费。船客大多是本地上学的女孩子,她们虽说不情愿,可总是照付船费。有一天,乔治收船费,她们假装说零钱用光了,想哄骗他送她们渡河。当他坚持“不交费就别想过河”时,她们便嘲笑他,讥讽他学习成绩太差。

  “我受了莫大的侮辱,”马歇尔后来说,“当时船上所有的女孩子都在嘲笑我,当我的好友迪安也开始嘲笑我时,我就更下不了台。就在这时,我看到了船板上排水的软木塞,我灵机一动,迅速把它拔掉,一股水柱顿时喷向空中。所有的女孩子都尖叫起来。我把船沉到了河中心。她们都不得不蹚水上岸,我永远忘不了这件事,因为当时我必须有所行动,而且要马上下定决心。我所采取的行动使我成为控制大局的人物了。”

  当女孩子们穿着湿漉漉和沾满污泥的衣服四散回家后,那些愤怒的母亲们便找上门来,要求惩罚他。乔治辩解说,他知道河水不深,她们的宝贝女儿决无危险。但他说什么也没用,父亲把他赶进地下室,这次是脱下裤子打的。挨过这次痛打之后,乔治打定主意,再不耍弄女孩子了。

  马歇尔的父亲一直有个愿望,希望他的一个儿子能成为美国军官。看来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激发小儿子学业上进,乔治使他伤心失望。他把希望寄托在斯图尔特身上。后来,斯图尔特考取了列克星敦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在那所历史悠久的军校中表现不错。斯图尔特并不喜欢军事专业,而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化学和物理颇感兴趣。毕业后,他永远离开了练兵场,到当地一个钢铁厂当了一名化学师。父亲失望之余,只得把希望转寄小儿子身上,但心中不无遗憾。

  但是,这样一个无能之子怎么考得上一所像样的军事院校呢?恰在此时,马歇尔的上进心激发起来了。突然之间,他坐立不安,缠住父母,要他们把他送到哥哥的母校——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去,直到他们答应方休。军队对他有诱惑力,但并非是他突然爱上的事业,也不是为了穿上军装可以炫耀一番。正如他后来所说,当时他可远没有那种雄心壮志。他下那样的决心只不过是为了胜过他那自以为了不起、瞧不起人和总爱挑剔别人的哥哥。有一天,斯图尔特听说父母要把乔治送进弗吉尼亚军校,便坚决反对,“什么,要送那个没用的家伙上我的母校?要是我能作主决不让他去。”他马上找父亲辩论,马歇尔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他竭力劝父亲不要送我去,”马歇尔后来说,“因为他觉得我会败坏家庭的名誉。这次谈话在我心里产生的影响,比老师、父母的压力,还有任何别的什么都大。我当时下定决心,要让他晓得他的话有多么荒唐。”

  马歇尔终于找到了激发他上进的动力,这彻底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当然,他并没有立刻突飞猛进,成为学者或天才,也没有成为班上拔尖的学员。然而,哥哥的嘲笑使他打定主意,从此不再得过且过,不再知难而退了。在他辉煌的后半生中,后边成功地解决了事关美国前途和世界命运的种种问题,也许正是这一点使他获得了这些成就。


  2. 翩翩士官


  乔治·马歇尔于1897年9月考入弗吉尼亚军校,当时只有17岁。

  军事家卷——麦克阿瑟麦克阿瑟于1880年出生于一个美国军人家庭,1899年考入西点军校,军校的校训使他心中常常想到的是“责任、荣誉、国家”。19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17年,他奉命前往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任上校师参谋长。因同德军作战英勇无畏、战功卓著,于1918年,38岁的麦克阿瑟被提升为准将,出任美军彩虹师师长,成为当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39岁那年,回国出任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在他任内,西点军校废除了许多陈规陋习,面貌焕然一新。1925年,他被提升为少将,又成为当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少将,并先后出任第3军区司令和驻菲律宾美军司令。1930年,他成了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全军惟一的四星上将。任期内,他在陆军体制、武器装备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绩显著,得到美国上下一致的好评。在这期间,他干了一件臭名昭著的事,那就是他亲自指挥军队使用催泪瓦斯驱散:因生活无着,聚集在国会大厦周围要求政府发放退役金的2万多名一战的退伍军人。麦克阿瑟直到临终前还认为,“退役金大进军”是赤色分子的阴谋。

  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中,指挥盟军消灭了大量日本侵略军,在夺取对日战争胜利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历史功绩,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战后,作为驻日盟军总司令,他成功地使日本社会从封建军国主义走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道路,使日本摆脱了****独裁统治,不再是战争的策源地了。当然作为一个****分子,为了把日本建成为“****堤坝”,他也干了许多镇压日本共产党和工人运动的坏事。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入朝参战。10月25日首战告捷,歼敌1.5万余名。1951年1月4日,中朝军队重新攻占了汉城。这时麦克阿瑟力主扩大战争,甚至设想对中国进行核打击。3月15日,“联合国军”又夺回汉城后,美国的决策者认识到,将中国志愿军赶出北朝鲜是不可能的,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方是上策。这时,因麦克阿瑟多次违抗命令,狂妄地散布扩大战争、破坏和谈的言论,4月11日,他被解除一切职务。美国已故总统尼克松说过:

  “麦克阿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将领之一,也是一位最招摇的将领……他是一位非凡的人物,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个性就像一个传奇故事一样,色彩斑斓又充满矛盾。他既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知识分子,又是一位趾高气扬、惟我独尊的军人;既是一位独裁主义者,又是一位民主主义者……”

  1. 将军的儿子


  麦克阿瑟的祖父阿瑟出身于一个苏格兰世家,他的祖先曾参加过十字军东征。在1825年,他随寡母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移民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奇科比。说起来,他和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还是远亲呢,他的外祖母是他们三个人的祖先。

  1845年小阿瑟在奇科比出生,人们称阿瑟为阿瑟第一,称小阿瑟为阿瑟第二。1849年,已成为律师的阿瑟第一携夫人和4岁的儿子,迁往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1851年,他被推选为市检察官。1857年,他当选为州第二巡回法庭法官。1871年,格兰特总统任命他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卸任以后,他埋头著书,同时在法学院兼职。1896年8月,81岁高龄的老阿瑟病逝。

  在阿瑟第一任州巡回法官期间,美国北方资产阶级同南方庄园主在是否解放农奴,使他们成为自由人的问题上发生尖锐冲突。1860年11月,主张解放农奴的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有11个州宣布退出联邦以示抗议,并于1861年2月成立“南方同盟”,推选戴维斯为总统,同时招兵10万多人,准备同联邦政府武力对抗。同年4月12日,同盟军炮轰联邦军守卫的萨姆特要塞,从而揭开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战争的序幕。

  这年,阿瑟第二只有16岁,他对农奴任人宰割的悲惨处境十分同情,毅然参加了解放农奴的战斗。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威斯康星州组建志愿兵团时,老阿瑟把儿子送到第24步兵团密尔沃基分队当副官,授中尉军衔。在以后两年半的作战中,阿瑟第二虽然很年轻,却在战斗中表现出机智勇敢和大无畏精神,受到上级指挥官的赏识。他曾多次受伤,多次受奖,获得过国家最高奖赏——国会荣誉勋章,并连连得到晋升,在19岁时他已成为北军中最年轻的上校团长。

  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南方联盟军司令罗伯特·李向联邦军投降而宣告结束。联邦军队随即开始大规模裁军,阿瑟第二所指挥的步兵团也被遣散。他曾想继承父业,去学习法律,当一名律师,但他总忘不了部队里轰轰烈烈的战斗生活。在那里,他曾获得过崇高的荣誉和很大的成功。律师职业与军人相比显得太单调了,他意识到只有军队才是他施展才干的地方。在当了一年普通老百姓后,他又重新穿上军装,进入正规部队,成为一名上尉军官。在以后的23年里,他经历了战后恢复和三次经济大萧条,他随部队去过很多地方,多半是在艰苦的西部边境地区驻扎,参加过讨伐印第安人的战斗,但一直没有晋升军衔。

  1875年,在新奥尔良的狂欢节最后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一位叫玛丽·平克尼·哈迪的姑娘。那年她23岁。他们俩人一见钟情。短暂的热恋后,于5月19日在诺福克姑娘家的庄园里举行了婚礼。

  玛丽·平克尼·哈迪1852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父亲是一位有钱有势的棉花商人,还拥有一块面积不小的种植园。在内战时期,她的兄长和亲戚都参加北军上了前线。9岁的平克尼和她的姊妹们为躲避战乱,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战后,她就读于巴尔的摩的一所中等专科学校,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平克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会刺绣和绘画。她既有贵族的传统,又有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

  婚后,平克尼先后生了三个男孩:老大阿瑟·麦克阿瑟;老二马尔科姆;老三叫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道格拉斯于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军营里,他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


军事家卷——蒙哥马利 他头戴一顶黑色贝雷帽,帽子上别出心裁地别了两枚徽章,这一奇特的装束使得他看上去与众不同。

  他本就是与众不同的人。他就是威名赫赫的英国陆军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生于1887年11月17日,卒于1976年3月25日。从1907年进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到1958年退出现役,其戎马生涯达52年之久。其间,他参加了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征战北非,大败德意非洲军团。以后,又转战地中海及西北欧各战场,所向披靡,以战功显赫而于1944年获陆军元帅衔。战后,他在西欧联盟及北约组织武装部队中担任高级职务。退出现役后,继续从事国际国内政治活动10年。曾经两次访问中国,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

  蒙哥马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的家庭不可能为他铺好一条走向成功的金光大道,他耿直的性格使他只能直言犯上,而不会趋炎附势,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埋头苦干一步一步地得来的。他成功的秘诀是: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后,便不再动摇,并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蒙哥马利是个大器晚成的人物。因为“晚成”,所以积聚得更多,一经释放,便是“大器”。在1942年以前,他的名字还不为人们所知;在这以后,他却威名播于敌国。其功业、其成就,绝非早早成名、少年得志者所能比。

  蒙哥马利是个有缺陷的英雄。人无完人,英雄没有缺点,便不是真正的英雄。在军事上,他并非通晓一切的天才。他稳扎稳打,大战从无败绩,但过于求稳,不免失之于缓;他是位精心布置阵地战的大师,但就像巴顿无法打一场阿拉曼式的战役一样,他也不可能进行巴顿式的作战。

  他最大的缺点是他性格上的缺陷。这种缺陷在他惟一的一次婚姻中,曾经得以改正,但是,随着他的妻子——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的一个可以改变和影响他的人的早逝,蒙哥马利又回复到过去的样子。他对人际关系淡漠,把自己封锁在自我的小圈子里;他好恶由己,使一些人受到他不公正的对待;他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常常让他的同级和上级不知所措,大为光火;他虚荣自负,导致他不能同多数同僚和睦相处,尤其是使美军将领对他恶从中生。

  正因为他的缺点同他的优点一样的显著,表现一样的强烈,使得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杰出将帅里最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另一方面他又是许多人私下开玩笑甚至嘲弄的对象。但这恰恰体现了他独特而奇妙的个性魅力。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对立,构成了蒙哥马利的精神世界。没有这些,蒙哥马利也就不成其为蒙哥马利。

  战后,蒙哥马利在评价他战争期间的顶头上司丘吉尔时,引用了这样的诗句:

  最后,那是说,一位擢升高位的人,
  不论在国民的眼里是显赫的俊英,
  或者被遗忘于脑后而默默无闻——
  不论是一帆风顺或乖于时运,
  是否合他的意愿,是称心或不幸——
  如果他在人生的许多场战斗中,
  以最大的价值行事,他必然得胜。

  蒙哥马利认为这些话非常适合丘吉尔,其实,这首诗看上去更像是为他自己而作。

  好了,还是请读者诸君去评论吧。

  因资料和作者水平限制,加之时间仓促,书中疏漏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原谅,并不吝赐教。

  是为引言。

  1. 不凡的家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一代将星。在这璀璨群星之中,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元帅无疑是那最亮的几颗之一。在英国人的心目中,他是20世纪的英国军界惟一可以同马尔巴勒、威灵顿比肩而立的军事家,是英国优秀军事传统的继承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是可以和艾森豪威尔、朱可夫等人相提并论且毫不逊色的一位杰出统帅。

  1887年11月17日,这位杰出的统帅出生在伦敦肯宁顿区板球场圣马克教区的牧师寓所中,成为牧师亨利·蒙哥马利家中的第四个孩子。虽然很多年以后,蒙哥马利在撰写回忆录时只字未提自己家族的过去,但实际上,蒙哥马利家族在英国历史上绝非无名之辈,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该家族的祖先罗杰·蒙哥马利伯爵。

  11世纪中期以前,蒙哥马利家族还居住在法国诺曼底的法莱斯(1945年,蒙哥马利曾在此重创德军;当地还有一个小村名叫蒙哥马利神圣信念村,蒙哥马利的主要对手隆美尔在此头部受伤,有人因此戏言蒙哥马利天生克隆美尔)。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罗杰·蒙哥马利参与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因功勋卓著而被视为诺曼底贵族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在威廉公爵的朝廷中,罗杰·蒙哥马利官运亨通,权倾一时。他在后半生里,一直担任占领区行政长官,直至1094年去世。

  蒙哥马利家族的这位祖先的名声并不太好,在他身上,野心与狡猾、残忍和武力集于一身。他一方面利用权势霸占了大量的田产,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政敌恶语中伤,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他的第一个妻子梅布尔和他是臭味相投的一对,在罗杰·蒙哥马利的每一桩不光彩的买卖后面,都能或多或少看见梅布尔丑恶的影子。也许是作恶太多遭致天谴,后来,梅布尔在家中被仇人刺杀。梅布尔死后,罗杰·蒙哥马利又娶了娴淑的阿迪莉莎。在后妻的感化下,罗杰·蒙哥马利竟然洗心革面,最终成为一个虔诚而热心的基督教徒。蒙哥马利家族从事教职的传统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17世纪时,罗杰·蒙哥马利的后世子孙从苏格兰西岸渡海来到北爱尔兰,赶走了当地的天主教徒,在那儿定居下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的爱尔兰血统,就是从这儿继承的。

  1773年,在伦敦经商发财的塞缪尔·蒙哥马利,在福伊尔伊湖畔购置了1000英亩农田,并在那里盖起了一所叫做“新公园”的住宅,这所房子成为蒙哥马利家的世宅。

  到塞缪尔·蒙哥马利的儿子塞缪尔·卢·蒙哥马利时,蒙哥马利家族家道中落了。小塞缪尔是个极端虔诚的基督徒,他把“新公园”的房舍用作修道院,布道讲学,家产被化作修道院的大量开支而流了出去。到他去世时,蒙哥马利家族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不动产了。到小塞缪尔的长子时,家道继续中落,1874年其长子去世时,“新公园”的产业已被全部抵押,其金额之巨即使再过50年也难还清。这以后,家业为小塞缪尔的次子罗伯特·卢·蒙哥马利继承,他就是蒙哥马利元帅的祖父。

  为重振家业,罗伯特决定去印度捞世界。在那里,他凭着智慧和勇气,逐渐被人所赏识,先后负责过殖民当局的司法、行政、财务、教育等事务。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时,他又巧妙地解除了英军中印度士兵的武装,使得德里未能被起义军占领。这一了不起的殖民功绩,使他平步青云,担任了印度旁遮普省的副省长。罗伯特一生中婚姻两次,共有7个子女。长子阿瑟在20岁上不幸夭折,次子亨利·赫德森·蒙哥马利理所当然地成了家族产业和事业的继承人,他正是后来的蒙哥马利元帅的父亲。
 军事家卷——苏沃洛夫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是18世纪威震天下的俄国大元帅,曾参加七年战争、两次俄土战争和对波兰的进军。第二次反法联盟组成后,他任俄奥联军总司令。转战意大利、瑞士,完成了世界上最出色的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惊险行军。他是公认的杰出统帅和卓越的军事理论家,是名垂世界军史的著名战将之一。

  苏沃洛夫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的军人世家。父亲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沃洛夫是彼得大帝的义子,曾担任过皇帝的侍从和翻译官。后来官至上将,担任过陆军院委员、枢密官等要职。他学识渊博,会多种语言,曾主编了第一部俄国军事辞典。

  小苏沃洛夫自幼聪明过人、思维敏捷、意志坚强、好学上进。在其父的影响和帮助下,他酷爱兵书,喜欢习武。少年时代,他就以“古代英雄”作为自己的楷模。亚历山大·马其顿、尤里乌斯·恺撒、汉尼拔、孔代、德·萨克斯元帅等名帅的业绩激发了他的进取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父亲讲述的有关彼得大帝统兵打仗的故事,启发了他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他无限崇尚军人职业,13岁就当上了一名列兵。

  苏沃洛夫所处的年代,世界战乱不断,俄国政局动荡不定,先后五次更迭皇位。其中,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两帝在位期间,实施改革和扩张政策,使得俄罗斯由一个贫穷落后,疆土很小的大公国,跃升为疆域濒临四海的大国,一度称霸整个欧洲。

  这样的时代氛围和条件,必然造就一代英豪。苏沃洛夫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尽情发挥他的军事天才,统帅千军万马,驰骋沙场,南征北战,足迹踏遍整个欧洲,建树了赫赫战功,为巩固扩大俄罗斯帝国版图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最后以艰苦卓绝的瑞士远征结束了他光荣的58年的戎马生涯。

  苏沃洛夫是俄国军事学术的奠基人。他从小就博览群书,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创新,能根据战争实践和结合俄国军队的具体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他的《制胜的科学》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以“目测”、“快速”、“猛攻”战术三原则指挥打仗百战百胜,使他成为举世公认的伟大统帅和神奇英雄。他的军事思想、理论和战术原则,至今仍被军事家推崇并广泛应用。

  苏沃洛夫言教与身教并重,他常告诫周边的人:“当士兵要勇猛顽强,当军官要勇敢坚定,当将军要英明果断。平时要养成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习惯;对朋友要襟怀坦白,对生活要寡欲清心。要乐于吃苦,百折不挠,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他的这些教诲恰好折射出他的为人品格,揭示出他成功的奥秘。

  苏沃洛夫虽出身贵族,但他最称赞的却是真正的士兵。他从内心里热爱默默奉献的士兵,他说:“没有忘我奋战的士兵,就不会有成功的统帅”。他荣获了俄国的全部勋章、奖章,封有伯爵、公爵等诸多爵位和全俄军队大元帅的最高称号。奥地利皇帝因为他指挥联军所创辉煌战绩,赐封他为“神圣罗马帝国伯爵”和“奥地利元帅”。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更因他的显赫战功而召见他二十余次。然而,他只为这殊荣而自傲,不为君主的恩宠而奴颜婢膝,甚至不愿去享用特权所给予他的一切。

  相反,他对宫廷内的丑恶现象和达官显贵的骄横妄为敢于直言,悖势而行。这就大大惹恼了显贵,也常常触犯皇威,所以他在漫长的耀眼征程中,不断遭贬谪和陷害。

  苏沃洛夫是具有独特品格的伟人。他粗犷而富有幽默感;严厉而具有同情心;天性纯朴、憨厚、宽宏大量,并善解人意。他行动敏捷,言谈有如格言般准确,他爱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从不摆元帅的架子,与他们的感情水乳交融。他的性格、生活方式和习惯,使这位元帅在士兵眼里被看成是自己人。是的,苏沃洛夫原本就是一名最优秀的士兵。

  苏沃洛夫名扬四海,威震世界,可称得上是叱咤风云的神鹰,但他不是神,而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他曾为妻子的不忠,长时间不承认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为自己不雅的外貌而拒绝照镜子;他在女士面前常感到尴尬,每次参加舞会只以男士军官为伴。细心的女皇也十分体惊他的“怪癖”,每次召他进宫,都下令将进宫沿途所有的镜子全部覆盖上,以不伤害他的自尊心。

  作者在这部传记中,想通过大量生动而翔实的史料,选择独特视角,描述这位伟大统帅大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所创建的辉煌战绩和他从一个列兵成长为俄军大元帅的光辉战斗历程。同时还要通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揭示俄国政坛内部的尔虞我诈及宫廷中的骄奢淫逸。此外,还利用查找的史料介绍元帅的不幸婚姻和家庭生活趣闻轶事,以便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伟大统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苏沃洛夫生活的年代离我们虽不十分久远,但也超过了200年。我们期望通过这部书拉近与这位伟人的距离,使读者感受到他就在你的身边。他将给人们以信心和力量。他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谁要敢于攀登,谁就会到达胜利的顶峰。

   军事家卷——朱可夫
 朱可夫元帅,是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战略家,是苏军历史上的传奇式的英雄。曾荣获四次苏联英雄称号。他仅用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战争风云变幻无穷,1941年6月希特勒背信弃义,按“巴巴罗萨计划”发兵苏联,进行突然袭击,一夜之间,突破苏联千里防线,使苏联边防部队节节败退。法西斯军队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地,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苏军处于战略退却的不利形势之中。

  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最高统帅斯大林,召见身为苏军总参谋长的朱可夫,让他以共产党员党性作保,问他:“莫斯科能否保住?”朱可夫临危不惧,信心百倍地做出铿锵的回答:“一定能保住”斯大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苏联军队在统帅的英明领导下,终于顶住了希特勒的“闪击战”,由战略退却转入战略防御,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尽管在战争初期,丧失了半壁江山、大片土地,开始反攻后,仅用一年多时间,就一鼓作气,肃清了苏联境内的希特勒残兵败将,势如秋风扫落叶,横扫五千里,尔后挥师南下,乘胜追击,一举解放东欧各国,最后攻克柏林,直捣希特勒老巢,将胜利的红旗插上帝国大厦,与开辟第二战场的盟军,在易北河会师,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结束这场罪恶的战争,拯救亿万人民于水火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作为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副统帅、重大战役的组织者和五个主突方向上的方面军司令员的朱可夫,当然是功不可没的,里应受到世人有口皆碑的称赞。

  记得,1945年5月25日在为战胜德国法西斯而举行庆功宴上,斯大林曾有过这样一段满怀深情的演说,给予朱可夫高度评价:“祖国和党永远不会忘记苏军指挥员在我们的民族保卫战中所起的作用。所有这些打了胜仗,拯救了祖国的将领们的名字,将被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流芳百世。这些战场之中,有一个战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就是苏联首都莫斯科会战的战场。而朱可夫同志的名字,作为胜利的象征,将永不分离地同这个战场联系在一起。”

  翻开二战的历史,我们便清楚地看到上述评价对朱可夫而言是当之无愧的。他不仅在莫斯科会战中表现出色,而且多次临危受命奔赴最艰苦和最关键的战场,去协调、指挥重大战役。在历次战役中,他都表现出一个胸有成竹的战略家最为宝贵的冷静的头脑、准确的判断力和创造性的作战指挥艺术,特别是继承和发扬了苏联著名的战略家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等创造的大纵深战役理论和灵活动用坦克等先进技术兵器,组织快速集群协同作战的高超理论,朱可夫元帅从来不墨守成规,他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在战争中导演出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伟大战略史诗,令世界各国军史学家敬佩和倾倒。

  古往今来,凡功盖主者,都难逃厄运。朱可夫在战后,由于战功显赫,盛名夺人,触犯了斯大林的淫威,因此,历经坎坷。攻战柏林后,他曾担任首任驻德苏军总司令和德国苏占区最高行政长官。不久,便奉调回国,遭到斯大林的贬谪,开始派到敖德萨军区,接着又有人告密诬陷,进一步被迫害到乌拉尔军分区担任更低的职务,由顶峰坠入深谷。实际上是被软禁起来,不准他携带家眷,孑身一人,受克格勃的严密监视,失去了人身自由。一直到1953年3月斯大林死后他才恢复自由,铲除克格勃头子、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贝利亚以后,他才彻底解放,出任国防部长。可惜好景不长。

  作为一个军事家,朱可夫具有驾驭战争的高超本领和大将风度。可是在复杂多变的政治风浪中,他就显得力不从心。1957年6月,朱可夫元帅真心实意地支持摇摇欲坠的赫鲁晓夫,击败了马林科夫集团,使赫鲁晓夫保住了乌纱帽和第一书记的宝座。当时,赫鲁晓夫对朱可夫倍加赞扬,并授予他第四枚苏联英雄奖章。使他成为获此殊荣的惟一统帅,到处是一片赞扬声。

  朱可夫元帅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一片贺彩声中早已开始孕育着杀机,浓浓的乌云正在他头顶上密集。厄运正在逼近。时隔三月,到1957年10月,赫鲁晓夫这位心毒手狠的政客,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免去了朱可夫党内外一切职务,铲除了他心头上的一个“隐患”。

  朱可夫第二次遭到暗算后,一直到他被迫解甲归田,他利用有生之年,勤奋笔耕,撰写出长达60万字的翔实回忆录,澄清了一切不实之词,客观公正地评价了走过的战斗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朱可夫再次复出,到1966年才正式恢复名誉。这位南征北战、席不暇暖的统帅于1974年6月去世。

  1. 鞋匠之子


  1896年12月2日,在莫斯科西南300公里的卡卢加省斯特列尔科夫村的一间破旧茅草屋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成长为叱咤风云、驰名世界的战争之神朱可夫元帅。对朱可夫的父亲,这个五十开外的皮鞋匠康斯坦丁·安德列维奇·朱可夫来讲,老年得子自然是件大喜事,但朱可夫一家生活在贫困之中,添人进口也给他带来忧虑。

  朱可夫的父亲康斯坦丁是个苦命人。据说,他生下三个月时被亲生母亲遗弃,丢在孤儿院门口,身上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儿子名叫康斯坦丁,请好心人收养!”

  就这样,康斯坦丁在孤儿院长到两岁,被一位名叫安努什卡·朱可娃的寡妇领养。从此他有了家,也随着养母姓了朱可夫。朱可娃有间破旧的房子,墙壁和屋顶长满绿苔和青草。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

  朱可夫的父亲是个不幸的人,他刚满八岁的时候,他的养母就去世了。为了维持生计,年幼的康斯坦丁被迫到乌戈德制鞋厂一个鞋匠那里当学徒。当时在俄罗斯,想学手艺谈何容易。康斯坦丁说是当学徒,实际上主要是干家务活,替老板抱孩子、喂牛、打扫卫生。三年“满师”后,他四处找活干,几经周折,终于在莫斯科的维义斯制鞋厂找到了工作,在那里他才真正学到了鞋匠的手艺。

  朱可夫的母亲叫乌斯季尼娅·阿尔捷米耶芙娜,出生在邻村一个很穷的人家。朱可夫在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母亲的:

  “母亲身体很强壮,她能不费气力地扛起五普特重的一袋粮食走好远一段路。据说,她身强力壮,是因为她父亲——我外祖父阿尔乔姆的体力好。我外祖父能钻到马肚子下面一头把马顶起来,还能攥住马尾巴,一把把马拉得蹲坐地上。”

  朱可夫的父母都是二婚,同时又都没有留下孩子。他们结婚那年,朱可夫的父亲康斯坦丁已经50岁,乌斯季尼娅也35岁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名叫玛莎,比朱可夫大两岁。朱可夫的名字叫叶戈尔,他5岁时,又有了一个弟弟,叫阿列克谢。因他家生活贫困,他小弟1岁就夭折。那时卡卢加省的农民生活是很苦的,地少而薄,连糊口都无法做到。

  由于家里太穷,朱可夫的父亲的皮匠活挣钱又少,他母亲不得不外出帮人运送货物。每年春、夏和早秋季节,她在地里干活;晚秋,她就到县城——马洛亚罗斯拉韦次,替人把食品杂货运送到乌戈德厂的商人那里。运一趟,可得一个卢布到一个卢布零二十个戈比。这是多么微薄的工资啊!扣除马料、店钱、饭钱、修鞋钱等等,已经剩不下几个钱了。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那个时候,贫农们就是这样的命啊。所以,他母亲毫无怨言地干。为了不挨饿,他们村的很多妇女都是这样做的。她们把很小的小孩丢给年迈的奶奶、爷爷照管,自己不顾道路泥泞,也不管天寒地冻,外出帮人从马洛亚罗斯拉韦次、谢尔普霍夫等地运货。那里的男人们则去莫斯科、彼得堡等大城市做零活。但他们也挣不了多少钱,很少有人口袋里装着许多钱回村来。

  就在朱可夫的小弟病死后不久,家里又遭遇另一场灾难:他家房子因年久失修,屋顶坍塌下来,差点砸死人。朱可夫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她母亲伤心地哭着对他和姐姐说:“孩子们,没有法子呀,搬吧,所有的破烂东西都往草棚里搬。”父亲砌好了一眼小灶,他想尽办法要在草棚子里安家。

  他们的邻居、父亲的好友纳扎雷奇得知他家发生的不幸事件后,马上赶来,关切地说:“这怎么能行,快过冬了,你究竟打算怎么办?”

  “还想不出办法来……”

  母亲插嘴道:“有什么可想的,把母牛牵去卖了,再用这笔钱买木料……”

  大伙都嚷开了:“乌斯季尼娅说得对呀!”

  父亲说:“对是对呀,但一头母牛是不够的。除它以外,我们家也就只有一匹老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