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服装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57:48
服装师须经严格审核 上岗前要学保密守则
 
 
 
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胡锦涛主席以一身深灰色中山装亮相,与其他领导人的西装革履形成鲜明对比,受到媒体关注。
     据《重庆晚报》报道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深色中山装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每一件“国服”的背后,都蕴含着不少故事。
 
     上海12名服装技师北上
 
     1956年3月至4月,沪上21家服装店,208名职工先后迁到首都,开设了西服加工的作坊。同年秋,中央办公厅又从上海招收了12名服装技师,成立了“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核和体格检查,专为中央首长们制装。
    这个“特别加工部”,其实就是由这12名服装技师组成的制装小组。这12名服装技师,皆出自上海红帮门派——旧指为“红毛”(洋人)缝制洋服的裁缝,包括田阿桐、王庭森等名师。而他们进了中南海后才明白,原来,“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在当时成立的真正目的和首要任务,就是为毛泽东研制合体的着装,包括让毛泽东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1956年中共“八大”的主席台上。
 
    红帮技师大胆改革中山装
 
     于是,12人进入半军事化封闭状态的工作中:吃住都在中央办公厅一个小院的集体宿舍里;上午9点准时上班,下午5点下班;周日可上街购物,但须递交假条,按时回来再销假。遇领导人紧急制装任务,一连数周加班加点,甚至通宵不归家。
    这些红帮技师们上岗前一律被要求学习保密守则。遇亲人朋友“不能说太多工作上的事”,以免暴露首长们的隐私,对外统称“中南海工作人员”。每月,他们都按时在中办领取几块钱的工资。
    这12名服装技师各有所长,比如凌溪生师傅以做女装见长,他带一队人专门给女宾做衣服。田阿桐和王庭森则负责给领导人做特体服装。
    为毛泽东制作中山装时,这些红帮名师没有照搬中山装原有的款式、造型,而是按照主席的体型、神态和身为中国人民领袖的风采,大胆做了改进。将上面两个衣袋的兜盖改为弯而尖,垫肩稍微上翘,两肩更加平整服帖。领子变化最大,领口加宽,翻领变得大而尖,完全改变紧扣喉部的格式。
    中共“八大”来临,毛泽东穿上这套中山装拍了标准像,并精神焕发地站上主席台,这一刻令海内外瞩目,西方将这款大尖领中山装称为“毛装”。之后,毛泽东的标准像被放大悬挂在天安门城楼正中。
 
    名师仅凭目测就能裁衣
 
     完成“毛装”的制作后,特别加工部的12名裁缝于1958年搬出中南海,来到了东交民巷的红都服装店。这家服装店,实际上就是国务院外交部外交人员服务局的一个服装加工部,首要任务是为中南海最高领导人和外国友人制装。中办则根据领导人的偏爱,指定专门的裁剪师为之服务。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的制装任务,几乎由田阿桐一人包揽。当时出于安全考虑,为毛泽东做衣服的裁缝都不能靠近他,自然也谈不上“量体裁衣”,只能靠“目测”解决问题。
    第一次,田阿桐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毛泽东所在的中南海书房时,已是午夜12点了,尽管田阿桐从来没有通过“目测”做过衣服,但凭着几十年的经验,他站在离毛泽东5米远的地方,一次“目测”成功。
    事实上,在中南海内为领导人制衣还有很多规矩。据田阿桐回忆:说话不要太快,走路不要太重,只谈工作以内的事,不该说的绝对不说
 
——《楚天都市报》万象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