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行长助理王永利:揭开存贷差面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07:16
中国银行行长助理王永利:揭开存贷差面纱


本报资料


  行长观察  
  王永利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0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10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并表余额为20.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各项存款余额为29.44万亿元,同比增长18%。
  深入分析10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可以发现,当前社会资金运行的潜在风险和利用效率值得注意,深层次问题更值得警惕。我们应该注意到整个银行人民币存款与贷款的差距很大,存款大于贷款的存差达到9.08万亿元,已占到存款余额的30.84%。
  我国金融存款机构人民币存差的规模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从2002年到2004年存差依次为3.86亿元、4.9万亿元、6.32亿元,今年9月底的存差则为8.9万亿元。存差快速增长的原因、资金的流向和利用效果值得认真分析。
  在我国,银行存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银行贷款之外的货币投放。尽管银行发放贷款成为现代社会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但并不是货币投放的所有渠道,诸如央行增加黄金和外汇储备、向发生问题的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用于企业和个人支付、各类银行购买国债或公司债等,同样会增加货币投放,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银行存款。
  例如今年9月末,我国公布的外汇储备已达到7690亿美元,加上以外汇储备投资金融机构(主要是中行、建行、工行三大银行)至少600亿美元,比2002年末的2864亿美元至少增加了5426亿美元,相应需增加人民币投放约4.5万亿元。因外汇储备增加而投放基础货币已成为近年以来货币投放非常突出的渠道。
  这部分投放会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银行存款,因而势必扩大银行存差。当然,这些投放并不一定马上和全部转化为存款,所以不会全部体现为存差。
  其次是银行存款法定准备金及一般超额备付金占用。
  目前银行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7%左右(由于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各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银行超额备付金比率一般水平在3%左右,二者总的水平约为10%左右,按照这一标准计算,9月末人民币存款就需要保持2.8万亿元准备金不能用于发放贷款。如扣除这一因素,9月末仍有6.1万亿元存差受其它因素影响。
  再次是社会存款倾向和贷款需求的强弱对比,以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强弱对比。
  一般来说,当消费和投资需求低迷时,社会沉淀资金就会增多,存款就会增加;同时,新的贷款需求会减少,已发放的贷款也会被归还,银行存差就会随之增大。另外,银行存差在直接融资发达的环境一般会高于直接融资不发达的环境。
  目前,一方面2002年底以来投资增长过快,一些行业出现生产力过剩,很多产品供过于求,在继续对一些热点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情况下,社会投资需求回落。另一方面,对普通居民而言,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的支出预期不断加大,又约束了一般消费支出的增长,加之近来股市和基金市场一直非常低迷,国债发行预算总规模减少,社会资金因此大量转化为银行存款。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银行贷款意愿的强弱以及贷款呆帐核销的多少。如果银行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弱,内控机制差,贷款人员有权利而没责任,贷款就会扩大;如果银行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内控机制健全,贷款的发放就会有所控制;如果银行过分强调风险,甚至盲目追求零风险,对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会因贷款控制太严(即出现“惜贷”)而无法满足贷款需求。
  另外,银行不良贷款的核销与政策性剥离也直接影响着存差的扩大。银行对存款是非常有保证的,一般不会发生损失,而银行贷款却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不良而核销,或由国家实施政策性剥离而减少。例如,2003年以来银行存差迅速扩大,既与银行扩大不良贷款核销,特别是与中行、建行、工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因股改而剥离或核销大量不良贷款有关。
  在存款大幅度增加,贷款又明显收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多余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央行票据或增加在央行的超额储备。但商业银行大量买入央行票据或增加在央行的超额储备,不仅会压低央行票据和超额储备的利率水平,加大存款银行的盈利压力,而且使整个社会资金大量闲置,也严重影响社会资金利用效率。
  这种状况不改变,人民币资金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不断加剧,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将不断下压,甚至有可能陷于“流动性陷阱”,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下滑局面。