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农专栏】不得不说:媒体过分关注艺人是病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55:26
不得不说:媒体过分关注艺人是病态(2010-01-18 10:44:58)转载 标签:

艺人

病态

特稿

专栏

受众

中国

杂谈

分类:杂谈时评

又是年关,又是三教九流的形形色色的艺人们蠢蠢欲动时。更是媒体不厌其烦、连篇累牍关注娱乐、搜罗艺人八卦的黄金时节。但老百姓普遍对此嗤之以鼻。不少网友希望俺再次表达看法。只好旧作新发。

                                        ——题记

 

 

文/耘农湖北

很久就想对此吐些口水,苦于穷事忙杂,延至今日方才开腔。原来拟下的标题是:把艺人抬到吓人的地步是社会病。转念一想,那样言说,既伤了艺人这一群体,更伤了与时俱进的我们这个美好时代。所以动笔之前,来了个缩小包围圈,斟酌成现在的题目。

 

闲话休讲,言归正传。我之所对此问题多少有些耿耿于怀,并非我跟艺人们有意过不去而存心找茬,其最最质朴的想法是,已经拥抱并分享着娱乐时代的国人,特别是媒体,当然也包括网络,实在没有必要如花痴般过分关注艺人,更无理由去将艺人抬到吓人的地步。我深知也很理解商业时代里,在竞争重压之下,于生活辛劳之余,人们需要艺人信息来缓解内心重负,更明白媒体为疯狂掘金而运用娱乐八卦招徕受众,增加人气,吸引注意力,以图那个所谓的“眼球经济”。可是以偏执的心理,用强迫症的心态来一味炒作与哄抬艺人,来趋之若鹭的大晒和曝光艺人,且不说品味是否高下,就说这价值取向如同天天让你吃酸辣汤一样,也太过于单一乏味了。

 

媒体为了娱乐大众,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去关注艺人,披露艺人动向,按理说本无可厚非。但时值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百业兴盛的年代,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仅有艺人的独步天下,充斥视野,肯定是有失偏颇的。而清一色鸡零狗碎的表达方式,千部一腔的山寨版式的雷同传播,也太倒人胃口。纵然人类固有的本性之一是“追腥逐臭”,是涉奇猎艳,然而,那种下意识的一味凸现和追踪艺人,无疑是对整体民意粗暴干涉的近乎病态的做法。

 

古今中外,娱乐八卦只是人们生活中的调味品,它并不代表文化主流。要不怎么可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将艺人列入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之列呢?!这里,我想郑重说明的是,此说并非恶意,只是出于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对过分追撵、宣扬曝光艺人的做法,表达一己真切之见。事实上,我们的确应该感谢那些德艺双馨的艺人,为我们奉献了经年不绝的几可喜闻乐见的节目,带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娱乐的快感。我只是想提请我们的媒体,艺人作为一个阶层的存在,一种生存的群体,正当的反映与彰显其艺术亮点,并无不可,然而没有必要去大肆渲染,卖力报料,那些空穴来风的东西,那些平庸琐碎的东西,更没有必要去挖空心思的以低俗的噱头推波助澜。

 

任何事情过头了,按心理学之说,就是一种病态。而这种病态借助传播强势会在潜移默化中污染受众,误导百姓,浊化世风。众所周知,我们的一些媒体正以日益亢进的姿态,用不择手段,绞尽脑汁乃至狗仔队的做法,去不惜挤占公共信息空间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对艺人花边新闻大加兜售。让五花八门的艺人们的绝对隐私汪洋恣肆的倾泄于天下。如此而作,纵然是乐了一部分受众,也获得了不菲的铜板进项,但很大程度上害了涉世未深的下一代。

 

此刻,我忽发奇想的老毛病又犯了:假如艺人能让卫星与飞船上天,完全可以让科学家去卖茶叶蛋;假如艺人可以让灾难与战争止步,则没有必要去预警监测,去强军习武,去八方动员四面驰援;假如艺人能将GDP搞上去,能将硬软国力增强,且能将一己捞取的巨富捐与国家,就没有必要去煞费苦心的应对金融海啸,去千方百计拉动内需……还有许多假如,但假如一旦成真,或许这样的病态会减轻许多。想到这些,连我自己也是不禁唏嘘!

 

诚然谈及过分关注艺人是一种病态,自然并非艺人本身的问题,而是传媒的问题。因而媒体作为传播者本应洁身自好,相反,五花八门泛滥的煤体,偏偏充分利了人类共有的从众或趋同以及好奇心理让其牟利的阴谋频频得逞。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病态的产生,也是传媒与艺人合谋所致。毋庸讳言,咱们这个国度固有的“一窝蜂”特性,在有意与无意间,为过分关注且抬高艺人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导致见利忘义而使这种荒唐之风甚嚣尘上。此种现象,令发达国家的人士都为之惊诧。他们只说一句话,就足以让你明白什么:过去中国只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如今却是“演而优则仕”成时尚……概而广之,由此及彼,从中可见一斑。

 

最后我还想说,过去我们把艺人不当“人”,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现如今又走极端,把艺人抬到吓人的地步,恐怕又是一种失衡下的新悲剧。客观上,我们无需责怪艺人,倒是提请媒体:别过分关注艺人尤其是他们的私生活,悠着点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